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重庆市茶叶专业批发市场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_茶叶市场调研报告

2020-02-29 调研报告 下载本文

关于重庆市茶叶专业批发市场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茶叶市场调研报告”。

关于重庆市茶叶专业批发市场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为了认真贯彻渝委发[2009]13号《关于加强新形势下人大工作的意见》和市委三届五次全体会议通过的《关于推动文化发展大繁荣的决定》精神,按照区委十届十次全委(扩大)会议“关于加快建设文化强区的决定”以及“1595”总体发展思路的要求,江北新农村产业和市场结构调整已初见成效,我市与都市农业相关的各种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和产量正在迅速扩大,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农副产品批发销售问题也日见突出,为了探索新形势下重庆市茶叶专业批发市场在江北区的生存、扩大和发展的新路子,一年多以前就引起了区人大常委会的高度关注。最近,区人大常委会董主任亲自率市、区两级人大代表,就茶叶市场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进行了专题调研,并安排常委会副主任李永远负责,有区人大财经工委和人大商贸物流专业小组等参加的专题调研组就此深入调查研究。李永远副主任曾多次率区人大财经委和人大专业小组的代表们深入茶叶市场,分别听取了市场经营者、入驻茶商、街道办事处和观农贸管委会等的意见和建议,还收集了大量文献资料,并作了认真的较长时间的分析研究,形成了调研报告。

一、茶叶市场的基本情况

(一)全国主要大城市茶叶专业批发市场的情况

中国是茶的故乡,是饮茶大国,在几千年的饮茶历史中,中国人从饮茶、品茶中品出了茶文化。茶叶是世所公认的营养保健饮料,人们长期的饮茶实践充分证明饮茶不仅能增进营养,而且能预防疾病。国内外大量研究结果表明,茶叶中含有许多药效成分,而且其祛病健身的神奇功效已经得到了医学临床报告的充分证实。所以,茶叶早已成为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消费品。这么一个庞大的消费群体,一定要有一个现代专业市场来支撑。目前国内许多省市正在结合新农村建设,努力打造本地茶叶的农工商产业链,这不仅传承了中国古老的茶文化,而且还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提高了当地农民和市民的收入,形成了当地的品牌。对城乡统筹和贯彻《农业专业合作社法》起到了积极有效的推动作用。下面重点介绍几个省(市)的茶叶专业市场。

1、北京的茶叶市场。早在2000年9月,在北京市政府的支持下,“京城茶叶第一街”在北京市宣武区开街。整条茶叶街长1500米,宽18米,内有10多个各类与茶文化相关的专业市场,来自全国各省市的茶商有2000多户入驻。市场规划布局合理,各类服务设施齐全,管理水平一流。年交易总额约30多亿元,税收3000多万元,安置就业人员1万多人,市场经营环境非常成熟,生意兴隆,现已成为北京市的特色商业街。

2、上海的茶叶市场。1996年4月,上海市政府在闸北区规划建设了上海第一家“上海大统路茶叶批发市场”。市场汇集了全国各地的名、优、特茶叶上千个品种,该市场交易总额占全上海市的50%。由于茶叶来自产区,质量有保障,价格稳定,在全国业内有较高声誉,茶商的生意非常好。2006年,上海又在虹桥开发区建了第二个“天山茶城”。该市场地段优越,交通便利。茶城总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主楼有三层楼面和两层附属楼面,交易大厅有1.6万平方米,可容纳400多个交易摊位。整个茶城布局合理,功能齐全,基础设施好,茶文化浓郁,市区政府支持力度大,现已成为上海最大的国家级茶叶专业批发市场。

3、石家庄的茶叶市场。石家庄“佳农茶叶专业市场”是经石家庄市人民政府批准,石家庄市供销合作总社投资兴办的国家级大型茶叶专业市场,占地150亩。市场汇集了来自福建、浙江、湖南、安徽、云南、四川等全国各地的茶叶厂商。市场以批发为主兼营零售,是目前省

会最大的茶叶集散中心。

4、天津的茶叶市场。天津茶叶市场相对分散,虽然紧邻北京,但大小茶叶专业市场也有10余家,最大的茶叶市场也只有100多个茶商。由于每个茶叶市场的规划都很少,市场被完全分割,不能形成集聚效益,导致各茶叶市场生意都很清淡。这为重庆集中办好茶叶市场提供了一个很有参考价值案例。

5、云南的茶叶市场。云南有三大主力茶叶市场,“云南茶叶批发市场”、“云南前卫茶叶市场”和“云南集乐茶叶城”等。云南的茶叶市场以“一流管理、一流服务”为宗旨,致力于打造专业品牌茶叶交易市场为己任。云南的茶叶种植、加工和销售早已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农工商茶文化产业链,与茶文化相关的产业也得到长足发展。

6、成都的茶叶市场。成都的茶叶市场始于2003年,占地77亩,经营面积5.18万平方米。该市场毗邻成都火车北站、成都客运中心、五块石长途汽车站,正门外十余条公路通往繁华的成都市区,周边有“荷花池综合市场”,非常有利于大型专业商贸物流市场的发展。该市场云集了全国各地茶厂到此设位直销,市场交易非常活跃,生意非常好。

7、福建的茶叶市场。中国乌龙茶之乡福建省安溪县人口107万,是名茶铁观音的发源地,曾是全国贫困大县。全县现有茶园40万亩,年产乌龙茶4.2万吨,占全国乌龙茶近1/2。产品远销6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县年产值50多亿元,涉茶产业从业人员多达70多万,茶叶文化产业已成为安溪县的民生产业。2000年,福建省政府就支持在安溪县建了一座“安溪全国茶叶批发市场”。该市场规划占地250亩,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总投资5亿元,建有1500间商铺,两个交易大厅,3000个交易摊拉。配套设施有:茶都物流配送中心、茶文化博物馆、茶文化研究中心、茶叶质量检测中心、电子商务网络、茶科技咨询服务中心、茶文化广场、精品茶叶及茶具展示大厅、茶都客运站、茶都宾馆等,是目前国内茶叶市场规模最大、投资最多、品位最高、功能配套最齐全、风格独特考究的集茶业贸易、信息交流、茶文化研究、旅游、科研等为一体的极具特色优势和吸引力的中国茶业之都。

除此以外,广西有“横县西南茶城”;广东有“芳村南方茶叶市场”;福建有“安溪全国茶叶批发市场”;江苏有“苏州市茶叶市场和团结桥茶叶市场”;安徽有“芜湖峨桥茶叶市场(江南第一茶市)”;湖南有“湖南茶叶城”和“长沙茶市”(全省有茶园面积120万亩,茶农数百万人,年总产量占全国的1/7以上,是我国的产茶大省之一);山东有占地6.6万平方米,经营面积达

7.6万平方米的“济南茶叶批发市场”;沈阳有“沈阳北方茶叶市场”和“大连茶叶市场”、“大连双兴茶城”、“大连茗盛茶城”;河南有“郑州茶叶批发市场”;陕西有“西安义乌茶城”和“闽台茶城”;还有兰州茶叶市场等。

(二)重庆茶叶市场的现状重庆是我国茶树最适宜生长的地区之一,现已被国家农业部列入全国优势区域茶叶发展规划。全市现有茶园种植面积40多万亩(只有福建安溪县的年产量),年产茶叶2万吨,总产值5亿多元,年出口创汇3000多万美元,居全市农产品出口创汇第三位。重庆作为一个3100多万人口的大都市,既是茶叶的主产区,又是茶叶的消费区。据不完全统计,我市年消费茶叶约30多亿元。调查发现,作为有着先天种植茶叶地理优势的重庆,春茶上市要比其他地区早一个月,而且其清明前的茶叶品质可以与浙江龙井媲美,但是每年春茶一上市,就有数万浙江茶商前来重庆低价收购茶青(茶原料),然后运回浙江深加工,其售价是重庆收购茶青价的十倍以上,每年重庆本土茶叶资源近一半以上被外地茶商低价购走,苦了我们的茶农。因为,我市没有一个茶叶龙头企业来把重庆的茶叶产业资源有效整合起来。如果重庆本土茶叶能本地深加工,有自己的品牌,有本地茶叶专业市场的行业引导,重庆茶叶产业每年销售额将达25亿元以上。

重庆市政府2006年12月正式批准成立的“重庆市茶叶专业批发市场”就在我区石马河的南桥寺,是我市目前唯一的茶叶专业批发市场,由重庆东赢恒康企业集团和重庆明瑜实业有限公司投资共建,该市场经营面积28000平方米,步行街茶叶广场23000平方米。经过三年多的经营,现已入驻了全国知名品牌茶商近300余家,就业人员2000多人,年销售额近1.5亿元,其中知名茶叶品牌有:重庆本土品牌(永川秀芽、巴南银针)。全国最大茶叶企业和知名品牌入驻的有:龙凤茶城、龙生集团、普洱茶集团、云南滇红、云南六大茶山、云南下关沱茶、福建安溪铁观音、台湾尊品、黄山贡菊、杭洲西湖龙井、湖南君山银针、河南信阳毛尖、宜兴紫砂、台湾高山乌龙茶、江苏碧螺春、四川竹叶青、黄山毛峰、太平猴魁、蒙顶绿茶、峨眉毛峰、福州白茶等。

2007年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王云龙主任和国家农业部的领导先后到该茶叶市场考察调研,给予了该市场充分肯定和认可,希望能结合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工作把该市场做大做强,做成西南第一、国内一流的茶叶专业综合批发市场。市政府也高度重视,并明确表示要以该市场为龙头,做大做强重庆茶文化产业。目前,重庆茶叶商会、学会及重庆茶文化促进会、重庆茶文化国际研究会和西南大学对该市场提供了一系列业务指导和技术支持,为该市场的长足发展奠定了坚定基础。

二、现存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功能不全,规划滞后。

由于该市场所在社区以前是作为江北城拆迁安置房来规划建设的,是建成后改建成今天这样一个规模的茶叶市场的。所以,作为一个专业批发市场而言,它还需要再次规划建设。该市场急需规划配套的项目有:仓储物流区、茶文化博物馆、评书和戏剧表演区、现代电子商务交易平台、茶叶冻库和茶文化导视系统、茶文化公园等配套设施。由于专业设施不配套,该市场培育长达三年还是不理想。不要说在全国了,就连在重庆也没有起到行业主导地位的作用。

(二)管理不专业,服务跟不上。

现在茶叶市场管理公司是一家本地企业,以前没有从事过茶叶经营和管理,是边干边学,外行管理内行,自然经验不足,入驻茶商不太满意。

(三)广告宣传投入太少,市场的知名度太低。

由于该市场的区域优势不突出,又加上宣传投入太少,不仅重庆市民知晓,就连我区政府有关部门的领导和市民长达三年之久,居然不知道江北石马河的南桥寺还有一个茶叶专业批发市场。为此,入驻茶商意见很大。现在是靠入驻茶商各自向外小范围宣传为主。政府主管部门和媒体不注意引导,企业也不愿投入宣传,导致市场知名度不高,生意不好。

(四)资金短缺,投入不足。

由于融资难,市场管理者没有对茶叶市场的配套设施继续投资。当然,规划滞后,有关市场长足发展的规划、思路等没能得到政府的具体支持也是导致该市场长达三年还未能培育成熟的大原因。规划不确定,建设用地没有,所以,市场管理者也无法投资。

(五)部门服务力度不够,扶持政策不多。

这些年来,我区已有成功打造观农贸大市场和观音桥大商圈的经验,对茶叶这种专业性很强的小市场发展的思考和研究太少,尽管有时在文化和具体工作也提到这个市场的情况,但始终没有制定一个怎样解决该市场现存的困难和问题,也没有拟出一个具体鼓励支持该市场做大做强的一个指导文件。现在单靠市场管理者和石马河街道的力量已不能推进这样一个专业性很强的市场长足发展。

三、建议

(一)把江北打造成重庆的茶文化产业集聚区。

认真贯彻落实重庆市委三届五次全委会的决定精神,按照江北区委十届十次全委(扩大)会议的决议提出的“大力发展先进文化,加快建设文化强区”和“积极培训创新文化,加快建成重庆文化创意产业高地”的要求,建议以石马河的“重庆市茶叶专业批发市场”为基础,打造“重庆的茶文化产业集聚区”。

一是将其列入我区“文化强区”工作的重点建设项目来打造。因为古往今来中国的茶文化早已被广大人民所接受,有着坚实的人群基础。再加上重庆市茶叶商会等四会一所已进驻市场,并给予了积极的支持和行业指导,政府只要加以重视,支持、挖掘、提炼、集中、研究和促进,定能把重庆的茶文化产业在江北做大做强;

二是加强管理,打好基础。市场管理者应努力提高专业管理水平,把现有的市场功能充分发挥好。如充分利用好现有2.3万平方米的茶叶商业步行街的功能,把茶叶鉴赏、品茶、茶艺表演、茶具鉴赏、评书、戏剧表演、茶文化交流学习和消费等项目先做起来;

三是将永辉集团总部公园绿地用地进行统一规划,倾力打造全国第一个茶文化主题公园。普及茶文化知识,融入民俗风情元素,包括有古碑、古匾、茶具、典籍文献、山歌瑶曲等物质的和非物质的文化遗产,重点突出展示巴渝茶文化;

四是举办茶文化节和茶文化研讨会,每年春茶上市期间,举办一次“重庆市茶文化和茶叶展销节”,下半年举办一次“重庆市茶文化研讨会”。以会展经济的理念倾力打造重庆品牌和增值无形资产,扩大国内交流,开拓海外市场;

五是打造茶文化人才培训基础。市场经营者要联姻相关大专院校的茶叶专业,一方面为大专院校创造一个培训高级茶文化科技人才的实习基地,另一方面为大型专业茶馆培训高素质的茶艺人才。这不仅解决了部分就业问题,而且又提高了该市场的知名度和权威地位;

六是充分发挥四会一所的作用。现在重庆市茶叶商会、重庆市茶叶学会、重庆市茶文化促进工作委员会、重庆市茶研所、重庆国际茶文化研究会等相继进驻该市场。政府相关部门只要大力支持,定能把该市场在重庆树立起其专业市场的权威地位,并为市场的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七是将该市场纳入旅游消费定点市场。要搞活茶叶专业市场,离不开与我市旅游的结合。永川有目前重庆最大的茶叶种植加工基地,永川茶山与竹海连成一片,每两年举办一次“中国永川国际茶文化节”。我们如能和这样的载体合作,对双方都是有益的。我市成规模种植茶叶的基地还有巴南区、铜梁县、荣昌县等,江北的五宝镇也有一个小茶场。茶叶市场与旅游的结合,有利于重庆茶文化的产业全面发展,有利于做大做强,有利于提高重庆茶文化在国内外的知名度。福建、云南和浙江等省(市)在中国茶文化建设及传播都作得较好。

(二)尽快制定该茶叶市场的发展规划。

要建一个充分体现重庆直辖市水平的茶叶专业市场,其市场所需的各种配套设施及功能都应健全。

一是将南桥寺的盘溪转盘和既将开建的永辉总部用地中的两块公园绿化用地进行统一规划,合理布局道路交通、人行道等,倾力打造全国第一个茶文化主题公园;

二是在茶文化主题公园中,规划一座茶文化博物馆;

三是在公园和茶叶市场范围内规划一些茶文化雕塑等;

四是将鼓风机厂迁出,把茶叶市场后街的绿地与茶文化主题公园的规划紧密结合,作到统一规划、统一建设;

五是鼓风机厂外迁后,该地块规划为茶叶市场二期扩建用地,其中规划一部分出来作为

“花鸟市场”,用于下一步江北“望海花市”的迁移之用;六是在作这个规划时,最好能参考“福建安溪茶叶批发市场”、“云南前卫茶叶市场”、“广州南方茶叶市场”、“上海天山茶城”和“北京的京城茶叶第一街”等全国茶叶专业市场规划较好的实例,初步建议规划如下图所示。

A区(一层,现已建成使用):知名品牌茶叶销售区;

A区(二层,现已建成使用):茶具销售展示区;

A区(三层,现已建成使用):重庆市茶叶商会、重庆茶叶学会、重庆国际茶文化研究会、重庆茶科所、重庆市茶叶研究中心、电子商务中心、信息发布中心、茶文化导视系统、拍卖中心、茶叶及茶食品卫生检测中心、审评室、茶艺师培训中心等。

B区(一层四周,现房已使用):大宗茶叶销售区;

C区(一层,现房已使用):大宗茶叶销售区;

D区(规划预留用地):仓储物流、茶叶专用冻库、茶叶机具设备展示、茶叶深加工、茶饮料加工、茶食品加工、茶科技产品加工、茶工艺品加工、茶文化书市等。

E区(已建成使用):品茶特色步行街,提供免费品茶、评书、戏剧表演等。

在茶叶市场和茶文化公园内,塑造一批与茶文化有关的雕塑等。把茶叶市场规划建设成一个集茶文化传播、销售、加工、物流、科技、鉴赏、品尝、表演、学术交流、技师培训、拍卖、质监、审评、会展和旅游等配套功能齐全的重庆茶产业链的龙头企业、茶文化传播及茶系列产品展销中心。

(三)确保该市场周边待开发用地作为下一步扩建用地。要把该茶叶市场做大做强,现有规模和规划是难以达到的,所以,我们建议该市场周边待开发用地,要控制起来,限定按新规划,只能用于与茶叶市场建设有关的开发建设项目才能供地进入,不能随意改变规划性质。

(四)茶叶市场要与我市茶叶生产基地强强联合。该市场要与永川、铜梁、荣昌、巴南等有茶叶种植和加工基地、有自己茶叶品牌的茶叶产地联合,充分发挥各自优势,集合旅游观光、青少年教学基地、茶文化交流、茶业经济会展和茶产品展销等为茶叶经济产业链,在中国做出重庆茶文化特色。条件成熟时还可幅射到云、贵、川等省市。福建省安溪县在这方面作得较有特色,有成效。

(五)区政府要积极支持和培育。一个大市场的培育是离不开当地政府的关注、支持和培育的,江北有培育像观农贸这样在全国知名大市场的成功经验。一是建议区政府将该市场列入江北建设文化强区工作的重点建设项目来抓;二是要进一步明确政府主管部门和所在街道的职责,要求加大服务力度,要对他们明确具体任务和工作目标;三是要尽早制定该市场中长期发展规划,其规划范围内的待开发用地必须用于茶叶专业市场建设相关项目,不得随便更改规划;四是政府16部门要按“五大行动”的“效能提升”行动要求,积极落实区政府

[2009]3号专题会议纪要精神,主动上门为市场排忧解难。调研中发现,我们有的部门办事效率低,而且企业多次上门也难找到具体经办的人;五是建议对市场管理企业的相关税费及工商管理方面的费用的减免。建议对入驻茶叶市场的茶商给予适当的税费减免。建议对区市政部门就茶叶市场在市政设施范围内作的广告宣传给予适当减免相关的城管费用。建议政府给予适当的资金支持,主要投入茶叶市场周边的与茶文化相关的市政设施、政府性宣传广告牌、茶文化主题公园的雕塑等;六是将茶叶市场后街的道路改造为沥青路;七是在茶叶市场上端连接“天下城小区”处,修建一座人行天桥,便于公路两面的市民通行,又有利于市场出行安全;八是在五宝结合“森林江北”建设,创建“茶业经济开发园区”。按照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鼓励农民用土地与投资者合作组织“茶叶种植加工专业合作社”,既支持

了新农村建设,又创建了我区茶叶市场的载体;九是为了该市场的安全管理,建议政府投资设置安全监控视头,与石马河片区网监控制系统联网;十是参照福建省的作法,把茶叶市场列入“三农”重点项目来扶持。北京、上海、福建、湖南等省(市)政府在这方面做得很好。

(六)切实加大宣传力度。由于该市场位置受限,再加上三年来广告宣传投入太少,市场周边广告宣传受限,广告宣传收费太高等,导致江北市民长达三年不知道南桥寺居然还有一个茶叶市场,重庆广大市民和外地客商就更不知晓了。致使外地入驻该茶叶市场的茶商生意普遍不好,意见很大。建议:一是我区的宣传部门及媒体要多宣传报道茶叶市场,把茶叶市场的建设列入我区“文化强区”重点建设项目来打造;二是区商委要通过商贸主渠道,给予关心支持,协助市场经营者举办与茶文化和招商相关的会展,协助市场经营者与永川区合作,强强联手,共同办好“中国永川国际茶文化节”活动,协助市场经营者与周边省市已有知名度的茶叶专业市场合作,把该市场打造成一个开放式的市场;三是区市政委要认真研究现有茶叶市场范围内的宣传广告和茶文化雕塑小品的合理定位,支持市场经营者搞好宣传广告工作;四是劳动就业部门要充分利用就业培训的相关政策,促进茶叶市场开展茶文化及礼仪培训服务;五是区招商局要把该市场项目作为对外招商宣传的项目列入区级项目库,作到时时对外宣传,招大茶商入驻;六是区经委要研究与茶文化系列产品相关的茶叶加工、茶具生产、茶饮料生产、茶保健食品生产、茶科技产品生产、茶工艺旅游商品生产、茶机专用设备制造、印刷和包括等小型生产型工业企业,引进到我区的楼宇工业园区落户。在招商的同时又扩大了对外宣传;七是石马河街道要把茶文化与本地区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开展形势多样的与文化建设和茶文化相关的活动。有当地政府的助推,定能搞好我区茶文化及茶叶市场的宣传工作;八是市场经营者要根据茶叶消费集中的人群,与政府相关部门和专业协会联手,加大广告宣传的投入。如在有关报刊上作适度广告宣传,在市、区(县)一些刊物杂志上举办一系列茶文化(茶趣、茶叶知识、茶保健、茶史)等征文大赛活动。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以“重庆市茶叶专业市场”为主题的摄影大赛活动等,以此提高茶叶市场的知名度。

(七)茶叶市场经营者要加强管理,努力提高对茶叶市场的行业服务水平。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重庆还是第一次办第一个茶叶专业市场,不管是在管理经验和服务水平上,与外地比都还有很大差距。按上述规划建设未来的这样一个现代设施齐全、茶文化研究机构众多、茶商云集、茶叶监测权威、茶艺表演一流、茶文化传播集中、茶叶交易现代等功能的专业市场,要求该市场经营者切实提高现代服务业的管理水平。提高对茶叶市场的管理水平,不仅是该市场经营者的事,也是政府主管部门的职责。建议组织相关人员走出去到国内茶叶市场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好的省(市)考察学习。

江北区人大常委会调研组

茶叶发展调研报告(专业14篇)

报告的目的是提供决策依据和推动行动的支持。报告的逻辑应当清晰,各部分之间应有明确的连接和过渡。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报告范文,希望能够为大家提供一些写作思路和范例。......

重庆市茶叶商会关于发展

重庆市茶叶商会关于发展个人会员及相关单位会员的决议(重庆市茶叶商第四届第9次常务理事会通过)重茶商字第[2009]第5号为了加强重庆市茶叶商会组织建设,保证各项工作的良好运转......

茶叶批发市场广告语

茶叶批发市场广告语一、茶真人诚,安徽茶城。二、安徽茶城,购茶天堂。三、安徽茶城,雅韵,茗香,品味。四、凝聚茗香,安徽茶城。五、客坐安徽茶城中,品味生活一点通。六、安徽茶城,带......

茶叶批发市场口号

茶叶批发市场口号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一定没少看到过口号吧,口号是指挥一个团队共同行为的指令。还苦于找不到好的口号?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茶叶批发市场口号,供大家参......

茶叶批发市场广告词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6篇茶叶批发市场广告词,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关于重庆市茶叶专业批发市场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关于重庆市茶叶专业批发市场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茶叶市场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 重庆市 批发市场 茶叶市场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 重庆市 批发市场
[调研报告]相关推荐
[调研报告]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