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旅游资源调查报告(精选3篇)

2022-07-07 调查报告 下载本文

红色旅游资源调查报告(精选3篇)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

第1篇:红色旅游资源调查

徐州地处中原要冲,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特别是在革命战争时期,作为解放战争三大战役之一的淮海战役就发生在徐州地区。作为红色旅游资源的龙头景区,淮海烈士战役纪念塔林不但是徐州目重要的4星级景点,而且在接待游客数量方面占有重要地位。其中红色旅游地主要包括邳州市、新沂市、铜山区。

一、邳州红色旅游资源

邳州市有着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这里有着奠定著名淮海战役胜局的碾庄圩战斗的遗址,见证淮海战役惨烈历史的运河铁桥。这里还是红十四军军长李超时的故乡,是新中国年龄最小的烈士“小萝卜头”的故乡,是毛主席亲笔题词“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王杰的故乡„„这些红色资源一直是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和青少成长的良好基地。近年来,邳州市对这些资源进行整合包装,新建了“小萝卜头”纪念馆,以“小萝卜头”纪念馆为核心开发了巨山风景区。以碾庄烈士陵园为核心,扩大战场遗址恢复,形成了战争

1景观区,修葺了李超时纪念馆和王杰烈士陵园,丰富馆藏内容。开发出了一条集观光、教育为一体的“红色游”旅游线路。同时还通过举办“大运河文化旅游节”、“红色旅游研讨会”等活动,组织专家、学者对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献计献策,提高红色景点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今年以来,全市主要红色旅游景区游客人数比去年同期增长了近两成,其中外地游客占到四成。今年上半年,全市旅游接待总人数139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7.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和18%。

牺牲纪念亭、题词碑墙等,是江苏省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其存在问题是:陵园面积较小,旅游接待和基础配套设施不健全,旅游厕所仍然是旱厕,纪

念馆内展示的图片也比较陈旧,部分已卷曲脱落,展示手段原始,展示方式落后。解放战争

解放战争时期,邳州人民浴血奋斗,捍卫民主政权,全力支持淮海战役,及时向解放军提供、草、茶水、向导和担架,冒着枪林弹雨救护和转运伤员,为全歼黄百韬兵团作出了重大卓越。

邳州是淮海战役的重要战场,我军在此取得了淮海战役碾庄战斗的关键性胜利。1948年1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调动了中原野战军7个纵队19个旅,华东野战军15个纵队8个旅29个师6个炮、骑兵团,及豫皖苏军区、豫西军区、陕南军区、华北冀鲁豫军区、江淮军区、苏北军区、鲁中南军区等诸路大军,从华北战场,向陇海线猛插。十一月七日,解放军开始向徐州以东的国民党军队进逼,十一日完成了对黄伯韬兵团的包围,并将敌人压缩于碾庄地区,经过八昼夜的激烈战斗,二十日晨,我部攻占了碾庄,二十二日黄昏,敌人全部被歼。这次战斗,死敌一个兵团、五个军部、十个整师,共十余万人,敌兵团司令黄伯韬被我军当场击毙。1960年在碾庄镇建碾庄烈士陵园,国家主席刘少奇共和国元帅刘伯承、陈毅为碾庄烈士纪念碑题词,1984年春,四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三野代司令代政委、淮海战役的指挥者粟裕将军的部分骨灰撒在碾庄烈士陵园,长眠于这块他衷爱的土地、长眠于他率领千军万马为之浴血的热土。

二、新沂红色旅游景点

宿北大战前沿指挥所旧址——

—“三仙洞”、花厅古文化遗址、小

徐庄古文化遗址,为省级重点文物保

护单位,文化内涵十分丰厚,极具开

发潜力。

宿北大战是苏中大战七捷后,在解放战争战略防御阶段华东战场上首次歼敌一个整编师的胜仗,意义重大。

1946年12月13日,敌整编第69师分左右两路纵队,沿宿(迁)新(安镇)、宿(迁)沭公路进犯,其左纵队先头部队占领晓店、嶂山镇(宿迁以北)等地。陈赦与粟裕

3为了保证不失时机地发起战役,令第一纵队、第八师于当晚向新安镇西南的新店予以北地区隐蔽开进,首次决心围歼立足未穗的左路之敌整编69师于宿迁、沭阳、新安镇三角地区,尔后视情况发展,再寻机歼灭右路整编11师。

战役结束后,陈毅。满怀胜利豪情,挥毫赋诗一酋:“敌到运河曲,蒙歼夫何疑?试看峰山下,埋了戴之奇。”成为宿北人民传诵的诗句。

这首诗的首句写明歼敌的战机和地点,“运河曲”是在宿迁北晓店、嶂山镇,这里是运河绕宿迁去西北邳县的河曲处。峰山下是指在嶂山之下,这里是歼敌左路整编第69师的良机地点,由于在敌进犯前,陈、粟已令第一纵队和第8师隐蔽开进,我以优势兵力先作了歼敌的准备,所以,“聚歼夫何疑?”这次聚歼胜利,实现了“在运动中集中优势兵力,歼灭敌人有生力量”的战略战役指导方针,诗人以埋了戴之奇”(戴之奇是69师师长,兵败自戕)说明是全部彻底歼灭了敌整编69师。诗人以简洁通俗的语言,根据叙述了歼敌的经过,表达了胜利歼敌的信心,情真意挚,风格豪爽。

为缅怀陈教元帅和在宿北大战中英勇献血的革命先烈,新沂市人民政府兴建的陈毅元帅雕像和宿北大战纪念碑事。军委副主席为纪念碑题词。此碑亭19.46米,堪称中华之冠。

三、铜山红色旅游资源

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位于

汉王镇北望村,该址由三座古民

居组成,又称“郝家大院”。总占

地面积九百多平方米,共有清代

建筑一百余间,房屋现存60多间,旧址主体建筑保存完好,被古建

筑学家确认为徐州地区乡间现存面积最大的古建筑群。1949年2、3月间,邓小平、刘伯承、陈毅、粟裕、谭震林、曾山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运筹帷幄,研究和制定渡江战役方案,并留下珍贵的合影照片。北望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是徐州市重要的红色旅游资源。1949年1月10日,淮海战役胜利结束,华东野战军总部由肖县南蔡洼村移驻铜山县北望村,按照中央军委1949年1月12日“关于华野、中野休整两个半月并要完成渡江战役准备工作”的命令,华野于2月9日改编

4为第三野战军,之后成立了华东军区,调整了中央华东局。中央华东局及华东军区于2月12日到达北望,2月15日中央军委总前委刘伯承、邓小平、陈毅、粟裕、谭震林到达北望。至此四大机构齐聚北望,在这里研究和制定了京沪杭战役即著名的渡江战役作战方案。2月20日,陈毅、粟裕、谭震林、张震联名向第三野战军下达《京沪杭战役预备命令》即“京字第一号命令”,随即三野政治部、三野后勤部分别下发《向江南大进军的政治工作指示》和《关于京沪杭战役后勤工作的通知》。3月17日,陈毅、粟裕、谭震林、张震致电第三野战军各兵团部署渡江作战,3月18日,陈毅、饶漱石、邓小平、粟裕、谭震林就渡江战役部署及渡江作战准备工作致电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在这时邓小平还亲自主持三野指挥部制定了《京沪杭战役实施纲要》。3月21日,邓小平、陈毅、谭震林等总前委成员按预定部署,由北望出发,经徐州南下,至蚌埠孙家圩子。四大机构离开北望,标志着渡江战役的部署和准备工作已经完成。

四大机构的众多将帅聚集铜山县北望村,运筹帷幄研究和部署渡江作战,决胜千里,震惊中外。这是中国革命史上乃至世界战争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是铜山人民的光荣和骄傲。汉王北望村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既是一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又是一处有纪念意义的红色旅游景点。其存在的问题有:一是由于年久失修,部分房屋和瓦片存在一定程度损毁和脱落;二是目前北望村村委会和卫生所在这里办公,难以进行参观;三是缺少相关的文字、图片资料和实物介绍,还不具备参观接待能力。

我市红色旅游的发展方略通过考察调研,我们看到我市的红色旅游资源以“决战淮海”为主线,已经形成了一个系列,内容相对比较丰富,分布相对比较集中,尽管目前有些景区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但是如果能把握当前的发展形势,抓住难得的发展机遇,必将促进我市旅游业再上一个新台阶。

第2篇:常州红色旅游资源调查报告

常州红色旅游资源调查报告

我们此次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结合本专业开展了“常州红色旅游资源调查”这一课题。并且选取其中的三处作了实地调查,并针对着三处作了分析。首先,我对红色旅游作一个概念了解:红色旅游是把红色人文景观和绿色自然景观结合起来,把革命传统教育与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结合起来的一种新型的主题旅游形式。根据红色旅游这样一个概念打造的红色旅游线路和经典景区,既可以供游客观光赏景,也可以让游客了解革命历史,增长革命斗争知识,学习革命斗争精神,培育新的时代精神。常州是一座具有25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也是一座红色资源相当丰富的城市,寻求革命纪念地与旅游观光区的有效结合,加强青少年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从而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是常州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新亮点。

一、此次调查的基本情况

(一)调查的目的:

1、了解常州红色旅游资源保护和发展的现状;

2、积累社会经验,锻炼口才及社会交际能力,增强动手实践能力,为毕业后走上社会、适应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调查的时间:七月底。

(三)调查的地点:常州烈士陵园、瞿秋白纪念馆、张太雷纪念馆。

二、常州红色旅游资源的现状

——以常州烈士陵园、瞿秋白纪念馆、张太雷故居为例

首先,我对常州市红色旅游资源的大体状况作了一个调查。常州市全市红色景区景点共计十九处,其中市区七处,分别为:常州市革命烈士陵园、瞿秋白纪念馆、张太雷纪念馆、史良故居、常州市博物馆、常州市档案馆及常州陆军预备役通信团团史馆;金坛四处,分别为烈士陵园、中共苏皖区一大会址、殷雪梅纪念馆及金坛市博物馆;溧阳两处,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纪念馆及西山烈士陵园;武进五处,李公朴故居、革命烈士陵园、澄西烈士陵园、董亦湘纪念碑及武进历史档案展览馆;新北为恽代英纪念广场一处。

我们小组此次社会实践活动选择了其中三个进行了实地的调查:

(一)常州市革命烈士陵园

常州市革命烈士陵园主要是为了纪念我党创建初期牺牲的重要领导人瞿秋白、张太雷、恽代英而建造的,位于市区兰陵路33号。陵园内主要有革命烈士纪念碑,革命烈士纪念堂,革命烈士事迹陈列馆、常州革命史纪念馆、常州革命烈士纪念馆等。1996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2005年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革命烈士纪念堂”横匾是由前国务院总理李鹏题写的。“烈士事迹陈列馆”匾额由张爱萍同志题写。该陵园内收藏着有关烈士的图片资料、实物、文字资料等。

(二)瞿秋白纪念馆

瞿秋白纪念馆是依托瞿秋白先生的故居建造的,位于市区延陵西路188号。瞿秋白纪念馆由故居和纪念馆两部分组成。纪念馆是仿明清建筑物,门额上横书的馆名“瞿秋白同志纪念馆”是由邓小平同志题写。馆内陈列、收藏丰富而完备的有关瞿秋白生平和思想的照片、实物、文字、文献和研究资料。瞿秋白故居包括诞生地八桂堂天香楼和城西瞿氏宗祠。瞿秋白故居内,基本陈列瞿秋白生平事迹展览在西院,瞿秋白故居陈列在东院,并推出纪念瞿秋白书画展等。据馆内人员介绍,该馆先后接待了薄一波、乔石、杨尚昆、李瑞环等领导人和16个国家 的党政代表团以及专家学者数十万人次参观。在馆内还展出了胡锦涛主席参观时的留影。

(三)张太雷纪念馆

张太雷纪念馆由太雷故居、生平事迹陈列室和书画陈列室三部分组成座落于市区清凉路子和里3号。张太雷纪念馆曾被被评为国家2A级旅游景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张太雷故居为一座二进三开间木结构的江南老式民居建筑,迄今已有百余年历史,保存完好。故居前进门楼上方镶嵌着由敬爱的邓小平同志亲笔书写的“张太雷故居”金字匾额,天井中央矗立着张太雷同志的半身汉白玉雕像。

三、根据三处景点浅谈常州红色旅游发展的问题

(一)多数景点创新力不够,显得很传统,吸引力不够

虽然像瞿秋白纪念馆这样的景点用上了很多现代化的设备,提高了一些景点吸引力,但是似乎还是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的。例如,与游客的互动或几乎没有,也许是由于景区的导游不够,显得格外的冷清,这会严重降低游客参观的热情。游客到红色旅游景点旅游,经历的都是千篇1律的主题和形式,同质化很明显。虽然红色旅游和感受革命历史是应该严肃的、高尚的,但红色旅游毕竟首先是一种旅游,倘若形式和内容过于单调,氛围过于肃静,这样就不会吸引更多的游客了。

(二)交通条件有待提高,基础设施还不完善

常州烈士陵园和瞿秋白纪念馆就在公路边上,所以交通条件还是很不错的,但是像张太雷纪念馆这样处在城中村的,可达性就比较差了。纪念馆门口路非常小,只能通行一辆小轿车,由于这条路是村民的必经之路,所以来往的人比较多,而且附近也没有停车场,所以旅游者不便开车前往。05年以来虽然多次传言常州市政府说要改造,甚至但至10年5月仍未改扩建。另外其他一些基础设施,在城区的还能够满足游客的需求,在其他地放就不够了。

(三)有关部门的对于景点的宣传工作力度不够

红色旅游景点的宣传力度不够,仅限在本市内吸引部分游客,一旦出了本市,很多景点知名度就急剧下降了。像“常州三杰”这样的革命先驱也会有人不知道,可想而知。红色旅游景区管理体制的问题主要是在对景区管理中权利的横向与纵向分配问题。

四、针对常州红色旅游发展的建议

(一)加大资金投入,深入发掘现有红色资源,创新红色旅游产品形式与内涵

首先,景点必须保证长期要有导游、讲解员、服务员留守,能够保证随时接待来景区游览的客人。其次,开发创新红色旅游产品形式,尝试新型的活动形式,做好市场调查,在保证红色旅游景区宣传爱国主义和革命精神的前提下,适应市场需求,开发新产品。

(二)做好对学校、机关企业部门等的宣传工作,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景区知名度

首先,对于学校可以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校外教育基地,其次,对于机关企业部门等集体可以作为奖励旅游。把红色旅游作为奖励旅游的一种的新形式,既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企业部门的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又能让学生和员工学习革命精神。另外,景区还得与本市的其他类型的景点加强合作,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知名度,创造一条本市内红色旅游景点与常规景点相结合的旅游路线。这样可以吸引更多来自外地的游客。

(三)完善部分景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景区交通条件

由于大部分景点是依托革命先烈故居而建,所以较分散。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不仅方便了游客,也可以提高景点周围的居民的经济收入。改善景区交通条件也可以增加游客的游览的人次。

第3篇:四川省红色旅游资源调查报告

关于王维舟纪念馆

调查时间:系 部:班 级:学 号:姓 名:调 查 报 告

[摘要]为进一步促进宣汉县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我们深入调研,认真分析了王维舟纪念馆开发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并提出切实有效的合理建议。、一、王维舟纪念馆简介及人物介绍

王维舟(1887-1970),四川宣汉清溪场人,早年参加辛亥革命。1920年5月参加朝鲜共产党上海支部。1923年春返乡创办宏文校,宣传马列,培养革命骨干。1927年5月转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至1932年在川东组织群众,坚持游击战争。曾任川东游击军纵队司令员。1933年以后,他先后担任过红三十三军长、军委四局局长、三八五旅旅长兼政委、中共四川省委副书记、中共中央西北局委员,陕甘宁晋绥联防副司令员、解放成都前进部队副司令员、中共西南局常委、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西南行政委员副主席、西南民委主任委员兼西南民族学院院长等职,是党的七届中央候补委员,八届中央委员,中央监察委员会常委和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王维舟同志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子,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几十年来,他“忠心耿耿,为党为国”,为党的事业贡献了终生。

纪念馆由陈列室和红军碑林组成,占地面积3670平方米,展线长2747米,三级台阶式园林建筑,四季叶青密茂,繁花似锦。

碑林嵌竖有各个时期镌刻或复制的石碑300余通。其中有王维舟在辛亥革命时期任护国、靖国军营长、团长和边防司令时,因所部军纪严明,百姓安宁,深得群众拥戴,东乡、万源等县民众为他树立的“兆民赖之”、“东乡屏障”、“除暴安良”“爱国爱民”等德政碑。土地革命时期,宣传马列主义、党的方针政策、红军纪律和打土豪分田地、反对刘湘六路围攻等红军石刻标语口号近百幅。八十年代徐向前元帅为纪念王维舟诞辰百周年题写“忠心耿耿,鞠躬尽瘁”;张爱萍将军书赠“创建川陕苏区英勇献身的烈士永垂不朽”;魏传统题书“来自人民为人民,永记巴山鱼水情,先辈开基遗爱在,后昆奋建两文明”;梁伯言书写的“江山磅礴秀霜钟,崛起人豪在蜀东,早岁献身倡革命,毕生为党竭精忠,风云叱咤声威壮,金石铭勋德望崇,弧且期颐申颂祝,大名垂世寿无穷”;廖杰文所题“清溪一柱气如虹,戎马关山百战功,危舟破浪迎马列,名将展旌震川东,善人耿介身许国,红叶经霜色更浓,大地回春欣告慰,伟业千载仰高风”等赠言、墨宝、诗词、镌刻成石碑屹立馆内,庄重夺目。

陈列室内陈列图片资料135幅,王维舟同志生前用过的遗物和其他革命文物129件。

陈列室共为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陈列和介绍了王维舟同志的故居和他参加辛亥革命的情况。

第二部分陈列了王维舟在一九二0年五月经朝鲜共产党人金笠等介绍加入朝鲜共产党上海支部时所拍的照片,1923年王维舟回到家乡创办“新群女子高小”,接任“宏文”校长,带头捐物捐款集资兴建“工字形教学楼”、聘请进步人士为教师,联络进步青年,建立川东北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创办“群化书报社”,陈列宣传马列主义书刊《新青年》、《响导》等遗址照片。

第三部分着重介绍了王维舟在土地革命时期根据党的“八七会议”精神,在川东北一带发动群众组织“四川工农红军第一路游击队”、“川东游击军”、“川东红军游击队”的斗争发展史,配合红四方面军开展“宣达战役”的经过情形;朱德元帅评价川东游击军的题词:“有着这样一批川东游击队伍才使入川的红四方面军能迅速扩大起来”;川东红军游击队改编为红三十三军成立大会的遗址和主要领导人王维舟、杨克明、王波等的照片。

第四部分,陈列了王维舟在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三八五旅旅长兼政委在陈龙开展保卫陕甘宁边区,巩固八路军总后方,突破国民党反动派封锁、发动和组织军民开展大生产运动,实现自给自足的情况;党的“七大”会议上王维舟当选为中央候补委员的照片;1943年毛泽东在西北局高级干部会议上亲笔为王维舟书赠“忠心耿耿,为党为国”的奖状;1942年6月2日王维舟同志56岁生日,中央和边区政府为他举办了祝寿活动,党的领导人为他题了词,在前线的领导同志也纷纷发来贺电,当天的《解放日报》在一、二版报道了这一荣事。董必武为王维舟七八荣寿题词“廿纪生经大半稘,吾华革命典型垂,与君先后共奔走,顾盼红旗含养颐”。谢觉哉题词“永是车头不落尘,反帝反清到而今,爱民爱党心如火,名将从来多善人”等革命资料。

第五部分介绍了王维舟在1947年任西北军区副司令员时,参加了党中央在陕北脂县杨家沟召开的“十二月会议”,在西北地区指挥军民支援与配合解放军一野在青化砭、蟠龙、羊马河三战三捷,击退了胡宗南对延安的进攻,完成了保卫边区,保卫党中央、保卫毛主席的神圣使命,并在祝捷大会致开幕词等资料;毛泽东在离开延安地区时,亲自召见王维舟并指示说:“敌后各战区不断取得胜利,全国反攻形势即将到来,我去华北计划解放全中国的事,延安收复后的善后工作,你们去做。”1949年3月王维舟出席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与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合影照片,11月同贺龙等一道挥师南下解放大西南的战斗事迹。

建国后王维舟出席了党的七届三中全会,被中央任命为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兼西南民族学院院长;1951年率中央慰问团川陕边分团慰问老革命根据烈军属、伤残军人和广大人民群众以及在社会主义革命时期深入祖国各地进行视察的资料;率中国红军代表团访问苏联及东欧各国的情况。

展室最后部分陈列了王维舟返乡的活动情况以及惨遭林彪、“四人帮”迫害和党中央后来为王维舟同志补开追悼会《人民日报》的报告以及照片、悼词和邓小平、邓颖超、陈云、王震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所送花圈的照片,同时将前国家主席杨尚昆在接见原宣汉县县长廖杰文时就突出宣传王维舟同志的谈话指示作了摘要展出。不忘人民者,人民永不忘。家乡人民没有忘记对中国革命付出了毕生的这位先辈,采用不同的方式和形式悼念和纪念他,他的光辉业绩永载史册,他的光辉形象永铭我们心中。

二、景点(资源)开发过程中存在的缺陷及不足

在此次的调研过程中,了解到市民眼中对景区的红色旅游发展状况。

(一)小景点资源的有效开发不足、管理缺失

有效开发不足:景点资源有所开发,但是规模和效益(包括经济和教育等多方面)不大。因此,此类红色旅游(景点)资源在过程中往往容易出现有效开发不足的尴尬局面。

(二)低层次开发普遍,内涵品味有待提高

目前许多景区对旅游资源的开发主要还是以革命遗址为主,旅游以参观游览为主,参与性项目开发较少,旅游开发缺乏深度,革命遗址、旧址、纪念馆大多以展示形式为主,展示内容单调、僵硬,缺少对游客的吸引力,不能发挥红色旅游资源的教育功能,更不能推动旅游经济的发展,因此深入挖掘红色文化核心价值,凸显红色文化主题已成为打造红色文化产品工程的首要问题。

(三)吃、住、行、游、购、娱等综合配套服务设施建设的不完善问题凸显

红色旅游(景点)资源在由于多位于较为偏远的山区,经济并没有得到良好的发展,各个景点辐射区的基本的服务行业也得不到有效的开发和发展,有的景区甚至找不到一个饭店和一个旅店,当然,缺乏基本的吃住服务条件的旅游景点是无法吸引游客的。

(五)交通不便、信息不灵、公共设施落后制约红色旅游区发展 交通不便在我们现有的已开发的红色旅游(景点)资源中存在的状况尤为突出,除了部分品牌景点及城市景点,其他大多数零散分布的景点大多位于偏僻而经济相对落后的农村或山村,交通不便不仅是当地经济发展的制约条件,更是红色旅游(景点)资源有效利用的最大障碍之一。

(六)开发缺乏整体性观念

我市的红色旅游发展过程中,依然处于自发的点状发展,没有把自己置身于全国、全省旅游发展的大局之下,没有把红色旅游置于整个旅游业发展的大盘子中。

(七)特色体现不足,互动欠缺

红色旅游的景点本身还是很有特色的,但现阶段挖掘不够。

常州红色旅游资源调查报告

常州红色旅游资源调查报告我们此次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结合本专业开展了“常州红色旅游资源调查”这一课题。并且选取其中的三处作了实地调查,并针对着三处作了分析。首先,我对......

四川省红色旅游资源调查报告

关于王维舟纪念馆 调查时间:系 部:班 级:学 号:姓 名:调 查 报 告 [摘要]为进一步促进宣汉县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我们深入调研,认真分析了王维舟纪念馆开发中存在的不足和缺......

浙江省宁波市红色旅游资源调查报告

浙江省宁波市红色旅游资源调查(景德镇陶瓷学院陶瓷美术学院 09陶工董骏飞 2009101601303)[摘要]为进一步促进我市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我们深入调研,认真分析了我市红色旅......

常州红色旅游资源研究调查报告

常州红色旅游资源研究调查报告发展红色旅游是一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建设的重要工程。盘点苏南地区常州市红色旅游资源的分布及发展状况,存在资源总量一般、开发不足......

常州红色旅游资源研究调查报告

常州红色旅游资源研究调查报告发展红色旅游是一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建设的重要工程。盘点苏南地区常州市红色旅游资源的分布及发展状况,存在资源总量一般、开发不足......

《红色旅游资源调查报告(精选3篇).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红色旅游资源调查报告(精选3篇)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调查报告]相关推荐
[调查报告]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