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文学常识_初中语文必备文学常识
初中语文文学常识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初中语文必备文学常识”。
初中语文复习教学案(现代文专项)
七年级上册复习
第一单元:亲近文学 1.《为你打开一扇门》赵丽宏
这是一篇书序,课文用散文诗式的语句,阐述了文学是什么,形象深动地描绘了文学的魅力,激起青少年读者对文学的浓厚兴趣,鼓励他们去打开文学这扇神奇的大门。(憧憬、裨益、诠释、广袤、危言耸听、潜移默化)
2.《繁星》(巴金、现代作家)
课文围绕繁星,依次次写了“从前”“三年前”“如今”“有一夜”四个片段,表达了作者酷爱繁星的深切感受。(摇摇欲坠、模样模具、楷模模型、霎眼、昧)
写作特色:1.由实到虚,虚实结合2.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3.《冰心诗四首》(冰心)
《成功的花》写“成功的花”来之不易,告诉我们不要惊羡于别人成功所得到的荣誉,而要了解成功的后面蕴含的艰苦努力,花的成功如此,人的事业的成功.人生的成功发展,不都是如此吗?
《嫩绿的芽儿》以植物的生长来比喻青年的成长,劝勉青年人奋发努力,不断充实.提高.发展自己,敢为人类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和牺牲。
《母亲》
歌颂母爱的博大
无边
伟大无私。(鸟巢)《纸船》表现对母爱的 感恩和回报。(折叠)4.《“诺曼底”号遇难记》(雨果)
小说写了哈尔威船长在一次猝不及防的海南关头,勇于决断.沉着指挥.忘我救人。
(猝然、蓦地、势不可当、酣然入梦、刹那、失魂落魄、相提并论、肇祸)
5、古代寓言二则 诵读欣赏:
(1)古代诗词三首(次、赤、浣)
(2)泰戈尔诗三首(沐浴、匿笑、熠熠生辉、涟漪、诧异、栖息)第二单元:金色年华 6.《往事依依》(于漪)
课文“我”对初中求学生涯中一些萦绕胸怀因而十分留恋的往事的回忆,书写了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深情,告诉青少年要多读书,读好书,明做人之理,做一个志趣高尚的人。(浩淼、雕镂、绚丽、雨晦、心旷神怡、镌刻)
7、幼时记趣
8、《十三岁的机遇》
作者回顾了自己与北大的渊源,特别是在北大两年学习与生活的感受,表达了热爱北大赞美北大而必将离开北大的感情以及渴望自由飞翔、渴望创造的精神。(白驹过隙、弹指、迸溅、骤然、呜咽、徜徉、摒弃、犀利、积攒、撷取、曲径通幽、安恬、惆怅)
9、《伟人细胞》秦文君,选自长篇《男生贾里》,通过初一学生贾里为实现“伟人计划”而经历的三次失败(仇人变朋友,矮个风度、打工计划)以及一次不经意的获得了成功(拿破损的书)的曲折过程,说明必须从小事做起方能做大事的道理。(自诩、不屈不挠、罪魁祸首、跻身、荟萃、茅塞顿开、保佑)
10、《社戏》
作者按照盼看社戏、去看社戏、怀念社戏的思路构思文章。写月下行船的景色,表现我在去看社戏途中的愉快心情;写船头看戏的感觉,表现“我”对社戏的陶醉;写月夜归航的心情,表现孩子们欢快的心情和摇橹的本领;特别是课文的最后一段,含蓄地说明了怀念社戏的原因。
文章刻画了一群农家少年朋友的形象,表现了劳动人民淳朴·善良·友爱·无私·的美好品德,展示了农村自由天地中充满了诗情画意的儿童生活画卷,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11、《端午日》
此处按整看划船——竟赶鸭子——结束赛事的思路展开。描述了龙舟竞渡和追赶鸭子的欢快场面,展现了茶峒人淳朴民风,表现了奋发向上,合作争光的民族精神。
12、《本命年的回想》
作者回忆了近郊运河家乡几十年前的过年习俗,表现了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浓郁的乡土风味,歌颂了热爱生活、纯真可爱的父老乡亲。
313、《中秋咏月诗词三首》
14、《春》
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描绘了大地回春、生机勃发的动人景象,赞美春的活力带给人以希望和力量,激励人们抓紧春光努力工作,奋发向上。
情景交融
“盼着”“绘春”“颂春”三个部分
描绘了“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五幅图。
15、三峡
16、《济南的冬天》(作者)
这篇散文抓住济南冬天“温情”的特点,描绘了一幅幅济南特有的动人冬景,抒发了深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17、《夏》
散文写出了夏天紧张、热爱、急促的特点,表现了对夏天的热爱和对劳动者的赞美。
18、《斜塔上的实验》人物传记
是按照“摆动挂钟的启示——孩子和学生时代——比萨斜塔上的实验”思路。表现了伽利略不轻信权威,热爱科学,勇于创新,甘为科学奉献终身的精神。
19、《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论述了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20、《宇宙里有些什么》
1、科学小品,生动说明方式,介绍了关于恒星和星云,恒星系等天文知
识说明宇宙是物质的,运动的,无穷无尽的,人们一定能揭示更多的 宇宙 秘密 a写作特色,课文采用由近及远,由已知到未知的说明顺序
b运用多种说明方法说明事物;列数字,做比较,用比喻,分类别,举列子
21、《梦溪笔谈》二则 22·《天上的街市》(作者)
借助联想和想象,描绘了天街美好的生活图景,表现了对黑暗现实的憎恶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23·《七颗钻石》(作者)
童话讲述了一个小姑娘和她的母亲出于爱心多次让水而感动上帝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希望想大熊星座一样普照人间的愿望。24·《蔚蓝的王国》(作者)
散文诗
描写了种种美好的景物和快乐的人们,通篇都充溢着激情。25·《皇帝的新装》(作者)
童话通过一个愚蠢的皇帝被两个骗子愚弄,穿上一件看不见的——实际上根本不存在的新装,赤条条的举行游行大典的丑剧,深刻的揭露了皇帝及大小官吏的虚伪·奸诈·愚蠢的丑恶本质。童话的想象·夸张 对比描写和心理描写
七年级下册复习
1.《童年的朋友》(高尔基)
通过对外祖母形象的描绘,表现了外祖母乐观·坚毅的性格,对“我”的深厚的爱以及对“我”的一生的影响,抒发了“我”对外祖母的热爱,感激之情。2.《一面》
回忆与鲁迅先生见一面的情景,表现了鲁迅热爱劳动人民和关怀青年的高尚品格,抒发了对鲁迅先生的真挚而深厚的感情。
(1)题材典型,以小见大(2)抓住特征描写外貌 3.《我的老师》(作者)
感情线索:“回忆、依恋、思念”我的蔡老师 有主有从,详略的当的结构。4·《展示华夏文化魅力》
课文描述了世界顶级建筑大师·美籍华人贝聿铭在建筑设计上的杰出成就,赞扬了他高超的建筑设计和一片爱国之心。详写和略写相结合,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5、赵普
6·《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
散文
通过对百草园自由欢乐生活和三味书屋学习生活的记叙,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追求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真实而生动的再现了私塾教育的若干侧面。(1)·运用准确的词语表现景物特征,描写动作。(2)·叙事写景,井然有序。
(3)·运用比照的手法,突出中心意思。
7·《月迹》(贾平凹)
1·记叙了一家的几个孩童中秋追寻月亮的过程,描绘了皎洁的月亮和到处印现出月亮的景象,表现了孩童奇特敏锐的想象,以及为共同拥有美好事物而“满足”的可贵的心灵世界。
2·线索清晰:全文按照“盼月亮”——“寻月亮”——“议月亮”的顺序;重点内容:“寻月亮”又按照“中堂里”——“院内”——“院外”的顺序;寻·议月亮的过程中孩童的心理情绪“失望”——“嫉妒”“争执”——“越发觉得奇了”——“都觉得满足”;还有童心想象力发现的线索:“月亮市长了腿吗”——“似乎我们以在了月里”——“月亮就在每一个人的心里”
——“只要你愿意,它就有了哩”——“那月亮不是我们接在天上的印章吗?” 3·富于童趣。8·《三颗枸杞豆》
课文描述了虚度一生的三叔临终前的悔恨和他的悔恨对我教育,告诉我们:要抓住时间,抓住生命,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9·《我们家的男子汉》(王安忆)成年人写孩子趣事的文章。10·《柳叶儿》叙事散文,描写了童年时代,在那严重饥荒的岁月,上树爬高,抢柳叶儿,吃柳叶儿的乐趣,抒发了对柳叶儿的特殊的感情。
11、《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热情赞颂了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和他们英雄奋斗,前赴后继的革命精神,表现了广大人民对他们的无限崇敬和深切怀念。
作者采用了以瞻仰者本人的活动顺序为主,以纪念碑的方位顺序的辅兼顾其他顺序。
说明对象特征:巍峨,雄伟,庄严。12 《巍巍中山陵》中山陵的建筑特征及其在人民心中的崇高地位。2 抓住“巍巍”特征,按空间顺序,有重点地说明。
13、《凡尔赛宫》抓住特征,艺术价值高,突出重点进行说明。2 插入历史轶事,增强文章的趣味性。
14、短文两篇(黄鹤楼、于园)15 《松鼠》
科学作品。说明了松鼠漂亮,驯良,乖巧的特点,表明松鼠是一个“很讨人喜欢”的动物。1 合理安排说明顺序。2 运用拟人生动地说明事物。16 《松树金龟子》(法布尔)
科学小品 生动形象的语言 17 《国宝--大熊猫》
科普说明文
由果到因的逻辑顺序 18 《黔之驴》
19、《三个太阳》
通讯记叙了女画家-----,表现了南极考察对员为祖国,事业艰苦卓绝的奋斗情景,赞颂了我国科学工作者的民族气概和非凡胆略 20《录音新闻》
作为录音新闻,文字报道和现场录音相结合。
以时间为序报道事件的发生过程。21《“神州”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
本文抓住杨利伟出征这一场面,以速写的形式对这件事进行了报道。表达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豪感。
22、《新闻两篇》 《人民„》
真是地报道了我军渡江情况,详略得当,以叙为主,穿插评论,饱含感情。
新闻报道要求迅速及时内容真实,言简意明,已实施说话 新闻结构: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23、毛泽东诗词两首(沁园春 雪 卜算子 咏梅)
24、古代诗词三首(木兰诗、观刈麦、破阵子)
925、现代诗二首 回延安、再别康桥 25歌词三首
《我的中国心》(黄沾)
打动了海内外亿万中华儿女的心。歌词通过一位海外游子的诉说刻画了对祖国的拳拳赤子之心。
《在希望的田野上》(晓老)
通过对家乡充满的田野的赞美,抒发了对美好生活的赞美,歌颂了新生活,歌颂了新时代。
《黄河颂》(光未然)
以“我”为抒情主题,由黄河的形象,写到黄河的精神。
八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1《七律 长征》
这是一篇威武雄壮,气势磅礴的革命史诗它生动形象地概括了红军长征的光辉历程,热情洋溢地歌颂了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难,英勇顽强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充分显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力量无比顽强的生命力和战斗力。写作特色:
夸张手法的巧用,是本诗的显著特点。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2《长征组歌》两首
《四渡赤水出奇兵》说明毛主席用兵如神。
《过雪山草地》表现红军钢铁般的意志,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点明红军过雪山草地无往不胜的根本原因。3《老山界》
课文采取顺叙的方法,按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安排材料。主要表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红军不怕困难,艰苦奋斗的坚强意志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4《草》
1周副主席高尚人格
2多种描写方法刻画人物形象:语言描写,动作描写,肖像描写和心里描写。
5《长征节选》
1红军过草地的险恶环境,红军指战员丰富的内心世界。
2电视文学剧本的一般特点。
第二单元
6、枣核
以小见大表达了海外华人对故土的依恋之情 7《最后一课》 1作者及作品
2小说的普法战争为背景,通过阿尔斯省的 一个学生小弗斯士在足最后一课中的见闻感受,表现韩麦尔先生等法国人民在国土论亡时的悲愤心情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3小说刻画韩麦尔先生主要是通过语言动作和神态描写进行的,刻画小弗朗士主要运用心理描写进行的8《始终眷恋着祖国》 钱学深爱国报国的深情
9、古诗四首
10、晏子使楚 第三单元 11《背影》
1作者及散文作品代表作《绿》《荷塘月色》等 2摄取散光瞬间的选材构思法-----截取法
3此篇散文记叙了几年前作者在浦口车站和父亲分别时的情景,表现了父亲爱护儿子的深挚感情,抒发了对父亲的深切之情
12《甜甜的泥土》
这篇小小说通过一包奶糖化为“甜甜的泥土”的故事,表达了离异家庭的孩子渴望得到母爱的强烈愿望,也告诉人们人间的互亲互爱应该犹如宽广厚实的大地,无所不在,无处不有
写作特点;1立意新奇,结尾新奇2结构严谨,妙用对比手法
13、人琴俱忘 14《我的母亲》
本文深情的回忆了关于母亲的几个片段,表现母亲的可爱性格和能干才具,表现了对社会被压抑和埋没的妇女命运的深切同情和深刻思考15《父母的心》
本文通过一对穷夫妻最终拒绝优越的条件,又愿把自己任何一个孩子给富人的故事,表现了天下父母对自己子女的一颗崇高的爱心
写作特色:1一波三折,跌宕起伏2浓浓爱心,淡淡哀怨 第四单元
16、小石潭记
17、记承天寺夜游 18《阿里山纪行》
本文通过移步换景,形象地描绘了游览阿里山所见的迷人风光,抒发了
作者独特的感受,由衷地赞美了“阿里山的风光美如画”,赞扬台湾人民的生态意
识和利用生态发展旅游的理念,含蓄地表达两岸人民的心融会起来的共 同愿望。
19《美丽的西双版纳》
(1)西双版纳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2)对照手法的应用。20《蓝蓝的威尼斯》
本文的作者以行踪为线索,介绍了意大利的名城威尼斯奇特、瑰丽的风光和
文化艺术,展现了威尼斯的水美,建筑美和秋色美赞扬了中意两国人民悠久
而深厚的友谊。第五单元: 21《苏州园林》
(1)作者叶圣陶,江苏苏州人,名绍钧,作家,教育家,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
(2)本文由总到分地说明了各具特色的苏州园林的共同特征~使使游览者
无论站在那个点上,眼前总是完美的图画,表现了对苏州园林的赞赏 和眷恋之情。
(3)写作特色:综合运用说明,描写、议论等表达方式生动透彻的表现事物的特征。22《都市精灵》
(1)本文有感于某些现代都市连鸟雀也不见的现实状况,提出都市中人应当与鸟、鱼、兽共处的观点,表达了优化生活环境质量的愿望。23《幽静悲剧》
本文描绘了幽径藤萝之美和置身其中的情味,揭露了令人无比痛心的愚
民灭美的现实,抒发了矢志维护真善美的决心。写作特色。描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表达方式。24《明天不封阳台》本文叙说“我”家决定不封阳台的事情,揭示了人和自然的正确关系,表达了
人应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思想。
25、治水必躬亲 第六单元
26《从小就要爱科学》
本文说明了科技知识的重大意义和现代科技发展的巨大成就,高度评价
《21世纪,中国少儿科技百科全书》的特点和价值,勉励青少年从小爱科学,学
科学,将来为伟大祖国做出应有的贡献。27《在太空的理家》
(1)本文采用“总~分~总”机构,条例清晰,层次井然。(2)本文记叙了在太空中生活的情况,解说了太空生活不同于地面生活的原因,表现了在前线的冒险者的探索、奉献的牺牲精神。28《奇妙的克隆》
本文揭示了作为“无性繁殖”的一种方法的克隆的奥妙,介绍了克隆研究的发展和取得的成绩,提醒人们要平静地考虑克隆的含义,使克隆技术造福人类。
29《送你一束转基因花》本文指出了新型生物技术对于花卉育种的意义,说明了转基因的 科学含义和优良特性,展示了转基因花在商机和美化世界方面的光明前景。
八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1,《海燕》
1作者及其作品:高尔基,苏联作家,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2体裁:散文诗,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
3象征意义的理解:海燕:英勇善战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
波浪:革命高潮时的广大群众的力量
暴风雨:席卷一切反动腐朽势力的革命浪潮风暴
太阳:光明未来
海鸥,海鸭,企鹅:那些害怕革命会破坏他们安乐窝的形形色色假革命
不革命者
4文章通过对海燕在暴风雨来临之际勇敢者
欢乐的形象的描写,深刻反映了20世纪初俄国急剧发展的革命形势,热情地歌颂了俄国
无产阶级先驱者坚强无畏的战斗精神预示了无产阶级革命即将到来并必将取得胜利的前景。2,《白杨礼赞》1白杨的象征意义:象征了根据地的军民的及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意义”。
2本文运用象征手法,抓住白杨树的外形特征,借白杨树的不平凡形象,赞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抗战的北方军民,歌颂他们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抒发了作者对他们的崇敬和赞颂的感情。
3、《石榴》
作者 郭沫若
托石榴之物,言我们民族美好情操之志
(托物言志)散文
4、马说
5、《紫藤萝瀑布》
蕴含人生哲理,关注人生,自我砥砺的积极情怀。
(状物抒情散文)。第二单元 6《纪念白求恩》
(1)文章概述了白求恩同志来华帮助中国人民进行抗日战争的经历,表达了对白求恩同志逝世的深切悼念,高度赞扬了白求恩同志的国际精神,毫不利己专门为人的精神和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并号召全党向求恩同志学习。
(2)写作特色:本人用对比的方法 摆事实 讲道理。7《敬业与乐业》
(1)总体结构“总~分~总”:开头总起全篇;然后分别论述敬业与乐业,两个分论点平行并列;最后总结全篇。(论证条例清晰)。
(2)这篇演讲稿针对听讲者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敬业与乐业”论题,深入地论述了敬业也乐业的重要性,殷切的希望大家发扬敬业,乐业的精神,去过人类合理的生活。8《多一些宽容》
提倡人与人的精神最求的哲理议论文:人的高贵在于灵魂,保持纯正的精神最求。
9、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10、陋室铭 第三单元
11《沙漠里的奇怪现象》。
沙漠力度而奇怪现象及其形成的原因,说明一切怪异现象都可以用科学道理来说明的真理。12《我们的知识是有限》
(1)本文说明人类的知识是有限的,勉励人们不断探索未知的世界,揭开事物愈来愈多的隐秘。
(2)写作特点:本文用例典型,叙说生动形象。
13、短文两篇(活版、核舟记)
14、《叫三声夸克》
介绍物理学知识的说明文。作者按照逻辑顺序和时间顺序,由浅入深的说明物理学家在不同阶段对物质结构的研究和认识。以此为:原子——原子核——强子——夸克。文章重点介绍夸克这种超微粒子发现的全过程。
15《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科学说明文,运用多种说明方法;举列子,作比较,分类别,列数字,诠释 第四单元 16《孔乙己》 1作者及作品:鲁讯 本文选自《呐喊》
2孔乙己形象的社会意义,即中心思想
小说通过对孔乙己悲惨一生的描写,即反映封建文化和封建教育对下层知识分子的严重毒害,有力控诉了科举制度的罪恶;更着重表现了当时一般群众的冷漠麻木,从更深广意义上暴露封建社会的腐朽与黑暗
3写作特点:1通过外貌,语言,动作等方面描写,鲜明表现人物性格特征
2对比手法的运用。3语言精练,深刻,含蓄 17《范进中举》
1作者及作品《儒林外史》,吴敬梓
2课文通过对比描写范进中举前后社会,经济地位的变化忠,着重刻画,范进中举癫狂的丑态及其周围各色人等趋炎附势的嘴脸,有力的抨击了封建制度毒害知识分子的罪恶,辛辣的讽刺了科举制度下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深刻的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现实 3写作特点:a语言描写刻画人物
2运用夸张,对比手法讽刺
18、《口技》 19《变色龙》 1作者及作品
2小说通过对见风使舵,趋炎附势,媚上欺下的警官奥楚蘼洛夫这个沙皇忠实走狗的,刻画,揭露了沙皇专制
统治的黑暗腐败,也揭示了小市民阶层麻木,庸俗,愚昧的社会病苦 3对比的作用,六次判定,五次变色的前后对比 20《窗》
人生的美与丑;对比展现 第五单元 21《错过》
错过产生的原因及意义,我们要把握住最关键,最美好的机会,含笑对待人生的终点。22《散步》
1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及对生活的高度使命感 2写作特色;又小见大,从平凡中挖掘深意
23、《送东阳马生序》 24《我骄傲,我是一棵树》
象征,树的形象,抒发热爱 人民,关心人民的深厚感情,表现为人民服务,为人民献身的强烈愿望以及崇高的精神。
25、《有的人》
(1)鲁迅精神(2)对比手法 第六单元
26、悼念玛丽局里
27、在莫泊桑葬礼上的演说
28、在联邦德国海姆托市市长接见仪式上的答词
29、在萧红墓前五分钟讲演 30、北京申奥陈述发言 九年级上册基本篇目复习要点 第一单元
1《鼎湖山听泉》1按游山踪迹构建 移步换景 兼有时间顺序回以山泉是山的灵魂,透露自己的人生见解:历史是生生不息的美感是充满生机的2《林中小溪》1领略大自然的美感和小溪所显示的生命力量理解作者的信念2课文以第一人称来与写表现去小溪的顽强富于表现力 3《飞红滴翠记黄山》1了解解说词的一般写物2线索有3条—时间线空间线逻辑线(奇峰古松怪石云海日出温泉)4《画山秀水》杨塑
1散文从欣赏山水自然风景去发,去发掘由于奋斗而取得美好生活的内涵表现珍惜现在创造未来人生理想2桂林山水的景物和劳动人民的苦根生活结合起来写的作用赏析第二单元 5《故乡》鲁迅
1对比手法赏析景 理想中的故乡(记忆中的故乡)破落衰败萧索现实中的故乡
美丽色彩半色令人向往 人—闺吐运用肖像语言神情动作
杨二嫂
2“我”不是作者本人是追求我生活的知识分子的形象
3主题:旧时代中国农民生活的痛苦抒写了作者对现实中人与人之间相互隔膜的状态以及打破彼此隔膜探求人生新路的执著信念 6《我的叔叔于勒》法
莫泊桑
1故乡的情节:盼于勒—赞于勒—见于勒—躲于勒 2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赤裸的金钱关系 2小说的主人公为菲利普夫妇自私自利推利是图虚荣 4景物描写烘托人物心情
7《在烈日和暴雨下》老舍《骆驼祥子》
1祥子在烈日和暴雨下拉车挣命的情景,揭示下层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表达作者对劳动者的同情和理解 2多角度多层次描写景物
3祥子的悲惨遭遇来字“做车人”的冷酷和贱视命运的痛苦 8《多收三五斗》叶圣陶
20世纪30年代江南农村背景
1小说的主题—谷贱伤农丰收成灾2“丰收成灾”的原因——(帝国主义经济侵略投机倒根苛捐杂税3以“对话”揭示背景推动情节发展第三单元
9《成功》王国维三境界学说1境高瞻远瞩造定目标2境百折不饶艰苦奋斗3境豁然开朗妙手得之
10《创造学思想录》用思想录的形式主决在自由的状态下发挥想像打破习惯的思维方式开阔视野转换观念勤于思考大胆实践
11《学问和智慧》观点:学问离不开智慧,智慧也离不开学问,反对死读书,读死书主决重视能力培养 12《论美》弗兰西斯培根“美德最美”
1勉励人们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让美放射真正的光辉
2本文是一篇:杂感“ 3多用实例事理显豁 第四单元散文家 十三
散文家谈作文
(1)《白鹭》郭沫若
精巧~优美
讴歌那种“因为他常见,而被人忘却的美。”
(2)关于散文《白鹭》
抓住散文风格,十四
小说家谈小说(1)小说《百合花》茹志鹃
A情节安排的精巧合理
B细节描写
(2)关于小说《百合花》矛盾
独特的风格~清新、俊逸 十五
诗人谈诗(1)诗歌《一个生业的记忆》(2)宁静而深沉的意境
第五单元
陈涉世家、桃花园记、与朱元思书、捕蛇者说、岳阳楼记、醉翁亭记 二十二《绿》朱自清(1)绿墙的创意和价值(2)多种说明方法的运用
二十三《囚绿记》抗日战争爆发后一年所写(1)按“爱绿” “囚绿”“释绿”恋绿
(2)借物抒情即小见大,赞美那永垂屈服与黑暗的精神,颂扬忠贞不屈的民族气节,祈祝沦亡的祖国河山早日解放。二十四《环球城市
风行绿墙》(1)绿墙的创意和价值(2)多种说明方法的运用。二十五《一双手》
(1)一双手的最大特点~奇
(2)写作借鉴:抓住最具特征的部分描写外貌(《一面》)(3)表达对林业工人的无比崇敬之情。
九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关于戏剧
1、《威尼斯商人》莎士比亚。英国文文艺复兴时期、重要喜剧及悲剧作品。
作者的人文主义思想(追求完美的人生观、崇尚正义、仁爱、友谊)夏洛克是惟利是图。冷酷无情的高利贷者的形象。
2《江村小景》田汉
主题:控诉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扭曲了常人的灵魂。(1927年北洋军阀统治)
3《陈毅市长》全剧采用“冰糖葫芦式结构”以陈毅贯串。陈毅的性格:直率、重视科学、胸怀坦荡
4《一厘米》1以小见大的手法,“大”即如何让一个孩子有个健康的 心灵或一个人怎样看待尊严的问题。2烘托手法 第二单元
5《藤野先生》鲁迅《朝花夕拾》
依据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变,相识—相处怀念 线索:作者的爱国情感—暗线
选材典型:添改讲义、纠正解剖图、关心解剖、了解裹脚 弃医从文的原因 6《生命与和平相爱》
写作思路:从探究青年戴维成才的原因—犹太民族重视文化教育—为民族生存而奋斗 —热爱生命的主题
7《热爱生命》主题:绝境中顽强求生的精神品质 语句:狼的耐心真是可怕。人的耐心也同样可怕 细节描写8《享受生活》虽患多种残疾,以积极进取的态度享受生活。未一段话理解:热爱生命、人生,同时把自己融入社会。显示 宽广的胸襟,这也是作者去享受人生,愉快一生的精神源泉。第三单元 9《送行》
作品的主题
两种送行人是如何对比的送别诗句 10《给我的孩子们》丰子恺
体会作者对成人世界中“不自由主”的悲哀。表现对真善美的向往。11《台阶》
中国农民勤俭和坚韧的性格
以“台阶”为线索
刻画
朴实忠厚 一生艰辛
勤劳诚实 12《呼兰河传》萧红
作者对童年生活美好回忆给予自己心灵上的慰藉 第四单元
曹刿论战、邹忌讽齐王纳谏
《孟子》二章(鱼我所欲也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愚公移山
出师表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第五单元
19《雪》鲁迅散文 写作背景
两种雪的特点及作者的态度
作者更喜欢北方的雪,因为它具有战斗性和不屈的精神正是当时革命过程中所不可或缺的 20《雪》四人谈
王蒙:读《雪》需要联想,了解“赋、比、兴”(阅读方法)黄蓓佳:灵魂的柔软和坚硬(思想内容)斯婷:简洁精纯的《雪》(语言)李允经《雪》的独特之处。(结构)《树》(艾青)
以诗人敏感的心灵感受和锐利的政治目光深切地体察到了时代和社会脉搏的动向,意识到了我们伟大民族的觉醒已经到来。
《信念》(罗洛)
“高山柏”不是对“信念”的比喻,而是一种指向更为广阔的精神领域的象征。
《中国的土地》(刘湛秋)
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水乳交融般的艺术表现。
文学常识 鲁迅:鲁迅(1881--1936),字豫才,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
初中语文文学常识文学常识广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语文......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4篇初中语文文学常识,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初中语文文学常识文言部分:1.《论语》六则,选自论语的《学而》《为政》《公冶长》《述而》。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2.《扁鹊见蔡桓公》作......
初中语文文学常识在我们上学期间,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知识点吧!知识点也可以通俗的理解为重要的内容。为了帮助大家掌握重要知识点,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初中语文文学常识,仅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