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丰县围绕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提升办事效能和服务水平工作情况汇报_提升工作效能自查报告
广丰县围绕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提升办事效能和服务水平工作情况汇报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提升工作效能自查报告”。
广丰县围绕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提升办事效能和服务水平工作情况
汇报 [作者:财政局 来源:财政局 点击:408 更新:2011-6-13]
为推进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提升办事效能和服务水平,巩固机关效能年和创业服务年活动成果,我县扎实推进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继续加大民生工程实施力度,主要围绕“就业和创业、社会保障、社会救助、医疗保障、教育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住房保障、扶贫开发、群众生产生活”等八个方面,集中办好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66件实事,认真查找并切实解决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提升机关办事效能和服务水平,不断创优发展环境,全面提升发展质量,取得了阶段成绩,现汇报如下:
一、完善组织协调机制
1、成立了专门领导机构。县里成立了专门的领导小组,负责确定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年度目标及任务分解工作,拟定实施意见、组织实施、开展监督评估和考评工作。县直有关部门单位、各乡镇(街道)也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落实责任并负责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的实施。
2、层层分解落实责任。县直有关部门单位按照职能分工,客观、公正地将责任分解落实到各责任单位。各乡镇(街道)、各部门单位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层层分解落实责任。进一步将目标任务落实到责任单位,落实到责任个人,推行倒查问责制,确保各项政策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
3、建立了联动推进制度。各部门各单位通过定期召开工作协调会和调度会等方式,加强沟通协调,通力合作,形成合力,确保工作步调一致、衔接有序、整体推进、取得实效。
4、建立了信息通报制度。各部门单位通过工作简报、网站专栏等方式,及时传达有关政策,定期通报工作进展情况,交流推广典型经验和做法,促进了社会各项事业顺利实施。
二、完善项目实施机制
1、制定工作方案。县直有关部门单位对新增、扩面和提标的政策,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方案。各乡镇(街道)、各部门单位按照总体要求,结合自身实际,做实做细实施方案,精心组织,精细操作,确保各项政策顺利实施。
2、规范操作程序。各部门各单位在政策实施过程中,始终坚持做到制度完善、程序合规、手续完备、资料齐全、公开透明、阳光操作。对补助到个人的项目,加强对基础信息和数据的调查和审核,严格按政策要求确定享受对象,并在规定范围内做好享受对象的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坚决做到“在规定范围的一个都不能少,不在范围的一个都不能补”;对工程类项目,严格执行基建程序和公开招投标等程序,确保阳光运作,确保工程质量,并按时完成目标任务。
3、推行政务公开。各部门各单位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切实抓好职责范围内的政务公开工作,及时公开政策措施、对象范围、补助标准、实施进度、实施成果等情况,做到公开时间及时、公开内容完整,维护群众的知情权,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对发生变化的事项及时更新,方便办事群众。主动公开人民群众表达诉求、反映意见、解决问题的渠道,认真做好群众来信来访工作,努力使群众的合理诉求得到解决,维护好群众的切身利益。
4、实行跟踪问效。各部门各单位强化诚信建设,凡是列入政策的事项必须得到兑现和落实,真正取信于民。对政策实施全过程进行跟踪问效,深入基层和群众中调查研究,发现问题,增补措施,及时整改。县直部门单位充分发挥在实施政策过程中的牵头主体责任,加强对政策贯彻落实情况的督查,确保政策实施做到不打折,不走样;同时下移工作重心,深入基层和项目了解情况,切实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
三、完善资金管理机制
1、积极筹措资金。财政部门继续坚持公共财政“四个倾斜”和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可增长、可持续实施的原则,建立民生投入的财政稳定增长机制,确保民生支出的增长高于经常性财政收入的增长,积极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资源投入,形成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多元筹资机制。积极筹措本级配套资金,及时足额列入预算,确保配套资金不留缺口。今年1-5月,在生活保障方面,我县一
是扩大了农村低保范围并提高财政补差标准,全县农村低保人数达26642人,财政月人均补差标准提高15元达90元,全县农村低保提高到130元,县级财政增加安排63.7万元,总量达343.4万元,已发放279.7万元;二是提高城市低保财政补差标准。全县城市低保人数12773人,财政月人均补差标准提高20元,达200元,县级财政增加60.7万元,总量达370万元,已发放309万元;三是提高农村五保户供养标准,将分散供养标准由每年1320元提高到1560元,集中供养标准由每年1920元提高到2400元,县级增加安排13.5万元,总量达53.5万元,已发放40万元。在医疗保障方面,一是将农民全部纳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范围并提高了补助标准,参保对象达68.2万人,参合率为99.2%,财政补助标准达到年人均200元,县级财政补助提高了16元/人,增加安排1091.3万元,总量达1295.9万元;二是农村大病医疗及城市大病医疗根据政策规定县财政全部安排了预算并已拨入专户。
2、确保资金安全。县财政部门对各项政策资金,按照科学、公正、公开和效益原则,采取公式法、因素法等合理分配资金,确保资金分配做到程序严格,公开透明,规范有序。进一步加强资金监管,将各类财政资金统一归口国库管理,严格按照政策规定和支付管理办法拨付资金。切实完善财政资金安全管理内控机制,加强银行开户管理和对账工作,认真开展资金安全隐患自查,排除资金安全隐患,确保财政资金安全。
3、加快拨付进度。进一步深化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精简资金拨付环节,并通过提前下达转移支付指标、预拨、垫付等方式,切实加快资金拨付进度。推行限时办结制,对上级财政下达的转移支付资金,县财政部门及时分解下达;救灾、应急等资金,要按照急事急办、特事特办的原则,在第一时间将资金拨付到位。对发放到个人的补助资金,全部采取“一卡通”等方式及时足额拨付到位,今年1-5月,通过“一卡通”发放的惠农资金共32项,达8100万元;对工程类项目补助资金,实行专户管理,确保资金专款专用。
4、加强绩效评价。县财政部门逐步推进财政资金的绩效评价工作,逐步建立健全事前申报绩效目标、事中加强监督管理、事后实施绩效评价和绩效问责的全过程财政支出绩效管理体系,进一步提高财政投入的时效性、安全性。今年将选择一些政策覆盖面广、社会关注度高、资金规模大以及群众反映强烈的专项资金,集中时间、集中精力,认真开展绩效评价工作。建立资金绩效激励与约束机制,将绩效考评结果作为下年度安排预算的重要参考依据,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四、完善监督检查机制
本着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实行条块结合,对推进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工作开展有力的监督检查。各实施部门建立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和监督约束机制,及时开展自查自纠工作,重点做好关键环节和关键岗位的检查控制。县审计、县监察局,采取随机抽样、暗访、排查等方式,对资金保障及使用情况、工程进展和效能情况开展重点检查。同时,各部门单位通过设立投诉箱和举报电话等方式,接受公众和媒体舆论监督,形成监督合力,推动各项工作有序实施。
景德镇市建设局围绕各项事业协调发展提升办事效能和服务水平工作汇报
景德镇市建设局围绕各项事业协调发展提升办事效能和服务水平工作汇报今年,我局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为龙头,以围绕各项事业协......
转变工作作风 着力提升办事效能和服务水平作为市级小城镇示范镇,我镇在区里乡镇建设中的重要性得以体现,但是我镇在全区目标考核中排名后移,使我镇在各方面发展上显得捉襟见肘......
一、围绕重大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提升办事效能和服务水平(牵头部门:区招商局、区经济发展局、区财政局、区劳动和社会保障事务局)1、全面推动重大产业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建设。(牵......
围绕创建最优发展环境提升办事效能和服务水平工作实施方案为贯彻干效办发[2011]15号“关于印发《新干县围绕创建最优发展环境提升办事效能和服务水平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泰和县围绕重大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 提升办事效能和服务水平工作汇报今年以来,泰和县认真贯彻省、市《围绕重大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提升办事效能和服务水平工作实施方案》的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