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社会主义和谐建设的调查报告_和谐社区建设调查报告
家乡社会主义和谐建设的调查报告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和谐社区建设调查报告”。
关于家乡的和谐社会建设调查报告
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中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命题。“和谐社会”的提出,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认识的新发展。它表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布局已经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三位一体,提升为包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内的四位一体。这不只是量的增加,更重要的是认识上的一大飞跃。和谐社会心向往之,问题是如何建设和谐社会。特此,我们展开家乡的和谐社会建设的调查。
一、社会调查的目的和意义:社会实践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引导大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观点和方法,全面、客观地分析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正确认识当今中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和谐社会建设进程中所遇到的各种现实问题和所具有的时代特征,做到学能致用。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社会和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归宿,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一切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社会理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二.调查时间:2010-1-30---2010-2-1
5三.调查地点:福建省漳州市云霄县县城主要街道
四.调查形式:问卷调查
五、总体状况及分析:
总的来说,近几年来,随着国家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视力度不断加大,我们家乡的和谐社会建设也在蓬勃地发展和繁荣,家乡人民的物质生活越来富裕.精神文化生活也日益丰富化、多样化.政治越来越民主.就我调查的范围和人群来说,人们对当前的和谐社会建设情况是基本满意的,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先从改革开放说起,改革开放以来,社会“抓住农村改革开放,就能掌握整
个改革开放的主动权。”而这三十年来,家乡的改变我们有目共睹,农村体制改革,三农问题,新农村建设……令家乡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在去调查的时候,我们对这些变化有了更深刻的体验,一排排整齐的小区,一条条宽敞的马路,房前有路,屋后有院,整个就是现代化的别墅区。总的来说,1.人们的住房条件有了现实性的巨大变化2.人们的知识丰富了3.农村交通不断改善4.人们的娱乐活动的增加 5.社会更加民主了。我们的家乡正在努力构建为一个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县城。和谐社会一言蔽之就是社会中的人都讲社会道德的社会。社会道德是指存在于某个社会的人们,为了“我们”社会的利益而约定俗成的“我们”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的行为规范。显然,当社会中的人们都知道该做什么和不该做什么的时候,那么这个社会一定是没有社会矛盾的,和谐的社会。——摘自《中国幸福学研究》
从调查报告可以看出:
第一,家乡的物质财富从改革开放以来有了较大增长。物质财富的生产是人类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而物质财富的相对宽裕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要前提和物质基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保持经济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创造更丰富的物质财富,使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切实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集中力量把经济搞上去,实现我国又快又好的发展,这样才能为解决发展中的各种不和谐的问题创造条件,才能够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要,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有了根本的前提条件。第二,家乡的和谐社会建设使更多的人追求公平正义。追求公平正义,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进步的价值取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形成是以公平正义作为基本条件的。追求公平正义是实现和谐社会的前提,这是因为没有公平正义就没有和谐。首先,公平正义是现代社会进行制度安排、制度创新的重要依据。其次,公平正义是协调社会关系的基本准则。最后,公平正义是一个社会具有凝聚力、向心力的道义源泉。
第三,家乡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使我们的生活环境更加的安定有序。
第四,家乡的社会主义和谐使政府更加的民主法制。我们都知道,民主和法制,这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有益的政治文明成果,是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和制度保障。
物质财富相对宽裕、追求公平正义、社会安定有序、实行民主法治,这些都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而且这些条件又是随着社会主义本身的发展不断发展的,不会停留在一个水平上。当前,我们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虽然已经具备了实现这些基本条件的可能,但不论哪一方面而言,我们都存在着比较大的差距,或者说我们现在构建的和谐社会还是一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和谐社会,不论是在和谐程度还是和谐水平上,我们都必须不断提高和完善。所以六中全会强调,全党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要有重点、分步骤的次序推进,切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把构建和谐社会作为贯穿于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同时又把它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现实课题,抓紧抓好。
至于对在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及政府和家乡人们所做的尝试,可以总结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城镇和农村的平均收入和消费差距在不断扩大。对此,政府要力争从根本上扭转城乡差距过大并不断扩大的局面,继续加强提高农民收入的措施,逐步改变目前城乡居民平均收入和消费差距不断扩大的状况,连接城市生产和农村消费的链条,完善和改革征用农民土地的补偿制度,整合现有的农村贫困救助制度、“五保”制度、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及试行的农村老人执行生育政策补贴制度,建立起农村“低水平、广覆盖”的社会保障体制基础框架;争取不断缩小贫富差距。
二,社会越来越进步了,可是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现象却越来越严重。这次在寒假期间,在政府的号召下,我们大学生团体就进行了“保护母亲河”的宣传活动。号召人们在生产和生活都要节约使用资源,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大力减少空气、水源、土壤等方面的环境污染,争取达到资源、能源消耗速率和生态环境退化速率的“零增长”。
三,人民内部矛盾有加剧的现象。特别是信访问题,对此,政府也对此进行了尝试。首先要从源头上抓起,认真解决导致信访产生的各种问题。同时,要坚持分级负责、归口办理,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以畅通信访渠道为主线,以解决群众信访问题为核心,以基层信访工作为重点,依法保护群众正当的信访权利,依法规范信访工作行为和群众上访行为。要建立和完善领导干部接访制>度和领导干部下访制度,不断完善常年接访、定期约访制度,依法及时合理地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要高度重视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工作,抓住热点、难点问题,立足于早发现、抓苗头,把各类矛盾和纠纷解决在当地、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
六,总结:
胡锦涛指出,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根据新世纪新阶段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对此,我们应该响应号召,争取把家乡早日建设成为和谐的家乡。
参考文献:
究》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
要思想概论》《中国幸福学研
关于家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调查报告外国语学院2007级英语5班丁良红 20075111村内现有175户,近700人。以前的我村,由于地处干旱贫瘠的黄土高原内陆,水资源一直比较匮乏,且土地......
滕头村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马克思说过:“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但问题在于改造世界”。一语道出了理论之于实践的关系。我们学理论,搞研究,目的在于要......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当前,党中央立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做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提出要培养新型农民,这就对农民的文化水平......
沙鱼镇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2010级日语一班颜洪梅201010082012年1月-2月摘要:沙鱼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展七年多来各地在实践中取得了明显的成绩, 也面临着一些新的课题。 在......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践报告调查对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调查方法:实地走访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文献调查法、访问调查法等 调查时间:2013/7/20——2013/8/10社会实践是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