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云南省文明学校”汇报材料_创建文明学校汇报材料
创建“云南省文明学校”汇报材料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创建文明学校汇报材料”。
创建省级文明学校,促进学院和谐发展
——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创建云南省文明学校汇报材料
尊敬的侯炳霞组长,检查组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学院董事会和党政领导对各位领导、专家莅临调研检查表示衷心的感谢。
根据《中共云南省委高校工委、云南省教育厅、云南省文明办关于进一步做好创建云南省文明学校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我院积极开展省级文明学校创建活动,以迎评促建为契机,扎实开展各项创建工作。学院在创建过程中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学院一项根本任务,认真抓好落实,不断巩固和提升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促进学院各项事业健康和谐发展。现将我院创建省级文明学校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学院基本情况
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是云南大学与云南大博文化投资有限公司合作,经省教育厅和省计委于2002年在丽江按新体制、新机制、新模式创办的一所全日制本科学院,并于2004年1月经国家教育部首批确认为独立学院。
学院始终坚持‚安全稳定是基础,教学工作是中心,教学质量是生命,科学管理是关键,改革创新是动力,党建思想政治工作是保证‛的治校方略,贯彻执行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与教育公益性原则,按照学院章程依法办学。10年来,学院各方面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建成了占地800亩的园林式校园,另外新增400亩土地的建设正在支书记、副书记,主抓学生和党建工作,并严格按照教育部1:200的比例配备了72名专职辅导员。现全院共有党支部55个,其中党总支7个(总支下设教工支部7个,学生支部38个),直属党支部3个;现有教师党员328人,学生党员1083人(不含2012届毕业生党员)。学院党委十分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工作,学院党委副书记兼任思政课教研室主任,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思想理论教育的主渠道作用,把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三进‛工作落到实处,并一直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为党校第一课亲自主讲。学院以党建带团建的方式先后两次在全院范围内开展了‚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引领我成长‛主题演讲比赛,成效明显。
坚持民族团结教育,弘扬优秀民族传统文化。学院现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少数民族学生1132人,为将民族学生和汉族学生一样培养成才,学院十分重视民族团结教育。学院多次邀请省、厅专家到学院开展民族团结讲座,同时,学院领导亲自主讲关于民族团结的时事政治课。学院非常关心民族地区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认真开展帮扶行动,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建院以来,学院没有发生任何与民族有关的不安定事件。注重以人文和科学精神浸润校园,着力培养大学人文精神,弘扬优秀民族文化。学院于2006年创立了‚系主任讲坛‛,除院领导、系主任等主讲外,还多次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到学院开展讲座。同时,学院开展了‚诵读百部图书‛、‚经典诗歌朗诵‛等活动,在迎新晚会等文体活动中重点演出民族歌舞等,很好的继承和弘扬了优秀民族文化传统。
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一是加强教学基础设施建设。建院以来,学院先后投入近5个亿的资金不断开展教学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办学基本条件。目前,学院的基本办学条件和监测办学条件全面达到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设置条件的要求。二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按照‚增加数量、优化结构、加强培养、提高水平‛的建设思路、‚积极引进优秀教师、细心培养现有教师、精心招聘后续教师‛的建设方式和‚学科、学历、年龄、职称结构合理的,具有较高教学和科研水平和良好职业道德的专兼职教师队伍‛的建设目标,建设起了1支总数697(专任620、兼职77)人,学历、职称、年龄结构相对合理(专任教师中硕士研究生以上学位和副高以上职称的比例均在30%以上、45岁以下教师的比例为67.1%)的教师队伍。三是开展学科专业建设。根据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和学院办学定位,逐年增设具有较强针对性和适应性的新专业。目前,学院已经初步构建起了一个由5个学科门类、10个一级学科、20个专业、29个专业方向组成的综合性、多学科普通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学科专业体系。四是狠抓实践教学。为了加强能力培养,学院一方面在新修订的人才培养方案中明确增加了实践学分的比例,文科类、理工科类专业的实践学分分别达到毕业总学分的15%、25%。另一方面加强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正式签订了建设协议书的实践教学基地达到35个,较好地满足了实践教学的需要。五是严格规范教学管理。学院制定了教学质量标准,规范教学环节,同时不断改革教学管理手段,不断提高教学管理的现代化水平。
认真实施‚三生教育‛,重视学生全面发展。学院制订
任人,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并拨付专款,从经费上予以保证。围绕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这一中心任务,学院始终将德育工作摆在学生教育的首位,在教职工中广泛开展‚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活动。学院先后制定出台了《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教师教学行为规范》、《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教学工作综合考评办法》《优秀教师、优秀辅导员、先进工作者评选表彰办法》等,认真开展师德师风建设。
努力做到德育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学院制订了包括学习管理、安全与纪律管理、团学工作、奖助学金管理办法、学生医疗费管理等内容的一整套学生管理规章制度,并将其与教育部制定的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等规章制度汇编成《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学生手册》,形成了比较健全和可操作的学生管理规章制度体系,做到了德育工作有计划、有载体、有考评、有成效。另外,创造性地开展了园区管理工作。根据学院校区南北狭长、学生宿舍园区分布较为分散的实际情况,学院创新管理模式,实行园区管理责任制,现有的15个园区均成立了‚园区教育管理领导小组‛,构建了学生自律组织,积极开展辅导员进园区、思想工作进园区、学生管理进园区、党团组织进园区、文化建设进园区、安全保卫进园区的‚六进‛工作,实现了德育工作全方位覆盖。
以生为本,学生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学院始终坚持‚教育为主,制度管人‛的原则,并在完善健全制度下功夫。为进一步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学院制定了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从强化辅导员队伍建设和学
寒暑假及重大节假日前,各系、部门都要对学生进行人身安全、交通安全、饮食安全及防盗、防火、防事故等专项法制教育,组织师生员工进行防火、灭火演练,从而增强了安全防范意识和法制观念,养成学法、懂法、用法的良好习惯。
学院高度重视校园安全稳定工作,成立了以董事长任组长,院长、党委副书记任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综治维稳工作领导小组,实行‚分级负责、一岗双责‛的责任制,形成了学院、教学系、班级三级维稳工作机构和三级预警机制。制定了《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紧急突发事件处理预案》,并根据预案科学有效处置突发事件。增加了‚三防‛投入,加强了校园消防设施、食堂、学生宿舍等重点区域的定期或不定期的安全检查,积极做好食堂管理和疾病防控工作,开展了地震、消防逃生演练;认真落实安全稳定工作目标责任制,切实加强校园安全工作,积极创建平安校园。近几年来,学院没有发生任何重大安全责任事故,学院综治维稳工作得到上级部门的肯定。
学院积极推进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成立了丽江市普通话测试点,认真做好普通话培训与测试工作;组织师生积极参加汉字书写大赛,并取得优异成绩。
(五)团结和谐,崇尚廉洁,办学氛围风清气正
学院坚持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和党委会议制度,认真贯彻执行云南省高校工委和云南大学党委各项有关党风廉政法规和工作制度,定期分析职责范围内党风廉政状况,组织党员干部学习党风廉政建设有关理论和法规。认真开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创先争优和‚四群‛教育工作,在各基层党支部针对性地开展了党
并予以相应奖励;严格考勤管理,加强考风考纪教育,严查夜不归宿,对旷课、考试违纪或夜不归宿等不良现象,及时按有关规定予以严肃处理等。这些措施得到了广大学生的认同,取得了积极的成效。
加强工作作风建设。通过开展期末评优考核,‚爱岗敬业、创先争优‛演讲比赛等活动,引导广大教职工围绕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积极做好服务工作,下大力气改善工作作风。学院还多次强调要转变观念,强化服务意识,狠抓机关服务作风建设,提升服务水平。
(七)习惯良好,成人成才,重视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品质,品质决定命运,学院十分注重培养师生良好的行为养成习惯,坚持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先后出台了《教师教学行为规范》、《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学生手册》、《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规章制度汇编》、《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技能及创新学分认定办法》、《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办法》等,通过制度约束,行为规范,积极进行社会公德教育。学院学生形成了做文明人、讲文明话、做文明事的良好风气,涌现出一系列重诚信、知感恩、有社会公德的先进典型:学院06级旅管系学生程程由于身患重病,决定捐赠遗体和眼角膜,希望通过自己的行动帮助他人恢复光明,为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07级文新系学生廖明,在得知自己的血液样本能给一名北京的患者带去生命的希望后,立即赶往昆明省红会医院捐献了自己的造血干细胞,她也成为丽江首位成功移植造血干细胞的捐献者;08级文新系学生程凯荣获全国自强之星提名奖;09级艺术系学生战福娟,在乘火车回家的途中
1神风貌,激发了教职工对学院的荣誉感和责任感,丰富了教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通过实施慰问活动,困难帮扶等,让广大教师认识到‚学院为教师、学院靠教师‛这一理念,增强了教职工爱校如家的主人翁责任感和凝聚力,营造了和谐宽松的校园民主氛围。
充分发挥学院团委校园文化建设主阵地作用。学院团委在院党委和上级团委的领导下,努力工作,开拓创新,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建设主阵地作用,积极开展校园文体活动。如举办一年一度的冬季田径暨消防运动会、以主流思想、重大事件及重大纪念日为契机的‚建国60周年征文比赛‛、‚庆祝建党90周年征文和演讲比赛‛、‚五四青年节大合唱‛、‚三生教育主题演讲比赛‛等活动;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综合能力为主的‚校园科技节‛、‚社团文化节‛、‚女生文化节‛、‚营销大赛‛、‚校园歌手大赛‛、‚厨艺大赛‛、‚摄影比赛‛、‚书法大赛‚等特色校园文化活动。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深入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学院基层党支部、青年志愿者协会2012年先后到丽江市各福利院、敬老院开展志愿服务200多人次,深入光义社区、花马街等地开展志愿服务500多人次,到汝吉小学、友谊小学、玉湖小学等学校开展支教活动300多人次。学生的社团活动也很活跃。目前学院共有书法协会、旅游协会、信息技术协会、文学社、舞蹈社等20多个学生社团,都在积极开展活动。这些丰富多赛的校园文化活动提高了青年学生的综合素质,寓教育于活动之中,对青年的健康成长,对学院德育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学院获得了云南省高校工委颁发的‚全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三等奖‛。
3型大学的办学定位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围绕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和学生实际能力,开展了一系列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经过多年的努力,学院‚以研促教、以赛促学、以考促用,重实践、强能力,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办学特色日益形成并凸显,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截至2012年上半年,学院已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了近12000名合格的本科毕业生,历届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2%以上。近年来学院在省厅以上单位组织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先后获得‚中国民办高等教育优秀院校‛、‚云南省优秀普通高等学校‛、‚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优秀考点‛、‚云南省高等教育学籍学历管理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优秀组织奖‛、‚云南省三生教育优秀教学实践单位‛、‚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目标责任考核二等奖‛、‚全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三等奖‛等近20个奖项。
二是教学、科研水平和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目前,学院在研的科研项目44项。近年来教师在各种刊物上发表论文400余篇,正式出版教材20部,正式出版论文集3部、画册1部。学院青年教师在各类教学和科研活动中频频获奖。据不完全统计,在云南省教育厅组织的高校优秀多媒体教育软件大赛中,学院青年教师先后获得了30个奖项(其中1项省级一等奖);艺术系教师先后获得57个全省性、全国性美术与艺术设计奖项。教师发表的论文中有3篇已被EI检索,其中2篇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1篇在国外刊物上发表;1篇论文被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作为简报报送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有关领导和中宣部、教育部有关部门并发到省委宣传部、省委高校工委、全省各高校。
5之路;采取一切措施推动学院办学条件上台阶、队伍素质上台阶、教学质量上台阶、管理水平上台阶、学生就业质量上台阶,加强品牌建设,增强核心竞争力,把学院建设成为政府放心、社会满意、人民信赖的好学校。
总体目标:扎根丽江、立足云南、面向全国,到2015年,把学院建设成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硬件一流、质量过硬、特色鲜明、品牌响亮的全国优秀独立学院。
办学规模:力争2015年在校生人数达到20000人,教教师总数达到1200人,教师结构和层次达到或超过教育部规定的指标。
培养目标:以本科教育为主,发展留学生教育、成人教育及其它层次的非学历教育和专业培训,坚持以社会需要为导向,贯彻‚培养基础知识厚实、具有创新思维、适应能力强、动手能力强、专业技能突出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按照云南省文明学校‚十有十无‛创建条件,学院积极开展省级文明学校创建工作,成立了创建省级文明学校工作领导小组,制订了《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创建省级文明学校工作实施方案》,并拨付创建文明学校专项工作经费。学院对照指标进行了认真的自查和自评,自评分达到了创建要求,请专家组予以评议。如能创建成功,在下一步的工作中,学院将继续巩固创建成果,加大投入,争创省级文明单位。
1、认真学习贯彻国家和云南省《中长期教育与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学院精神文明建设。将创建省级文明单位这一目标列入学院的议事
718-
争创文明学校构建和谐校园——学校创建区级文明学校汇报学校基本情况:福州市学校创办于2008年8月。学校占地36亩,建筑面积8465平方米,现有在校生1087人,23个教学班,教职工 人,其中......
打造人文教育品牌 创建文明和谐校园——xx一小学创建文明单位汇报材料(2015年3月)尊敬的各位领导:我校于年获得xx级文明单位称号。近年来,学校始终按照《黑龙江省文明单位建设条......
读书修艺 育有德之人 快乐社团 树创新精神——创建省文明学校的做法和成效浦城县实验小学我校自申报福建省文明学校创建工作以来,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
创建文明学校汇报材料我校创办于70年代初期,40余年的风雨兼程,尤其是近几年,有各级领导关心支持和社会各界的鼎力资助。学校发展之快,变化之大。现有教学班11个,在读学生863人,在......
文明创建促科学发展,道德建设促师生成长——2012年小学文明创建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汇报材料 我校自上世纪九十年代末被评为武汉市文明单位以来,始终用市级文明单位的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