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十二五”教育基本建设规划_江门市教育十二五规划
长春市“十二五”教育基本建设规划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江门市教育十二五规划”。
长春市“十二五”教育基本建设规划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适应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根据教育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加强教育系统基本建设规划的意见》和吉林省教育厅《关于做好“十二五”期间教育基本建设专项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立足于我市教育实际, 进一步加强我市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各级各类学校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全面提升办学条件,促进全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特制定我市“十二五”教育基本建设规划。
一、我市教育及基本建设现状及分析
(一)我市教育总体情况
截止到2010年9月1日,长春市义务教育段学校1815所,特殊教育学校9所,幼儿园678所。全市义务教育段在校生65.4万人,特殊教育在校生0.16万人,幼儿园在园儿童10.2万人。
1、学前教育
全市现有幼儿园678所,小学附设幼儿班384个,在园幼儿共计10.2万人。全市在园教职工0.9万人,专任教师0.57万人。专任教师专科及以上学历比例达到85.6%,幼教专业毕业3858人,占专任教师的67.3%,生师比17:1。至2010年小学招生人数中接受学前教育的比例达到99.6%。
全市幼儿园占地面积112.97万平方米,园舍建筑面积49.8万平方米,生均占地面积和园舍面积分别为11.1平方米和4.9平方米。
2、义务教育
至2010年9月1日,全市共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1815所,在校生65.4万人。全市义务教育段学校校园占地面积2716.9万平方米,其中农村学校占地2047.5万平方米,城镇学校占地669.4万平方米。全市生均用地面积41.54平方米,其中农村生均用地面积66.79平方米,城镇生均用地面积为19.26平方米。
全市义务教育段学校校舍建筑面积400.4万平方米,其中农村学校校舍建筑面积179.4万平方米,城镇学校校舍建筑面积221万平方米。长春市生均建筑面积6.12平方米,其中城镇生均建筑面积6.36平方米,农村生均建筑面积为5.85平方米。
3、特殊教育
全市特殊教育学校9所,在校生1611人,随班就读学生359人。现有教职工414人,其中专任教师303人,专任教师中71人接受过特殊教育专业培训,占专任教师总数的23.4%。
全市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发生了根本性改变,生均校舍面积在各类教育中处于最高为27.9平方米,生师比为最低4:1。占地面积6.6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生均占地面积和校舍面积分别为41.17平方米和21.68平方米。
(二)对“十二五”期间的预测及分析
“十二五”期间,我市学龄前人口将持续增加。0岁-6岁人口从2011年的59.30万增加到2014年的68.05万,达到峰值,2015年开始减少,“十二五”期末为67.55万。中小学适龄人口从2011年的75.40万增加到2015年的91.33万,2018年达到峰值,为94.74万。幼儿园园舍预计增加建筑面积18.04万平方米,中小学校舍预计增加建筑面积36.41万平方米。
二、教育基本建设存在的问题 教育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校际之间教育发展不均衡,优质教育资源满足不了广大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需求。
一是优质学前教育资源供给不足,公办园的供求矛盾突出。随着城镇化进程、外来人口的涌入和原有公办园的减少,现有的学前教育资源,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入托需求,特别是城市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和使用政策未得到有效落实,农村学前教育基础薄弱,发展滞后、城乡差距较大。
二是住宅小区配套建设托幼及中小学的比例过低。经市规划部门批准建设的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或义务教育学校,用地没有落实给教育部门,较多需配套的幼儿园或义务教育学校没有与住宅小区同步建设。
三是存在部分学校布局结构不合理现象。由于各区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导致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特别是个别老城区,学校规模小,网点多,难以达到标准化的办学条件要求
四是个别学校体量过大,在校生规模超标或班额超标。个别学校存在超级大校现象,班级数超过国家、省定标准。个别学校大班额问题突出,尽管我市先后出台了有关义务教育阶段均衡发展的有关文件,对学校的标准化提出明确意见,但是依旧存在超标超额问题。
三、规划编制原则
以贯彻落实《吉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为指导,以国家启动的专项工程为重点,以吉林省实施的教育发展重大项目为载体,以科学的学校布局调整规划为前提,结合长春市“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根据学龄人口的分布状况、未来发展趋势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要求,科学制定建设规划,提高教育资源配置效益。结合长春市教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兼顾当前和长远需求,突出重点,解决急需。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科学确定建设内容、建设规模和投资需求。准确把握基本建设投入规律,超前做好项目储备,在项目设计时适度留出余量和空间,以适应新的投资规模。统筹兼顾,提高效益,与校舍安全工程、农村初中改造工程二期、薄弱学校改造、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等中央或地方实施的校舍建设项目做好衔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四、主要目标和任务
总体目标:通过编制、实施“十二五”教育基建规划,实现教育资源优化,学校布局科学合理,建立完善校园、校舍建设数字化和网路化管理平台,创新校舍规划、建设、管理工作机制。
(一)特殊教育建设规划
总体目标:依托 “长春市孤独症儿童、少年康复中心”,为孤独症、脑瘫儿童、少年接受教育提供就学条件和服务。优化特殊学校办学条件,在办好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办好中等职业教育,扩大我市高校接受残障学生的规模。在“十二五”末期计划完成改造榆树市聋哑学校建设任务,长春市每个县(市)的特教学校都得到改造,重点建设“长春市孤独症儿童、少年康复中心”和绿园区自闭症儿童学校,让残障和超常学生在理解关爱中发展。
主要任务:榆树市聋哑学校拟新建教学楼4000平方米,计划投入640 万元。绿园区自闭症儿童学校建筑面积5846平方米,计划投入1749万元,可容纳394名学生入学。
(二)学前教育建设规划
总体目标:坚持学前教育公益性、普惠性原则和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加快建设公办幼儿园、改造提升农村幼儿园、配套建设城区幼儿园、扶持规范民办幼儿园,使全市学前教育优质资源总量进一步扩大,各级各类幼儿园的办园条件普遍改善。形成覆盖城乡、布局合理能够满足不同层次需求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为幼儿和家长提供方便就近、灵活多样、多种层次的学前教育服务。
全面提升农村幼儿园。以新建、改建、扩建乡镇中心园为重点,实现每个乡镇至少办好1一2所由财政全额拨款、质量较高、能发挥辐射带动作用的公办乡镇中心幼儿园,中心校附设的乡镇中心园应逐步实行剥离,独立建园。经济条件好,生源充足的大村独立建园,生源不足的小村可设分园或联合办园,实行资源共享,责任共担,进一步完善县、乡、村三级学前教育网络。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后富余的校舍设施、教育设备器材及教师等资源优先用于举办幼儿园。
建设任务:全市新建、改建、扩建公办幼儿园143所,建筑面积46万平方米,计划投入84419万元;购置设备1015套,计划投入1902万元。公办幼儿园比例由36%增加到50%左右,幼儿入公办园比例由39.8%增加到70%左右。每个农村乡(镇)建成一至两所标准化的公办中心幼儿园。
(三)教师周转宿舍建设规划
总体目标:“十二五”期间,以“一个乡(镇)建一所标准化学校”项目建设为基础,在60%的项目学校新建和改扩建一批布局合理、实用适用的农村学校教师周转宿舍,支持乡镇、村级学校和教学点项目建设,使农村特岗教师、支教交流教师和寄宿制学校管理教师等基本工作生活条件得到较大改善。主要任务:“十二五”期间,拟新建周转房112套,建筑面积65652平方米,概算投资8063万元。
(四)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规划
总体目标:通过调整和优化义务教育学校布局,科学规划校园校舍建设,实施若干建设项目和工程,完善薄弱学校办学条件,支持农村中小学寄宿制学校及附属生活设施建设,实现县域内学校间校园校舍资源大体均衡配置,推动义务教育学校校舍办学条件逐步达到国家、省定办学标准。
按照国家《城市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设标准》,适应城市普通中小学教育现代化、教育改革与发展以及推进素质教育对校园、校舍条件与环境的需要,重点解决个别学校体量过大,在校生规模超标或班额超标的问题。按照国家《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以“一个乡镇建一所标准化学校”为总体原则,新建或改建九年一贯制学校、中心校、普通初中。“十二五”期间,通过调整和优化义务教育学校布局,科学规划校园校舍建设,实施若干建设项目和工程,分阶段完成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基本实现教师、装备、实验室、校舍、图书等资源的标准化。
主要任务:
“十二五”期间,义务教育阶段拟实施257个项目,校舍108万平方米,投资14.3亿元。
五、投资和进度安排
全市“十二五”期间教育基本建设规划实施514个项目,总建筑面积161.55万平方米,总投资23.84亿元。
2011年计划实施项目144个,建筑面积45.23万平方米,资金需求66755万元。2012年计划实施项目108个,建筑面积33.93万平方米,资金需求50066万元。
2013年计划实施项目103个,建筑面积32.31万平方米,资金需求47682万元。
2014年计划实施项目87个,建筑面积27.46万平方米,资金需求40530万元。2015年计划实施项目72个,建筑面积22.62万平方米,资金需求33378万元。
六、保障措施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责任。强化各级政府的主导作用。各级政府要充分认识教育基本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推进学校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纳入工作重要议事日程。各级政府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切实履行统筹协调、规划制定、财政投入、政策支持、监督管理和保障公平等方面的责任。县(市)区政府是辖区内教育基本建设的责任主体,要根据本地区制定的教育基本建设规划,做好建设项目的实施。
二是加大资金投入,保障教育基本建设的顺利实施。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充分利用各专项建设资金,地方教育发展费和城市教育费附加,社会捐助资金。通过调整预算、加大社会捐助力度、完善各级教育经费投入机制等相应措施,足额安排配套资金,不得挤占正常学校基本建设资金。严格加强对学校基本建设资金的管理,切实做到专款专用。设立学校基本建设工程资金专户,实行专户管理,封闭运行。
三是完善对教育基本建设完成情况的检查督导机制。建立督促检查、考核奖惩和问责机制,确保按照规划完成各项建设任务。坚持督政与督学相结合,把落实情况作为检验和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工作实绩的一项重要指标。四是强化建设工程管理,保证建设工程质量。各县(市)区、开发区要充分重视学前教育、特殊教育、教师周转房及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等专项规划,根据时间进度,合理安排年度实施任务,保证各项工作有序衔接、周密组织。要严格按照基本建设程序管理,做好立项和可行性研究等项目前期工作。坚持先勘察、后设计、再施工的原则,建设、鉴定、检测、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必须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规范,执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要严格遵守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全面落实质量责任。
不断总结先进经验,努力打造全县教育强镇——汐子镇“十一五”教育规划总结及“十二五”教育规划为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汐子镇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好地满足人......
北京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十二五”规划(征求意见稿)前言一、方针和目标(一)指导方针(二)发展目标二、主要行动(一)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 (二)农民科学素质行动(三)城镇劳动者科学素质行......
(三)加强残疾人事业基础建设。主要任务:立足基层,面向残疾人群众,进一步加强残疾人组织建设,发挥残疾人和残疾人组织在残疾人事业发展中的主体作用。进一步完善综合服务设施建设,增......
钢铁业规划继续“二重奏” 一手兼并重组一手节能减排近日,市场有消息称,钢铁行业“十二五”规划初稿已经基本完成,下一步要向企业和相关部门征求意见,预计很快就将正式发布。另......
峰峰矿区中医院十二五规划(2011-2015)峰峰矿区中医院作为全区唯一一所集中医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的二级甲等中医医院,发展至今,中医特色成效显著,人才培养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