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高二政治文化生活课时练(二)_高二政治文化生活月考
1月高二政治文化生活课时练(二)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高二政治文化生活月考”。
高二政治试题
1.遍布世界的孔子学院都是各国教育部门主动向我国申办的。目前已有410所“孔子学院”在110个国家“开花结果”,还有74个国家的266个机构在排队申办。这表明
①中华文化的影响力不断增强,文化软实力不断提升②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 ③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④世界文化趋同现象越来越严重
A.①③B.②④C.①②D.①④
2.随着卷轴徐徐打开,书法名家题写的唐代诗词跃然纸上,丹青流转变成了漫天桃花,男女主人公“人面桃花相映红”的经典场景重现眼前。崔护这首脍炙人口的《题都城南庄》变成了一部时下最“火”的微电影。用微电影演绎和传播唐诗故事
①是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最佳途径②表明了现代科学技术对文化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③有利于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④有利于文化的创新促进文化的繁荣。
A.①③B.①②C.②④D.③④
3.越来越多的人使用键盘打字,用惯了电脑的手写汉字的能力会下降。针对汉字手写危机,央视科教频道推出了《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节目播出后收视率飙升4倍,微博话题点击突破18万,百度搜索高达42万。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
①汉字在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中的重要作用②汉字传承不能仅靠电脑输入代替汉字书写③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④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汉字书写变得不再重要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4.在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下列历史典故与民族精神内涵对应正确的是
①文成公主赴西藏和亲——勤劳勇敢②大禹化干戈为玉帛——团结统一③土尔扈特部东归——爱好和平④越王勾践卧薪尝胆——自强不息⑤台湾人民抗击荷兰殖民者——爱国主义
A.①③B.②④C.④⑤D.③⑤
5.2013年度“最美孝心少年”何秀巡和林章羽在母亲去世,父亲外出打工后,一起照顾生病的奶奶。课余他们喂猪、采茶叶、收玉米,凑钱为奶奶治病。他们的事迹让现场的每一位观众感动得潸然泪下。两位孝心少年的事迹启示我们,提高道德修养
A.要从我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要B.应把孝老爱亲作为最高追求
C.必须具备较高的科学文化修养D.是人生追求的最高目标
6.当前中国教育存在严重的功利化倾向,注重知识传授而淡化能力和道德培养,有人评价:上不能培养世界一流尖端人才,下不能培养出合格公民,这是中国教育的最大问题。因为这种应试教育
①忽略了教育具有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②忽略了教育对人的教化与培育作用③片面强调知识在人生发展中的作用④夸大了教育立德树人的功能
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 D.①②④
7.出门旅游,个人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着游客所在地区的居民形象;走出国门,每一位游客都是一张“国家名片”,在境外的一举一动,都代表着我们的国家形象。为此,出国旅游公民应当
①入乡随俗,尊重当地风俗习惯②取长补短,学习他国优秀文化③文明出行,维护礼仪之邦形象④率性而为,言谈举止不拘小节
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
8、某市是一个具有上千年文化底蕴的山城,古街道、古建筑、古民居星罗棋布。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市政府决定:在城市郊区征地建设新城,对旧城区推倒重建,其中一些极具地方特色的明清古民巷、古建筑和名人故居也在拆迁之列。计划公布后,遭到各界人士的强烈反
对,市民纷纷通过写信、打电话、发微博等方式发表自己的建议。重压之下,市政府在全市开展了关于旧城改造方案征集活动,并多次召开座谈会,组织专家团队进行科学论证,形成了新的方案,提交市人代会审批。新方案不再搞新城建设,对旧城改造依据现有的山水走势进行设计,保留了大量的森林湖泊等自然景观,同时加强了对古民巷、古建筑和名人故居的保护措施。新方案公布后得到了广大市民和各界人士的一致好评。
城镇化建设必须延续城市的历史文脉,“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这一要求的重要意义。
9、材料一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调查发现,我国230万个村庄中,依旧保存与自然相融合的村落规划、代表性民居、经典建筑、民俗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古村落,已由2005年的5000个左右减少到如今的2000多个。
材料二 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古村落的保护问题实际上是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对于物质遗产、非物质遗产以及文化传统的保护问题。保住了这些古村落就可能保住了凝结其中的历史文化积淀,保住了传统民俗民风的“活态体现”。
材料三 古村落的保护,不仅仅是一项历史文化抢救性工程,也是一项造福农民、美化乡村的民生工程。作家冯骥才曾大声疾呼:古村落是中国文化“压箱底”的宝贝。每座古村落都是一部厚重的书,千万不要在我们有机会认真读懂它之前就让它永远消失。
联系材料,请谈谈你对“古村落的保护,不仅仅是一项历史文化抢救性工程,也是一项造福农民、美化乡村的民生工程”的理解;(10分)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保护古村落有利于人们感受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认识到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增强民族自豪感。(3分)
②古村落是展现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对于研究我国传统文化的演进具有重要的作用。(2分)
③古村落作为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中创造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3分)
④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古村落的保护与合理开发有利于提升古村落的文化品位和村民的生活水平,使其成为造福农民的民生工程。所以,古村落的保护不仅仅是一项历史文化抢救性工程,也是一项造福农民、美化乡村的民生工程。(2分)
10.公益广告主要通过电视、广播和报纸等媒体,将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和喜怒哀乐以画面、声音或文字等形式呈现出来,以引导人们更新观念,促进社会和谐。由此可见,公益广告
①集中体现了大众传媒的娱乐功能②已成为先进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③能够引领文明风尚,激发正能量④能够对人产生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1.近年来,我国一些地方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热情高涨、争先恐后,投人大量人力财力,一旦申报成功,不惜杀鸡取卵,利用遗产的金字招牌过度开发,造成遗产本身不堪重负。上述做法是错误的,因为①世界文化遗产弥足珍贵,不宜开发利用
②世界文化遗产是全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③世界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根本动力
④确立世界文化遗产的根本目的在于保护遗产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2.电视剧《三国》通过描写从东汉末年群雄割据,到三国鼎立,再到司马家族篡魏后天下归晋的整个过程,展现了人文哲思、军政战略、兵法阵法等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该剧先后在韩国、日本和美国播出,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并夺得多个国际大奖。电视剧《三国》成功走出国门说明
①不同民族文化之间可以取长补短②文化交流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③文化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④不同民族文化之间既有个性也有共性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13.某中学将读书活动作为学校德育与教学的契合点,以“好读书,读好书,建设书香校园”为主题,精心策划,广泛发动,有效提升了学生的读写能力和文明素养。上述事实说明
①读书是获得知识的唯一途径
②科学文化知识能够陶冶情操、升华品德
③加强自身修养要脚踏实地、重在行动
④良好的科学文化修养有助于人们作出理性的行为选择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4、汉字是当今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也是唯一延续至今的象形文字。汉字的发展,经历了从繁到简、从不规范到规范的过程,识读和书写也越来越方便。几千年来,汉字从来没有被淘汰,相反,传播到周边许多国家,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进入20世纪,汉字开始遭遇前所未有的危机:20世纪初,一些学者主张“废除汉字”、“汉字拼音化”;50年代,国家推行简化汉字引发了汉字繁简之争;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人们手写汉字的机会越来越少,许多中国人正遭遇“提笔忘字”的尴尬。随着
结合材料和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电脑时代我们为什么要重视汉字书写。(8分)
①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着重要作用,传承汉字是中华儿女的历史责任。(3分)②汉字书写有利于愉悦身心、培养人的审美情趣,促进人的全面发展。(3分)③电脑时代,人们的汉字书写能力退化,值得关注和重视。(2分)
15、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民族文化异彩纷呈。某校高二某班就中华文化展开了探究性学习,请你参与期中。
材料一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的聚居地,印度、波斯、希腊、中华四大文明荟萃于此。目前所知对西藏最早的文字记载也是汉文典籍。不仅如此,国内外研究者想要了解公元六世纪以前的西域历史,都必须依靠汉文史料。早在《山海经》《穆天子传》等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典籍里,就记录了不少关于西域历史地理的传说。其后,《史记》《汉书》中对西域的记载更加丰富详实了。这些记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把西域包容在整个中华文明的全景中。
(1)材料一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哪些特点?(6分)
材料二 中国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少数民族文化工作,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法律和政策措施,积极支持和帮助少数民族发展文化事业。在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29项中国项目中,属于少数民族文化的有十几项,如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蒙古族调民歌,贵州侗族大歌、《格萨尔》史诗、青海热贡艺术、藏戏、新疆《玛纳斯》、蒙古族呼麦、甘肃花儿等。在中国公布的第二批510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少数民族项目占46.8%。中国的55个少数民族都有项目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2)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为什么要大力发展少数民族文化。(10分)
①民族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有利于增强少数民族的民族认同感,②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发展少数民族文化可以繁荣中华文化。③文化与政治经济相互交融。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有利于鼓舞少数民族同胞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民族团结。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是新形势下做好民族工作的必然选择。
16、从“文化传播”和“文化建设”角度,谈谈如何提升国民的交通文明素养?
①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充分发挥大众传媒在提升国民交通文明素养中的引导作用。②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发挥教育在传导传播交通法规中的重要作用。
③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导风尚,遵纪守法。
④开展亿万人民群众参加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营造遵守交通规则,文明驾驶的氛围,提升国民交通文明修养。
答案1-5ADACA6-7BB10-13DCDC8、
文化生活课时训练题(9)第九课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一、选择题(共20题) 2011年10月15日至18日,十七届六中全会在京召开。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
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1)文化与社会文化的内涵与特点(P6)文化的社会作用(P9)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P10)文化与综合国力(P11)(2)文化对人的影响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表现(P13)文化对人......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7篇高二政治《文化生活》教案,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高二政治《文化生活》教学计划一、课程间介:高二政治课以素质教育的实践性为根本目的,以树立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基础教育为直接要求,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知识与思想......
高二政治文化生活练习题1、环顾我们的身边的生活,各种文化活动目不暇接,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有。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是()A、2013年3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出访俄罗斯等国B、2013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