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陵市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情况汇报_筹城乡一体化情况汇报
铜陵市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情况汇报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筹城乡一体化情况汇报”。
铜陵市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情况汇报
铜陵市人民政府
(2008年6月19日)
铜陵市辖一县三区,代管普济圩国营农场,国土总面积1113平方公里,2007年末,全市总人口73.6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0.34万人,城市化率为58%,工业化率为67%。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发改委的关怀支持下,经过全市上下共同努力,经济和社会发展进入快车道。2007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5000美元,财政收入达到50.28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266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530元,先后荣获全省文明城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全国双拥模范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循环经济试点市、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和国家现代林业示范区称号。今年一季度,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分别增长13.5%和35.3%,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均保持在13%以上。经济社会呈现出又好又快发展的积极态势。
— 1 —
一、铜陵市具备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良好基础
一是具备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自然基础。我市位于皖中南暨长江下游南岸,属于典型的丘陵地形,地势自南而北由后山区、丘陵区、洲圩区依次分布,除去三块飞地,其中后山区和洲圩区约占国土面积的70%。作为工矿城市,很多厂矿靠近资源设点,身处县乡之中,客观上在劳动用工、基础设施建设、农产品需求等多方面带动和推进了周边农村的发展,而狭小地域形成的产业和人口布局必然在先天促成城乡一体融合发展。二是具备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经济基础。我市属于皖江城市带第一方阵城市,经过50多年的发展,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已从一个单纯依赖资源开采的初级原材料加工型产业体系转变为以铜加工、电子、化工、建材、纺织和能源等为主的现代产业体系。2007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86.83亿元,非农产业比重超过97%,第一产业从业人员不到全市的四分之一,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现价总产值584亿元,工业增加值168亿元,主营业务收入突破700亿元,— —
2实现利润25亿元,四项指标总量均居全省第4,特别是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47,居全省第一。从人均水平来看,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人均消费能力等多项指标均居全省前列。三是具备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思想基础。今年是解放思想30周年,铜陵在其间多次开展全市范围的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十七大提出在新起点上要继续解放思想,市委、市政府围绕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开展了新一轮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促使广大干部群众加深了对“一面旗帜、一条道路、一个理论体系”的理解,引导全市人民冲破阻碍发展的思想束缚,破除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激发干事创业、开拓进取的发展愿望,深化创业富民、创新强市各项活动,加快了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四是具备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政治基础。党的十六大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金钥匙”,十七大指出“要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省委、省政府也提出“城乡一体化马芜铜先行一步”的战略部署,对资源型城市推 — 3 —
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提出了一系列具体要求。我市在2005年就提出了铜陵市城乡一体化发展“三步走”战略目标和城乡“五个统筹”(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统筹城乡基本建设、统筹城乡市场体系、统筹城乡管理体制、统筹城乡社会事业)方向,制定出台了《关于统筹城乡发展的实施意见》。今年新一届市委、市政府准确把握市情,正确分析和判断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新变化,主动抬高工作标杆,提出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建设省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提前8年实现全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五是具备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实践基础。1991年,我市就提出“一体二通三突出”的发展战略,其中“一体”就是“城乡一体化”,标志着我市城乡一体化发展实践的开始。近年来,我市着力在率先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城乡一体发展等方面采取一系列重要举措,惠及了包括30万农民在内的全市人民,使全市人民群众在共建中共享改革发展成果。2005年,我市率先实现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覆盖,全市有29.6万农村居民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2006年起,全面实施了农村最低生活 — —
4保障制度,低保金人均补差高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结合城市总体规划新一轮修编,专门拿出1700万元在全省率先完成了城乡一体化规划和城镇乡村规划编制;建成“村村通”道路514公里,提前3年完成省下达的“村村通”工程目标;在全省率先免征了农业税、免除了洲圩区防洪排涝水电费、实行了公益林生态补偿机制、实现了城乡义务教育阶段的“两免一补”。用4年时间,投资1516万元,完成了45座水库除险加固。农业结构不断优化,产业化经营步伐加快,主要农产品连年丰收。城乡用电、供水实行了同网同价,城市天然气普及率达到92.3%,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70.6%。城市化率从2003年的51.4%增加到2007年底的58.8%,建成区面积从2003年的34平方公里增加到55平方公里。
上述情况表明,我市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基础比较扎实,城乡一体化发展已走上了互动融合的道路,城市化与工业化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局面正在形成。
— 5 —
铜陵市郊区2009年城乡一体化(新农村建设)工作要点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2009年中央1号文件和全市城乡一体化暨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近郊城市化,远郊城镇化,农业精品......
铜陵市推进城乡一体化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实施方案为加快推进我市城乡一体化建设,尽快建立起适应城乡一体化建设要求的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按照《铜陵市推进城乡一......
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情况总结及建议2009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发改委、一体化办等市直单位的协调指导下,该区紧紧围绕建设“城乡一体化先行区”的工作目标,创新......
城乡一体化推进区建设工作汇报市委、市政府提出在京广铁路以东、京珠高速公路以西、长葛高速公路引线以南、XX区天宝路以北约110平方公里的区域建设许昌至长葛城乡一体化推......
永春县卫生局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汇报2011年,我局在县委、县政府领导下,以城乡一体化为统揽,按照一体化目标任务,结合卫生工作实际,大力统筹城乡卫生事业发展,优化卫生服务,在突出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