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镇汇报材料_永乐镇汇报材料
永乐镇汇报材料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永乐镇汇报材料”。
彬县永乐镇人民政府教育创强工作汇报
一.基本情况:
永乐镇位于彬县北部,距县城40公里,是一个比较典型的农业镇。全镇面积72.13平方公里,下辖14个行政村2.06万人,农业人口2.04万人,人年均国民生产总值17308元,农民纯收入4809元。现有初级中学1所,中心小学1所,完全小学1所,教学点4所,幼儿园2所,农技校1所。中小学教职工151人,其中初中专职教师68人,小学专任教师78人。在校初中生665人,小学生711人,在园幼儿470人。2007年12月我镇通过了市级教育强乡镇验收,2011年6月我镇通过了省级“双高双普”工作验收,今年进一步推进教育创强工作。
二.达标情况
1.教育管理
多年来,我们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陕西省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教育》,始终把优先发展教育列入党委、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做到教育工作优先研究,教育困难优先解决,教育环境优先构建,制订了一系列措施,落实了政府、村级、学校、教师的责任制,构建了乡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户、学校负责人包校、教师包学生的工作网络,合理调整学校布局,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完善教师管理体制,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加
大教育科研力度,稳妥推进课程改革;合理规范幼儿教育,科学规划农民教育。
2.教育经费
2009年教育经费总支出58.6万元,人均教育经费总支出155元,预算内教育拨款比上年增长43.5%.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小学425元,初中55元,用于校舍建设经费956.8万元.2010年教育经费总支出61.6万元,人均教育经费总支出275元,预算内教育拨款比上年增长41.4%.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小学535元,初中65元,用于校舍建设经费420万元。
3.布局调整
一是整合现有教育资源,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后撤并了高辉、田家、红沿河3所完小和白村、汉坡、马家河、安家河4所教学点,撤消了王家庄、赵家庄、叱家3所教学点和陈家庄、鲁家庄、鲁家湾、杏洼、刘家川、东高辉、下马河、高里坊8所教学点,整合现有教育资源,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二是科学配置现有资源,大力量支持教育,硬件设施要跟上,软件配备也不能落后,通过布局调整做大做强了中心校。
4.办学条件
全镇现有中学1所,小学2所,教学点4个,幼儿园2所,中小学的布局和规模满足义务教育发展的需要,适龄儿童、少年均能就近入学。先后投入1446.2万元,新建教学楼、宿办楼、实验楼、学生公寓楼、餐厅6栋,改建校舍109间,新砌
围墙4362米,绿化校园面积1225平方米,硬化校园道路2850米,校舍总建筑面积21907平方米,小学生均校舍8.5平方米,中学生均校舍面积8.9平方米,大幅提升了学校办学条件。
全镇实验室建设及设施按国家颁布标准配备,科学实验室3个,一类物理、生物、化学实验室各一个,电教器材、体育、音乐、美术、卫生器材小学配齐率是100%,中学配齐率100%。全镇小学图书生均35册,中学图书生均45册。全镇中小学现有计算机教室5个,电脑160台,多媒体普通教室4个,光盘播放系统7套,远程教育接收点7个,为“双高双普”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5.教师队伍
小学专任教师中具备教师资格的78人,中专学历13人,大专毕业以及上学历65人,参加骨干教师培训55人,参加信息技术培训78人。初中专任教师具备教师资格68人,具备大专毕业及以上学历44人,其中本科毕业42人;参加骨干教师培训30人,参加信息技术培训62人;2001年起新补充专任教师小学32人、初中36人,具备教师资格,学历合格率100%,持证上岗100%。
6.普及程度
全镇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适龄女童入学率100%;初中入学率100%,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100%,其中视残入学率100%,听残入学率100%,智残入学率100%;小学在校生辍
学率0%,初中生在校辍学率0%;15周岁人口初等教育完成率100%,17周岁人口初级中等教育完成率99.4%,15周岁人口非文盲率0%。
7.素质教育
全镇各校都能根据时代要求、学生特点和发展,组建了电脑制作、篮球、乒乓球、健美操、音乐、书法、绘画、文学兴趣小组,开展了电脑制作竞赛、学科竞赛,举办了队列队形体操比赛、师生书画展、歌咏比赛、读书汇报会、法制辩论会、英语会话表演、教师篮球赛.乒乓球赛等活动,培养学有特长的学生,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在创建“平安永乐”活动中,各校充分利用校园广播、板报等形式大力宣传,举办了安全自救自护知识讲座、安全应急技能竞赛,引导学生学当小交警、办安全手抄报、讲安全故事、写往返路途见闻等丰富多彩的教育实践活动,提高了学生安全防范意识,培养了学生自救自护能力。
8.协调发展
全镇有2个民办幼儿园,2010 ——2011学年度学前一年入园率为100%,学前三年入园率达86%。初中毕业生高中阶段入学率99.96%。我镇运用“支部+协会+远教”的教学模式,建立科技示范村2个,科技示范户45户,培养了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农民,带动了用了经济的发展和腾飞。
三、主要做法
(一)加强组织领导,真抓实干,全面推进教育创强工作 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保证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我镇党委、政府始终把教育创强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教育创强工作领导小组,多次召开教育工作专题会议,讨论研究今后我镇基础教育发展的目标和措施,全面推进教育创强工作。一年来,先后制定了《永乐镇加强中小学薄弱学校建设工作方案》《永乐镇创建教育强镇发展规划》,同时建立、健全党政成员挂钩联系学校工作制度和巩生工作奖惩制度,分工负责,落实责任,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党政成员分片抓,驻村干部具体抓,一级抓一级,一级促一级,使各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2.强化政府行为,努力提高义务教育普及率。
永乐经济文化发展相对滞后,部分群众对教育重视不够,因而初中辍学现象偶有发生,制约着我镇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工作。对此,当政委、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分析问题根源,寻找相应对策,建立了镇、村、校三级负责制,签订工作责任状,责任到人,对没有完成留生复学任务的干部予以通报批评,并实行与奖金挂钩的奖惩制度。每年的二月份、九月份,分别组织镇、村两级干部,配合学校下乡宣传《义务教育法》,动员流失生复学。对家庭经济确实困难的学生,采取“减、缓、免”的办法,切实解决经济困难的学生就学问题,对无故不送子女入学的现象,根据《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举办了四期家长学习班,充分发挥“家长学校”的作用,敦促家长依法送子女入学。
3.加强学校控辍保学工作。
学校加大办学模式改革力度,开设农村实用技术课程,并根据学校和学生实际,开展书法、电脑、音乐、体育等各种兴趣小组活动,让有一技之长的同学有机会脱颖而出,体验成功的愉悦,真正做到“进的来,留得住,学得好”。另一方面,学校注意引导教师树立“转化一名后进生与培养一名优秀生同等重要”的观念,教学中不体罚、歧视后进生,相反,对后进生更加关爱,循循善诱,因势利导,促其转化。要求教师加强家校联系,经常对后进生进行家访,并以年段为单位建立师生结对帮扶工作制度,制定师生结对帮扶计划,加强对后进生思想.学习等方面的辅导,让他们体会到集体的温暖。政府的重视措施的落实,有效地控制住了初中生的辍学现象,我镇小学辍学率为0,初中辍学率0。
4.大力发展农村成人教育工作
继续做好扫除文盲工作,把扫除生育文盲和巩固提高工作的重点放在学文化与学技术的紧密结合上,确保扫盲质量的不断提高。增强农技校的办学活力,扩宽镇村农技校的办学路子,提高办学层次。以镇农技校为骨干,以村农民文化技术学校为依托,充分发挥教师和农技人员的运用,结合农时和中心工作,结合本地的特点和资源,适时培训实用技术人员。一年来,镇.村农技校培训各类实用技术人员900多人次,为本镇的工农业生产培养出一大批合格人才。
增强农、科、教结合的合力。认真贯彻彬县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发挥镇、村二级网络管理作用,使农村成人教育在“引科技之水,经教育之渠,灌农业之田,结富民之果“的系统中发挥一定作用。
(二)克服困难,加大投入,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1.加大教育投入。
我镇始终把教育投入列为教育创强整改的重中之重,在财政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对教育的投入,做到教育投入的增长幅度与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同步。
2.加大危房的改造力度
中小学危房的存在,严重影响着师生的生命和国家财产的安全,影响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为了消除学校安全隐患,优化育人环境,我镇专门成立了危房改造领导小组,制定了危房改造计划,落实危房改造工作责任制,努力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在加大教育经费投入、积极争取各级有关部门拨款的同时,充分发动社会上热心教育的社会贤达捐资办学,加大危房改造力度,努力改善办学条件。三年来,共投入资入200万元,建成了永乐完小教学楼、中心小学宿办楼,宿舍楼、教学楼、学校围墙,积极争取“国家农村中小学西部校舍改造项目”,投资173万元建成了永乐中学学
生宿舍楼、师生餐厅、锅楼房,配备了相关教育教学及生活设施,冬季开通了暖气。同时,积极争取“灾后重建项目”及县财政拨款,投资1250万元的永乐中学综合实验楼、综合楼、永乐中心小学综合楼、学生公寓楼已投入使用。这些工程的建设,必将大大改善我镇各中小学的办学条件,为“双高双普”、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加快建设步伐
作为山区乡镇,我镇基础教育状况与声颁标准存在一定的差距。面对困难,镇政府、村委会、学校严格对照标准,寻找差距,制定整改工作进度表,多方筹集资金,加大投入,逐项整改,不断完善学校校门、围墙、厕所、运动场地等配套设施建设,不充实学校的图书、仪器、体育器材等教学设备。目前,全镇所有学校已按省颁标准加快建设,校园环境正朝着“净化、绿化、美化、教育化”的方向发展。
4、加快信息技术配备步伐
近年来,我镇添置电脑160台,多媒体教室4个,远程教育接收点6个,光盘播放点7个,中学及中等规模以上小学、教学点实现了校校有电脑室并接通互联网,大大加快了我镇教育技术现代化进程。
(三)、深化改革,强化管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1、加强领导,扎实推进课程改革试验
为确保课程改革试验的顺利进行,首先,我镇成立了以分
管教育副镇长为组长的课改试验领导小组,中学、学区分别成立课改领导小组和学科指导小组,加强了对课改工作的组织与领导。二是做好课改宣传发动工作。我们充分利用广播、集会、社区活动、宣传栏、家访、告家长书等形式,做好课改的宣传发动工作,使家庭、社会、教师对课改工作更加理解和支持,营造了浓厚的社会氛围。三是做好师资培训。我们坚持“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完成了对全体教师的通识培训;在教学工作中,我们本着“边试验,边培训,边研究,边提高”的原则,通过专题讲座、校长讲坛、骨干教师与课改同行等形式,经常对试验教师进行校本培训。四是做好教学研究工作。通过“案例交流”、“教学反思”、“上课评课”、“问题会诊”、“课改新星评选”、“论文征评”、“集体备课”等形式,做到“活动时间有保证,人员到位有保证,研讨实效有保证”,切实提高了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有效的推进了课改试验的进程。
2、以人为本抓建设,师资素质不断提升
首先,坚持德才兼备的用人原则,优化领导班子。我们加强了对学校领导班子的考评工作,今年四月份,对全镇中学的中层干部和各小学校长、领导进行一次全面的评考,并民主推荐后备干部。在此基础上,全面推行能上能下、优胜劣汰的用人制度,把懂业务、善管理、能创新的优秀教师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大大增强了个中小学学校领导班子的战斗能力。
第二,抓好师德建设,开展以“敬业、爱生、奉献”为主要内容、以“师德承诺”和“师德评讲”为主要方式的师德教育活动,不断增强的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第三,抓好师资培训,提高师资综合素质。积极为教师创造有力条件,努力做好小教大专教育和中教专升本工作,注重“校本培训”和选派骨干教师外出参观学习,努力做好校长、骨干教师、信息技术、新课程等方面的培训工作。全镇所有中小学教师已全部参加过信息技术初级培训,有36人通过教育部计算机等级考试,157人参加了英特尔未来培训。这一切,有效的提高了全镇教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水平。
第四,建立素质教育督导评估机制,经常对全镇各中小学进行全程性检查指导,定期进行终结性素质教育督导评估,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并期限整改,有力的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
3.规范学校管理,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随着学校管理机制的完善,课程改革的深化,全镇中小学学生综合素质得到不断提高。我镇中小学广大教师教育观念不断更新,教学方式不断改善,课堂教学生动有趣,学生素质明显提高。全镇共有上百名师生获得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教学竞赛、论文奖。学区教学质量稳中有升,中学85名学生录入县重点高中,社会评价好。
4.做好学校布局调整,盘活教育资源
为发挥规模效应,使偏僻山区的孩子也能受到更好的教育,两年来,我镇干部深入自然村,进行宣传、动员、解释,耐心细致的做好群众思想工作,先后撤并了高辉、田家、红岩河3所完小和白村、汉坡、马家河、安家河4所教学点,撤消了王家庄、赵家庄、叱家3所教学点和陈家庄、鲁家庄、鲁家湾、杏洼、刘家川、东高辉、下马河7所教学点,并入了与之相邻且规模较大的小学,集中力量办好中心小学,盘活了教育资源,提高教学规模效益。
四、存在问题和今后打算
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我镇实施教育创强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较好的成绩,各项主要指标达到教育创强的要求。但我们也清醒的看到,目前仍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教育经费不足。我镇经济欠发达,财政增收困难。二是教育资源配备不均衡。优质教育资源少,难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三是整体办学效益不高。因地处山区,农村人口分散,小学布局调整整合了资源,但集中办学又存在校舍配套设施跟不上和非就近入学带来的安全等问题。
我们将以这次验收为契机,认真研究落实各位领导、专家的反馈意见,强化整改措施,扎实工作,狠抓落实,促进整改工作的到位,解决好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一是进一步完善基础教育体制。强化镇政府职责,切实做好“一保、二控、三监管”工作。充分发挥财政主渠道的作用,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进
一步健全教育经费投入保障长期机制。要积极 加快农村种植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培育特色产业,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壮大乡村经济和财力,为农村基础教育提供更多的经费支持。二是优化教育资源。围绕当地经济建设,培养适用性人才。提升初中的办学水平,提高中心校的办学规模和办学水平,推进寄宿制中心小学建设,逐步缩小镇村学校差距,实现教育资源合理配置。三是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突出抓好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和“名师”的培训培养工作。启动“名师”工程,发挥示范、辐射作用,带动教师整体素质教育提高,促进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四是加强乡镇文技校硬件设施。为服务“三农”,在发挥其教育培训、实验示范、技术辐射、咨询服务的作用上,提供更好的环境。
总之,实现教育创强目标,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实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是时代发展的要求。尽管我镇教育基础较为薄弱,但我们有信心、有决心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务实苦干、改革创新,全面推进我镇教育的持续发展,再创教育佳绩。
永乐镇人民政府办公室2011年度计划生育药具工作计划按照上级要求和文件精神,为了更好的做好药具免费发放和优质工作,特制定今年药具管理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继续坚持以邓小平......
永乐镇除四害工作计划除“四害”工作是爱国卫生运动的一项重要内容,为切实加强长效管理,进一步巩固除“四害”工作成果,降低“四害”密度,提高人居环境质量,控制病媒生物危害,除害......
2012年上半年永乐镇司法所工作总结2012年上半年,永乐镇司法所在司法局精心指导和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年初工作安排的各项目标任务,强化工作措施,狠抓工作落实,为推动永乐......
永教发(2009)15号永乐镇教育工会2009年工作意见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在上级工会和学校党支部的领导下,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
永乐店镇“活力远教—万名党员访需求”活动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通州区干部现代化远程教育“活力远教—万名党员访需求”主题活动的精神,按照区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党员干部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