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调查报告_贵州地域文化调查报告
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调查报告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贵州地域文化调查报告”。
姓名:邹宽念
班级:人力资源管理14级 学号:201609040103
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调查报告
一、概况介绍
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具有: 项目数量与民族人口总量大体相一致;区际差异较大,分布不均衡;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有向汉族聚居区蔓延的趋势等特征。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划分为竞技能力、文化表演、健身养心三大民族体育项群,具有健身娱乐、道德教育、经济发展、科学研究、疏解民族矛盾五大功能。
贵州地处中国西南的东北部,东西长约 595公里,南北相距约 509 公里,总面积 17.62 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 1.8%。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悠久的民族融合历史以及贵州地区落后的社会经济,使贵州“成为古代民族交汇的大走廊和民族集结地”。如今的贵州已是全国仅有 3个少数民族人口超过千万的省份之一,全境内共有 49 个民族。除汉族外,世居民族主要是苗族、布依族、侗族、土家族、彝族、仡佬族、水族、回族、白族、瑶族、壮族、畲族、南族、满族、蒙古族、仫佬族、羌族共 17 个。其中苗族、布依族、侗族、土家族、彝族、仡佬族、水族等 7 个少数民族在贵州具有较长的世居历史,是人口均超过 30 万的主要世居少数民族。据 2000 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贵州省总人口 3 535 万人,而人口超过、布依族、侗族、土家族、彝族、仡佬族、水族、白族和回族,少数民族总人口达1 333.96 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 37.85%。截至2009 年末,贵州少数民族人口已占全省总人口的39%。根据 2009 年贵州省行政区划一览表,贵州全省共有 3个民族自治州,11 个民族自治县,253个民族乡,少数民族自治地方国土面积达 9.78 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面积的 55.5%。
多民族的贵州有着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其中,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就是在贵州独特自然地理环境和多民族共存的大背景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贵州风格”,反映了各民族人民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蕴含着独特的文化内涵和宗教信仰,是贵州多彩民族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构成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因子。因此,研究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深入认知贵州少数民族文化的突破口,对贵州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形成原因
(一)生产生活方式和宗教信仰是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形成的先觉因素
人类生存的生产生活方式是其生产力发展水平最直接的表现形式。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有相当一部分是当时人民生产生活方式的鲜活反映,在历史的进程中不断演变形成特色体育项目。例如贵州苗族人民长期过着狩猎、打渔和农耕生活,由狩猎等维护生存所必需活动的技术形成苗拳。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起源于生产劳动的苗拳攻防格斗技能不断提高,逐渐变成了有表现有相应的主题和一定程式拳术。再如爬山寻踪、赛龙舟、织布舞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各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
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创造与少数民族的宗教思想密不可分。贵州少数民族多生活在自然环境恶劣、生存环境相对封闭的山地、丘陵地带。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古代社会,各民族体育项目的发展必然与自然崇拜思想联系在一起。苗族的猴鼓舞、白族的耍火龙以及回族的掼牛等都是各自民族宗教信仰的典型代表。猴鼓舞主要流传于贵阳市南郊的花溪、孟关、青岩、湖潮等苗族中。传说鼓和猴曾使人躲过灭绝的厄运,于是猴子成为这里苗族的崇拜物,苗民模拟猴子的动作,击鼓舞蹈来纪念先祖与祭奠过世长辈,久之形成了猴鼓舞。
(二)生活娱乐和战争军事是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形成的重要助推力
封闭的民族经济生活和文化传统造成贵州少数民族长久以来过着一种缓慢但具有很强季节性的狩猎、打渔和农耕生活。人们在一年四季的辛勤劳动中,为满足身心活动的需要,余暇时间会自发组织一些娱乐活动来调节身心,并在生活娱乐中形成了诸多含意不同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典型的有打秋千、玩杂耍、翻跟斗、斗雀、打手毽、打耗子、跑马、打香瓜仗、扯萝卜、踢鸡毛毽、丢花包、斗画眉、老鹰抓小鸡、猫捉老鼠、打地老鼠、斗鱼、游水追鸭等。贵州世居少数民族历史上多由中原地区迁徙至此,迁徙原因多为战争。为了增强体质,抵御外敌,创造了许多体育文化。例如布依族的铁链械原是贵州农村给农作物脱粒的工具,布依族因多次在劳作的过程中用铁链械击退敌人,因而将铁链械列入了兵器行列。由于对铁链械的敬重,布依族在跳地戏前都要表演一段铁链械,从而使铁链械成为传统体育项目。再如苗拳、芦笙刀、芦笙拳等苗族武术也是在苗族反抗压迫的战争中不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三)自然地理环境和民族融合是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形成的间接影响力
贵州独特的自然地理生态环境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形成和发展有间接影响作用。以武术为例,北方武术擅长力量和腾空跳跃,动作大,而受山地、沟壑、密林、河流等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南方武术则以手势变化多,身体灵巧,反应敏捷为特色。贵州布依族的武术以“套路短小精悍、链接紧凑刚进勇猛、讲求实战”为主要特征129,这主要是贵州独特的自然地理生态环境影响而致。贵州土家族传统体育项目“土拳”的形成受自然地理生态环境的强烈影响,动作上追求“短小紧凑、攻防效用”,不同于北方“大开大合、舒展大方”的特点,反映了贵州土家族在高山峻岭、山势险要的生存环境。贵州是多民族聚居地,民族融合对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形成的间接影响力亦很明显。历史文献显示,贵州高原是我国古代几大族系迁徙的交汇点,今天贵州的绝大多数居民,都是在不断的民族迁徙中进入贵州,逐渐定居下来的。各民族在迁徙的同时,也将他们的语言、服饰、婚嫁、丧礼等各种风俗带到了这里,逐渐影响了其他民族,文化在这里不断地相互交合。当然,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也不例外,最终导致独具特色的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形成。历史学家郭沫若曾在《今昔集·钓鱼城访古》一书中断言道:“(笙类乐器)据我看来起源于苗族,苗民间均备有芦笙”。一定程度上“芦笙”是苗族特定的文化标号,“跳芦笙”“芦笙舞”“芦笙刀”等一系列与“芦笙”有关的传统体育项目均应属苗族特有。而贵州侗族、水族等其他少数民族也不乏与芦笙相关的文化。贵州三都水族自治县的水族芦笙舞与苗族“芦笙舞”相似又有区别,是欢度水年时跳的一种喜庆舞蹈。直到现在,水族仍称芦笙为“苗族的乐管”,称芦笙舞为“苗族的舞蹈”,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民族融合间接影响了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形成。
三、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分布特征
(一)、项目数量与民族人口总量大体相一致
贵州 17 个世居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数量与其人口的总量大致成正相关。人口超过30 万的苗族、布依族、侗族、土家族、彝族、仡佬族、水族 7 个世居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最多,分别达到了 126 个、89 个、67 个、60 个、61 个、52 个、60 个,成为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口较少的羌族、仫佬族、蒙古族等拥有的传统体育项目相对较少,仅有 11 个、7 个、8 个。
(二)、区际差异较大,分布不均衡。
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空间分布格局受区域经济、人口分布、历史文化、交通区位和旅游资源开发等因素的综合影响。由于这些影响因素的实际情况在区际层面上差异很大,所以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 目的发展及分布情况也表现出很大的区域差异性。总体来看,分布呈现出不均衡的发展态势: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分布比较集中,在经济发达的城市分布稀少。如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等少数民族聚居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数量相对较多。
(三)、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贵州少数民族人口分布特征是“大杂居、小聚居”,少数民族都有相对集中的分布区域。贵州传统体育项目主要以少数民族聚居区为依托发展而来,而民族聚居区这种“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特征导致传统体育项目分布也呈现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态势。同一传统体育项目存在于不同的少数民族中较为常见这种文化共存现象会带动文化复杂多样,有利于新的体育项目的产生,体现出贵州传统体育文化博大精深和异彩纷呈。如苗族、布依族、彝族、水族、满族中都有赛马项,17 个世居少数民族中有 10 个少数民族有“秋千”项,只是称呼不同而已。
(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有向汉族聚居区蔓延的趋势。
人是文化传播的主体,在人类文化传播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人类流动的灵活性和复杂性,使得文化的传播带有不确定性。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其发展趋势也是不容忽视的。在当今我国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的大背景下,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向汉族经济区蔓延的趋势非常明显。如原本流传于贵州黔东南、黔南等地瑶族的“打陀螺”项目,逐渐在以汉族人居住为主的贵阳兴起。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向汉族聚居区蔓延和传播的发展趋势,体现出文化在交融发展中不断成长。
四、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项目分类与价值功能
(一)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项目分类
学者们根据不同的研究视角和理论依据,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划分为不同的类型,形成目前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分类“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态势。本研究基于项群理论,尊重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特色,结合现阶段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分类方法,将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划分为竞技能力、文化表演、健身养心三大民族体育项群。其中,竞技能力下设“竞力类”“技能类”和“智力类”三亚类;文化表演下设“生产生活表演类”“宗教祭祀表演类”和“游戏娱乐表演类”;健身养心下设“武术类”“养生类”两亚类。(二)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价值功能
从一般意义上说,价值的形成源自于主体需要,而价值形成的条件是客观具有满足主体需要的基本属性;功能是事物具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作用[6]。具体分析贵州实际情况,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项目有健身娱乐、道德教育、经济发展、科学研究以及疏解民族矛盾的价值功能。
1.健身娱乐功能。“更快、更好、更强”是西方现代体育文化的核心思想,着重强调体育活动对人类身体健康发展的积极影响。贵州少数民族与外界接触较少,艰苦的劳动生活需要娱乐项目来调节。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主张内外兼修、修身养性。许多体育项目都表现出与西方现代体育相一致的竞技特征,其健身娱乐功能在本民族社会文化的发展过程中所起的效果显著。例如在贵州苗族、布依族、土家族中广泛流行的划龙舟,再如苗拳、摔跤、射箭、赛马等在游戏娱乐中包含竞技心理和娱乐功能,堪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竞技价值体现其健身娱乐功能的典型事例。
2.道德教育功能。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作为贵州少数民族智慧的结晶,凝聚了贵州少数民族的文化精髓,成为社会文化价值的折射点,具有道德教育功能。传统体育项目中蕴含着的各民族精神,并一直在发挥着对本民族社会道德再教育的重要作用。黔北仡佬族打蔑鸡蛋是多人对抗赛,不限人数,男女均可参加。参赛者分为两队,划线为界。双方用手扔或者脚踢,设法让篾鸡蛋过界,直到篾鸡蛋落地,比赛决出胜负。程可以培养仡佬族人民的拼搏精神、磨练顽强意志,发扬集体主义、形成团结合力;能够教育人们采取乐观态度对待荣辱胜负,陶冶身心;能够体现公平原则,树立良好风气。
3.经济发展功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存在的地域性、文化内容的民族性、文化形式的时代性以及文化发展的融合性特征,使得其在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今天,成为极具旅游开发价值的重要旅游资源。如 2009 年在施秉县召开的首届贵州民族体育旅游节,开展了独木龙舟竞赛表演、独竹漂表演、舞水龙表演等项目,充分展示了贵州少
数民族体育文化特有的风采和魅力。贵州民族体育旅游节以体育文化为依托,构建了以体育赛事、文化活动为内涵的旅游产业链,以其多样的体育项目、生动的体育形式以及鲜活的民族特色成为推动贵州少数民族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的主要力量。其中起源于贵州黔北地区的独竹漂运动先后在遵义、肇庆、东莞、广州、襄樊、武汉、成都等地成功进行旅游推广、节庆演出,独竹漂表演队经济创收达百余万元。
4.科学研究功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伴随着少数民族政治、经济、文化、民族风俗、宗教信仰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在一定程度上它是各民族历史文化的缩影,对深入研究民族文化的起源、历史和发展趋势等具有珍贵的科学研究价值。反过来,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进行科学研究也对民族文化的传承起重要作用。贵州黔北地区的独竹漂运动已在贵州全省推广普及,2011 年被正式列为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比赛项目。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独竹漂运动正逐步向着科学化、规范化、技术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借助高端科研人才和完善的科研体系为独竹漂运动服务已势在必行,不少历史学家从历史学的角度、体育专家从科学训练的角度展开了对独竹漂的研究,近年成果颇多。
5.疏解民族矛盾功能。民族凝聚力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重要功能。改革开放以来,贵州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迎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同时也迎来了更加激烈的竞争。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利益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造成民族利益矛盾凸显、复杂性增强。在各民族村社文化活动中,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具有较为浓厚的伦理、道德和宗教信仰色彩,以其特殊的娱乐、健身、竞技形式来加强本民族成员的交往,强化本民族的文化特征,对改善民族内部和民族之间的关系,增强民族内部凝聚力发挥了巨大作用。
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调查问卷
您好:占用您的宝贵时间我深感歉意。非常感谢您参与我们的问卷调查,此次调查不存在任何商业用途,更不会泄漏您的任何隐私,请你认真填写,无需署名。谢谢您的合作。
1、您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
A、汉族 B、其他
2、您对少数民族文化了解吗?()
A、精通、有专业学习
B、经常了解
C、D、很少、仅限课本知识 E、完全不理解
3、对于自己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了解程度()A、很熟悉 B、略知一二 C、完全不知道
4、您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习俗活动的看法是()A、很喜欢 B、感觉一般 C、感觉很土
5、您知道的贵州区域内有多少个民族()A、20 B、39 C、49 D、566、您的民族体育活动有什么特色?
7、您认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价值有哪些?
8、您知道的贵州区域内有哪些少数民族?
9、您认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形成的原因?
10、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发布的特征有哪些?
偶尔了解
2011-22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二)(T)我国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体育,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具有十分鲜明的特点和丰富多彩的形式。第九届少数民族运动会于2001年9月10......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为促进民族团结,发展民族体育,构建和谐芷江。争取在省、市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中取得优异成绩,为芷江增光。特制定以下实施方案:二、成......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4篇发展区域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论文,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起源研究论文云南是民族种类最多的省份,全国56个民族中,云南就有52个,其中15为云南的世居民族,全省少数民族人口数达1534.92万人(“六普”时),占全省人口总数......
发展区域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论文1、高黎贡山区域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特征高黎贡山区域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表现出强烈的传承性特征,有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以高黎贡山区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