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章县民生改善调查报告_关于民生的调查报告

2020-02-28 调查报告 下载本文

宜章县民生改善调查报告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关于民生的调查报告”。

宜章县民生改善调查报告

作者:宜章统计局文章来源:本站原创更新时间:2012-6-2

5通过采取科学方法进行的经常性调查及一次性调查获得的宜章县城镇居民收支、生活水平变化及物价运行、劳动就业等大量数据显示城镇居民生活得到大幅改善,但民生面临的主要难点仍需高度重视。

一、民生大幅改善的主要方面

2012年,我们对城镇住户、市场物价、城市基本情况、专项专题和民情民意等各种调查数据资料进行认真分析归纳,民生改善的程度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一)可支配收入大幅增长。收入增长是民生改善的标志和基础。2012年1-5月,宜章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514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145元,增长15.50%,人均工薪收入达到5532元,同比增长11.5%。工薪收入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达65%,处于收入的主导地位,对可支配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为50%,拉动可支配收入增长7.8个百分点。家庭经营净收入1845元,同比增长25.1%,家庭经营净收入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达21.7%,对可支配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为20%,拉动可支配收入增长3.1个百分点。转移性收入持续增长,人均达到912元,同比增长14.8%,转移性收入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达10.7%,对可支配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为10.2%,拉动可支配收入增长1.6个百分点。财产性收入562元,同比增长15.3%,财产性收入占可支配收入比重为6.6%,对可支配收入增长的的贡献率为6.5%,拉动可支配收入增长0.2个百分点。

(二)居住条件大幅改善。2012年1-5月,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已扩大到40平方米。居民住房正由“追求生存数量型”→“安居稳定型”→“舒适享受型”转变。不少新住房体现节能的因素,太阳能热水器、空气源热水器安装率大幅提高,节能住房需求渐成趋势。住房文化需求逐步满足,从“居者有其屋”到“居者优其屋”,部分城镇居民对现代居住文化产生了新的追求。作为体现城市文明重要内容的现代居住文化,展示着一个社会从物质到精神,从经济到文化的发展历程,提高了居民生活的至高品质。开发商在住宅的结构、功能、人文、生态环境以及物业管理等方面进一步创新,使其更适应优良人居环境的要求。当前更多的城镇居民对居住条件充分表现在对居住面积与质量、居住功能与结构、住宅样式与生态环境、亲情主义与邻里素质和物业管理与多种服务的追求上。特别是低收入家庭陆续享有了新住房。县委、县政府通过建立住房保障制度,改善中低收入居民家庭的住房条件,部分中低收入家庭享受到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高、中、低收入户住房条件均有较快、大幅改善。

(三)消费水平大幅提高。消费水平是民生改善量的反映。城镇居民消费水平一年比一年高。从消费额看,消费水平上了新台阶。2011年人均消费支出12104元,同比增长10.9%。从消费品看,食品消费略增而质量大提升。一是消费倾向特色、营养食品。在常规消费的近300个食品中,特色营养食品就有100多个,新配制、新包装、新花色、新口感等新品种有30多个,是以往各年不可比拟的。二是从主食向副食倾斜。各大众化食品稳中趋减,营养型、保健型、方便型和新型食品倍受欢迎。粮食、烟酒消费量减少,而肉类、禽蛋、水产品、蔬菜、干鲜瓜果消费量增长。形成主食比重下降、副食比重上升的规律。三是讲究精、鲜、新。精制食品大受城镇居民欢迎,豆类、肉类、蛋、瓜果、鲜乳等制品消费量大幅增长。城镇居民纷纷购买烤厢里的蛋糕、面包,蒸笼里的包子、馒头,火炉上的烤鸡腿等边制边卖的新鲜食品。不但关注新上市食品,甚至由试买发展到热买。四是在外就餐人员越来越多。营养、快捷已被相当一部分居民所接受,为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追求效率、珍惜时间成为不少市民的生活信条,把厨房搬进餐馆酒店也成为一部分市民饮食的实际行动。在外吃早餐已成为很多人的习惯,在酒店用餐逐步成为一部分居民欢度节日、招待朋友的一种方式。家庭用品及服务消费猛增。2011年,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人均支出达到940

元,同比增长13.2%。从耐用品看,拥有量逐步增加并向家庭信息化倾斜。2011年末,空调92台,增长24%,家用电脑66台,增长3.1%;由此看来,城镇居民消费行为趋向更好,消费水平日益提高。

(四)消费结构优化升级。消费结构是民生改善质的体现。城镇居民已从生存型温饱消费逐步向发展型和享受型消费结构转变。一方面,恩格尔系数出现明显下降的好现象。2010年至2011年,受食品价格大幅上涨的影响,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虽有所回升,但2012年上半年食品价格涨幅回落后,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开始下降。到2012年1-5月恩格尔系数为38.8%,同比下降了0.2个百分点。二方面,服务性消费支出的比重逐步增加。城镇居民用于医疗保健、交通和通讯、娱乐服务等方面的消费迅速增长。全民健身运动的普及推广,城镇居民健康观念不断更新,“花钱买健康”成为时尚,推动了城镇居民保健支出的迅速增加。城镇居民持续旅游热,旅游消费增长较快。文化娱乐活动丰富多彩,对精神生活越来越重视,通过爬山、钓鱼、跳舞、游园、聚友、听歌、聊天等各种各样的娱乐活动来充实业余生活。信息交往已经成为人门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消费迅猛增长。消费观念彻底从重视食品量的消费中淡化出来,逐步达到享受型消费多样化,消费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

(五)生活环境日趋宽松。生活环境是民生改善在更宽领域的反映。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惠民政策的不断推出,城镇居民的生活环境日益改善。一是享受服务型消费观念已经替代生存型的温饱消费观念,居民家庭理清了生活头绪,制订宽松的生活计划得以逐日实现。二是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给居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实惠,大大减少了后顾之忧。三是市场管理有序,改善了消费环境。四是在物价基本稳定的同时,政府对低收入户补贴和最低工资标准的提高,让老百姓感受到了党的温暖。五是县城面貌日新月异,无不感到生态环境带给生活的舒适。六是社会稳定、老百姓体验到了安居乐业的幸福。

二、改善民生工作存在的难点

从2012年情况看,在继续改善民生中存在的主要难点仍需高度关注。

(一)收入差距有扩大之势,而扭转其势头缩小差距难。一是城镇居民高低阶层收入差距扩大了。2012年1-5月,最高收入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3418元,而最低收入户只有2168元,前者高出31250元;最高收入家庭与最低收入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比达到了15.4:1。二是行业之间收入差距扩大了。2011年湖南省在岗职工年均工资最高的是金融业,达到91364元;最低的是农、林、牧、渔业,仅有20393元,最高与最低工资绝对额相差70971元,相对差距达到4.48:1,比2010年的4.66:1略有下降。占全部就业人数40.5%的制造业和建筑业人员年平均工资水平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11年,制造业年平均工资为36494元,建筑业年平均工资为32657元。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在扩大,而要扭转差距扩大的势头,大幅缩小差距难。

(二)消费倾向有下降之势,而扭转下降局面提升倾向难。居民消费倾向变动的上限为0.9至1.0,下限为0.75,而合理的消费倾向平均水平在0.85。由于城镇居民开支的住房、教育、医疗等费用居高不下,加上社保体系不是很完善,居民不敢多花钱,不敢超前多消费。2011年消费倾向仅为0.71。从今年1-5月消费情况看,消费倾向有下降之势,而要扭转下降局面,提升消费倾向难。

(三)社保仍为老百姓的难点,提高就业率是最大的难点。民意调查结果表明,由于设备、人才、技术等优势资源配置不均并相对集中,加上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还处在逐步完善推进的过程中,就业、医疗等仍是老百姓的难点,特别是就业成为最大的难点。

三、继续改善民生的对策建议

(一)扩大就业,确保收入增长,缩小收入差距。从上年和今年1—5月调查情况看,城镇居民收入虽然保持了较快增长,但收入总量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建议继续加强保增长、促就业相关举措的政府执行力,通过完善收入分配制度,进一步加大对弱势和低收入群体的帮扶力度;加强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扩大就业渠道,提高就业率。特别是努力增加低收入家庭居民收入,要改变低收入家庭居民收入基础不牢,稳定性差,人均可支配收入偏低,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常常发生正负曲线波动的现象。要增强低收入户家庭抵御灾害能力,合理安排家庭生活、生产活动,提高参与市场经济的能力;重点帮扶低收入阶层扩大就业,为发展这一阶层家庭产业开绿灯;要及时了解低收入户生活中的新情况,及时妥善解决低收入户生活中的新问题,要与农村扶贫一样扶持城镇特困户,提高低收入户的收入水平,缩小高、低收入户收入差距。

(二)拉动内需,扩大消费,提高居民消费率。在提高居民收入、完善社保等公共服务体系的基础上,针对当前居民消费的新变化,进一步加大现有消费政策的落实力度,并出台刺激居民对汽车、住房、旅游、通信、文体休闲等消费的一揽子新政策,推动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进一步升级优化,扩大需求和消费,提高居民消费率。

(三)加快步伐,完善社保体系,消除居民之忧。社会保障等方面还存在不合理现象是当前老百姓关注的焦点,也是导致当前居民消费倾向偏低,消费意愿不高的重要原因。为此,要进一步加快对社保、医疗、教育、保障性住房建设等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的步伐,提高社保操作的灵活性,逐步扩大社保覆盖面,在保障百姓基本的医疗、教育和住房需求的基础上,适当发展民办教育、民办医疗机构和规范商品房市场。

(四)突出重点,加强物价管理,平抑个别高价。虽然2012年物价基本稳定,但有些生活必需品价格涨幅过高,需要采取有力措施,进行全过程调控。第一、蔬菜自给量少,供不应求,价格高,需要平抑下来。宜章县蔬菜基地不少,而产量不高,需要提高产量和质量,达到供需平衡,自然会形成合理的价格。第二、宜章县自产工业消费品少,大部分需要调进,由于运程长,附加成本高增导致销售价格上涨。在全国工业消费品价格大幅下降的情况下,宜章县工业消费品价格仅略有下降。第三、完善商品储备制度,提高抵御市场风险能力。目前,宜章县重要商品储备制度还很不完善,部分重要商品的生产、供给能力都非常脆弱,需要非常重视健全重要商品储备制度,以防备出现供需失衡、价格大起大落的非常现象。

改善民生调查报告

篇一:改善民生的调研报告 关于全面改善民生的调研报告2010-03-25 15:05:35 阅读数:1619次 根据市委主要领导的要求,今年3月以来,市委办、市府办、市委政研室成立专门课题组,牵头......

改善民生

改善民生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证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

改善民生

改善民生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加快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围绕提高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大力发展民计民生事业,努力形成覆盖全乡、设施完善、协调发展的公共服务体系。(1)加强农......

改善民生

申论十大热点:改善民生现象:(一)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

改善民生

改善民生问题是社会建设的重点,当前,就业难、住房难、看病难、上学难等成为改善民生中最迫切的问题。请谈谈这些问题的意义和途径。以人为本必须具体化,最终就是落实在改善民生......

《宜章县民生改善调查报告.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宜章县民生改善调查报告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关于民生的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 宜章县 民生 关于民生的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 宜章县 民生
[调查报告]相关推荐
[调查报告]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