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出入境管理基本计划_日本工程计划管理
日本出入境管理基本计划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日本工程计划管理”。
日本《出入境管理基本计划》
2005-05-11 15:51
Ⅰ绪言——社会的变化与出入境管理
今天,我国入境、在留的外国人的总数在不断增加,并且在很多方面外国人同日本人之间的关系已变得紧密而不可分,外国人对我国社会的影响正在不断扩大。
因此,仅仅对每个外国人进行入国·在留资格的认定,将难以正确、顺利地施行出入境管理政策,有必要制定并实施更加综合、更加有计划的政策。随着整个社会对外国人的关心与意识的不断提高、外国人人数的不断增加及其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大,要求出入境管理行政部门给出一幅在我国社会中日本人同外国人如何共同生活的蓝图。
因为上述实际情况,法务大臣决定制定《出入境管理基本计划》,以修改平成元年制定的《出入境管理及难民认定法》(昭和26年政令第319号,以下称“入管法”),在明确我国入境·在留的外国人的实情的基础上,制定出入境管理政策的指针以及其他必要政策(入管法第61条第9小条)。本基本计划的目的是:在确立我国出入境管理的基本方针的同时,将本基本计划告诸国内外,通过按照它制定的各项政策,提高政策的透明度。
平成4年制定的出入境管理基本计划(以下称《第一次出入境管理基本计划》)贯彻“顺利的接收外国人”和“排除不受欢迎的的外国人”两大政策。出入境管理政策以促进我国社会健全发展、促进国际协调为基本观点,以“促进人才的顺利交流”和“处理非法就劳的外国人问题”为主要课题,这些正是出入境政策的使命所在。本次计划也不会改变《第一次出入境基本管理计划》的基本原则,但在具体的政策以及其中应该重视的课题等方面,有必要反映最近社会的要求,做重新认识。
当今世界,在国际化的同时,通信·运输手段的发展以及经济系统自由化的发展使全球化现象越来越显著,这要求我们必须在一个面向国际社会的更加开放的社会中谋求国民生活的稳定和繁荣。所以,我们必须创造一个使人才交流能够顺利进行的环境,尤其要针对我国经济的特点,适应我国产业结构和企业行动变化性的弹性人才活用的需要,进行正确并且平稳的出入境管理。
更进一步,我国将进入少子老龄社会的时代。特别是从2000年开始,预计人口将开始减少。由此带来的劳动力的减少我们该如何处理?如何处理才是合理的呢?人口减少的时代即将到来,这将给我国社会带来巨大变化。我们首先应该承认这是社会走向成熟的一个必然阶段,并且认同它。在推广保证国内劳动力的政策的同时,必须提高每个人乃至全社会的生产力来面对它。而另一方面,社会中有一种想法,用外来人口来补充减少的人口,以此来保持国内的繁荣。
但是,考虑到我国的历史以及日本人的社会文化思维和感受性,一下子接收大量外国人入境是不现实的。所以我们有必要逐渐地、周密地调整接收的范围(何种行业需要外国人)、条件(拥有何种经验和背景的外国人才能和日本人共同生活)、待遇(提供给接收的外国人何种社会生活条件)等方面的平衡,在不给社会带来摩擦的基础上进行接收工作,以此来保持社会的活力,追求社会的有形和无形财富的增加。在人口减少的时代真正到来之前,我们有必要展望未来,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准备我国的对应方法。本计划也将确认这一点。
另一方面,国际社会全球化的发展也同时要求存在一个强有力的组织形式,能够保证社会各方面的安全。我们必须维护我国社会的安全与秩序,并在此基础上推进我国社会的国际化,促进外国人的顺利接收。但是,我国社会仍然有大量的非法滞留者存在,仅官方的统计就有约27万人,加上偷渡者的人数这个数字将更加庞大。最近几年与“偷渡”有关的国际犯罪组织也在暗中渐渐活跃起来,这些组织引发的案件的有组织化和巧妙化已经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在日本的外国人的犯罪的深刻化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社会安全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次计划 1 将讨论如何更有力、更有效地处理这些问题。
出入境管理政策的目的是:通过政策的实施,维持社会的安全与秩序,在尊重人权的前提下,适应社会的需求推动外国人的接收,努力实现社会的合理化,建设一个日本人和外国人都能安居乐业、共同生活的社会。
最近国内外情况变化迅速,并且存在着许多不稳定的因素。所以本计划的制定以今后五年为目标。
Ⅱ与外国人入境·在留相关的情况
外国人入境·在留情况有许多变化和倾向,在此仅指出最近几年引起社会关心的现象和给社会带来重大影响的现象。
1、入境·在留外国人总体的增加与主要在留资格的动向
随着战后我国经济的复兴、国际交流的活跃以及国际航空路线的发展和完善,外国人入境人数一直在不断增加。昭和25年仅18,000人,昭和53年100万人,昭和59年200万人,平成2年突破了300万人。
最近几年受日元的急剧升值、阪神·谈路大地震及沙林事件等的影响,平成7年入国人数有所减少。但是平成8年突破了400万人,再次显示出增加倾向。平成9年创纪录达到4,669,514人。平成10年虽略有减少,仍然超过了450万人。外国人入境人数的不断增加,反映出世界正在走向全球化。
平成10年日本人的出国人数为15,806,218人。在日本人和外国人的出入境中日本人明显处于 “出超”的位置。
在外国入境者中旅游观光客等短期停留者占了九成以上。“在日本生活”的中长期停留外国人近几年来以平均每年20万人左右的速度增加。根据外国人登录者统计数字(外国人登录者包括一部分非法滞留者和旅游观光者),平成10年底共有l 512,116人,创当时最高纪录,约为开始实行外国人登录制度的昭和22年(639,358人)的2.4倍。这个数字约占平成10年我国人口总数(总务厅统计局《日本统计月报》推算人口约12,648万人)的1.2%。
另外,外国人登录者中以在留资格划分的话,拥有特别永久居住权的在日韩国人、在日朝鲜人最多,为533,396人,占全体的35%。这些相当于永久居住者的外国人在战后到昭和30年之间约占9成的比例,从那以后由于大量外国人的涌入,整体比例减少了4成。这些统计数字如实反映了我国社会在留外国人数的变化轨迹。同时,我们在生活中也确实看到我们的新邻居在不断的增加着。
我们有必要了解世界各国的情况。在此我们将各国外国人占国家总人口的比例做一下比较:瑞士约为19%,德国约为9%,英国约为4%(以上三国为1997年的统计数值),美国约为5%(1990的统计数值)。在发达国家中我国的外国人口比例绝对不能算高。
(1)以就劳为目的的外国人的入国·在留的变迁
对于入境·在留的外国人中的“外国劳动者”的变迁有几种不同的观点。
现行的出入境管理以在留资格(根据入国·在留的外国人的行动、身份、地位划分为不同类别)为根本制度。平成10年中以就劳在留资格(入管法别表1和2所示在留资格,但“外交”及“公务”除外)新入境的外国人登录者为101,891人,约占新入境总人数的3%。截止到同年末,以就劳在留资格入境的外国人登录者为118,996人。约占外国人登录者总数的8%。
但是实际上,持有无在留活动限制的在留资格的外国人(如以日裔为主的“日本人的配偶者”,“定住者”等在留资格)、在旅游的同时可以工作的劳动旅游(WorkingHoliday)制度的利用者、以及获得资格外活动许可的留学生等都可以就劳。所以“能够劳动”的外国人的比例实际上要更大一些。更进一步,在后文中我们还将提到,现在国内至少有大约27万的非法滞留者以及未包含在其中却非法入境、非法登陆并进而非法在留的大量夕L国人,如果将他们也看作“非法就劳者”,实际上“正在劳动”的外国人的数字将会更加庞大。我们甚至可以将他们统称为“外国劳动者”。
虽然我们很难掌握这些“能够劳动”和“正在劳动”的外国人的精确人数,但是只要概观一下以“能够劳动”在留资格在留的外国人的动向,就不难发现,虽然我国经济正处在低谷,其人数仍呈不断上升趋势。
其中,以外籍职员在留资格(“技术”、“人文知识·国际业务”、“企业内调动”)入境·在留的人数从平成九年开始增长。这一点充分证明这几年我国的外籍职员正在稳步增加。如果以国籍(出生地)来划分入境者,我们会发现在任何方面都是美国人最多,同时来自中国、印度的在留者明显增多。由此我们可以发现我国企业需求的一个方面。以就劳在留资格入境的外国人,受突发事件影响时偶尔会有增减,但总体来说仍然是一个增加的趋势。我们灵活运用当前政策所规定的接收形式,引入了具有技术、技能或知识的外国人。
(2)研修生、技能实习生的稳定增加与研修制度、技能实习制度的巩固
由于我国经济的国际化,许多企业从昭和四十年代开始向海外发展。由此产生了接受外国人进行技能研修的需求。在国外发展的企业将当地法人或有业务关系的日资企业的雇员送到日本,这些雇员在我国修得有关技术后再回到当地企业,在当地的企业中活用所学技术成为骨干。
之后,应产业界的接收要求,我们决定扩充发展这项制度,不仅仅面向某个企业,而是从为世界作贡献的角度出发,帮助发展中国家培养人才。在以平成2年6月实行的《修订版入管法和出入境管理及难民法》的第7条第1项第2号为基准制定的法务省令(以下称“基准省令”)中,增补了“研修”在留资格及其标准。
然后,平成5年,又设立了技能实习制度,允许经过研修掌握了一定技术的外国人与接收企业签订雇用契约,于研修结束后在实践中巩固所学技术。平成9年4月又对其在留期限作了延长。直到现在我们仍然在不断扩充这一制度。
平成6年以前以“研修”在留资格新入境的人数一直呈减少的趋势,之后便呈不断增加的趋势。平成10年中以“研修”在留资格新入境的人数为49,797人。由此我们可以观察到企业对扩大接收研修生规模的热情。
另一方面,自平成5年实行技能实习制度以来,技能实习生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加。平成10年中从研修转入技能实习的人数为13,066人,是平成9年的2倍还多。技能实习制度正不断在我国社会巩固着它的地位。
(3)学生,就学生的接收状况及接收的正规化
在昭和58年制定了“留学生10万人接受计划”后,政府已将推进外国留学生的接收作为一个基本的方针。
平成2年施行的修订本入管法中增加了“留学”(在大学、短期大学、专门学校[专修学校专门课程]学习)和“就学”(在高中以及其他学校学习)的在留资格,从出入境管理政策上明确了接收的标准。我们致力于通过有秩序的接收留学生·就学生,积极的促进国际学术文化交流。
平成10年中新入境的“留学生”为13,478人,“就学生”为14,540人。如果以国别(出生地)来划分的话,中国留学生为4,522人,约占总体的34%,然后是韩国,美国。中国就学生为6,518人,约占总体的45%,然后是韩国,台湾。
仔细观察近几年的变化我们会发现:平成4年新入境的留学生人数首次突破1万大关,之后 3 每年都保持在1万人左右;就学生新入境人数在平成4年为27,367人,平成5年却为18,127人,骤减了约1万人,之后仍然在不断减少,直到平成9年才转为增加,平成10年为14,540人。这是由于以就劳为目的的日语学校的激增致使入国审查变得更加严格,导致就学生人数骤减。平成9年以后的增长说明日语学校的运营步入了正规化。
另一方面,对伪装成学生而非法就劳的非法在留者(已计入外国人登录者数)的强制遣返也是导致以就学在留资格入境的外国人登录者人数减少的重要原因之一。平成9年起新入境人数开始增加,平成10年的外国人登录者数也开始增加。
在这些留学生中,大学毕业后选择在我国国内企业就业的学生也在增加。自平成6年起,获得“技术”、或“人文知识·国际业务”等在留资格的留学生人数每年保持在2,500人左右。从这一现象中我们可以看到在经济活动的国际化进程中,我国企业对了解日本的习惯和思维方式同时又有海外关系的外国人的活跃的期待。
(4)日裔入境的增加及与我国社会有深厚关系的外国人的增加
近几年来,日裔的入境已成为一大社会现象。日裔的大部分以 “日本人的配偶者”或“定住者”的在留资格入境·在留。持有以上在留资格的外国人都“与我国有密切联系”,特别是“与我国有血缘关系”。而“定住者”在留资格则是在平成2年施行的修订版入管法中新增加的。由于这些在留资格在活动上不受入管法的限制,所以有许多南美出身的日裔带着亲属来到日本,不是想常住,而是以就劳为目的。
以“日本人的配偶者”在留资格入境的新入境者近几年一直在增加,日裔入境者也在增加,这些说明我国的国际结婚现象也在增长。但是,平成10年突然比平成9年减少了22%,为24,572人。今后的变化很是让人关心。还有,在实际情况中,在入境后再与日本人结婚,将在留资格变更为“日本人的配偶者”的事例也不少。截止至平城10年底,持有“日本人的配偶者”在留资格的外国人登录者人数为264,844人,约占外国人登录者总人数的17.5%。
另一方面,平成10年持有“定住者”在留资格的新入境者数为21,501人。其中巴西人为12,543人,约占总人数的58%,之后是中国、秘鲁、菲律宾。在平成7年之前这个总数的增长一直很平缓,但平成8年已变为12,773人,约是前一年的1.9倍。平成9年激增至33,353人,为前一年的3.6倍。平成10年则为21,501人,比前一年减少了38%。导致平成8年开始的增长的原因之一是,平成8年9月份,如果在圣保罗总领事馆申请签证,当地日裔很容易就可以获得签证。
截止至平成10年末,持有“定住者”在留资格的外国人登录者人数为211,275人,并继续呈增长趋势。其中巴西人为115,536人,约占总人数的55%,其次是中国人和秘鲁人。
平城10年末持有“永住者”在留资格的外国人人数比平成5年末翻了一翻,达到93,364人。除在日韩国·朝鲜人外,其他的外国迁入者人数也正逐年稳步增长。
这些以“日本人的配偶者”或“定住者”在留资格在留的外国人(特别是日裔)中的大多数人并没有定住·永住的意图,但是不可否认“同我国社会关系紧密”的外国人数一直在增加,并且定住·永住化的趋势也在增强。
2、入管法违反者的变迁及各种问题
根据入国管理局的电脑统计数据,截止至平成11年7月1日,我国潜在的非法残留者数为268,421人,比上一次统计(平成11年1月1日)的271,048人减少了2,627人(约1%),比过去最多的平成5年5月1日的298,646人减少了30335人(约10.1%)。之所以会减少,一方面是近几年我国经济的低迷以及入国管理局与有关机关共同施行的有效的处理非法就劳政策的结果,同时这些政策也减少了以入境·在留为目的的假外国游客的流入。但是另一方面,以非法就劳为目的、以船只为工具的偷渡事件却屡禁不止。这些非法残留者的具体 4 情况如下。
(1)入管法违反者的变迁
截止至平成11年7月1日的非法在留者中,韩国人最多,有63,848人,约占全体的24%,其次为菲律宾、中国、泰国、秘鲁。近几年变化的特征是:过去一度最多、现在仍然很多的泰国人和马来西亚人在减少,而韩国人在增加。
在这些人中入境时的在留资格为“短期滞在”的人数为200,388人,约占75%。即4人中有3人伪装成游客入境。平成4年5月1日以“短期滞在”在留资格入境的非法残留者约占非法残留者人数的84%,之后一直在减少。最近以“兴行(演出)”等在留资格入境企图非法就劳的外国人人数有增加的倾向。
手续较简单的“寄港地上陆许可”以及“船员上陆许可”等特殊上陆许可制度是针对有临时上陆要求的外国人的。有人利用这一特殊制度取得上陆许可后便不法在留,这种情况时有发生。另外,据推测,有不少外国人虽然手持正规的在留资格却进行违法的资格外活动,或以“短期滞在”在留资格反复出入境,从事非法就劳。
最近几年又有一些新的动向。自平成8年开始,中国等近邻国家的轮船集体偷渡事件频繁发生,急剧增加。由于这些外国人没有办理正规的入国手续,所以我们很难掌握他们的实际情况。我们只能看看被出入境管理局强制遣返的非法在留者的人数。昭和50年代数字较小,平均每年在500人左右,从那以后一直在增加,平成10年激增至7,472人。非法滞在期间也正在向长期化的方向发展。造成这一事实的主要可能原因是:由于实施了入国审查制度并暂停了免签制度,那些企图到我国非法就劳的外国人通过正式手段入境变得困难,于是就只好坐轮船集体偷渡,或者购买国外犯罪组织制造的假护照入境。尤其是集体偷渡事件已经成为国际性问题,专门以帮助企图非法入境的外国人偷渡为生财之道的国际犯罪组织异常猖獗。犯罪组织经常保持偷渡两国之间的联系,有组织的确保偷渡费的回收,建造隐藏偷渡船只的仓库,将非法入境者在海上偷偷转入渔船,其手段越来越恶劣、越来越巧妙。
利用飞机非法入境、登陆的案例也发生过不少次。这些事情大多有伪造、改造护照的蛇头的参与。
针对这些蛇头,平成9年修订的入管法中增加了与集体偷渡有关的罪名,并加强了取缔。这些政策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非法入境者依然不断涌入。
(2)入管法违反事件的特征
①非法就劳期伺的长期化以及非法就劳的零星化和扩散化
被强行遣回的入管法违反者中8成以上为非法就劳者,而这种就劳期间正在变长。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非法就劳者向地方扩展以及同一地区非法就劳者人数的减少(零星化);(2)随着我国入国·在留外国人数和非法滞在者数的增加,我国社会对外国人存在的特殊感变淡,导致信息提供量减少,使取缔工作的效率降低;(3)由于登陆审查的严格化导致再次入境变得困难;(4)经济不景气导致收入减少,不容易在短期内赚够目标金额,致使在我国继续非法就劳的人口增多。
②与有组织的蛇头相关的恶性化·巧妙化案件的增加
入国管理局一直在严格登陆审查,加强取缔,努力减少非法滞留者。但是另一方面,随着与被称为蛇头的中国人偷渡中间人等国际犯罪组织有关的非法入境案件、与从事护照、外国人登录证明书等伪造的中间人有关的各种造假案件和有组织的假冒日裔案件等犯罪案件的增加,非法入境的各种手段正走向恶性化、巧妙化。
(3)非法滞在者带来的各种社会问题 非法滞在者中的绝大多数都参加非法劳动,这一点不仅可能威胁到作为我国出入境管理政策中心的在留资格制度的根本,而且在不同的行业里也会同日本人发生竞争,抢走本采就被工作危机困扰着的日本人的工作机会。在经济上,雇用低薪的非法劳动者的雇主会比雇用合法劳动者的雇主有更强的竞争力。非法就劳者的存在会妨碍经济竞争的公平性。
投诉在日外国人犯罪的案件呈增加趋势,给我国的社会治安产生了恶劣影响,这一点已经到了不可坐视的地步。在投诉的外国人犯罪的案件中非法入境者和司非法滞留者约占6成,并且有些非法滞在者有可能以籍贯·血缘结成团体,进行有组织的恶性犯罪。有时也会使事态深刻化,于当地住民之间产生裂痕。
另一方面,由于为非法劳动者介绍工作的蛇头得到了过多的非法利益,使这些劳动者受到剥削。也可能因为雇主方面的原因而得不到劳灾补偿和必要的医疗,得不到人权保障。
而人权问题上再加上由于非法滞在者而发生的未支付医疗费用的问题,将会给雇主、医疗机关、地方公共团体之间带来深刻矛盾。
Ⅲ 出入境管理政策的主要课题及今后的方针.
根据Ⅱ中所总结的近几年我国外国人入境和在留的情况,担任出入境管理的入国管理局在分析了国内外局势的前提下,致力于制定有效、高效的政策,使政策能够顺利、正确的施行。
出入境管理政策的根本是正确实现出入境管理的两大使命:(1)顺利接受外国人,(2)排除不受欢迎的外国人。今后要展望二十一世纪初社会发展的方向,适应时代的各种要求和国内外的具体需求,更加准确的进行出入境管理。
当前需要特别重视的课题为:(1)顺应国内社会发展趋势的要求,顺利接收社会需要的外国人。(2)进一步保障社会的安全,用现实并且有效的方法处理非法滞留者问题。(3)放松管制,使手续更加合理化。同时要建立国际性的协调体制。另一方面,在施行这些政策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到外国人的人权。
针对各项课题,出入境政策的方针和具体政策如下:
1、响应国际化与社会的要求顺利实现外国人的接收
当今的世界越来越国际化、全球化,我国应该以建设更加开放的经济社会为目标,保证人民生活的安定与繁荣。
当今的时代,通过产业结构、企业行动等社会领域的交流来取得国际上的相互理解极其重要。顺应社会需求,顺应我国国际化的要求,比以前更加主动地、顺利地、稳步地接收外国人的要求日益强烈。
但这并不简单地意味着我国要接收移民,大范围的、一步到位的接收大量外国人。我们必须充分地分析接收环境和其他国内外实际情况,积极活用各种现行的制度,适应社会的需求,灵活地接收外国人,避免给社会带来摩擦或动摇。
在中长期的计划中,应继续探索今后社会的合理形态,同时要达成社会共识,决定接受实现这一合理形态所必需的外国人的范围和应为其提供的待遇。
我国要实现对外国人的顺利接收,应从以下几个课题入手:
(1)顺利接收我国需要的外国劳动者
①至今为止的情况
第一次出入境管理基本计划关于接收以就劳为目的的外国人,一方面表示顺应时代的要求和社会变化的需要允许其登陆并可视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另一方面对于简单劳动者的接收则一直抱着慎重的态度。这基本上是一个稳定的政策。但是其中有几点仍需要重新讨论。
主要内容包括:取消“企业内调动”最长滞在期限5年的限制;整理“技能”的对象范围;如何正确使用“兴行(演出)”这一在留资格等等。其中取消“企业内调动”最长滞在期限 6 这一条。一方面是希望本国商人更有作为的外国政府的要求,同时也是推进规制缓和计划的要求。
经济的全球化、国际竞争的激化,国内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导致对拥有高度专门技术的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对经济活动的管制放松使企业的活动更加灵活,需要一个更为有弹性的人才来源。国际上也要求商业人员和技术人员能够自由流动。总之,从现在开始世界将进入一个物资、金融、信息以及人才、企业全球性流通的时代。
②今后的方针
由于上述情况,今后的出入境政策必须在保持我国社会的安全与秩序的前提下,满足上述要求,创造一个更加顺畅的接收外国人的环境。例如国内外众多企业提出要求制定“投资.经营”在留资格的标准,就长期出差等商业活动作出讨论。
因此,有必要适应社会的要求来制定出入境管理政策,维持包含劳务市场在内的社会秩序的稳定,不断进行管理、协调,保证竞争的公平性。促进国际商业人员流动,接收有专业技术的外国劳动者,同时为接收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进一步扩大接收。尤其现在信息产业的发展,会进一步促进其他产业的发展,出入境管理要保证这方面人才的交流。
通过这些努力,不仅可以保障我国社会的高级技术、技能人才,促进经济活动的多样化,还有可能从文化方面增强社会的活力,通过加强与国外的交流,扩大选择范围。另外,通过技术交流支援亚太地区经济也将促进国际合作的发展。
具体的,为了进一步积极的接收技术人员、技能人员,就应该重新制定最低工龄、接收范围、以及在留资格的范围的标准。同时,社会上现在有一些需求的形式没有与之完全匹配的在留资格,如果我们判断其应该接受,就应该增加相应的在留资格,使这些外国人,能够发挥自己的能力,同时又不会给日本劳务市场和社会生活带来恶劣影响。
从中长期来看,今后人口的减少会导致劳动力的不足。现在就有人提出,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发展,看护劳动行业的需求越来越高,有必要探讨在此行业内接收外国人劳动者。
对于专业人才、技术人才以及公认的优秀人才我们将一如既往地积极接收,同时将分析社会的需求,从以下几点分析是否接收:(1)提供劳动力的外国人的入境·在留不会给我国社会带来社会问题;(2)在保证技术或技能的基础上等价提供劳动力;(3)这些技术人员或技能人员对其他各国的必要性。还将重新分析与在留资格相对应的职种,根据实际情况及其对我国产业和国民生活的影响,制定出一项能够灵活调节外国人入境者数的接收方法。
(2)研修制度以及技能实习制度的正规、顺利发展和进一步充实
①至今为止的情况
以第一次出入境管理基本计划为基础,平成五年创立了以通过研修掌握了一定技术的人员为对象的技能实习制度。即为了使研修人员能够在研修结束后进一步巩固修得的技术,将更加高级的技术带回国家,允许研修人员和研修所在企业签订雇用协议,进一步研修技术。其目的是通过作为学习的“研修”和在雇用关系下学习技能的“技能实习”来有效的保证技术的转移,其主旨是通过接收研修生,实现技术转移,造就人才,为世界做出贡献。因此这项制度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支持。
在制定技能实习制度时规定,技能实习和研修的滞在期加起来不得超过2年。但是,发展中国家的有关人士反映:要学得预期的技术水平“2年以内”不一定够。同时结合社会各界的要求,将通过2年的研修和技能实习后能够达到预期技术水平的职种定为技能检定基础1级职种,并将其作为本制度的对象之一。而对于技术含量高的技能检定基础3级职种则将研修和技能实习合计2年的滞在期延长到3年,并从平成9年4月开始实施。由财团法人国际研修协力机构根据公益法人所实施的检定·资格考试的标准来进行评定,从研修转向技能实 7 习后,其在留资格也从“研修”变为“特定活动”。
作为技能实习制度的对象的技术也考虑到研修生送出国的要求,通过完善公正的评定制度,将技能实习制度的对象职种从制度开始施行起的17种增加到平成12年2月的55种。总共有约3万人的研修生转成技能实习生,进一步学习技术。但是,在技能实习制度巩固、发展的同时,研修生、技能实习生的失踪、逃跑事件以及精神健康方面的问题也日益显著。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是接收团体、接收企业、研修生本人、技能实习生本人以及外国的送出机关并没有完全理解作为学习的“研修”以及雇用关系下的技术实习制度的主旨和目的。
针对这些事态,平成11年2月制定了《研修生及技能实习生入境·在留管理指针》,用以指导、启发致力于相关制度正式化的有关人士。
另一方面,虽然技能实习制度的对象职种正在渐渐增加,但是现在能够转成技能实习的职种还只限于55个职种。有意见指出,对要求学得比技能实习更高的技术的研修生以及接收机关的要求还没有充分考虑。
②今后的方针
出入境管理政策一直贯彻通过接收外国人为国际作贡献,促进国际协作的基本方针。今后为了更加有效的实现它,要在国内创造一个便于接收研修生、技能实习生的环境。
研修生制度以及技能实习制度是在上述各方面的期望下创立,运行的,为了更加有效的实现技术转移,做出国际贡献,应该进一步完善、充实这些制度。由于接收培养研修生也会促进企业的国际业务和加强企业活力,接收机关对此制度的期望也在增加。要有计划的进一步充实完善广受各方面好评并不断巩固着的研修生制度和技能实习制度。
为此,首先要消除、改善本制度施行过程中日益显著的各种问题。必须继续按照上述指针对接收机关进行指导,防止出现失踪等现象。在灵活、正确的运用本政策的同时,重新探讨本政策,使其不断完善。
具体的,首先在实施研修和技能实习政策时要在确保正确合理的管理的基础上简化、合理化现行手续,使接收更加顺利。
其次,要进一步促进对研修制度以及技能实习制度的宗旨的理解。实行研修制度和技能实习制度,使研修生可以通过研修掌握基础技术,并允许掌握了足够的技术、能够有效果地进行技能实习的研修生与接收企业签订雇用合同,转入技能实习,在实践中学习更高的技术。为此,首先要创造可以让研修生掌握基础技术的充实的研修环境。同时要与有关省厅共同探讨这二项制度的具体方针,使研修和技能实习能够最有效的施行,使修得高级技术成为可能。
技能实习的对象职种范围一直在渐渐扩大。现在仍有呼声要求将技能实习范围扩大到农业、水产加工业、宾馆服务业等行业。今年后将与有关省厅协作探讨一个方案,对希望通过技能实习进一步掌握更高技术的研修生和接收机关的要求做出迅速、合理的回答。
在重新探讨这一制度的同时,有必要与有关省厅一起商讨创设独立在留资格的需要,为这些制度创造一个法律的基础。同时为了防止非法滞留者的非法就劳,要强化对接收机关的指导和与送出机关的合作。
在政府直接指导的同时,作为技能实习核心的财团法人国际研修协力机构也将建立一个能够更实现其充实机能的体制。
通过这些政策的实施,使不断巩固·发展着的研修制度和技能实习制度得到国际上的理解,适应它们各自的需要,发挥各自的作用。
(3)推动学术、文化、青少年交流,积极接收留学生、就学生
①至今为止的情况
为了保证学日语的就学生按照其在留资格进行活动,根据第一次出入境管理基本计划,按照 8 重新审查、探讨基准省令的方针,就如何正确接收就学生作了讨论。平成6年制定了《我国日语留学生的在留状况及接收方针》,要求对于有问题的教育设施要严格处理;要严格审查就学生学习日语的意图及其基础能力。
接收留学生、就学生是国际学术交流和青少年交流发展的强烈要求,加强在留管理实际上是为了进一步扩大接收。由于社会各界的要求,近几年来主要采取了如下措施。
首先,为了减少留学生问题、减轻申请者的负担,与“就学”在留资格对应的在留期限从原来的“6个月”延长至平成9年4月后的1年。
其次,原则上不允许留学生在完成专门学校的课程后在我国就职。但是自平成7年1月开始,对完成某些专修学校课程的留学生授予“专门士”称号,在明确、巩固了专门学校的职业实务教育机关的位置的前提下,允许其为就职而变更在留资格。
另一方面,原来从专修学校升入大学要求专修学校的学习内容一定要与大学的专业内容有关联关系,现在对其进行改革,允许只以继续学习为由更新在留期间。
平成11年重新探讨在留期限时新增加了“2年”的“留学”在留资格,给留学生带来了方便。
②今后的方针
学术·文化·青少年的交流有利于增进国际社会的相互理解,培养合作协调意识。各种青少年交流也是双方未来国际交流的主力人材之间的交流,应该有预见的推进它的发展。争取理解我国国情的外国青少年,强有助于我国将来的国际发展。
根据这一观点,我们希望进一步积极接收留学生、就学生,因为他们是我国和他们的祖国的未来。应该进一步推进留学生的接收制定出能够吸引世界各地优秀留学生的方案。
具体的,将与其他有关部门共同施行促进留学生、就学生以及研究者的接收的各项政策,并通过体育运动、商业活动、打工旅游等制度支援这一交流。
日韩将共同举办2002年世界杯足球赛。为了确保这次国际大赛的顺利进行,一方面要保证人才的顺利往来,另一方面也要阻止有可能带来问题的人的入境。
留学生的接收一直被认为是一种“知识性的国际贡献”。应该与有关省厅共同协调接收,改善包括有可能成为留学生的就学生在内的对我国抱有兴趣、勤奋好学的外国学生的接收环境,完善教育环境。
作为其中的一环,‘为了学生的便利和在留的合法化,直接与学生接触的教育机关应该对留学生、就学生的合法在留负责。
另外,出入境管理政策也将做出政策上的支持,考虑到留学生就职等完成学业后的去路问题,增加来我国留学的吸引力。即今后将积极承认已经得到广泛认可的留学生因就职而引起的在留资格的变更。这是因为,留学生是已经熟悉了我国社会的风俗习惯的外国人,可以在完成学业后在我国作为研究者或公司职员进行正常的社会活动,在产业界发挥积极作用。
同时也将支持外国学生在我国企业进行的就职体验计划,为外国学生体验、理解我国的商业文化提供机会。
(4)长期在留我国社会的外国人的定居的顺利化
①至今为止的情况
现在我国入境•在留的外国人中拥有“永住者”、“日本人的配偶”、“定住者”在留资格,或者持有其他在留资格但长年来一直作为我国社会的一员滞在的外国人数正在增加。他们与我国社会有着紧密的关系,这些外国人能否在我国安居乐业的重要性也随之不断增加。
出于这些考虑,平成8年7月开始允许满足一定条件的、有日本籍子女、希望一个人在我国监护·教育子女的外国人家长以“定住者”在留资格在留。另外,为了促使外国人在留的安定化,平成11年10月开始将27种在留资格中的21种在留期限从原来的“1年”延长为“3年”。
永住许可使外国人能够得到最安定的法律地位。这一许可将比以前略有放松。
②今后的方针
今后我国社会如果接收如上述(1)、(3)所示的外国人才,就应该稳定他们的社会地位,改善他们的生活环境,并且在多方面加以支持,努力创造一个日本人和外国人共生、共存的社会。
为此有必要探讨“永住权”、“定住者”在留资格的应用,使成为我国社会不可缺少的外国人能够有一个安定的社会地位。
对于作为我国社会的定居者和社会成员的外国人,今后要将现在不连续的政策改变成综合的、整体的外国人政策。
例如自平成2年起至今来日本的第2代、第3代南美日裔,给日本的教育机关、地方共同体等带来了巨大影响。今后有必要同政府各部门进一步就定住者的接收范围和接收后的各种政策进行探讨,做出综合的调整。
从政策为外国人服务的观点出发,对待作为日本社会的构成者、居住者的外国人,要保护他们的人权,在生活方面给予同日本人一样的支持。这时就要求与有关省厅,特别是与居住者关系最密切的地方公共团体或者NGO(非正式团体)建立合作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尝试建立一个协调体制,使得在办理外国人入境·在留手续的入国管理局中也接收其他与政府有关的咨询,然后再转达给有关机构。
2、关于非法滞在者的现实并且有效的对策
出入境管理政策的重要任务之一便是通过正确的接收外国人保持我国社会的安全和秩序。为了更加顺利的接收外国人,就更有必要进一步改善现在的司非法入境、非法滞留者的情况,整顿接收体制。非法滞在者大多进行着非法就劳,放任非法就劳者,就会使接收非法就劳者的雇主违反我国有关的劳动法规,也会产生许多人权问题。
所以出入境管理部门要在进一步增强力度解决以上问题的同时,制定更加现实的解决方案。其主要课题以及具体政策如下。
(1)实行强有力的、有效的非法滞在者对策
①至今为止的情况
第一次出入境管理基本计划为了防止以非法就劳为目的的外国人的入境和非法就劳的外国人的定着化,以减少以上事件为基本方针,施行了以下政策。
从平成五年开始提高了伪造、变造文件的识别技术,强化了登陆审查、取缔制度,加强了实际调查,扩充了收容设施,完善了护送遣返体制,确立了与国内外有关机关的协作关系。这些措施并不是无关联的,是在刑事司法部门的协作下进行的一个令企图非法就劳的外国人“不想来→不能来→不能入境→不能在留→强制遣返”的综合措施。
加强取缔机制,具体说就是增加机动取缔小组,增加对付复杂、恶性案件的专门小组,动员全国入境警卫官进行首都圈等范围的大规模取缔。
另外,平成元年修订的入管法增加了以非法雇主、蛇头为对象的非法就劳助长罪;针对平成8年以来轮船集体偷渡的猖獗,平成9年修订的入管法增加了与集体偷渡有关的罪名;平成11年为了加强对非法入境、非法登陆、进而非法在留的外国人的处理,增加了非法在留罪,并将被遣返后的再次入境申请限制期从1年延长至5年。通过对入管法的修订增加了处理非法滞在者的法律措施。②今后的方针
我国出入境管理秩序的维持是在在留资格制度的基础上实现的,其最高目标是,严格的排除现实中未拥有在留资格而在留的外国人,减少违反入管法的人数。
尽管近几年来非法滞留者人数逐年减少,其数量仍然很庞大,非法就劳时间也有增长的趋势。并且,现在以非法就劳为目的、以船舶集体偷渡等为入境手段、然后在我国非法滞留的非法入境者人数激增。这些非法在留行为不仅妨碍了出入境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还给我国的社会、经济、治安等方面带来了恶劣影响。鉴于这种情势,这次修订将增加非法在留罪,同时将建立24小时及时处理体制及时将外国人出入境记录和外国人登陆情况提供给有关机关。继续坚持取缔非法滞留者,严格入境审查,确切把握在留状况,积极开展教育活动,综合、有机的展开非法就劳对策。
今后的基本方针是:努力使靠有限的人力实现有效的取缔成为现实,重新修订制度,增加有效的强制遣返手段,利用高科技管理信息、使用信息,在加强同国内搜查机关的合作以便及时处理国际犯罪的同时,创造一个国际合作的环境。
在严格、公正的执行这一系列强制遣返手续的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到外国人的人权,这就要求我们努力整顿环境,提高职员的思想。
A信息管理与技术革新
信息管理要更加迅速的取得并管理外国人的出入境情报,正确的掌握实际情况,以便展开更加有效的从入国前开始直到归国后为止的综合性的管理政策。
现代的管理要求使用各种先进技术在瞬间收集掌握各种情报,并进行有效的运用,这对于身负维持日本社会的安全和秩序的出入境管理部门来说尤其重要。但是实际情况中仍然有些未能及时处理的情况,所以今后要推广使用可机器读取的护照和签证,完善硬件和软件体制。
另外,作为技术革新的一个方面,要发展对伪造、变造文件的鉴别技术。在伪造技术急速高度化的今天,尤其要增设高技术部门加强与各国之间的信息交换,同时要整体提高入境检察官和入境警备官的知识技术水平。
B加强取缔
入管法违反者不仅正在零星化、扩散化、长期化以至固定化,还在广泛化、恶性化、巧妙化,有些还在组织化。为了处理这些情况,必须要在具备了专业知识、技术、机动力的基础上展开广泛的取缔活动,尤其要针对与扰乱法纪的蛇头等有关的有组织的恶性案件、关系全国的复杂疑难案件、以及长期司非法滞在者作重点取缔。因此有必要在全国范围内收集恶性罪犯以及与非法滞在者有关的蛇头的情报,灵活有效的利用这些情报。
为了减少入管法违法者,就要正确的掌握外国人的在留状况,积极取缔,更重要的是要强化、充实预防工作,防止违法的雇用,防患于未然,配置负责防止违反入管法的专门职员,对雇主进行启发教育。
C灵活使用收容设施和早期遣返
要实现顺利的强制遣返,就必须完善并灵活有效的利用收容设施。在扩充东京入国管理局的收容所的同时,灵活有效的利用3处入国管理中心,完善减少入管法违法者的后援体制。同时也要进一步加强同各国驻日使馆的合作,尽快取得遣返归国所需的护照,早日实现遣返,以促进积极的取缔活动。
D确立同国内有关机关的合作体制
为了严厉打击非法在留罪、集团偷渡罪、非法就劳助长罪等犯罪行为,出入境管理部门在国内要强化与警察厅、劳动省、海上保安厅等有关机关的合作,同时灵活运用区域网络、因特网接收情报,构建新的情报收集体制,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违反入管法事件的发生,与有关机关建立紧密的信息交流、共享,必要时可共同行动以取得更好的取缔效果。
国际方面,在配合国内有关机关工作的同时,积极同有关国家的出入境管理机关及有关机关 11 取得联系,建立相互合作的体制并进行信息共享。
(2)在考虑到不法滞在者与我国社会的关系的情况下的处理方法
第一次出入境管理基本计划中已经明确表明,对于非法滞在者我国不采取有的国家施行的豁免政策。豁免政策是在一定的条件下承认非法滞在者的合法地位的政策,是为了维持法律秩序而施行的例外措施。即使“只此一次”也会导致那些期待着下一次的外国人的流入,诱发非法滞在的长期化,并不是解决非法滞在问题的良策,反而有导致事态恶化的危险。
所以我国对于非法滞在者,除司非法务大臣认定其有特别在留必要的时候允许其特别在留外,一律按照入管法强制遣送回国。
得到特别在留许可的外国人大多与日本人有密切的关系,或者在各方面已为将来在我国的生活打下基础的人。比较具体的有,同日本人结了婚,存在着婚姻关系的事实,除了入管法之外并没有违反其他任何法律。
对于特别在留许可,法务大臣要综合考虑每件案例的在留理由、外国人的家庭情况、生活情况、平时表现、人道主义的必要以及对其他非法滞在者的影响等各方面情况,如果此外国人同我国社会关系紧密,将其强制遣返将会产生重大的入道主义问题,则考虑允许其特别在留。
对于包括非法滞留者在内的滞留者,今后在原则上将按照(1)所述的方针,努力争取早日清除。对于那些个别的同日本人、永住者以及特别永住者有紧密关系,同我国社会关系密切的外国人,将从人道主义的观点出发酌情处理。
3其他主要课题
(1)由限制的放松和体制的完善而带来的人才交流的顺利进行
①至今为止的情况
第一次出入境管理法鉴于国际合作·国际交流的重要性,积极促进人才的交流。另外在整个社会推进规制缓和计划的形势下,要求政府各部门放松限制的声音不断强大,出入境管理部门也有必要实施一些具体的措施。
出于以上要求,在很大范围内放松了限制。平成6年趁关西国际机场开始运行的机会,完善了其审查机制,完善了地方机场国际化所需的审查机制,重新研究了促使其业务扩大化的审查机制,简化了申报文件,扩充了代理申请制度,扩大了免签、数次签证的对象范围。平成10年的修订入管法承认台湾护照为有效的入境护照。平成11年的修订入管法将允许再次入国的有效期限从1年以内扩大到3年以内。同年10月又开始实施修订后的在留期限政策。
应该进一步完善体制,加强对能够降落国际航班的地方机场的出入境管理,使政策能够为居住在全国各地的外国人服务。
②今后的方针
根据上述情况,今后的政策要继续维持我国社会的安全和秩序,进一步促进人才的顺利交流。同时,也将积极响应规制缓和计划,公开信息,减少行政支出。
具体的将探讨继续放宽如平成11年施行的延长再入国许可有效期、延长在留期限等管理制度的可能性。同时要大力推广可机器读取护照的使用,促进业务的自动化。
另外,为了保证预计平成17年开放的中部国际机场的顺利启动为了适应地方机场的国际化,必须完善现在的审查体制。同时,为了建立起一个高效率、完整的管理体制,就必须继续调整办事处,强化其机能。
对于在留我国的外国人的在留手续,一直是将有问题的案件和没问题的案件区分处理的。今后将进一步明确区分标准,对于有问题的案件要彻底查清,努力做到更加公正,使审查更加顺利。同时要尽量将审查方针公开化,使行政管理进一步透明化。关于手续的简单化、合理化,将鼓励对代理申请制度(委托熟悉手续的有关人士代替外国人办理申请手续)和事前检查制度(精通入管政策的团体在事前对申请文件进行检查)的有效利用,并讨论使用邮件、电子邮件申请的可能性。具体的例如:如何使飞机、轮船的工作人员的登陆手续更加合理化。
为了使政策能够更好的为人民服务,要积极开展活动,向人们提供有关信息,增加现有的咨询窗口,通过因特网等媒体扩大信息的提供量。同时开展公听制度,积极听取我国人民和外国人对出入境管理政策的意见和建议。
放宽限制、完善审查体制,将使手续更为简单迅速,有助于外国人滞在的安定化,改善其人权状况。另一方面,要施行这些手续,就必须提高职员酌思想意识,尊重外国人的人权。
(2)进一步推进国际合作
①至今为止的情况
第一次出入境管理基本计划将与外国的出入境管理行政机关之间的信息交换作为非法就劳处理对策的重要一环,这些信息包括受国际经济环境影响的外国剩余劳动力的情况,关于国外蛇头组织动向的情报等内容。
按照这一方针,对存在越国境人口移动问题的国家政府提出了解决问题或者改善状况的具体意见。同时,为了和同样被国际犯罪组织困扰的其他国家的出入境管理机关交换情报和意见,主办了“出入境管理研讨会”等国际会议。另一方面,考虑到亚洲太平洋地区各国出入境管理水平的提高有利于这一地区人才的正常交流,召开了专门研讨会,向发展中国家推广我国的伪造、变造文件的识别技术和出入境管理信息的自动处理技术。
②今后的方针
随着当今世界国际交流的活跃化、复杂化,各国出入境管理政府部门也越来越意识到协作解决各种问题的重要性。世界范围、亚太地区的出境管理的协作关系正在不断发展。特别是,近几年来集体偷渡、非法移民蛇头、买卖妇女儿童等与国际犯罪组织有关的事件不断发生,从保护人权的观点出发也迫切要求建立国际性的合作体制(制定国际组织犯罪条约及有关协议书)。
我国在与有关各国的出入境当局交换情报、共同作战、交流技术、尽最大努力推进国际合作的同时,要同有关各国建立紧密的联络体制,继续开办“出入境管理研讨会”,摸索建立国际出入境管理网络的方案。
我国应该采取以上的措施,在国际社会,特别是亚太地区继续自己的任务。
(3)合理应用难民认定制度
①至今为止的情况
我国认为对难民提供国际性的保护是我国对国际社会应承担的重要任务,在我国加入难民条约(昭和56年条约第21号)及其协议(昭和57年条约第1号)后,逐渐建立了必要的体制。但是,近几年来国际形势变化迅速,伴随着地区纷争及各国国内形势的不稳定,我国的难民认定申请数一直呈上升趋势。与此同时,社会的关心也越来越强烈。
难民认定遵守难民条约,根据难民条约中对难民的定义来进行认定。自制度实行到平城10年共有1,703人作过申请,其中227人通过认定,1,090未通过认定。
另一方面,对于虽然没有通过难民认定但根据其国家的现状实在难以归国的特殊情况,有弹性的在认定其为非难民之后仍给予其在留资格。到平成10年共有156人得到此种在留资格。
②今后的方针 当今国际形势瞬息万变,可以预料将不断的有难民流入。所以要努力发展信息的收集和调查技术,以便在有难民申请的时候能够迅速、正确的进行认定。迅速的处理案件不仅能够尽早保证真正的难民的稳定的社会地位,而且可以减少诱发滥用难民认定制度行为的可能性。
对于虽然没有通过难民认定但根据其国家的现状实在难以归国的申请者,将继续在仔细调查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处理。
注:
平成元年=1989年 平成2年=1990年 平成3年=1991年
平成4年=1992年 平成5年=1993年 平成6年=1994年
平成7年=1995年 平成8年=1996年 平成9年=1997年
平成10年=1998年 平成11年=1999年 平成12年=2000年
【法规名称】 日本出入境管理及难民认定法 【颁布部门】 【效力属性】 有效 【正文】日本出入境管理及难民认定法修正 1996年法律第28号修正 1997年5月1日法律第42号修正 19......
中国现行出入境管理体制的特殊性与复杂性本文所称中国出入境管理体制是指作为中国主体部分的中国内地的出入境管理体制,不包含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出入境管理体制在内。与......
出入境管理行政许可事项一、公民申请因私出国护照初审1、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法》2、条件:具有即墨市常住居民户口的居民、非法定不准出境人员3、程序:本人到出入境管理......
www.daodoc.com日本留学出入境详细解读如今旅游是越来越便利,只要有时间,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也不是没可能。不过说到留学可能很多同学都是第一次,当你办好了一系列复杂的手......
出入境管理工作总结总结是在一段时间内对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帮助我们有寻找学习和工作中的规律,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总结吧。但是却发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