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问题调查报告_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
大学生就业问题调查报告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
大学生就业问题调查报告
大学生就业问题调查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近些年来,大学生就业问题逐渐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自恢复高考制度以来,我国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在201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数量达到了699万人,正因于此,当年严峻的毕业生就业形势使得当年被称作“最难就业年”;然而,就在接下来的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首次突破了700万大关,达到了727万。同时,由于经济转型、增速放缓等不利因素的影响,2014年被舆论称之为“更难就业年”„„而在今年,社会机构已经预测,高校应届毕业生将达到749万人,而处于大转型时期的中国经济,使得今年的毕业生就业前景更加暗淡。
保障大学生就业,为每一位毕业生创造更好的发展空间。这一点,无论是对大学生,还是学校、家庭和社会都有相当的积极促进作用。特别是在当今的社会、经济的大转型时期,保障大学生就业,是影响转型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
从总体来看,大学生就业难是一个由来已久的,并且有着多层次原因、各方面因素所共同导致的深刻问题。这个问题,与政府的当前政策导向密切相关;与社会经济形势、行业需求密切相关;与学校教育、学生们的意向有关;还与地域、企业文化、薪酬、父母朋友的需求等等一系列因素密切相关。由此可见,大学生就业问题是一个复杂、多方面的问题。同时,它也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研究的问题。
在查阅并分析各种相关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新闻报道、学术论文、统计资料之后,我们认为影响当前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因素包括学校、家庭、薪酬、地域、资格证书、专业要求、个人能力与自身需求等方面。
本次调查将借助网络工具,及各种传统渠道,对广大大学生的择业影响因素进行问卷调查。并且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与研究,探讨当前大学生在就业问题上所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趋势,最终尝试提出解决的方案。
二、调查的过程思路与假设
此次调查以广大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借助于网络上的问卷平台及应用广泛的一些虚拟社交软件,如微信、微博、QQ一类的渠道及手段,并且从当前大学生的自身条件、各方面素-
-质入手,在几个月的调查时间内尽可能的了解他们的择业价值取向(特别是,但不限于学校、地域、就业指导课程及学习成绩等方面的影响)、择业要求及信息渠道等方面的认识,从而以此为依据探讨并研究当前大学生在就业方面的各种相关因素影响、所产生的问题及其相关解决方案。
由上文分析可知,本次调查的问卷问题安排将主要集中于学校、地域、自身能力、专业对口等方面。在学校层次上,虽然现在社会上有呼吁取消“985、211”高校的呼声,但不可否认的是企业等用人单位仍更认可更高层次的大学;在地域层次上,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必定是大学生们选择的热点,但在一项城市生活成本飞涨、户口政策收紧的影响,有一部分大学生可能会退而求其次,前往东部沿海等大城市;而在大学生就业相关的各种能力上,现在用人单位更加看重团队协作、人际交往等综合能力,但这并不意味着学习成绩在就业中起到作用在下降;而社会上的各种资格证书,在某些特殊行业可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在另一些行业,职业资格证书所起到的作用则可能相当有限,当然,如英语四六级证书、计算机证书这类基本证书的重要则是不言而喻的;另外,家庭、薪酬在大学生就业中所起到的作用不必多言。
三、问卷内容及其结果
(一)个人特征
1.您的性别: [单选题] A.男 491 56.11% B.女 384 43.89%
2.您的专业属于: [单选题] A.文史类 146 16.69% B.理科 317 36.23% C.工科 219 25.03% D.艺术 51 5.83% E.医学 44 5.03% F.经管 81 9.26% G.其他 17 1.94%
3.您所在院校 [单选题] A.985大学 526 60.11% B.211大学 165 18.86% C.普通一本院校 116 13.26% D.其余 68 7.77%
4.您父母最高学历: [单选题] A.大学以下 479 54.74% B.大学及以上 396 45.26%
以上问题是均为与被调查者个人信息相关的问题(由于涉及相关个人隐私没有披露部分问题及其结果)。在调查进行的过程中,通过网络的途径,总共收到了875份有效问卷,被调查者来自全国的高校。
(二)就业观念
1.家庭所在城市对就业的影响()[单选题] A.非常大 197 22.51% B.较大 310 35.43% C.一般 287 32.8% D.较小 65 7.43% E.无影响 16 1.83%
2.择业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有哪些()[多选题] A.专业问题 335 38.29% B.英语不够好 460 52.57% C.面试发挥不稳定 261 29.83% D.知识能力储备不够 276 31.54%
-E.无影响 123 14.06%
5.您期望选择的就业单位是()[单选题] A.国有企业 172 19.66% B.外企 272 31.09% C.私营企业 236 26.97% D.政府部门 127 14.51% E.无所谓 68 7.77%
6.你对第一份工作的期望工资是多少()[单选题] A.2000+ 79 9.03% B.3000+ 345 39.43% C.4000-6000 315 36% D.6000以上 102 11.66%
9.您认为学校所处地域对就业有影响么? [单选题] A.有,并且很大,北上广就业机会很多 393 44.91% B.有,但没有那么明显 335 38.29% C.没有,还是要靠自己 108 12.34% D.不清楚 39 4.46%
10.您对找工作中专业对口的看法为()[单选题] A.应该专业对口,发挥自己的专业知识 319 36.46% B.尽量专业对口,但不必强求 350 40% C.专业并不重要,只要合适就行 162 18.51% D.愿意放弃所学专业 44 5.03%
13.对当前的就业现状,您的态度是()[单选题] A.先就业从低层次做起,逐步向目标奋斗 通过其他关系渠道解决 421 48.11% B.继续寻找,直到找到合适的工作 220 25.14% C.继续深造或者参加短期的职业技能培训然后再找 193 22.06% D.自己创业 41 4.69%
14.您认为求职中最重要的自身因素是()[多选题] A.学校声誉 233 26.63% B.学历 439 50.17%
C.学习成绩 340 38.86% D.社会实践经历 249 28.46% E.专业更加了解企业 182 20.8% F.社会关系 230 26.29% G.机遇 186 21.26%
17.请问您认为要找到理想的工作,除大学文凭外,哪些证书比较重要()[多选题] A.英语四、六级证 495 56.57% B.计算机等级证 446 50.97% C.奖学金证书 286 32.69% D.体育文艺类获奖证书 150 17.14% E.“优干”“三好学生”证书 228 26.06%
F.驾驶证 129 14.74% I.各种专业人员上岗证书 197 22.51%
18.在求职中最困扰你的因素是什么()[多选题] A.学校就业指导不够 350 40% B.信息量少 374 42.74% C.对企业岗位专业知识缺乏了解 370 42.29%
D.能力不足 260 29.71% E.求职方法技巧欠缺 247 28.23%
-F.对企业招聘流程和基本要求缺乏了解 166 18.97%
19.你求职最主要的途径是()[单选题] A.学校 199 22.74% B.招聘会 422 48.23% C.媒体和网络 196 22.4% D.社会关系 51 5.83% E.无 7 0.8%
四、问题的讨论与分析
通过前文的分析及调查问卷的结果,结合相关资料,我们做出了如下的分析:
-(一)大学生就业中的地域问题:
相关题目有第一题:家庭所在城市对就业的影响:第三题:您会选择到哪个区域发展;第九题:您认为学校所处地域对就业有影响么。
从这三题中可以看出,地域因素(包括家庭、学校及用人单位)对大学生就业是有较大的影响的。虽然如前文所述,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对大学毕业生的吸引力有所下降,但仍有总共近7成大学生选择到城市发展,仅有不到5%的大学生选择了边远地区。2006年,教育部对高校的毕业生进行的一次择业行为及其意向的调查结果同样证实了这个结果:当时的结果显示,这些毕业生中的66.67%选择在经济发达的沿海开放城市就业,仅有6.37%和2.59%的人选择内地省会城市和中小城市。这说明,在就业地域的选择上,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着“重东部, 轻西部”、“重大城市,轻中小城市和农村”的思想。
同时,大学生们也认为学校的地域影响也相当大,持这一观点的大学生有超过了8成之多。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也是显而易见的——大城市的高校借助地方经济上的优势更容易得到政策或财政上的支持。而在另一方面,地处大城市的高校与世界、社会的联系也更加紧密;现阶段,大企业、外企也集中于大城市中,学生更容易得到相关社会阅历及国际视野等方面锻炼的机会。因此,大城市在对大学生成长方面的促进这一点上相对其他城市的优势还是十分明显的。
地域问题由来已久,其中不仅有大学毕业生主观的原因,但其中的客观原因才是深层的原因。我国地区发展过于不平衡,虽然有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政策的支持,但这种不平衡的改善及人们意识的改变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而在如今大转型的背景下,国家势必会对国内落后地区有更大的政策、财政倾斜;同时,各个产业的转移及升级也会带动这些不发达地区的发展。所以我们可以相信,只要假以时日,此种情况必将有积极的改善。
(二)大学生就业中的自身素质因素:
相关问题有:您认为学习成绩对就业的影响、您认为求职中最重要的自身因素是、您觉得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对您的就业影响、您认为对能否顺利就业影响第一位的是、请问您认为要找到理想的工作,除大学文凭外,哪些证书比较重要、在求职中最困扰你的因素是什么。
这方面的相关问题较多,第17题:您认为对能否顺利就业影响第一位的是。从此题的结果中可以明显的看出,有接近6成的大学生认为个人能力是最能影响顺利就业的因素,相比之下其他几个选项比例都较低,且相差不大。从中可以看出个人能力对大学生就业是相当重要的,而这也是与-
-当今企业等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的要求是相辅相成的。
而在第14题(您认为求职中最重要的自身因素是)中,与学术、专业素质相关的几个选项(学校声誉、学历、学习成绩)都获得了较高的票数,由此可知,大学生们还是认为学术水平是各种自身因素中最重要的部分。然而,其他的非学术素质,如社会实践经历、社会关系等因素也分别得到了一定的支持票数,可见,当代大学生并不是“书呆子”,他们也十分看重包括其他素质在内的综和素质的发展。这一点,从几个其他问题的结果中也可见一斑。如第4题(您认为学习成绩对就业的影响)中,认为学习成绩对就业影响很大的人数不足一半;相比之下,另一题“您觉得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对您的就业影响”中,仅有不到一成的同学认为影响较小或没有。
第18题(请问您认为要找到理想的工作,除大学文凭外,哪些证书比较重要)中可以看出,在于就业相关的各种职业证书方面,调查的结果与我们之前的预测基本一致,只有认为英语四、六级证和计算机等级证重要的大学生超过了一半,其他的证书相比则影响较小。
(三)大学生就业中的学校影响:
相关问题:您觉得学校的知名度对你个人的就业影响、您认为学校所处地域对就业有影响么、您希望学校就业指导部门为您提供哪些服务。
在学校相关的几个问题中,第二个问题已在地域问题中探讨过,此处按下不表。而在学校知名度方面,有高达近7成的受调查者认为大学知名度很重要。大学知名度确实是一个在大学生就业问题中不可忽视的一点因素,这一点虽表面与学校的学术成就、社会影响、校友成就和历史底蕴等多方面有关。但究其本质,我们认为在本质上这一点与大学的地域因素的造成大同小异,都是政府(包括中央、地方政府,甚至于某一部委)政策、财政倾斜的结果,当然这其中还存在着更多深层次的原因。这一点最终自然而然的反映到了大学生就业这一本风马牛不相及的问题上了。
最后一个有关校就业指导部门提供哪些服务,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可以看到同学们最希望从学校得到的服务显然是职业生涯规划这一条。而其他几个选项得票数均不多,而且比较平均。从这一点可以得出,学校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重要性。从几个选项的性质中可以看出,除职业生涯规划这一条之外,其他几项均是大学生就业中“鱼”,即就业过程中可以直接得到相关信息;而职业生涯规划这一条可以谓之于“渔”,即就业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技能。所以,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大学生在这方面的考虑还是比较理性的。
(四)大学生就业中的薪资影响:
-相关的问题有:你对第一份工作的期望工资是多少、您对以上薪酬标准的考虑是根据以下哪种情况确定的。
薪资这一问题是绝大多数大学毕业生都需要认真对待的一个重要问题。毕竟,就业的主要目的还是要获得一定的薪资来维持生活。根据2014年相关人力资源机构的调查统计,201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半年后平均月薪资为2479元(本科为2815元,高职高专为2142元)。而相比此次的调查结果,大学生的期望薪资多集中于3000~6000区间内,占到了总人数的75.43%。直接看来这一结果并不合理,但之前的调查结果并未考虑到研究生毕业之后的薪资水平,考虑到这一因素后,大学毕业生的毕业平均薪资水平约为3945元,虽然略有上升,但总体而言仍低于大学生的理想薪资水平。这一点,应该说既与大学生自我估计不足有关,也与当前政府调控下的经济转型,部分企业遭遇一定困难有关。
近日,国家刚刚公布了2015年3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居民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等数据。由这两个数据来看,PMI3月份有小幅上升,cpi则持平,我国现在的经济是好于预期的。但通缩压力仍然很大,经济形势不能说是乐观。因此,在经济下行的压力下,近期来看大学生平均薪酬水平不会有太大改变。
接下来的“您对以上薪酬标准的考虑是根据以下哪种情况确定的”这一问题的结果也可以说明这一观点,有近7成的受调查者在确定自身薪资水平时选择了“对自身价值的评价”这一较为主观的因素,而其他因素的影响则远远不及这一点,说明当前大学生在择业的过程中,还是有很大的主观因素影响的,同时,由于交流不畅等因素的影响,造成了一定程度上大学生培养与社会需求的脱节。另一方面,学校也应该多多提供相关信息,大学生更应当主动获取招聘、市场上的信息,以免由于信息不对等而走上一些本可避免的弯路。
(五)大学生就业中的主要意向及主要问题:
相关的问题:您会选择到哪个区域发展、您期望选择的就业单位是、对当前的就业现状,您的态度是、择业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有哪些。这四个问题中,前两个有关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主要意向;后两个则与大学生就业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有关。
第一个与就业地域有关的问题前文已探讨过,此处同样按下不表;第二个问题则反映了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对各类用人单位的认可程度。首先说来,大学生就业正趋于多样化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这一点,可以从调查中无论哪一类用人单位均获得了一定的票数,而且问题无得票突出的选项-
-上得出。总体说来,国有企业及政府部门的优势在于健全的社会保障及退休补助,而劣势在于薪资水平并不突出,而且工资提升、升职空间有限;外企、私营企业则在薪资水平、发展空间上有较大优势,但相比之下两者的社会保障及各种福利方面则存在较大的劣势。由此,各种用人单位可以说是各有千秋,在选择上则取决于大学生的个人价值取向,这也导致了在用人单位的选择上并没有哪一方存在绝对的优势这一现象的产生。不过,由于薪资、上升空间,特别是与国外联系更为紧密这几个因素的影响,外企相比其他几类用人单位存在着一定优势。毕竟在经济全球化、国际分工加强的今天,具有相当的国际视野是当今求职者的一项重要技能。同时,近几年来,一些在各个领域,特别是新型领域兴起的私企的崛起,如华为、腾讯之类的IT企业,在加之国家政策对一些领域的扶持,使得一些私企在盈利、社会影响等方面取得了相对国企的优势。然而,总体来看,私企相比国企、央企劣势还是十分明显的,这一点从我国2014年进入世界500强企业名单中私企寥寥无几中可见一斑。
接下来是大学生就业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在这一问题中,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及全球化的加深,各个企业都将英语水平作为考核人才的重要标准,因而“英语不够好”成了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遇到最多的问题,而其他选项中的问题则相对平均。至于“对当前的就业现状,您的态度是”这个问题则反映了当前大学生就业的理念。可见目前大学生看待这个问题还是比较理智的,有一半的受调查者选择了“先就业从低层次做起,逐步向目标奋斗 通过其他关系渠道解决”这一选项。然而只有不到5%的受调查者选择“自己创业”,自主创业对就业的拉动作用是十分明显的。2015年的“两会”上的一个重要议题便是鼓励自主创业,李克强总理也在会后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这一观点。而大学生作为自主创业的主力军,相信这一选项的比例未来一定会进一步提高。
(六)大学生就业中的专业问题:
相关问题:对找工作中专业对口的看法为、您认为所学专业对就业情况有很大影响吗。这两个问题均是与大学生专业相关的问题。从其中可以看出,多数受调查者是认同所学专业对就业的影响的,认为所学专业对就业情况有影响的站到了总受调查者数量的6成之多。另外,同时也有接近7成的受调查者认为应当尽量选择与专业对口的就业单位。
找到专业对口的用人单位无疑可以让自己四年或更长时间学到的各种知识效用最大化,毕业生对这些用人单位的环境也可以快速适应及融入。但在当今社会,随着人才社会流动、及用人单位需-
-求多样性的提高,专业是否对口已不再是一个重要的问题。重要的则是毕业生本身的综合素质以及个人能力。
从社会上来看,经常有所谓的“热门专业”毕业之后遭受就业难的事件发生。由此可见理论上专业对就业是有相当的影响的。而相关机构每年发布的大学生就业报告中也能发现这一点。有一些理科、管理类的专业常年占据专业就业率的倒数几名,毕业生常常为找工作而焦头烂额;而大多数工科专业则出现了供不应求的情况,甚至企业专程派人手到一些院校“预订”名额。这也说明专业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在特定领域、一定程度上确实是存在的,而主要造成的原因也应当归于社会及人力市场的供求关系。
五、结论
从本次调查结果来看,大学生就业中一些问题,比如与地域、薪资、能力要求等方面的问题是客观并且广泛存在的,而造成这一点的原因无非是政策、财政的倾斜,及招聘者与企业间信息不对等,社会市场的供求关系,大学生的价值取向等方面的原因。
比如就地域问题而言,这个问题由来已久,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改变的。而且需要多个领域、多个部门大范围、长时间的通力合作,甚至于出台强力的国家政策或法律之类的文件才有可能改善。而其他方面的问题,像求职者与用人单位间交流不畅及理念方面的差异,同样需要我们整个社会的努力及人们观念的提升才可能改变。因此,大学生就业“难”、用人单位招工“难”之类现象的整体改善,仍是需要假以时日的。
而在社会转型、产业转移的大趋势下,大学生就业出现新的问题及关注热点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同时,在国家鼓励创业、创新的新大背景下,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与培养,可以说是各个高校必须严肃对待的一个问题;此外,加强对前往边远地区毕业生的补助、提高毕业生就业价值观的培养、减少求职者及用人单位间信息不对等也都是十分重要的议题。而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调查与研究,也同样是现在及未来的一个热点问题。
参考文献
[1] 大学生就业的地域结构失衡及对策_周烁 [2] 大学生就业观调查与就业观教育新探_谢安国 [3] 大学生就业困境的障碍因素分析
调查报告题目 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调查报告 学校 沧州师范学院 院系 数学系 专业 数学与应用数学(12专接本) 姓名 高园园 学号 1201301105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调查报告一、......
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范文(一)调查目的:“90后”的大学生如何让将自身所学充分运用于实践,以便更好的就业,充分展现自我价值已引起充分关注。为了了解在校大学生的就业希望,自身素......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7篇大学生就业问题调查报告,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大学生就业问题调查报告“求职之路难”是很多求职者的感叹。以前,经常在报纸、电视等媒体看到现在的大学毕业生人数多、就业非常困难。那时,我对此毫无概念,好像离我很远。当我......
通信行业就业规划调查2,课题的研究目的为了让通信专业毕业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通信这个行业的未来发展潜力,及国内外的发展趋势,并能够联系实际并合理有科学的规划自己的职业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