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社会调查报告_大学社会调查报告范文
大学社会调查报告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大学社会调查报告范文”。
大学社会调查报告
题目:泰山封禅大典
泰山悠久的封禅文化
封禅是一种帝王受命于天下的典礼。这种仪式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当时齐、鲁的儒士认为泰山是天下最高的山,人间的最高帝王应当到这座最高的山上去祭祀至高无上的神灵,而泰山是齐、鲁分界。后来在齐、鲁祭祀泰山的仪式扩大为统一帝国的望祭,并定名为“封禅”。
封禅二字中,封是祭天的意思,禅是祭地的意思。封禅之礼,最初见于《管子·封禅篇》,但此篇今已佚。首位真正举行封禅大典的是秦始皇。始皇三年,巡狩郡县,与鲁儒士讨论封禅典礼。博士们议论纷纷,但提不出一个具体的仪礼程序。秦始皇遂借用原来秦国祭祀雍上帝的仪典,先到泰山行封礼,然后到梁父行禅礼。汉初,经济萧条,汉文帝13年虽讨论过封禅,但没有经济条件去做。武帝后经济好转,于是命名儒赵绾、王臧等人“草巡狩、封禅、改历、服色事”。但因窦太后极力反对而作罢。元封元年,武帝才行封禅。然而这次封禅,不但具体仪式主要由方士草订,并且其行事神秘,史官亦不知其详。封于泰山,而禅于肃然山(泰山东北),并改元元封。此后每隔五年修封一次。前后共举行过5次。1
东汉建武30年(54年),张纯等大臣奏请汉光武帝封禅,但他以自己无德而不许。两年后,他认为“赤刘之九,会命岱宗”的谶文,命梁松等求九世封禅的制典,遂东巡,封于泰山,禅于梁阴,并改元为中元元。其后在中国历史上,唐高宗、宋真宗都举行过封禅。
在中国政治制度中,封禅可说是最盛大,但也争议最多的一项典礼。民初疑古派的史家认为,这纯粹是战国至秦汉间,齐儒凭空杜撰,并为好大喜功的君主利用来巩固政权、夸侈政绩的活动。但从近年考古资料看来,其起源或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先民筑坛祭祀的习俗,是非常幽远的。
封禅的起源多与当时社会的生产力和人们对自然现象的认识有很大的联系,人们对自然界的各种现象不能准确地把握,因此产生原始崇拜,特别是在恐惧的状态下,对日月山川、风雨雷电更是敬畏有加,于是“祭天告地”也就应运而生,从最开始的郊野之祭,逐渐发展到对名山大川的祭祀,而对名山大川的祭祀则以“泰山封禅”最具代表。
中国古代帝王为加强自己的统治,不约而同的宣传“神权天授”的理论,为了使这种理论得以证明,便有了封椫泰山的活动,使泰山祭天的作用得以延续,封建统治者的这种行为让泰山在人们心中的神山地位进一步强化,随后成为每代帝王一生必须的大事之一。雄才大略的秦始皇灭六国,一统天下,建立了统一的大帝国——秦朝。自信傲岸的秦始皇并未忽视上帝的存在,秦王朝于国都立四畤用于祭五方上帝,他曾亲赴泰山封椫,虽然那只是为了标榜他自己的伟大功绩,并没有多大诚意,但也反映了上帝在当时封建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及其影响。自秦始皇起,封禅活动成为强调君权神授的重要手段。
泰山封禅-历史
秦始皇封禅 秦朝统一中国后,始皇帝于二十八年巡行东方,先到邹峄山,行祭礼,刻石颂秦功业。同时召集齐、鲁的儒生稽考封禅礼仪,众儒生诸说不一。始皇帝遂自定礼制,整修山道,自泰山之阳登山。在岱顶行登封礼,并立石颂德。自泰山之阴下山,行降禅礼于梁父山。秦始皇封泰山时祭文和祭礼秘而不传。汉武帝封禅 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三月,汉武帝率群臣东巡,至泰山,派人在岱顶立石。之后,东巡海上。四月,返至泰山,自定封禅礼仪:至梁父山礼祠“地主”神;其后举行封祀礼,在山下东方建封坛,高九尺,其下埋藏玉牒书;行封祀礼之后,武帝独与侍中奉车子候登泰山,行登封礼;第二天自岱阴下,按祭后土的礼仪,禅泰山东北麓的肃然山。封禅结束后,汉武帝在明堂接受群臣的朝贺,并改年号元鼎为元封,割泰山前嬴、博二县奉祀泰山,名为奉高县。此后,汉武帝又曾五次来泰山举行封禅仪式。
汉光武帝封禅 建武三十二年(公元56年)二月十二日,光武帝率群臣至奉高,遣派役夫 1500 余人整修山道,驺骑3000余人在登封台上垒方石。十五日开始斋戒,二十二日在泰山下东南方燔柴祭天。礼毕,乘辇登山,至岱顶少憩后更衣行封礼。二十五日禅梁父山,改年号为建武中元。
唐高宗封禅 麟德二年(665年)十月,高宗率文武百官、扈从仪仗,武后率内外命妇,封禅车乘连绵数百里,随行的还有突厥、于阗、波斯、天竺国、倭国、新罗、百济、高丽等国的使节和酋长。十二月云集泰山下,派人在山下南方四里处建圆丘祀坛,上面装饰五色土,号“封祀坛”;在山顶筑坛,广五丈,高九尺,四面出陛,号“登封坛”;在社首山筑八角方坛,号“降禅坛”。次年二月高宗首先在山下“封祀坛”祀天;次日登岱顶,封玉策于“登封坛”;第三日到社首山“降禅坛”祭地神,高宗行初献礼毕,武后升坛亚献。封禅结束后在朝觐坛接受群臣朝贺,下诏立“登封”、“降禅”、“朝觐”三碑,称封祀坛为“舞鹤台”、登封坛为“万岁台”、降禅坛为“景云台”,改元乾封,改奉高县为乾封县。
唐玄宗封禅 唐玄宗于开元十二年(725年)十月率百官、贵戚及外邦客使,东至泰山封禅。封禅礼沿袭乾封旧制。封禅后,封泰山神为“ 天齐王”,礼秩加三公一等,玄宗亲自撰书《纪泰山铬》,勒于岱顶大观峰,并令中书令张说撰《封祀坛颂》、侍中源乾曜撰《 社首坛颂 》、礼部尚书苏撰《朝觐坛颂》,均勒石纪德。
宋真宗封禅 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十月,宋真宗自汴京出发,千乘万骑,东封泰山。改乾封县为奉符县;封泰山神为“天齐仁圣帝”;封泰山女神为“天仙玉女碧霞元君”;在泰山顶唐摩崖东侧刻《谢天书述二圣功德铭》。诏王旦撰《封祀坛颂》、王钦若撰《社首坛颂》、陈尧叟撰《朝觐坛颂》,各立碑山下。现唯王旦《封祀坛颂碑》尚存于岱庙院内。
宋真宗之后,帝王来泰山只举行祭祀仪式,不再进行封禅。中华泰山封禅大典项目十大看点
1种独特的历史探寻方式 :
项目总时长约80分钟,整个演出穿越了中国5000年的历史时空,真实再现了古代五朝的市井文化和帝王封禅场景:包括序幕、金戈铁马——秦、儒风雅乐——汉、盛唐气象——唐、艺术王朝——宋、康乾盛世——清。演绎了中华民族的历史故事,真实再现了古代五朝的市井文化和帝王封禅场景。演出所表现的内容,实际上是当时那个朝代华夏文明发展所达到的高度,是对民族人文精神的深度思考,是对华夏古老文明的崇高礼赞,也是目前国内第一场涵盖了五朝历史的演出。
2756个座位虚席以待:
项目高难度的阶梯式舞台、12个大型升降系统、多达90平方米的巨大升降平台与LED显示屏完美结合。舞台还第一次采用了钢架式构造,以确保能在以山石结构为主的地基上稳固矗立。这些最高难度的机械拼接技术、全新的舞台设计理念和手法,都是由中国军区总装备部操作、实现的。3亿巨资倾力打造:
本项目从2008年11月开始建设,将于9月份上演。项目总投资3亿元,前期投资8000万元,是目前国内投资最巨大的户外实景演出。
4虔诚仰望视角:
《中华泰山·封禅大典》的演出舞台设在泰山东麓天烛峰的天地剧场。舞台依山而建,与海拔1500米的巍巍泰山融为一体。天地是背景,群山是演员,舞美效果从山脚延绵至山顶。
5千年中华文明积淀
600万华丽服装经费:
项目共斥资600万元用于服装制作。在80分钟的演出时间里,5000套纯手工制作的古装服饰贯穿始终。500名演员身着霓裳华服,上演一场精彩的古代劳动人民和王侯将相的古装服饰展演。
7幕场景更替青山依旧
8千6百平方米天然剧场
9巨大平台升降变换
10余月开天辟地:
除了采用最新的高科技装备技术为观众献上一场无与伦比的视听盛宴之外,项目还致力于为泰山旅游带来新的理念,打破“白天看庙,晚上睡觉”的旅游历史,填补了泰安市娱乐演艺产品的空白,与泰山传统的观光产品优势互补,形成了全新的、更具吸引力的产品组合,更为泰山古老的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
泰山封禅-意义
汉代班固《白虎通义》说:“王者受命,易姓而起,必升封泰山。何教告之义也。始受命之时,改制应天,天下太平,物成封禅,以告太平也。”《五经通义》曰:“ 天命以为王,使理群生,告太平于天,报群神之功。”这似乎纯粹出于政治目的,表示帝受王命于天,向天告太平,对佑护之功表示答谢,当然更要报告帝王的政绩如何显赫。封禅的具体仪式富有象征性。班固说:“故升封者,增高也;下禅梁父之基,广厚也;刻石纪号者,著己之功绩以自效也。天以高为尊,地以厚为德,故增泰山之高以报天,附梁父之阯以报地,明天地之所命,功成事遂,有益于天地,若高者加高,厚者加厚矣”。(《白虎通义》《礼记正义》云:“祭天则燔柴也,天谓日也; 祭地,瘗者,祭月也。”原来封禅的种种目的与象征,都包含着一层更为深潜的意识:沟通天人之际,协调天、地、神、人之间的关系,使之达到精神意志与外在行为的和谐统一。
泰山作为世界自然及文化双遗产,当之无愧,举世公认。泰山的自然景观雄伟壮丽,是名副其实的“天然山岳公园”。她矗立于齐鲁平原之上,东望苍海,西襟黄河,宛若东天一柱,高峻挺拔,雄峙天外,有直达天庭之概。天下名山,或以丽、或以奇、或以险,唯泰山以其雄,安天下常人之心,壮天下英雄之胆。泰山的历史文化含蕴丰富,博大精深,被誉为“东方文化宝库”和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缩影。泰山成山久远,不仅孕育了灿烂的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而且也是文人墨客荟萃之地,孔子、司马迁、李白、杜甫、姚鼐等文化名人都曾登临泰山,留下了数之不尽的诗文碑刻。作为天人合一的典范,泰山集儒释道于一山,相互包容,相互融合,特别是道教的碧霞元君、东岳大帝诸神在民间有着美丽的传说和广泛的信仰。
历代帝王对泰山更是推崇备至,从传说中的远古七十二位君王到有史可查的秦始皇、汉武帝、唐高宗、唐玄宗、宋真宗、清圣祖、清高宗,都到泰山举行过封禅祭祀活动,既给泰山留下了众多的文物古迹,也使泰山拥有了至高无上的地位和尊严。泰山瑰丽多姿的自然景观和丰厚无边的文化资源,是泰安发展旅游、振兴经济得天独厚的优势。作为生活和工作在泰山脚下的泰安人,我们既为拥有泰山、得益泰山而自豪,也深感继承遗产、再创辉煌之责任重大。
建国五十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泰安市历届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泰山的保护和管理,充分开发利用泰山的自然和文化资源,积极推进对外开放,大力发展旅游事业,使古老的泰山焕发了青春。面对新的世纪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随着物质生活的改善和文明素质的提高,国内外旅游业蓬勃发展,前景广阔,人们对旅游产品的品位也有了更高的追求。我们要“营造大泰山、发展大旅游、开拓大市场、构筑大产业”,必须在保护、管理、开发泰山的同时,大力加强对泰山文化的发掘、研究和宣传,让世人了解泰山,使泰山走向世界。泰山自古以来就是神山、圣山、文化山,其历史文化、宗教文化和民俗文化积淀深厚,有着广阔的开发潜力和很高的开发价值。但是,由于时间的推移和历史的演变,许多典籍、文物、古迹散佚毁废,发掘和阐释的难度越来越大。做好泰山文化的发掘、研究工作,意义重大,刻不容缓。这方面,我们过去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种探索,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成绩。
今后,我们要继续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方针,既注重发掘泰山的人文景观和文化内涵,也要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集思广益,深入研究,不断有所发现和创新,赋予泰山以新的魅力和新的价值。我们坚信,随着泰山文化研究工作的逐步深入,泰山这座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宝库,将为我国的两个文明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名山大川,五岳为先;五岳之尊,首推泰山。泰山的名字寓意深邃,形神兼备,一个“泰”字既体现出泰山雄伟崇高、峻极于天的自然形貌,又阐发出稳重安宁、国泰民安的深刻意境,涵盖了泰山自然景观和文化积淀的全部底蕴。
为了进一步发掘泰山文化内涵,营造泰山旅游品牌,泰安师范专科学校专门成立泰山研究中心,汤贵仁教授主其事,以研究泰山文化和旅游为目的,在广泛收集、深入研究、汇集整理的基础上,陆续编辑出版泰山文化和旅游方面的学术性丛书。我认为,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不仅对宣传泰山、宣传泰安大有裨益,而且也将对泰安的旅游经济和文化建设产生积极的影响。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4篇大学社会调查报告,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大学社会调查报告在想要了解某一情况或某一事件时,我们需要调查清楚情况,并且最后的结果会记录在调查报告中。现在你是否对调查报告一筹莫展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学社会......
大学社会调查报告一、调查报告的主要类型(一)介绍典型经验的调查报告某一地区、某一单位、某一企业,在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过程中,或在日常的思想政治、经济建设、科......
国家开放大学社会调查报告一、国家开放大学的简介国家开放大学前身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0年7月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办好开放大学”,2010年10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开展国家教......
报告需要清晰的组织结构和逻辑框架,以使内容更加易于理解和接受。报告的篇幅要适中,不宜过长或过短,以免读者疲劳或信息不足。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报告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