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检测技术复习资料_微生物检测技术复习题
微生物检测技术复习资料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微生物检测技术复习题”。
名词解释
1病原微生物:感染人、动植物,导致疾病发生的有害微生物。
2无菌操作:用于防止微生物进入人体组织或其它无菌范围的操作技术称为无菌操作 3灭菌:用物理和化学方法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一切微生物的方法
4菌落总数:指食品检样经过处理,在一定条件下培养后所得1g或1mL检样中所含细菌菌落的总数。
5大肠菌群:寄居于人及温血动物肠道内的肠居菌,随大便排出体外。食品中大肠菌群数越多,说明食品受粪便污染的程度越大。微生物: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楚的微小生物的总称。包括病毒、细菌、真菌、原生动物和某些藻类。
7微生物检测:基于微生物学的基本理论,利用微生物实验技术,根据各类产品卫生标准的要求,研究产品中微生物的种类、性质、活动规律等,用以判断环境、产品等卫生质量的一门应用技术。菌落:将细菌接种在固体培养基上经18∽24小时培养,长出肉眼可见的来源于一个细胞的细菌集团。荚膜:在某些细菌细胞外壁外存在着一层松散透明、厚度不定的胶状物质叫荚膜。10消毒: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的FF。
填空简答
1饮用水的微生物检测
大肠菌群是指示水质受粪便污染的指示菌,细菌总数指示水体受污染物污染的情况。我国GB5749-8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规定生活饮用水细菌总数每毫升不得超过100个,大肠菌群每升不得超过3个。培养基的分类(按物理性质):液体、固体、半固体、脱水培养基
3病毒的组成:核酸和蛋白质革兰氏染色:阴红阳紫 5 细菌特殊结构的功能:
鞭毛:是细菌的运动器官,鞭毛菌在液体环境下可自由移动,速度迅速,抗原性 1化学趋向性运动,有助于细菌向营养物质处前进,而逃离有害物质.2.与细菌致病性相关
3.可用以细菌的鉴定和分类
菌毛:菌毛是在某些细菌表面存在着一种比鞭毛更细、更短而直硬的丝状物,须用电镜观察。特点是:细、短、直、硬、多,菌毛与细菌运动无关,根据形态、结构和功能,可分为普通菌毛和性菌毛两类。前者与细菌吸附和侵染宿主有关,后者为中空管子,与传递遗传物质有关。
芽孢:芽孢是细菌的休眠体,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抵抗能力。耐热性、抗逆性强(抗热、抗辐射、抗化学物质和抗静水压等能力)
荚膜:①抗吞噬作用②黏附作用③抗有害物质的损伤作用④抗干燥作用⑤当缺乏营养时,荚膜可被利用作碳源和能源,有的荚膜还可作氮源。肺炎双球菌:光滑型(简称S型)产生荚膜,有毒;粗糙型(简称R型)不产生荚膜,无毒。7 芽孢:抗逆性强
8疯牛病
牛海绵状脑病(Bovine spongiform encephalopathy, BSE),又称疯牛病,是一种侵犯牛中枢神经系统的慢性的致命性疾病,由一种非常规的病毒——朊病毒(Prion)引起的一种亚
急性海绵状脑病,这类病还包括绵羊的搔痒病、人的克-雅氏病(Creutzfeldt-Jakob Syndrome , CJD)(又称早老痴呆症)、库鲁病以及最近发现的致死性家庭性失眠症等等。
朊病毒是一类非正常的病毒,它不含有通常病毒所含有的核酸,而是一种不含核酸仅有蛋白质的蛋白感染因子。
朊病毒属于亚病毒,亚病毒包括:类、拟、朊病毒三类。人类三大流行病原:线虫(原生、无脊椎动物动物)分类:包括自由生活线虫(海洋、淡水和土壤中)和危害植物的病原线虫人类病原真菌的分类:
1)浅部真菌:侵犯皮肤、毛发、指甲,为慢性,顽固性,但影响身体较小;
2)深部真菌:可侵犯全身内脏,严重的可引起死亡。
3)此外,有些真菌寄生于粮食、饲料、食品中,能产生毒素引起中毒性真菌病。12原核微生物常见类群
1)真细菌:细菌、放线菌、蓝细菌、支原体、立克次氏体和衣原体
2)古生菌 13真菌类群
鞭毛菌亚门、接合菌亚门、子囊菌亚门、担子菌亚门、半知菌亚门细菌的基本形态
细菌的种类虽然很多,但其基本形态只有三种:球菌(葡萄球菌、双球菌、链球菌、四联球菌、八叠球菌)、杆菌、螺旋菌(弧菌和螺菌)。15 病毒的分类
1)按感染的对象分
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昆虫病毒及真菌病毒,另外尚有亚病毒——类病毒(Viroids)拟病毒(Virusoid)和朊病毒(Prion)。
2)按遗传物质分类分
DNA病毒和RNA病毒两大类
(噬菌体寄生于细菌中病毒的总称。)高压蒸汽灭菌指标: 0.10MPa,121℃,20min左右纯种分离的技术方法
1)固体培养基纯种分离技术:① 稀释倒平板法;② 涂布平板法 ③平板划线分离法;④稀释摇管法——厌氧微生物的分离
2)液体培养基纯种分离技术——稀释法(不可靠)
3)单细胞(孢子)分离——显微分离
4)选择培养: ① 选择平板培养② 富集培养
问答题
1、微生物有益方面
1)微生物与粮食增产
固氮、解磷、解钾、生长激素、分解大分子碳源等促生产功能,抗病虫害。
2)微生物与能源供应
产乙醇、产甲烷、分解长链烃或脂肪酸为短链燃料,微生物电池、微生物采油。
3)微生物与资源开发
发酵产乙醇、丙酮、水杨酸等化工产品。
4)微生物与环境保护
微生物修复:重金属、降解塑胶废品、净化污水、监测环境污染等。
5)微生物与人类健康
生物制品:菌苗、疫苗、类毒素等;
代谢产物:胰岛素、白细胞介素、干扰素、链激酶及青霉素等抗生素。
2、微生物有害方面
1)人类疾病
1347年,鼠疫造成欧洲约2500万人死亡。
2)动植物疾病,降低食物产量及品质
1843-1847年,欧洲马铃薯晚疫病,饿死100万人,164万逃往北美。
3)污染水源、加工食品、医药
完达山刺五加致死事件、太湖蓝藻污染等。
4)破坏人类生活用品
家具、化妆品等损害、污染
3样品采集的原则
1)根据检验目的、样品特点、批量、检验方法、微生物的危害程度等确定采样方案。
2)采样、保存、运输、接收过程应遵循无菌操作程序,采取必要的措施保持样品的原有状态,防止样品中原有微生物的种类、数量变化(避免采样引入新的污染或者对微生物的杀灭因子)。
3)采样要讲究方法、有代表性,不同的样品有不同的要求,特别是某些特殊样品。
4)注意采样时间和种类:一般原则是根据不同疾病的特点和临床表现,确定采样时间和标本种类。
5)注意生物安全:采样中避免造成人员感染、标本和环境的污染。采用防护装备,注意安全操作和安全包装样品。
6)样品的包装、密封标志要明确,以备查询。(用于卫生质量评价的样品,应标明样品名称、编号、采样时间、采样量、采样者、检测项目等。)
利用某一特定微生物特有的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若有条带,则说明待测样品中含有目的菌,且目的菌的含量与条带的亮度呈正相关;若无条带,则说明待测样品中无目的菌。微生物检验的任务
1)研究各类产品的样品采集、运送、保存以及预处理方法,提高检出率。
2)根据各类产品的卫生标准要求,选择适合不同产品、针对不同检测目标的最佳检测方法,探讨影响产品卫生质量的有关微生物的检测、鉴定程序以及相关质量控制措施;利用微生物检验技术,正确进行各类样品的检验。
3)正确进行影响产品卫生质量的有关微生物的快速检测方法、自动化仪器的使用,并认真进行检验结果的分析和试验方法的评价。
4)及时对检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处理,并及时准确地进行结果报告。
5)对影响产品卫生质量及人类健康的相关环境的微生物进行调查、分析与质量控制。微生物的特点:个体小、比表面大;分布广、种类多;代谢强、繁殖快;易变异、抗性强 7 科赫法则:①分离、纯化单菌落;②分别接种寄主;③从致病寄主分离出相应菌株 8 微生物检测的意义
1)衡量动植物性产品卫生质量的重要指标,也是判定被检产品能否食用的科学依据。
2)可以判断产品加工环境卫生状况,对产品被微生物污染的程度作出正确的评价,为各项
卫生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提供传染病和人类、动物和食物中毒的防治措施。
3)“预防为主”:可以有效地防止或者减少食物中毒、人畜共患病的发生,保障人民的身
体健康。
4)对提高产品质量、避免经济损失、保证出口等方面具有政治上和经济上的重要意义。*微生物检测与植物检疫
植物检疫目的:发现、检出和鉴定有害微生物、昆虫、杂草等,作为出证或检疫处理的依据。外来有害生物爆发的因素:天敌、环境、寄主、潜在危害的认识(人为因素)。
关系:植物检疫的一部分,主要负责检测引起植物病害的微生物,防治病原物的进入或流出,保证农林园艺业安全。
设计题
病原微生物采集、分离、鉴定方案
安全检测技术复习资料1 生产安全关键技术包括:灾前抑制、前兆检测、早期监测、灾前扑救。2 检测包括检验和测量两方面的含义。检验是分辨出被测量值所归属的某一范围带,以此来......
A(仅供中药制药技术专业参考) 药品微生物检测技术部分知识点梳理□一、微生物的概念微生物是指那些形体微小、结构简单、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看见的微小生物类群的总称。(μm......
筛选抗生素产生菌的方法?关键是?与哪些要求有关?筛选抗生素产生茵的方法包括抑菌圈法、稀释法、扩散法、生物自显影法等。在这些方法中,试验茵的选择是成功的关键,它直接与检出的......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3篇微生物技术论文,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空气、食品接触面微生物检验方法、检验标准 目的:检测生产车间空气、操作人员手部、与食品有直接接触面的机械设备的微生物指标,生产区域环境当中病原微生物的监控,达到规定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