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_大学生核心价值观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大学生核心价值观”。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班会目的:让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以荣辱观作为我们的行为准则和习惯,以正确的价值思想作为行动指南。
二、班会主题: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点滴做起
三、班会时间、地点:2014年4月24日晚7点整 438教室
四、班会对象: 12服设15班全体学生与班主任
五、班会流程:
1、主持人:文艺委员
2、班长发言:
各位同学,作为当代大学生,我感到无比骄傲与自豪,同时,也感到压力巨大。因此,我们对思想上需求日益剧增。自改革开放以来,物质文化发展使中国发展壮大,现在的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更是增加了中国人民的自豪感。在党的领导下中国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从“神一”到“神七”从无人到有人,“嫦娥一、二号”、“北斗卫星系统”、中国新兴战机歼20等尖端科技,这些领先世界的成就。但是由于长期物质建设,导致对精神文明方面建设被忽视。以致受到西方腐朽的思想入侵和腐蚀,使人民的价值观取向处于混乱之中,而建设一个全新的价值观就显得十分迫切。为此,中国共产党人注意到这个问题重要性,根据我国国情,形成了一套科学的价值体系,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的意义。大学生作为国家建设的重要力量。大学生的价值观取向就决定一个民族未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套科学的价值观适用于我国国情。因此,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这也是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础。
3、(学生干部)XXX:
同学们,我们当代大学生应当如何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现在虽仍是在校的学生,但只要我们现在储备广博得的知识,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以荣辱观作为我们的行为准则和习惯,以正确的价值思想作为行动指南。
坚持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我们党是依靠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取得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和发展的巨大历史性成就,马克思主义在党和国家生活的指导地位,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指导思想。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来是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的灵魂所系。是党和人民共同追求,应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来统一思想,鼓舞人心,凝聚力量,也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必有之路。坚持发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民族精神和时
代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精神支撑,是中华民族屹立不倒根本所在,历史的苦难没有压倒中国人民,反而促使中华民族振兴。爱国主义以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甘于奉献的伟大的民族精神。在改革开放时期,中华民族形成了勇于改革、敢于创新的时代精神。因此,我们大学生因此该志存高远、立志为国,服务于人民及伟大人民事业。作为一名预备党员,当发扬优秀的革命传统,用青春谱写华章。以杨善洲为榜样,以他的精神作为动力。把自己变成社会所需之才。
我们同时也要有正确世界观和生命观,生命是人之根本。以三生指导我们的生命观,以高尚的品质指导我们的行动。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反对享乐主义、利己主义的人生观,树立奋斗拼搏的价值人生观。所以,我们应当建功立业、无私奉献、报效祖国,以艰苦朴素勇于开拓、百折不饶,奋斗终生!
4、学习委员(XXX):
同学们,结合前面同学的发言我深刻认识到以下几点:
(一)提升理论素养,使大学生始终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为信仰。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性质和方向,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和社会变革的转型,社会意识出现了多样化倾向。面对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多样化情况,必须更加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牢牢掌握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权、主动权、话语权,用一元化的指导思想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潮。因此,培育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首要的是加强对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提高大学生的理论素养。既要对学生进行系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也要对西方各种理论流派进行介绍,让学生在比较中掌握真理,在选择中把握方向。要通过学习,使大学生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和科学理论认识党和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并能对现实生活中最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作出科学的、有说服力的解释和说明。要通过学习,使大学生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观察分析社会实际问题,从而更好地抵制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清除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影响。
(二)树立科学价值观,使大学生始终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指针。理想是指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同奋斗目标相联系、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具有实现可能性的对美好未来的追求与向往。当代中国的共同理想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理想信念的确立,源于科学的人生价值观。价值观是人们关于什么是价值、怎样评判价值等问题的根本观点。科学的价值观在大学生的心理活动中占据着核心地位,是大学生行为的最高调节器。大学生拥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决定了大学生有什么样的思维方式,有什么样的认知模式,有什么样的理想追求。价值观影响着大学生的需要、动机、兴趣、意志、品质等心理活动,科学的价值观能够使大学生正确把握自己的前途和命运,并把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民族、人民的前途命运紧紧地结合起来,并确立建设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要通过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夯实大学生的价值基石,树立大学生科学的价值观,从而激发大学生对生命、对真善美的追求和向往,强化大学生在行动选择中对他人和社会所承担的责任,正确理解幸福与追求幸福,树立具体的奋斗目标,把个人的目标追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统一起来。
(三)培育政治意识,使大学生始终以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为支柱。毛泽东曾经指出,人是要有一股气的。这股气就是要求人们必须要有一种精神作为生活支柱。在全球化的影响下,大学生面临着大量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冲击。随着对外交往增多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这一方面有利于大学生树立自强意识、创新意识、成才意识、创业意识;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使一些大学生产生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国家观念淡化等问题。在此情况下,通过加强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培育大学生的政治意识,加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使大学生既有世界眼光又有爱国情怀,正确处理好热爱祖国与关爱世界、为祖国服务与尽国际义务、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使他们发奋成才、务实创新、立志报国,自觉用火热的青春、过硬的本领、创新的素质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为促进社会和谐、民族振兴而不懈奋斗。
(四)提高道德品质,使大学生始终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践行标杆。确立与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以提高大学生的道德修养和素质为基础。高尚的道德素质在大学生成长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对大学生成长动机的帮助和强化,对成才过程的激励和引导。当前,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世界文化的大背景下进行的,不可避免地要受到人类历史进程的影响。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世界性的经济、文化也在加速形成。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利用是跨国界的,商品在全世界销售,资本跨国界流动,信息得以共享,各国经济交往中需要遵循共同规则,跨国公司本土化的程度不断提高,不仅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而且还要充分利用当地的人力资源。因此,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必须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切实提高他们的道德素质,使他们在应对国际国内各类事件中做到重人格、讲国格。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既是一种价值标准又是一种道德规范,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风尚的本质要求,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与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是我们在应对全球化和社会转型过程中必须树立的道德价值观。在全球化和社会转型的境遇中,人们的道德取向出现多元化,社会主义价值观和道德观受到了一定冲击,只要大学生高度认同并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并以此为标杆,引领整个社会风尚的发展方向,我国的和谐社会建设就有了坚实的道德基础。
5、班主任做班会总结:
当前我国的价值观的深层结构是以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本位的核心价值观,其表层结构是大众的价值观念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有四个方面,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这一体系,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和重大的实践意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就抓住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关键,把握了推进和谐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以人为本”的思想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思想具有极大的超越性。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社会的和谐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是联系在一起的。社会的和谐发展,首先要求人的全面发展,并为人的发展创造条件。没有人的全面发展,就不可能有社会的和谐发展,同时,人的全面发展也只有在和谐发展的社会中才能实现,其最终目的就是要与对大学生主体性和社会性的肯定统一起来,既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又要避免学生主体性的极度膨胀;既要大力提倡集体主义,又要反对忽视个人的价值,这对于我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现代人才培养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需要我们在教育实践中在青年大学生价值取向上处理好个体性与社会性的统一,树立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辩证统一的科学的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支撑和影响着所有价值判断,是对整个人类发展历史和未来走向的总概括。构建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应当揭示社会主义最本质的永恒的精神要素,避免为短期目标服务,它涵盖了人类一致的、共同的最终理想,同时应当关照时代和人民大众的现实需求。时代与人民大众的现实需求,是现实理性和走向未来的价值积淀,是形成核心价值观的现实基础。没有时代和人民大众的现实需求,核心价值观的建构就会缺乏现实的基础和动力,更难有效地推进和发展。核心价值观的产生和作用的发挥一定要与现实相衔接,才有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精神和价值体系中最根本、最重要和最集中的价值内核,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和系统化,必将成为青年大学生共同遵循和维护的行为准则,潜入青年大学生的思想和心灵深处,进而作为人们的价值传统和文化精神长期稳定下来,发挥代代相传的价值传递效用。核心价值观必须建立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之上。中国社会由封闭到开放,由农业文明走向工业文明,必须构建新的核心价值观,但同时应当认识到,任何一个民族,尤其是中华民族这样一个历史久远的伟大民族,过去、现在和将来,其核心价值观只能在历史文化积淀基础上结合新的社会发展和时代要求予以创造性地发展。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不能切断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血脉和价值传统。当然,对于历史文化血脉和价值传统,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和态度,注意防范价值观上的历史虚无主义和国粹主义两种风险和错误,努力建设与传统美德相衔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于社会的更加开放、文化的逐渐多彩以及人们自我意识的持续增强,利益意识的不断觉醒,张扬个性需要的日益激发,青年追求生活风格的个性化、多样化成为一种必然选择。于是,在多样化的发展机遇中,青年大学生必然表现出更加多样化的选择。从全社会的视角观察,个体层面上个性化必然构成群体层面上多样性的总体图景。在这里,核心价值观反映的是社会和人类的长远利益和未来发展方向,具有激励人心和鼓舞人们不断前进的作用,而且这种价值观包含着非常高尚和值得人们前赴后继为之献身的内在合理性。核心价值观必须
拥有崇高的精神因子。历史和实践证明,作为支撑一个民族的核心价值观理应具有很强的号召力和凝聚力,而号召力只能建立于崇高之上。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弘扬民族精神基础上提出来的,本质上既属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有机环节,又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伟大工程和目标指向。现代化进程的加速使我国进入发展机遇、流动机会骤增的时代,青年为自身发展进行抉择的自主程度在提高,个人的发展模式更趋于多样化。青年社会心理中生长出了一系列的新质:环保意识、公共服务意识、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等,尤其表现出了一种更符合时代理性和更表达价值关怀的人本化价值观取向,如责任心培养、诚信教育、同情心与爱心激励以及重视健康观念和珍爱生命意识的塑造等。在这里,我们强调的是一种融合了知识价值、道德价值、审美价值的精神价值,也即真、善、美的统一。最后,祝愿全体同学在人生的道路上灿烂辉煌。
12服设15班
2014年4月21日
120512班 14 黎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伟大祖国的富强不但是在政治上,包括经济、科学文化上昂首世界民族之林。90后的我们,承载着国家的新希......
8、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内容的高度凝练和概括,以极少的观念和范畴揭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精神实质,体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
大学生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力硕31 陈泽东 2131702004党的十八大首次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24个字来高度概括......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体会23日晚上,我们统一观看了“核心价值观讲坛”。一直以来,我们都接受党的教育,感受党的精神,推崇红歌文化。而这次的纪录片让我们从其他层次面更......
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民个人道德准则上的要求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公民道德是全体公民长期形成、共同认可并遵守的心理、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