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市信息化建设调查报告_信息化建设调查报告

2020-02-27 调查报告 下载本文

衡水市信息化建设调查报告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信息化建设调查报告”。

衡水市信息化建设调查报告

全球经济进入了信息化时代,信息化的先进与否从客观上可以反映出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今年寒假我通过互联网和一些政府部门的前辈对我的家乡——衡水市的桃城区、安平县、景县三地就农村信息化建设和电子政务建设进行了调查,并认真总结了这次调查成果。

一、目前我市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我市农村信息化建设,已初步建立了覆盖乡镇和部分村社、农户的信息网络,搭建了多个农村信息化服务平台。这次调研的三个区县中,安平县信息化建设的成就较突出,已初步形成了以农村信息化文化大院为基点,覆盖全县的信息化服务运行体系,打造了信息化重点示范村----邢郭庄村,并作为试点向全县推广。同时,信息办利用安平县青鸟公司的贸易营销外包服务,重点扶持了郭西村丝网企业,促其全力开拓海外市场。该县的电子政务系统建设工程自2006年也已全面实施。桃城区,结合省科技厅农业星火科技12396信息系统建设,认真开展电视电话网络建设、桃城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传播站建设、网站建设、“科技168”服务体系,从实际出发,大力推进农村信息化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2003年开通了桃城区政府网站,并成立区政府信息管理中心。2005年被河北省信息产业厅和河北省政府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定为“河北省县域经济信息化试点单位”;2007年被衡水市政府评为“优秀政府网站”。其中,桃城区的计算机保密标识做法值得推广,(保密标识是在内网计算机粘贴保密字样的绿色标识,没有取得相关资格或被指定人员不得上机操作。)为计算机保密工作提供了保障。景县也已经建立了景县政府公众信息网。杜桥乡草场村基本实现了网络户户通,技术人人会的格局。

综合起来看,我市信息技术具有科技含量高、发展速度快、渗透力和带动力强的特点,在农村经济建设中的应用效果十分明显。农村信息化建设畅通了农村信息“双向”流动渠道,满足了农民不同的信息需求,拓宽了农民增收的渠道;开辟了信息通讯部门服务农村市场的新路子,增强了农业、涉农部门服务社会的能力,提高了为农服务的效率;在全市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起到了“桥梁”和“导航”作用。主要表现在:增长了农民见识、促进了农民收入;强化了农业技术支撑、促进了现代农业建设;促进了农村公共事业发展,改善了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改善了农民的精神面貌,推动了农村文明建设。

二、我市信息化建设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虽然如此,综合分析几个区县农村信息化建设的现状,结合我市实际情况,我市农村信息化建设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从总体上看:我市农村信息资源利用不够理想、信息进村入户难;信息化工作机制不够健全;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工作方法和措施明显滞后;信息资源分散;机构人员配备不足;农民信息素质不高;各县发展不平衡。具体表现在:

1、信息基础设施发展滞后,信息进村入户难。

广播电视和固定电话通自然村落和入户率不高;移动通讯实现了农村全覆盖,但农村手机用户面较低,并且多数没有订制手机短信、语音服务、和手机上网;互联网普及率不高。报刊杂志多数只送达农村基层干部。

2、信息资源散小弱,服务能力不强。

目前,全市信息资源明显存在着多头建设、分散管理等问题。政府和电信运营商都在加大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投入,但缺乏统一规划。

3、部门协作差。

我是在促进农业信息资源开发和信息利用方面,形成了比较健全、完善的信息服务体系和体制机制,但各部门之间缺乏沟通,缺少合协作,信息资源不能高度共享。

4、属地化信息少,互动性不高。

目前,我市的农业信息服务平台的综合信息多,专业信息少;简单堆积多,精心加工少;交叉重复多,富有特色的少。尤其是缺乏有价值的信息分析和未来农业经济形势的预测,不能较好的分析农产品生产和市场状况,使一些农业信息对农民的生产经营不具有指导性。

5、农民的信息素质不高,不能适应现代信息技术的要求。

农民科技文化水平较低,直接限制了对信息技术、网络知识的学习和对信息的理解、运用。农民的 信息观念滞后,信息意识淡薄,情报嗅觉迟钝,对网络信息等新生事物持怀疑和不信任态度,对信息的需求不强烈。

三、对我市信息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1、加大宣传,强化组织领导。

只有领导重视,才能在政策、环境、资金、场地等方面予以重点扶持。安平县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就多次对信息化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并刊发在《信息化的工作简报》上。同时,还要做到组织创新,应该建立两大组织体系,一是以市政府三农服务和社会主义新农村信息建设工程领导小组为主体的保障系统;二是以市信息办旗下全市信息资源管理中心为核心,各区县、乡镇、各部门信息资源管理分中心,各村、各乡镇企业信息点为信息点的庞大的信息化工作体系,这两大体系在职能上划分为决策体系和执行体系,全市“三农”服务和社会主义新农村信息化的推动和发展,以这两大体系为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在全国创新和探索出信息化组织上的模板。

2、创新机制。

一是合作机制创新。打破以往传统的政府对农户的模式,探索出“政府+企业+网络运行商+农户”的合作模式;二是投资机制的创新。打破项目资金一次性投入的模式,探索出农户出一点,政府补一点,企业搭一点,运行商让一点的投资机制,充分调动农民、企业、运行商的积极性,引导农村信息化,并不断总结经验,完善组织,提炼出一种成功模式。三是管理机制创新。在管理上,本着因地制宜、因人而异、纵向业务、横向管理、整合资源、就地取材的思路,创出网格管理的新模式。

3、创新培训方式,提升农民的信息素质。

农民素质的提升,使全市劳动者素质提升工程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力推进农村信息化的同时,对农民进行信息化观念和信息化技术的培训,是“三农”服务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程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农村信息化的基础,依托全市信息资源管理中心的组织保障体系,将农村信息点定位为信息点采集和发布点,同时成为农民素质提升的培训点,并深入挖掘农民中有一定信息化知识的青少年,结合各区县的行政和教育资源,进行纵向划分,纵向整合,分则散点,合则一体,创出“信息点+培训点+教育点+行政点+商业点”五位一体的培训模式。

4、开拓工作思路,加强信息的采集与管理。

在这一点上,要逐步探索出,从决策和操作层面上按照“市指导县,县引导乡,乡规划村,村引导户”的工作思路;在绩效执行思路上按照“以户带村,以村带乡,以乡带县,以县带市”的工作思路,在此基础上,加强部门间的协作和沟通,做到统一规划,减少不必要的投资;做到统一管理,加强信息的采集与管理,以提高信息的质量,提升农业信息的价值性,并能做到资源高度共享。

信息化建设调查报告

新洲区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情况调查报告进入21世纪以来,由于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飞速发展,企业 信息化建设重要性日益突现,但是作为我国经济发展重要力量的中小企业,其信息化水......

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调查报告

摘 要本文立足于客观的角度分析中小型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和所存在的问题,于暑假中在海口振东健友商行里担任销售员,对此商行销售的各方面有了充分的了解。通过实地调查法与......

中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调查报告

为了获得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的真实、准确、及时、完整的数据,支持科学制定促进中小企业信息化的政策措施,决定开展全国中小企业信息化抽样调查工作。一、调查的目的、方法、样......

中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调查报告

为了获得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的真实、准确、及时、完整的数据,支持科学制定促进中小企业信息化的政策措施,决定开展全国中小企业信息化抽样调查工作。一、调查的目的、方法、样......

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调查报告范文

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调查报告范文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分别占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总量的76%和69%,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仍将是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党的xx大报告指出要发展......

《衡水市信息化建设调查报告.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衡水市信息化建设调查报告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信息化建设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 衡水市 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建设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 衡水市 信息化建设
[调查报告]相关推荐
[调查报告]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