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建筑行业发展状况的调研报告_建筑业发展调研报告

2020-02-26 调研报告 下载本文

关于中国建筑行业发展状况的调研报告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建筑业发展调研报告”。

关于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状况的调研报告

调研目的:通过对我国建筑业的调研,进一步了解工程管理专业的发展状况和人才需求,明确今后学习目标和方向;提高学习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

调研时间:2010年5月

调研对象:建筑行业

调研方式:查阅图书;网络调查;阅览电子文献

调查内容:进入21世纪后,我国的建筑行业发展迅速,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但随着不断的发展,其中存在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人才需求也在扩大。

一、建筑行业产业内容与概况:

建筑业是专门从事土木工程、房屋建设和设备安装以及工程勘察设计工作的生产部门。其产品是各种工厂、矿井、铁路、桥梁、港口、道路、管线、住宅以及公共设施的建筑物、构筑物和设施。

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一直呈高速度增长态势,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06年上半年我国经济增长为10.9%,全年增幅预计不低于10%。虽然出现了全球的金融危机,房地产业一度陷于低迷,但从国家整体经济发展状况来看,我们国家的工业生产、建筑、零售销售等基本情况总体保持良好,这意味着中国经济未来几年继续快速增长的潜力很强。根据我国未来固定资产投资的状况,对未来建筑行业需求总量做出的预测是:到2010年,建筑业总产值(营业额)预计将超过90 000亿元,年均增长7%,建筑业增加值将达到15 0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8%,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左右。

二、发展规模:

经过建国后60年的发展,特别是经过改革开放后大规模工程建设的锤炼,中国建筑业从简单落后的基建部门发展为国际领先、具有强大建造能力的产业。今天的中国建筑业已经具有卓越的设计、施工、建造能力,在许多设计、施工技术领域可以自豪地屹立于世界建筑强国之列。近年来建设和完成的一系列重大工程,是这种能力的集中体现。

“七五”时期,建筑业的建造能力还比较有限,从建筑业完成的重点建设项目来看,主要有中央电视台彩电中心、年产原煤400万吨的矿井、总装机容量271.5万千瓦的水电站、总装机容量120万千瓦的火电厂、年产纯碱60万吨的碱厂、年吞吐量3000万吨的码头和电气化铁路等。

20世纪90年代,中国建筑业完成了各类工业、农业、能源、交通、水利、通信、文教、科研、军事等基本建设和更新改造项目约40多万个,其中大中型基建项目上千个,包

括淮河干流治理工程,齐鲁、扬子、茂名、吉化大型石油化工联合装置,大亚湾、秦山核电站,宝钢二期,京九铁路、南昆铁路,京津唐、沪宁、太旧、广深高速公路,上海南浦大桥、杨浦大桥,广州中天大厦、深圳地王大厦、上海金茂大厦等项目。新建城市和乡村居民住宅47.87亿平方米。长江三峡工程、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等世界上屈指可数的特大型工程开工建设。

“十五”至“十一五”时期,重点工程的规模和难度都上了一个台阶。适应现代化的设计方案和创新趋势,我国建筑业完成了一批前所未有的复杂结构和采用新型材料的工程项目。代表性的工程项目,例如国家体育场,即鸟巢的成功建成,掀开了我国工程建设史新的一页。国家游泳中心,是国内第一个ETFE膜结构工程,也是目前国际上建筑面积最大、功能要求最复杂的膜结构系统。具有防洪、发电、航运等巨大的综合效益的三峡工程,其截流的综合难度在世界截流史上是罕见的,也创造了混凝土浇筑的世界记录。青藏铁路集中体现了中国工程建设的高超技术。破解三大世界性难题:高寒缺氧、多年冻土和生态脆弱。可以说,我国建筑业的技术水平已经达到了相当的高度。

目前,中国建筑业在超高层建筑、铁路工程、高速公路工程、大型公用设施方面,都能依靠自己的技术力量独立完成。今天,中国建筑业已经具有国际一流的建造能力。

三、存在主要问题:

1.建筑施工安全与管理

建筑生产的特点是产品固定、人员流动,且多为露天、高空作业,施工环境和作业条件较差,不安全的因素随着工程形象进度的变化而不断变化,规律性差、隐患多。因此,建筑业属事故多发行业之一。随着建筑业的蓬勃发展,施工安全被视为建筑业发展的生命线。应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就是以制度的形式,明确各级领导和各类人员在生产活动中应负的安全职责。它是企业安全管理中最基本的制度,是所有安全规章制度的核心。并且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使安全教育制度化,通俗化,人性化。通过深入扎实的安全教育培训活动,使建筑施工人员真正做到牢记安全宗旨,坚守安全纪律,落实安全措施,实现安全操作,防微杜渐,持之以恒,最大限度地消除各类安全隐患。

2.建筑节能

建筑业是人类对自然资源占用最多的产业之一。在建筑的建造和使用过程中,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人类从自然界获得的50%以上的物质原料用来建造各类建筑。我国人口多,发展任务迫切,资源紧缺已经是不容忽视的事实,许多资源的人均拥有量仅居世界平均水平以下,而我国单位建筑面积能耗是发达国家的2~3倍以上,物耗水平也较高,钢材消耗高出10% ~25%,每拌合1m3混凝土要多消耗水泥公斤,卫生洁具的消水量高出30%以上。

建筑业是人类对环境影响最大的产业之一。建筑业对环境的影响不容忽视,目前仅水泥、砖、瓦、石灰生产中排放的CO2就达8亿多吨,水泥粉尘年排放量达1, 200万吨。与建筑有关的空气污染、光污染、电磁污染等占环境总体污染的34%,建筑垃圾占人类活动产生垃圾总量的40%。

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积极创新建筑节能发展模式,任务艰巨,意义深远。因此在建筑领域中,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势必要求建筑业进行革新,发展绿色建筑是建筑业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政府应完善各种措施,强化绿色建筑和绿色施工的实施。完善管理体系,提升管理意识,提高重视和普及程度提升绿色施工含金量,加大绿色建筑和绿色施工的执行力度。

3.产业规划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建筑业列入了第二产业的范畴,但与工业诸多门类相比较,建筑业基本上无较全面的产业、扶持政策;工业上的贴息贷款,建筑企业基本无权享受;建筑企业购置大型机械设备,同样不能像工业企业那样享受退税政策和其他优惠的扶持政策。建筑施工企业由于走进了过度竞争的怪圈,近十余年来,其产业的利润一直在2%~3%左右徘徊,但税收政策的制定者们一直把建筑业与房地产业相齐并论,采取统一税收标准。建筑业过度竞争的根本原因在于行业集中度较低,且进入壁垒较低,退出壁垒相对较高。一些建筑界的专家学者认为,中国可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建筑浪费国。施工企业在充分利用自己的行业竞争优势外,将多元化经营作为一项重要战略,如成立全资房地产企业、参与其他行业投资参股或组建具有独立法人的控股公司等。“多元经营”战略为企业增加盈利点,并有效规避风险。

4.市场规范

压级压价、垫资施工、拖欠工程款、索取回扣等问题一直是建筑业的顽症,尽管国家对上述诸多问题都进行了大力地防治,但一个统一的、开放的、体系完备的、竞争有序的建筑市场在我国尚未建立。

目前一些地区在招投标过程中仍存在违规操纵、互相串通、明招暗定等诸多不规范的运作,给建筑工程质量及安全埋下隐患。现行招投标制度和“最低价中标方法”在实践中日益导致的问题和弊端主要有:以低于成本价中标,为弥补损失,偷工减料,降低施工人员素质,影响工程质量;现场施工管理不到位,存在安全隐患,甚至导致安全事故;为保不亏,工程结算时巧立名目,高估冒算,甚至拉拢腐蚀,滋生腐败现象;工资金不足,半途而废,造成烂尾工程;拖欠工人工资,拖欠材料款,造成经济矛盾,纠纷不断,影响社会稳定等。

针对这些现象,建设(开发)规范标准。实行项目经理押证制度,防止重复投标、挂证投标等现象的发生,并将中标结果在网上公示。强化监督检查。加大执法力度。严格执

行施工许可证制度、工程竣工验收及竣工验收备案制度和工程技术档案报送制度。

5.法规体系

目前中国已有建筑业法规的验评标准、设计规范、施工规范、强制性标准条文等规范标准层出不穷,不断更新,但官方色彩比较浓厚,与实际结合不够紧密,执行起来不到位、不具体、可操作性差。在整个建筑法规体系中,对建筑产品质量保证体系中检测机构、监督机构及认证机构不同的权力和义务没有完全明晰。在建筑法律的实施过程中,没有专门机构针对法律法规的执行情况进行跟踪调查和分析,因此法规的修订完善工作比较滞后。一般是当一个法律出现了许多问题,才进行一次大的修改,这种方式导致法律滞后于建筑业的实际发展需要,对其发展不利。

中国的立法程序随意性较大。常常是先制定暂时规定、通知、决议等,然后再根据这些暂行规定、通知、决议等的执行情况进行修改,最后上升为法律。与国外立法模式相比,中国的这种立法模式存在较大的缺陷。中国的法规体系尚不完善。同时,中国建筑法规的执行力度也远远不够。

推进中国建筑业法制化建设首先要强化立法意识。重视建筑立法工作,加强立法宣传,让从事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人员牢牢树立起法制意识,形成人人遵法守法、依法管理的良好氛围。完善立法程序和立法体系。根据中国建筑业发展的实际和国际通用准则尽快制定、修订、完善与《规划法》、《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建筑法规相配套的法规实施细则,进一步完善中国的工程建设法律体系。加强建筑专业人员素质的培养提高。

四、人才需求:

素质全面、追求卓越的企业家,管理科学、善于实战的建造师,训练有素、技术精湛的操作技工。

企业技术与管理人员的学历水平普遍偏低,企业领导、管理人员总体以大专学历为主,技术人员总体以中专学历为主,职称结构以初职为主,而年龄结构中,各年龄段人员分布总体比较合理,只有少数企业集中在 30 岁以下年龄段

由于建筑行业的复苏,带动了建筑业的用人需求,企业招聘需求持续增长。B-SDI报告显示,2010年一季度,与去年同期相比,企业招聘职位数增长69.73%,人才需求增长幅度明显。1月建筑行业人才需求环比增长3.59%,企业招聘需求连续3个月增加,但增速有所放缓;其中华北、华东地区人才需求略有增长,人才缺口继续加大。人才供给方面自2009年10月以来连续两个月增长,其中东北地区人才供给连续3个月增长,但华北、华南、西南和华中人才供给稍有下降,同时华东地区人才供给涨幅高于需求涨幅。建筑英才网运营总监韩智介绍说:“以我们目前掌握的数据来看,受世博会的影响,上海建筑行业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特别是对优秀建筑设计师的需求,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一边是企业急于寻找中高端的建筑人才,另一边是害怕跳槽的风险而选择“卧槽”,供需不平衡越发的扩大了建筑业用人需求的缺口。

相关文献:

[1] 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728178.htm

[2]王红霞.谈建筑业的发展战略.山西建筑,2009-6

[3]中国建筑业改革与发展研究报告.我国建筑业已具有国际一流建造能力.商品混凝土,2009(11)

[4]李铭辉.发展绿色建筑促进社会可持续性发展.产业与科技论坛,2009(8)6

[5]孙金文.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建筑与发展,2009(8)

[6]杨晓波.创新建筑节能发展模式.住宅产业,2009-11

[7]汪士和.建筑业该不该列入十大振兴规划.施工企业管理,2009-6

[8]蔡慧敏.论我国建筑业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策略.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16)

[9]谢文祥.中外建筑业法规体系的比较分析.经济研究导刊,2009(28)

[10]赵婵娟.浅析建筑业人才队伍建设问题.科技资讯,2009(20)

[11]黄晶晶.室内外装潢设计师炙手可热 建筑业人才需求盘点.http://home.soufun.com/news/2009-10-11/2828728.htm,2009-10-11

中国建筑行业发展状况(中英文)

中国建筑行业发展状况从1997年开始,中国建筑业总产值进入一个稳定增长期,增速小幅增加,直至2004年。从2005年开始,增速降低到20%以下。究其原因,是因为国家针对我国建筑业的情况......

群众体育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后奥运时代的到来,全民健身大众化已成为一种发展趋势,成为群众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基本内容。胡锦涛总书记在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进一步推动我国......

医药工业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医药工业与人类的生存与健康休戚相关,是符合新型工业化发展要求的产业,具有经济效益高,成长性好,发展潜力大,市场空间广阔广阔的特点,被国际上称为是“永不衰落的朝阳产业”。近......

烟叶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近几年来,我县烟叶生产在发展总量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烟叶质量水平的提高非常有限,离工业的要求差距仍然很大。面对日益激烈的国内烟叶市场竞争和我国加入wto后国际烟叶市场......

民办教育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5篇民办教育发展状况调研报告,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关于中国建筑行业发展状况的调研报告.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关于中国建筑行业发展状况的调研报告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建筑业发展调研报告 发展状况 调研报告 中国 建筑业发展调研报告 发展状况 调研报告 中国
[调研报告]相关推荐
[调研报告]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