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梓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现状的调研报告_文化旅游产业现状分析

2020-02-27 调研报告 下载本文

桐梓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现状的调研报告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文化旅游产业现状分析”。

桐梓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现状的调研报告

发布时间:2011-8-

3信息来源:桐梓县委政研室

桐梓县位于遵义市北部,与重庆市接壤,210国道、川黔铁路、崇遵高速公路纵贯全境。近年来,桐梓县优越的区位、便捷的交通、凉爽的气候、丰富的资源吸引了大批重庆游客,观光旅游、乡村旅游开始兴起,特别是外向型乡村旅游已初具规模。2008年,全县接待游客76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2.9亿元。在我县旅游业发展过程中,文化旅游占有一定的份额,桐梓人古文化、长征文化、抗战文化、军政文化、夜郎文化、宗教文化等在旅游中的作用日益彰显。

一、文化旅游资源状况及开发利用

(一)文化旅游资源状况

1、“桐梓人”古文化

岩灰洞古人类化石遗址。位于县城西北,九坝镇白盐井柴山岗南半坡上。1972年冬,该遗址发掘出古人类牙齿化石、旧石器数件和用火的痕迹,烧骨炭屑以及较多的哺乳动物化石。1979年版《辞海》载入了“桐梓人”条目。用火痕迹的发现,佐证了西南地区早有古人类活动和用火的历史。岩灰洞古人类化石的发现填补了中国考古史上20-29万年这一阶段环节无人类化石发现的空白。

2、长征文化

娄山关红军战斗遗址。位于桐梓县城南15公里,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35年2月,中央红军主力二渡赤水回师遵义,与黔军激战娄山关,歼灭和击溃黔军4个团,取得遵义会议以来的首次胜利。该景点有点金山、大尖山、鸡爪笼等战斗遗址。现存“娄山关”碑、关口战壕、毛泽东“忆秦娥·娄山关”词碑、遵义战役红军烈士纪念碑、“娄山关”摩崖、红军战斗陈列室等。

3、抗战文化

(1)小西湖。位于县城南6公里处。被誉为“一湖西子水、半壁桂林山”的小西湖,是著名爱国将领张学良被软禁在大陆的最后一个幽禁地。

(2)海军学校。抗战期间,原设在福州马尾的“中华民国海军学校”辗转迁徙桐梓县城,在桐驻留八年。学员其后多为国内著名学者、海军中骨干和国民党海军的高级将领。

(3)天门洞发电厂。该电厂建成于民国34年(1945年),装机容量720千瓦,为贵州省第一座水力发电厂。发电厂建成至今,发电机组已正常运转了半个多世纪。

(4)国民政府军政部兵工署41兵工厂遗址。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政府军政部兵工署41兵工厂迁到桐梓,主厂房设在天门溶洞中,面积约两个足球场大,现设备已拆除,洞改作仓库用。

4、桐梓军政文化

辛亥革命后,在川、滇、黔军阀为争夺权力而混战的角逐中,桐梓籍人周西成,由普通卒伍渐次擢升,形成以周西成为首领,以桐梓籍人为骨干的军事集团,当时俗谚有“无酒不茅台,有官皆桐梓”之说。周于民国15年(1926年)夏受命出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五军军长兼贵州省政府主席。周西成入省主政后,在军事、经济、教育发展等方面颇有建树。周西成死后,全省84个县都送有歌功颂德的石碑,现留存于周西成专祠。

5、夜郎文化

唐夜郎县遗址。位于县城北48公里的夜郎镇。唐贞观十六年(公元642年)建立夜郎县于此,直至宋代,夜郎县存在478年,唐代诗仙李白流放夜郎县,曾写诗道:“北阙圣人歌太康,南冠君子窜遐荒,汉酺闻奏钧天乐,愿得风吹到夜郎”。从此,夜郎闻名遐迩。至今,夜郎坝有关李白的物化纪念有李太白故宅、太白书院、太白泉、闻莺处、太白冢等。遗址周围五公里范围发现18座南宋中晚期宋墓,出土精美石刻200多幅。

6、宗教文化

我县信教民众主要信奉道教、佛教、天主教。寺庙宫观始建元宋明初,有700多年历史。宗教活动场所目前主要有降龙寺、瑞峰寺、崇德观、天主教堂等。

(二)文化旅游开发现状

1、红色文化开发

娄山关的开发。娄山关南山属汇川区,北山属桐梓县行政区范围,由于过去行政分割,缺乏整体打造,造成北山长征文化资源闲置。目前,我县以娄山关风景名胜区为依托,在国家拉动内需政策支持下,申请北山并发立项,把娄山关脚下,打造成为游客接待区。现有乡村旅馆22家,娄山关生态乐园和旅游客车站(游客接待中心)已具备较好的接待能力,达到了乡村旅馆4星级、酒店2星级水平。规划建设中的“红色旅游接待区”已完成修建性评规,部份水体景观已开工建设。在乡村旅游接待中,大多数游客都是冲着“娄山关”这块牌子而来。长征文化魅力已初步显现。2008年,从桐梓进入娄山关旅游的游客已达5万余人次。

2、军政文化开发

周公祠、周公馆的维修。周西成祠位于桐梓县城荣德山南坡,建于1930年,是纪念、祭奠原国民革命军二十五军军长、贵州省政府主席周西城而专设的祠堂。专祠及周边占地面积约6亩,总建筑面积1000余平方米,平面布置为阶梯式四合院中西建筑,具有近现代同时期一种特有的建筑风格。公祠内门楼、过厅、祭堂、碑廊等仍保持原貌,特别是碑廊,现存各类石碑56块,是当时全省各县为其歌功颂德而留存,具有较高的文字价值。周公馆位于荣德山脚下,与县委办公室相邻,是周西城办公、住宿、会客场所,具有典型黔北民居风格。自1992年开始,省文化厅共投入经费45万元,对周公祠、周公馆进行维修。目前,已接待游客上万人次。2009年3月,县文体广播电视局已制定《周西成祠保护维修工程方案》,预计投入318万元,修复后将成为文化旅游的一个景点。

3、抗战文化开发

(1)桐梓海军学校的布展。中华民国海军学校位于桐梓县城文笔路,从文化旅游的角度看,海校教学、办公主楼及各类照片、模型、绘画、表格、表册、用品等物件,具有较高参观价值。县文体广播电视局已向政府报送了《桐梓海校陈列方案》,县政府将此项工作列入工作报告中,2009年完成布展工作。预计每年接待游客15000人次。

(2)小西湖“张学良陈列馆”。桐梓小西湖是张学良将军在大陆时间最长和最后一个幽禁地。小西湖景区由重庆客商投资进行初步开发,设置了“张学良陈列馆”,馆内有张学良在小西湖期间的生活照、生活用品、报刊摘要等资料。年接待游客5000人以上。

4、宗教文化开发

尧龙山瑞峰寺位于天坪乡境内,尧龙山以其风光秀丽引来八方游人,特别是瑞峰寺建于明朝年间,在川南一带影响较大。2008年6月接待游客近5万人次,大多来自重庆、川南一带。除此之外,县城的降龙寺、崇德观等庙宇接待游客上万人次,由宗教文化带来的旅客接待量占总量的10%。

二、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和文化旅游项目建设情况

(一)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伴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深入推进,近几年,桐梓县的文化旅游产业得到较大的发展,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县城和各乡镇腰鼓队20支,电声乐队5支,另外,花秋唢呐、官仓狮舞、楚米花灯、县城龙灯,在节庆期间各显风采。但与文化旅游先进地区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传统文化亟待抢救、恢复、挖掘、传承和弘扬,文化旅游处于低水平的起步阶段。

从2006年起,我县开始寻找文化和旅游的结合点,先后成立了“大娄山威风锣鼓队”,建制200人,桐梓县文化广播电视局组建了桐梓县文化旅游产业公司,娄山关生态乐园出资组建了娄山关民乐队和娄山村苗族歌舞表演队。2008年,桐梓县文体广播电视局起草《关于成立文化旅游产业公司的报告》。公司成立后,认真调查研究、规划设计今后文化与旅游共同发展方向。文化旅游产业公司将原来的电影公司、世纪影剧院、娄山艺术团、娄山民乐团、娄山威风锣鼓队等全部收入旗下,并联系腰鼓队、舞狮队、龙灯队以及文联的灯谜、舞蹈、民俗、文学、音乐、诗联等民间协会,共谋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形成统一管理、资源共享的良性发展格局。景区(点)文化包装,推介活动以及全县旅游宣传活动由县文化旅游公司全部完成。

(二)文化旅游项目建设情况

1、大娄山文化旅游产业园项目

项目建设内容:(1)在园区内建桐梓文化陈列馆,分展区用于陈列“桐梓人”、马鞍山古文化、天门河发电厂、海军学校、夜郎文化、军政文化、长征文化、桐梓红色文化等物化遗存及相关资料。(2)开发桐梓文化一日游。即将“桐梓人”、桐梓海校、周公祠、周公馆、天门河发电厂、小西湖、娄山关红色旅游生态园、马鞍山古文化等一体开发,对损毁的建筑、设施按原样进行重建和维修,对散失的文化、文字及相关资料进行搜集。建设完成后启动桐梓文化一日游基础设施部分预计投资1200万元。(3)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由文化单位组织民间艺人或采取招商引资的方法进行,由文化主管部门统一进行实施、规范和管理,预计投资200万元。(4)配套餐饮、娱乐、住宿设施建设。采取公开招商引资的模式进行,由文化主管部门进行统一规范和管理。

2、周西成祠桐梓海校文物旅游开发项目

周西成公馆和周西成祠紧临荣德山,作为长征时期红一军团国家保卫机关驻地和《渡江作战计划》制定地,周西成公馆无疑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结合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建设,可搜集长征时相关的文献资料和实物资料,把周西成公馆辟为陈列馆,加强加深对长征和解放战争的宣传介绍。同时对周西成祠按照已经由省文物局审批的维修方案进行维修,可以考虑有一些辅助陈列和设置管理办公室。依据中华民国海军学校的特殊历史,以抗战文化为主线融入到爱国主义教育,是桐梓文化建设的需要,也是提升城市品位的需要。把“桐梓海校”定位为“中国海军抗战陈列馆”,其主题和内容既突出了自身的特点,也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展示内容更为丰富。

3、天门河水电博物馆

天门河水电厂位于桐梓县娄山关镇天门河西侧,是贵州历史上第一个水电站。天门河水电厂是为抗日而建,它是中国最早的溶洞地下电站,是一座非同寻常的电站,它不仅具有科学的价值,更有其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预计投资500万元,打造天门河水电博物馆

4、马鞍山遗址博物馆

马鞍山南、北洞遗址位于桐梓县娄山关镇南2公里的马鞍山南麓和北麓。该遗址于1980年发现,是黔北地区最早发现的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经省博物馆和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几次清理发掘,获大量石器、骨器和动物化石。所出土遗物种类丰富并具有一定的特点和代表性,对研究贵州原始社会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研究人类进化史探索旧石器时代文化提供了宝贵依据。马鞍山遗址博物馆的建成将丰富桐梓的文化内涵,推动科研、科普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以上四个项目已于2009年上报发改委立项。

三、今后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及基本构想

旅游是第三产业中最具活力的新兴产业,旅游兴则人气旺,人气旺则经济活。文化与旅游密切联系、相互渗透。从旅游的角度看,文化作为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全部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不仅是旅游产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也是旅游活动的重要内容。立足旅游、整合资源、在未来的20年时间内构建4个既能串成线又相对独立的文化旅游功能区。

1、红色文化旅游区。2009-2015年以娄山关红色旅游区为基础,新建红军25000里长征浓缩景观、红军长征著名战略浮雕群,修复娄山关战斗指挥部等基础设施。组建娄山关演出队,以歌舞、曲艺等形式表演红色经典文艺节目。组建红色电影放映,将四渡赤水、遵义会议、娄山关战斗等内容的电影,定时定期在旅游景点和乡村旅游点放映。2015年-2020年,把娄山关红色旅游区造成影视文化城。

2、夜郎文化旅游区。2009-2015年,以我县夜郎镇现有的太白墓、太白亭、太白碑、太白听鹦处,夜郎县城遗址为基础,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并在楚米镇建夜郎水寨、燎原镇建夜郎古城。目前,遵义恒通房地产公司,金泉电器公司等投资商已进入,正在做前期准备工作。桐梓文化旅游产业公司负责夜郎镇景点、夜郎水寨、夜郎古镇的文化包装,建立专业演出、礼仪队伍,将李白流放时反映夜郎的诗歌近40首收集出版作为旅游商品、纪念品在三个景点出售。

3、抗战文化旅游区。2009-2015年以小西湖风景区为中心恢复建设张学良陈列馆、兵工厂,并与县城海校陈列馆建成抗战文化旅游线路。2015-2020年力争以小西湖为拍摄地,拍摄一部反映当年兵工厂、张学良为素材的电影和电视连续剧,提升小西湖景区的知名度。

4、宗教文化旅游区。2009-2015年以尧龙山为基础,在尧龙山建接引殿,完善乡村旅馆接待设施,以宗教文化为吸引点,完成松坎至天坪一线的四季游,春赏花、夏纳凉、秋品果、冬滑雪。在尧龙山瑞峰寺,做好每年一度的“香会”旅游活动,把道场、法事、民间绝活等融为一体,开发“开光”佛珠、佛像、吉符等旅游商品。

四、意见和建议

1、城建规划设计部门在城建规划中,要征求文化旅游部门的意见,注重保护文物遗址。文物是不可再生的文化旅游资源,城建要为旅游让道。

2、加强民间传统艺术的挖掘整理,为旅游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文化源泉。要修缮保护好桐梓海军学校、周西成公馆和专祠、夜郎坝宋墓群等历史遗迹,及时收集整理馆藏文物。要加强民间传统艺术的挖掘整理,积极支持和鼓励美术、书法、摄影、音乐、曲艺、影视等不同门类的艺术创作。

3、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实施“二四十一”工程,即突出历史文化旅游和乡村休闲体验旅游两大重点,通过对唐宋夜郎文化、娄山关红色文化、小西湖抗战(军政)文化、尧龙山宗教文化的深度挖掘和整理,积极引进县内外资本,投资开发,把资源优势转化成产业优势,打造夜郎、小西湖(县城)、娄山关、尧龙山四大文化旅游区;充分利用桐梓得天独厚的区位、交通、人文气候优势,依托乡村的自然景观、民风民俗、村寨院落、生活劳作场景,瞄准重庆市场,大力发展乡村休闲体验旅游。打造十大乡村休闲体验区。以柏菁自然保护区为龙头,打造竹文化休闲体验区;以黄莲水银河峡谷自然风光为依托,开发特色旅游体验区;依托“四在农家”,打造金山、凉风垭、打丘坝、山堡、上天池、楠木、朝门、小坝等八个休闲度假、农事体验区;打造一个会议、度假、休闲、娱乐中心。依托娄山关品牌,把长征文化和古镇文化结合起来,把文化旅游和会议度假、休闲娱乐结合起来,把娄山关打造成重庆遵义会议度假、休闲娱乐区。

4、建立多元化的资金投入机制,筹建旅游文化产业发展基金。设立旅游文化产业发展基金,将其作为加快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引导资金,主要用于旅游文化产业建设项目的贴息或补助;坚持“谁投资,谁受益,谁承担风险”的原则,鼓励企业、个人、社会各界对旅游文化产业的投入。大力发展民营旅游文化产业,实现旅游文化产品民营化战略。通过相应的旅游文化投资体制改革,实现旅游文化产业投资主体多元化、社会化、公共化。

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现状调研报告

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现状调研报告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报告十分的重要,报告具有双向沟通性的特点。相信许多人会觉得报告很难写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现状调研......

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现状调研报告

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现状调研报告......

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调研报告根据区委、区政府关于打造全区文化旅游产业的会议要求,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结合本乡实际,紧扣调研内容,立即组织相关人员开展文化旅游产业调研活动。......

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调研报告――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题调研赵重建按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要求,为进一步理清全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思路,找准发展难题、采取发展措......

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工作调研报告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8篇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工作调研报告,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桐梓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现状的调研报告.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桐梓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现状的调研报告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文化旅游产业现状分析 产业发展 文化旅游 调研报告 文化旅游产业现状分析 产业发展 文化旅游 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相关推荐
[调研报告]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