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状调查报告_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xx

2020-02-27 调查报告 下载本文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状调查报告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xx”。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状调查报告

奏响一曲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美好赞歌

河南省汝南县君于庄村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调查报告

为了进一步地学习科学发展观,了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更好地培养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弘扬社会主义新风尚,在五一假期期间我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行了一次调查。在此次调查中,我亲身走访了许多农民朋友,对很多问题进行了初步分析。在一番调查后我发现:在取得伟大成就的同时也存在许多问题,而且一些问题是亟待解决的,我特给出了一些建议。正文如下

调查日期:2011年5月1日

调查地点:河南省汝南县三桥乡君于庄村

调查单位:河北省廊坊师范学院新闻学2010级2班

调查人员:陈梦辉(10010242002)

一,君于庄村的基本情况

君于村位于河南省驻马店市汝南县,毗邻107国道和京广铁路,南靠淮河,北连陇海,地理位置十分优越。该行政村处于汝河南岸下辖两个自然村,分别是:李庄、汤庄,区域优势明显。全村约有3600人,900户,14个村民组其中有近百名党员,耕地面积6000多亩,人均耕地1.6亩,该地区属黄淮平原故土质肥沃以黄土为主,加以沙土。该村经济结构依农业为主,养殖业为辅,再次之为食品加工业、轻工业。年人均生产总值为4000多元,经济增长方式较为粗放科学性较差。汝南县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大县,历史上有名的梁祝化蝶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古代蔡州的治所就在这里,有一座天下名山天中山,且在这里曾留下了颜真卿的真迹碑文。该地域属于南北方的交界地带,位于秦岭淮河线的边缘,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期,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多种植经济作物:玉米、花生、大豆、芝麻等。灌溉方式为电动,村内正在建设水泥公路联通城乡,全面与乡镇接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

二、新农村建设的经济问题

新农村经济建设问题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与人民的现实生活相连,其意义是十分重大的。我们都知道,河南是一个农业大省,那么君于庄村是一个农业大村,它的经济来源最根本的是土地,没有土地也就没有了一切。黄淮平原富饶而辽阔它就像是一位母亲养育了中原儿女,适宜的气候也正是这里农业发达得天独厚的条件,春季温暖,虽有时季风运动不稳定会有些干旱,但这里水系很多,算不上发达但用于灌溉也是绰绰有余,所以这里春季是作物生长的好时节。同样由于季风的原因,这里的夏季与春季相比却是相反的,夏季炎热多雨,且下雨多为暴雨,易发生洪涝灾害,这也是一大问题所在。夏季炎热的气候在另一方面看来却是有利的,夏季作物如:玉米、花生、芝麻等都是在这个季节生长壮大,六月份是麦收季节如果这一段时间天气晴好的话那又会是一个丰收年,麦子收完就是芒种了,在二十四节气中芒种的意思就是忙收、忙种。忙收指的是收小麦,而忙种指的是种夏季作物就是玉米一类的作物。天气转凉就到秋天了,秋天是短暂的,在节气中立秋并不意味着秋天真正的到来,只能再往后一个月的时间秋天才真正到来。很快又要秋收了,秋收是很忙碌的,夏季作物不像其他季节作物一样,它的收获一大部分靠人力,不同于小麦可以用大型收割机,虽然目前也有夏季作物的大型接械,例如:玉米收割机,但是它的实用性受到了限制,其因一是收割不彻底因为科技含量较低,受到水平的限制,另一方面它的收割成本较高一般农民,另一方面它的收割成本较高一般农民用不起,故秋收是最累人的时节。

以上的论述充分地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较低,作物种植成本高,农村经济增长方式较为落后,经济发展为粗放型发展。问题已经存在就必须找到合理的方法去解决,对此我提出几点建议1.积极响应党的号召,落实和实践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实现农业生产集约化。2.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国家应加大财政投入,国家整车向农业发展倾斜,首先在政策上就要支持农业发展、农村发展,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3.农村、农民应该积极主动地搞好自身建设,自发地组织起来、团结起来互帮互助,自力更生,写就建设新农村的新篇章。

三、经济发展新态势

近几年来,君于村的经济发展呈现出了新态势,经济建设的前景逐步明朗。农业依然是村经济的主导,在这条主线下又逐渐延伸出一些支线,那就是养殖业、服务业和旅游业还有也就是该地有名的食品加工业。

首先,在农业的主导下养殖业得以快速发展,我以该村养鸡大王袁征为例,它的机场成立于2004年,到现在已经有7年的历史了,规模巨大总养鸡数量达到了万只,种类十分丰富,有雏鸡、成鸡、蛋鸡、肉鸡等等。据进一步的了解,其年纯收入达到数万元,成为远近有名的养鸡大王,早已走上发家致富路,当问到发展的原因是,他激动地说多亏了党的政策和国家的帮助让他那么快就走上了致富路。有了好政策,再加上好机遇、好基础,它的成功则是必然的。秋季秋收后,粮食进了仓,小鸡们便有了口粮,玉米打成糁再拌以饲料就成为鸡们的美味了。这是一个良性循环,第一,地里种的庄稼成熟后可以作为食物喂养动物,第二,动物的粪便还可以再次利用用于鱼虾蟹的养殖,第三,鱼塘里的塘泥可以作为地里的养料回田肥田。这样的循环是非常科学合理的,而且在循环链的每一环的废弃物都可以填入沼气池中,用于发酵生成沼气发电或作燃料烧饭,与环境与经济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值得推广使用。

然后,是旅游业。在前面调查过这里有天下有名的天中山,据汝南县县史研究员邵建民说,在先秦时期,周公曾带人在这里为新都选址并测日影、考分数,发现在夏至日那天这里的日影最短,故在这里的山上树立标志由此定名:天中山。这里还有由台湾明乘法师捐资兴建的南海禅师,据说南海禅师是亚洲最大的寺院,其内的大雄宝殿甚是雄伟壮观。梁祝化蝶的故事广为流传可谓天下尽知,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乡就在这里,“梁祝墓”“十八里相送”还有二人学习所在的书院,都在这里。在县城的北关有一座城门,上写“北拱”二字,这就是古蔡州的北城门,城门始建于明嘉靖年间,清道光年间又重修一次,现在看到的城门就是那时复建的。拥有如此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是这里发展旅游业得天独厚的条件。在政府的政策引导下,该地已全面兴起旅游业,年接待游客近四十万人,从而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了产业化一条龙。

在养殖业和旅游业的带动下,该地轻工业也得到长足而发展,比较典型的就是食品加工业的兴起。首先,这里种植业十分发达,地里产的粮食就是最好的加工原料,土地的力量是无穷的,源源不断的粮食供应,保障了食品加工的进行,农户养殖的牲畜也是一大来源。另一方面,旅游业的兴旺也刺激了加工业的发展,大量的游客成为了不可或缺的市场资源,相应的服务业几乎也在同时兴起了。经济的兴旺发达也为新农村的建设提供了重要保障,成为持续不断的动力支持,相信按照这样的发展模式走下去,这里的明天将会更加辉煌,社会主义新农村将会建设的更加美好。

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些问题与现象

1、农村社会保障问题

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与否直接关系到老百姓的安居乐业,这也是首要的社会问题。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保障体系的健全是体现国家富强、民族兴旺的重要标志,关系到国计民生,有了健全的的社会保障,人民才有了归附感,是真正解决了生活的后顾之忧。改革开放几十年来,我国国民经济有了长足发展,经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国家逐步加大对社会保障的投入,使社会保障体系逐渐健全,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在逐步提高。但是在取得成就的同时,也还存在一些问题,那就是社会保障不均衡,不完善,在农村地区就没有很好地解决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虽然说受国情限制,不可能使每村每户都纳入社保体系,但是对于一些特殊家庭、特殊人群比如:孤寡老人、军属烈属、伤残人员、丧失劳动力者都应该特殊对待,以彰显社会公平,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但是在实际调查中我发现国家的政策并没有落到实处,在有些地方社保根本就没有其存在的意义,在村东头一位姓于的孤寡老人家中我注意到本应是五保老人的他却没有得到政府的照顾,家中没有政府的帮扶物资,老人告诉我,这都是村委和乡镇闹的,在评选五保时有关系的人把名额占了,而没有关系的,真正贫苦的却没有得到照顾。这样的的事听起来很可笑,仔细想来却很可气、可悲、可叹,真的是很无奈,明明国家的好政策却没有落到实处,被人钻了空子,政府是时候应该加强执法监督的力度,杜绝出现上述的现象,呼唤良知,呼唤真理与爱心。

2、“村村通”公路

“一条大路哟!通呀通我家,我家就在呀!梁啊梁山下!”一条笔直的水泥路修到了村里头,村与村相连,户与户相接,出门再也不用踩泥巴了,说起“村村通”公路,村民们都非常高兴,因为大家受苦都受够了,天天盼望着路早日能修好。“要想富 先修路 道路通 百业兴”这正是当初修路时的宣传口号,口号喊得很实在,但很在理,道路通了那百业也就兴旺了,百业兴旺了老百姓的好日子也就到了。“村村通”公路是党的好政策,路是纯水泥的,修得很瓷实,走在这样的路上真让人放心。大路修到了家门口以后做买卖、赶集、走亲戚就方便太多了,再也不用苦恼了。

3、农村劳动力外流

河南是一个人口大省,劳动资源丰富是河南发展经济的一大优势,劳动力足了对于搞好农业生产、兴办企业、增加经济来源都是有重大意义的。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劳动力大量外流也存在一些负面影响,例如留守儿童问题、农村社会治安问题等等,这都是不容忽视的。普遍的问题存在于河南农村的各个地区,汝南县君于庄村也不例外。在这里有的家庭甚至把赖以生存的土地出卖掉而全家都出去打工,几乎是常年在外,只是有了大事才回来,这样的人家有很多。我们不能说出去打工是绝对好的或是绝对坏的,那都不科学。我们应该看到,一方面劳动力外出务工基本上有很大一部分是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差不多都是到东部沿海地区经济较为发达的,这样一来可以扩大经济来源,二来也可以增长见识、开阔视野,从而提高了个人素质,这样的力量是巨大的,可以把几代人都带动起来,使人口的整体素质都得到了提高。按照这个思路这样外出务工是一举两得的,是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的。但是另一方面,劳动力的流失也造成了许多负面影响,我们应该认清这一方面。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也是个大问题,孩子的父母都出去打工了,把孩子留在家里让爷奶照顾,这些孩子长期得不到父母爱,对孩子的生长是有害的不利于下一代的健康成长。村子里青壮劳力都走了,剩下的都是老人和孩子,这样也会造成许多负面影响,家庭情感变得淡薄,村内治安得不到很好维持,已发生意外事故。希望政府能够找到解决的办法,合理安排外出务工。

五、马列主义教育与学校党的先进性

君于庄村紧邻抗日名将杨靖宇的故乡确山县和竹沟革命老区,这里的群众党性很高,村里有近百名党员,村民们的文化素质还是很高的,因为这里有很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一些八十多岁的老党员还是跟着毛主席闹过革命的,一心拥护中国共产党,服务人民、奉献自己。在村里可以看见许多宣传党的政策和学习党的先进性的标语,人们的觉悟还是很高的。

“爱国守法 明礼诚信 勤俭节约 艰苦朴素”“实事求是 ”“少生优生 幸福一生”的标语很是夺目,直接反映了村委村民爱国朴素积极向党靠拢的意识。他们知道现在的幸福生活是党给予的,无论如何都不会忘记的,就像吃水不忘挖井人一样。永远跟着党走,坚决拥护党的政策、方针、路线,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里的人民很淳朴、很善良、很热情,知恩必报。农忙时他们下地干活,农闲了大伙组织起来共同学习党的知识,积极开展马列主义教育,提高知识文化水平,为了走上小康致富路大家都在努力着。这里曾扎下革命的根,革命的先辈们用他们的鲜血 换来了今天幸福的生活,他们倍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好日子,他们真正地把革命思想,把党的政策印在了心里,无论多少年后都不会忘记,这种意识就像火炬一样,一代一代往下传,子子孙孙接力,为共和国奉献自己。他们对于自己的选择从不后悔,努力 拼搏从来没有断过,无论这条路上的风雨有多大,一直走着,走着……

结论

通过这次调查我明白了很多事情,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虽然很难走但还是依然走下去,相信困难只是暂时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明天会更加美好,国家加大力度支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实事求是把党和国家的政策落到实处,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相信群众依靠群众,走群众路线,只有这样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才会更加强大。把农村建设好了,解决了农民问题,那样中国才算是真正的富强,而且我也真正地相信:没有中国共产党,就不会有今天的好日子,党的理论是与时俱进的,是在不断发展的,它是适合国情的,只有坚持了党的路线,并认真实践,才能实现我们又好又快的发展愿望。看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旗正在风中猎猎作响,号角已经吹响,让我们为之而奋斗吧!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状调查报告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状分析调查报告摘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加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任务,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农......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状调查报告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状调查报告——关于陈冲冲新农村建设状况的调查报告姓名:赵记华年级:08级班级:土木工程三班·前言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社会经济的飞速发......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状调查报告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了了解掌握新时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我于近日就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此次调研的情况报告......

辉县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状调查报告

辉县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状调查报告一、调查背景农村人口众多、经济社会发展滞后是我国当前的一个基本国情。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和国家全面建设小康和现代化、推进工......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当前,党中央立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做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提出要培养新型农民,这就对农民的文化水平......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状调查报告.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状调查报告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xx 建设 调查报告 新农村 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xx 建设 调查报告 新农村
[调查报告]相关推荐
[调查报告]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