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家庭教育心理关爱要求_家庭教育心理学第7讲
七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家庭教育心理关爱要求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家庭教育心理学第7讲”。
七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家庭教育心理关爱要求
七年级学生心理发展状况参差不齐,有的学生进入青春期心理特点,敏锐多思,对异性有排斥心理;有的还处在小学生的心理阶段,活泼好动,爱表现,希望老师多表扬。家长一定要确认好自己孩子的当前状态,有针对性的确定交流方式 七年级学生面临以下问题,可能会导致学习自信心、交往能力和情绪控制等方面心理异常
1、学生从“老大”到“老小”;孩子进入中学,积极性普遍都较高,因他们脱离了“小”字,充满着种种新的幻想和憧憬,然而,一跨入中学大门,他们发现许许多多现象都向他们提出挑战。在小学时,他们是老大,而在中学,自己又是老小,社会、环境及家长对他们的要求都不一样,导致他们情绪上的不安;也可能会出现叛逆心理导致放纵情绪。小学阶段,教师和家长都保持着相当的权威,而进入中学,由于学生的独立性增强,都会有较多的民主。比如自己支配更多的钱和时间,能部分参与大人的而有些学生有时会错误地理解这种民主,会渐渐滋生叛逆心理。从而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在出勤、清洁、课堂纪律、作业、预习、复习等环节出现漏洞。教师同样的要求,可在不同学生身上的效果往往大相径庭,问题主要源自家庭教育的差异。任何时候,行为习惯和心理品质都是大树的根,而学习成绩只是树叶、花果。只有根深,才能叶茂、才有果实。因此,重视学生的行为习惯和心理品质的培养,在真正成熟之前,家长还是要保持适度的权威,要立规矩、要真督促、要适度的饥和寒。反对棍绊教育、反对贿赂孩子、反对盲目家教辅导。
2、功课“从寥寥无几”到“五花八门”。小学就那么寥寥的几门课,两三位老师一竿子包到底;而中学,一下子十几门课全端出来,老师一人授一门课;这节课刚一完,下一节又换了老师,换了内容,门门有作业,应接不暇。容易学习遭受挫折导致畏难情绪,在小学阶段成绩比较优秀的学生,对初中的学习成果期望值较高,如果开头不能尽快适应,受到挫折就会影响学习的信心。家长要协助孩子掌握中学阶段的学习特点和方法,最重要的是学会听课和主动预习、及时复习。家长不要过于看重考试分数,不同试卷的分数没有可比性,偶尔没有考好,也不能打击自信心。要鼓励并帮助孩子分析错例原因,既而发现学习或考试中的缺陷。
3、老师从“里里外外”到“抓大防小”。小学班主任一天到晚和他们在一起,老师不仅管课内,也管课外,不仅管学习,也管生活,而中学,班主任通常自己抓影响力大的班级表现而将许多日常事务布置给班委会,让班委会同学率领大家完成,科任老师作业批改和备课负担较重,一般是学生学习上有问题了方才找学生,于是小学时自觉性不够强的孩子就需要增强。过于自卑,内向的孩子要学会与老师沟通。家长要多与孩子沟通,进行及时的的思想疏导。因为家长更了解孩子自卑的诱因,更清楚孩子对老师的不满。要首先肯定孩子的长处,比如他可能板报出的不好,但劳动很认真。增强其自信心。要肯定教师的批评动机是关爱、是期待。促进其大胆与老师交流,这样就可以消除误会,缓解孩子的焦虑。
4、从“街坊邻居”到“五湖四海”。小学同伴大都是街坊邻居,中学则不同,五湖四海聚在一个教室,面孔陌生。同一年级的伙伴来自更大的范围,须重新选择朋友。现在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凡是都以我为中心。但班级是一个集体,唯我独尊必然要遭受挫折,主要是来自同学的不买账和老师的批评。如果不能正确对待,可能形成孤芳自赏,远离集体,甚至会激化矛盾,打架闹事,可见学会与同学相处十分重要。我们希望家长能坚持教育子女以“宽容、互助、自省、交流”处理好同学关系。,以期培养一种合作意识,树立一种团队精神,协助班主任营造一个良好的班级大家庭氛围。防止因为不善处理人际关系导致行为障碍 家长还要学会察言观色,从子女言谈举止中也许会发现孩子渐渐跟某个异性同学交往过密,其实这是生理趋于成熟导致的微妙心理变化。家长一定要以恰当的方式加以正确引导,既不能放任不管,亦不要棍棒相加。应当在时间上科学地提前教育,过早没有意义,太迟了恐怕抵挡不了欲望的冲击。内容上要引导健康爱好,充实子女兴趣。一定要避免子女接触不健康的书籍和音像制品,要防止孩子沉溺于网络游戏或聊天。因为毕竟是孩子,自制力还比较弱。最好高中毕业之前都不要破例。两句老话,黄毒猛与虎。玩物丧志。切忌,切记。
温馨的家庭亲情给子女一个永远的心理依靠。父母相敬如宾、尊老爱幼、爱岗敬业、遵纪守法、艰苦创业等美德对子女的潜移默化是长久而深远的。给子女一个可靠的经济保证很重要,而给子女一个温馨可靠的亲情环境更为重要。你的子女能否给你敞开心扉,诉说他(她)的苦与乐,这对你掌握孩子的思想动向非常关健。只有经常保持这种坦城的交流,才能实现两代人的成功对接。因此,抽陪朋友,陪客户的时间陪陪孩子,可能是一种更有效的投资。但不要跟孩子在一起就是说教,有时做做游戏、说说笑话、到野外郊游更有利于下一次教育。这一点,在学生的周记、作文中有很多表白。能感动、能教育孩子的,常来自于生活中琐事折射出的亲情。孩子的情商亦会在这种亲情中得到进一步提升。单亲家庭尤其要注重这一点,无论那一方,都应该关爱孩子,夫妻离异不甩掉作为家长的责任,不能剥夺孩子应得的父爱和母爱。这是法律、是道德,也是自己的切身利益。
1.七年级学生生理发育的主要特点:(主要表现为性的成熟趋
势)
(1)男生的身体迅速增长和呈豆芽形体型;(2)女生的身高发育减缓,体重、胸围迅速发育;(3)呼吸、消化和泌尿系统迅速发育;(4)心脏暂处缓慢发育时期;(5)神经系统机能迅速发育;(6)性器官和副性征迅速发育和发展;(7)骨骼组织与肌肉纤维以增长为主。
2.心理品质发展的主要特点(体现自我)
(1)半儿童、半成人,从少年向青年早期发展过渡;(2)活泼好动,好奇心强;(3)情感外露,情绪易变,待人热情,渴望师长关心;(4)自尊心、荣誉感、表现欲望迅速增强;(5)独立意向、成人感迅速增强;(6)性意识由神秘好奇向向往、爱慕方向发展。
3.思想品德发展的主要特点(同学集体影响加大,父母权威减弱)
(1)单纯幼稚,易受同龄人或周围环境影响;(2)交往能力与兴趣迅速增强,喜欢与同龄人交友;(3)在新环境中,具有渴求上进的思想;(4)社会性意识逐步增强,渴望参加各种活动,但思想方法单纯、片面、缺乏自我约束和控制能力。
1)家长要了解并顺应孩子身心发展特点,逐步改变小学时期的教育和管理方法,做好小学与初中的衔接工作,使自己孩子较快适应中学生活。利用孩子由小学进入中学的新鲜感和新的愿望,引导孩子全面发展,融入新集体生活。(2)家长要针对孩子好胜心强、意志力较薄弱、自控能力不足等特点,加强抗挫折教育和遵纪守法教育,重视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的训练。(3)家长要针对孩子好动、好模仿、精力充沛的特点,积极发展孩子的兴趣、爱好,开展各种有益的文体娱乐活动。(4)家长要关注并预防在七年级第二学期开始的分化现象。对孩子适当加强青春期的心理关爱。(5)家长要对迷恋网络等问题孩子及时寻求心理疏导、给予正确引导。
在教育上要关注一下几个方面:
道德行为方面
1、正确认识学习与未来的关系,树立好的学习动机和学习习惯,初步具有正确学习的意识。初步形成爱惜时间、自觉学习、按时完成学习任务,独立完成作业的态度和习惯。
2、初步形成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体,尊敬师长,与同学友爱相处,尊重关心他人,爱护帮助他人,积极为集体做好事集体意识和思想观念
3、初步具有惜时守信、讲究时效、竞争意识等思想观念。
4、初步形成热爱劳动,爱惜劳动成果,爱护公共财物,养成勤劳俭朴品德,逐步做到生活自理。
5、遵守社会公德,各项规章制度,初步形成良好的个人道德品质。
个性心理品质方面
(1)初步形成活泼开朗、积极向上、勇于进取的心理品质。(2)初步形成诚实正直、自尊、自爱的心理品质。(3)初步能够分辨是非、抵制错误思想言行。(4)初步形成健康的意志、情感、兴趣、爱好等心理品质。
家长应该多带领孩子、引导孩子
1、培养孩子关注时事,多参观旅游游览等活动
2、集体主义教育:多参与社交活动,不能按照小孩子看待,要让他参与到讨论中;学会融入集体生活中去。培养孩子团结友爱的精神,鼓励孩子参加班级和学校组织的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孩子集体意识和归宿感。
3、理想教育,正确的学习目标教育
4、劳动教育,以自我服务为主的劳动教育和劳动习惯的教育,减少依赖性
5、遵守学校纪律和规章制度的教育,《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文明礼貌、社会公德、良好的个人品德教育。
6、协调好与老师与同学之间的人际关系,家长应帮助孩子正确认识并学会处理各种人际关系。这些原则和技巧包括冲突解决、合作与竞争,学会拒绝以及尊重与支持等
7、勤劳俭朴、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
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1)诚实正直、积极进取的教育。(2)青春期心理卫生、男女同学正常交往及真诚友爱的教育。(3)正确的自尊、自爱教育。(4)初步的良好意志品质的教育和培养。
小学生心理年龄特点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儿童刚入学不久,对小学生活既有新鲜感,但又不习惯,因而一时难以适应;对学习有好奇感,却很难做到专心听讲,独立完成作业;很乐意和同学进行接......
大班幼儿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特点大班幼儿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特点 大班幼儿年龄特点1、自我评价能力逐步发展5岁以后,儿童的个性特征有了较明显的表现,其中最突出的是儿童自我......
家庭教育的特点及要求家庭是人们生活和消费的最基本单位,承担着生养和教育子女的基本社会职能。家庭对儿童和青少年的发育、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培养、品德的陶冶、个性的形......
大班幼儿(5—6岁)年龄特点及心理发展特点● 大班幼儿年龄特点1、自我评价能力逐步发展5岁以后,儿童的个性特征有了较明显的表现,其中最突出的是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这一时期儿......
学生申请入党的年龄要求:1、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第一章第一条的规定:“年满十八岁的中国工人、农民、军人、知识分子和社会阶层的先进分子,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愿意参加党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