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语交际课题研究汇报材料_课题研究情况汇报

2020-02-29 工作汇报 下载本文

口语交际课题研究汇报材料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课题研究情况汇报”。

口语交际课题研究汇报材料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课题提出的背景。

历史上,孟子雄辩无敌,苏秦言动六国,孔明舌战群儒„„他们凭借出色的口才使自己得到了想要的东西。如今人类已进入21世纪,随着现代社会交往范围日益扩大,交往活动日益频繁,口语交际能力成为人们整体结构中的重要素质。

小语修订版《大纲》把原大纲中的“听话、说话”改为“口语交际”,这不仅仅是提法上的改变,更是认识上的升华。《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沿着“口语交际”的方向继续推进,明确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在具体的口语情境中,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目前农村小学生在听、说、读、写诸能力中,最差的要数“说”的能力,较为普遍的学生“不会说话”。正如早些年在社会上颇多争议的“哑巴英语”一样,越来越多的农村孩子已经走入了“哑巴语文”的死胡同,陷入师生两难的尴尬境地。有关统计显示,农村的学生在数理化方面比城市学生成绩高,而语言表达、口语交际能力普遍比城市学生弱,农村学生普遍不善于用口语与他人沟通思想、交流情感,如无话可说,有话不敢说,不知道在什么场合用什么样的语言得体等。农村孩子与城里的孩子相比,学生见识少、语言环境较差、口语交际能力相对薄弱,加强对我国农村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提高农村学生的素质,开展对农村学生口语交际课题的研究更是刻不容缓,势在必行。

2、课题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1)、提高农村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2)、提高农村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3)、提高农村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是促使农村孩子知行统一发展的需要。

二、课题研究的时间计划安排

1、第一阶段(2011年11月——2012年2月)课题研究准备阶段,包括以下几方面:

(1)学生目前已有的口语交际能力和习惯作调查分析,制定实施方案。

(2)对与本课题研究相关文献资料、现在成果的收集、整理、学习。

2、第二阶段(2012年3月——2012年12月)课题研究实施阶段,包括以下几方面:

(1)以语文课程设置为依据,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灵活多样地开展口语交际训练活动。

(2)进行各阶段的调查、记录、分析。

(3)进行阶段性的评估,收集课题资料,分析实验现状,作阶段性总结。

3、第三阶段(2013年3月——12月)课题研究推广总结阶段,包括以下几方面:

(1)口语交际教学方法及策略在本校进行推广。

(2)全面回顾研究的过程,对研究进行全面总结。

(3)整合课题研究成果,撰写课题研究的专题总结或论文。

三、存在的问题

1、口语交际中部分学生不敢发言。

2、不能用规范的语言进行表达。

3、低年级学生不能认真倾听别人发言。

4、学生在交际活动过程中说话条理不清楚。

5、缺乏表达的欲望,对说话不感兴趣。

6、部分学生在进行口语交际时,他们脑子里好像总是一片空白,找不到要说的内容。

7、不能很好地、恰当地评价别人或是发表自己的见解。

四、方法与策略

1、具体的教学方法

(1)先看后说。现行的九年义务语文教材,有的口语交际的内容配有插图,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生动材料。只有认真细致的观察,才能有正确的表达。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在观察的基础上,再进行交际活动,培养学生仔细观察事物,抓住事物本质的习惯。

(2)先想后说。小学生的思维是以形象思维为主,而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还未形成,他们看到什么,就说什么,不善于思考,东一句,西一句,杂乱无章。教师在教学中要培养

学生先想后说的习惯,做到说话有条理,以理服人。

(3)边演边说。缺乏具体情境的口语交际,是苍白无力的。因此,教师要根据教材所提供的情境,因地制宜创设具体的生活化的口语交际情境,引导学生进入情境,进入角色,让学生兴趣盎然地参与口语交际活动。我们在教学中精心选择教学策略,采用多种互动的形式,实现口语交际的互动性。如:我在上《有趣的游戏》一课时,先给学生创设情境,通过表演游戏《贴鼻子》,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这样,学生通过自己表演或看表演,对人和事有了直观的印象,就有了说话的题材,说起来会更有兴趣,表达也会更清楚。另外,学生在角色扮演中会得到角色体验,表达更有感情,可以在活动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使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得到锻炼与提高。

(4)因势利导,求助会说。口语交际时,常常会碰到一些“拦路虎”,使口语交际活动难以顺利进行;作为老师,只要因势利导,就可以将停滞状态的课堂变成多向互动的“场”。做法很简单,就是让遇到困难的学生主动向别人请求帮助。既可以向同学请求帮助,也可以请老师给予帮助,“被请者”应积极给予“请求者”以及时的帮助。如果双方在口语交际活动中“卡了壳”,交际的双方都可以请求别人的帮助。这样的“一请一助”、双向互动,自然解决学生说的困难。但双向互动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走进学生中间去,和他们平等相处、平等对话,对学生要多宽容、多鼓励,多引导,多帮助。

(5)将学生思路引向生活。如《保护有益动物》一课,我引导学生将思路引向生活,启迪他们回忆哪些小动物对人类有益,为什么有益和自己应该怎样保护有益的小动物,再在小组中进行讨论交流。当某个同学自述时,要求其他同学们认真听,还可提出问题,学生在这种双方互动的交流中,锻炼了口语交际能力,培养了良好的听说态度。

2、教学策略

(1)整合教材挖掘资源,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找话题

新教材对“口语交际”知识内容、能力培养进行了科学、系统的编排。但是其中仍存在一些城市化、成人化的话题。这些话题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距离时,学生缺乏应有的体验和感受,便无话可说。《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教学要努力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因为,贴近生活的话题,可以激起学生倾听和表达的欲望,同时,选择生活中的话题,更利于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实践能力。《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因此,我们必须立足生活,着眼农村,把教材的教学要求与学生实际结合起来,重新整合、变通,找准找好学生乐于参与有话可说的话题。

如,农村学生虽然见识少,阅读量少,与别人沟通联系的机会也少,但他们拥有得天独厚的大自然,如乡村芬芳的泥土气息、温驯的鸡鸭牛羊、美丽的花草树木。他们可以到山林捕捉昆虫,到小溪里捕鱼捞虾,到村外捉迷藏,感受生活的多姿多彩。

教师要利用这一宝贵的学习资源,设计相关的口语训练活动,例如:校园里的树木特别多,秋天到了,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采集各种各样的落叶,把不同的叶片贴成书签或贺卡,然后练说为什么制作贺卡?准备寄给谁?为什么给他寄?„„春天到了,让学生到山间田野里去,搜集自己所看到的,所听到的,整理好,编成小册子,在班上交流,使学生在动态的口语交流中培养听和说的能力。

由于学生有了细心的观察,有了自己的亲身体验,因而交流时学生兴趣浓厚,有了想听要说的欲望。

(2)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培养习惯

平时开展口语教学时,教师应该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思维发展的特点,训练内容由易到难,训练目标由低到高,逐步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因此,课堂上,教师的指导不是侧重于教学生如何开头,如何结尾,如何过渡,用这些技巧来限制学生,束缚学生的思维,而是要激发他们表达的欲望,构建一个轻松的表达氛围。和谐、民主的氛围则是大胆进行口语交际的前提。只有让学生轻松自然步入教学指向的交际情境中,才能调动学生内在真实的情感体验,激发他们强烈的表达欲望,发展他们的个性和创造性思维能力,达到口语交际训练的要求。

石宝小学2013、4

口语交际课题研究汇报材料

石宝小学

口语交际课题研究

“口语交际”教学实验研究方案一、研究背景1、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是实施《语文课程标准》的需要。“口语交际”能力是指:良好的交往传递信息的能力,敏捷的思维能力,快速的组织......

口语交际课题研究阶段性工作总结

口语交际课题研究阶段性工作总结我们宏基小学关于《开发语文课程资源,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第二阶段已经顺利结束。我们在教育局领导的正确指导下,通过我校的课题研究小组......

口语交际课题研究阶段性工作总结

我们宏基小学关于《开发语文课程资源,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第二阶段已经顺利结束。我们在教育局领导的正确指导下,通过我校的课题研究小组的同心协力,分工合作下,在相关班级......

口语交际课题研究活动方案

培养中低段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策略课题研究方案培养中低段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策略课题的提出和研究思路主要针对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低效的现状,也顺应时代发展对人才的需要这样......

口语交际生活化课题研究阶段总结

口语交际生活化课题研究阶段总结 麟游县镇头小学杨静琴一、问题的提出的背景及意义小语修订版《大纲》将“原大纲”中的“听话·说话”修改为“口语交际”。人教版小语教材......

《口语交际课题研究汇报材料.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口语交际课题研究汇报材料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课题研究情况汇报 课题研究 汇报材料 口语交际 课题研究情况汇报 课题研究 汇报材料 口语交际
[工作汇报]相关推荐
[工作汇报]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