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会诊问题生3_问题生会诊记录

2020-02-27 其他范文 下载本文

名师会诊问题生3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问题生会诊记录”。

名师会诊问题生

信息化社会给学生发展和学校教育带来了越来越多的负面效应,问题学生和学生问题呈上升趋势。几年前就有人写文章感慨“5+2

学生不可能生活在真空中,接受社会影响是必然的事,让学生更好地走向社会融入社会也是学校教育的目标之一,但学校教育的发展却滞后了社会发展的要求。多数学校在对问题学生的教育和学生问题的处理上满足于教师单枪匹马,习惯于教师单兵作战。而由于年龄、工作经验、社会阅历、性格特点等诸因素的影响,不同教师对同一事件的处理或对同一问题学生的教育,效果常常大不一样。有的三言两语就让学生心悦诚服,真心感谢老师的帮助和教育;有的可能说不上几句就与学生弄僵了关系,使学生产生敌对情绪;有的由于处理或教育不当甚至引发导致学生家长参与的师生或家校矛盾。

同时,由于高考升学率竞争极端化的错误导向以及由此产生的利益纷争,往往导致老师们相互封闭个人成功的经验,人为制造教育经验和智慧共享的封锁与壁垒。很多有用有效的措施和做法不能及时分享与推广,而一些错误的不合教育规律的做法却被某些老师奉为至宝,延用十几年。

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借鉴医院里对病人和疑难杂症进行会诊的做法,实行问题学生会诊制。

这种做法就是请学校中的教学能手、经验丰富的班主任或任课老师共同参与,组建会诊团队,搭建共享平台,分享教育智慧,形成互补机制,会诊问题学生,制定教育对策,以提高对问题学生的教育效果。

具体做法如下:

(一)收集学生资料,做好会诊准备。

在提出会诊申请之前,要尽可能收集学生详细的资料。这些资料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1、学生个人基本情况,如年龄、性别、民族、爱好等;

2、个人成长史,如小学和初中在哪里就读,学习成绩的变化,是否是班干部等,经历过什么学习或生活的挫折等;

3、个人最近表现,如与同学的交往情况,在班级中的日常表现等;

4、个人主要问题,最让老师棘手的问题是什么,类似的问题发生过几次。

除了收集个人情况外,还应当了解学生家庭情况,如家住农村还是市区,父母从事什么职业,家庭收入如何,最近家中有无大的变故等。

有因才有果,学生出现问题一定有原因。尽可能详尽地把握学生的资料就是为了查找问题背后的原因,只有准确地找到源头,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收集的资料越详尽就越能为准确地会诊学生问题,制定有效地教育对策提供前提和保证。

(二)针对学生问题,提出会诊要求。问题学生让老师感到棘手,一般有以下特点:

1、问题层出不穷,连续不断,往往是一个问题接一个问题,今天课堂违纪,明天抽烟被逮,后天逃课,私自外出;

2、身上同时存在多个问题,打架斗殴、扰乱课堂秩序、顶撞老师、逃课上网,好多些毛病同时集于一身;

3、问题典型长久,经常反复,如厌学、早恋、人际关系不良、抑郁狂躁等;

4、问题非常严重,危害安全,如聚众殴斗、爬墙逃课、抢劫诈骗等。

老师要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向级部、政教处提出会诊要求。要求包括两点:一是提出会诊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二是列出希望参与会诊的老师名单,供组建会诊团队时参考。

(三)根据会诊要求,组建会诊团队。

学校级部或政教处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和问题学生的情况,组建一支专业的会诊团队。

团队的成员应根据具体问题来确定,要以有利于问题的解决为根本原则。一般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教育教学经验:会诊成员要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特别是要有班主任工作经验。2.年龄:年青教师与学生代沟小,更容易理解学生,把握学生心理;年龄大的老师处理问题考虑的周到、稳妥。

3.性别:女老师情感细腻,富有同情心,善解人意;男老师可能更直爽干脆、果断一些,善于刀斩乱麻,澄清问题真相。

4.知识结构:文科方向的老师长于想象与联想,理科方向的老师长于逻辑推理;心理学方面的老师更多地从心理健康的角度考虑问题;思想品德方面的老师更多地注重道德品质的构建;教学一线老师强调知识对学生的作用,后勤管理服务人员则更注重学生良了习惯的养成。

会诊团队应根据学生问题而定,不同年龄、不同性别和不同知识结构的人在一起往往容易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打开思路,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制定出有效地教育对策。

(四)会诊问题学生,制定教育对策。

会诊问题学生要由级部或政教处通知参与会诊的老师,准时到达指定地点。

首先,要由提出会诊要求的老师介绍问题学生情况的学生的主要问题,回答会诊团队成员提出的问题。

其次,在彻底弄明白了问题学生的情况后,参与会诊的老师各抒己见,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认识,并提供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问题学生的班主任要认真做好记录,并及时与会诊团队的名师交流意见和看法,以寻求最佳策略。最后,在会诊团队的老师们共同商讨下,确定较好的解决办法,制定一套针对问题学生的完善的教育方案。

(五)落实会诊方案,反馈教育效果。

提出会诊要求的班主任或任课老师要认真记录好会诊方案,真正理解这些方法和措施,在对问题学生进行教育时,认真落实这些对策。要及时把教育效果反馈到级部或政教处,再由级部反馈给参与会诊的老师,以不断提高个人的会诊水平。

如果会诊方案实施以后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那么提出会诊要求的老师可以再次提出会诊申请,重新组成会诊团队,修正教育方案,直至问题解决。

三、取得的成效

(一)会诊问题学生,铲除了升学率竞争带来的教育经验和智慧的封锁与壁垒,搭建起共享平台,解决了老师们单打独斗的局面。面对形形色色的问题学生和日益复杂的学生问题,不同年龄、不同学科、不同教育背景的老师们聚在一起,形成互补机制,分享个人经验,碰撞思维火花,想办法出点子,群策群力,集中大家的智慧,制定有效的教育措施。

(二)会诊问题学生,制定出系统、完善而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案,大大提高了对问题学生的教育效果。

(三)会诊问题学生,促进了老师特别是年轻老师的专业成长。大家在一起共同分析问题学生,查找原因,制定对策,相互启发,取长补短,大大促进了教师教育水平的提高,特别是有利年轻老师快速成长。

四、注意的问题

(一)班主任或任课老师老师在提出会诊要求之前一定要对问题学生做尽可能详细的调查,提供尽可能多的材料。

(二)会诊团队的组建非常关键,要考虑年龄、性别、知识结构等多方面的因素,同质团队缺乏碰撞与活力,思路相对闭塞,想法容易趋同,在考虑到工作经验的同时,要注意团队的异质性。

(三)要认真落实会诊形成的教育方案,这是经验的结晶,是思维碰撞的结果,要保证落实到位。当然,也不能机械,要灵活机动。

(四)在会诊方案未达到预期效果,提出再次会诊申请时,可以由原先的会诊团队继续工作,也可以增加新的成员,必要的时候要组建新的团队。

(五)对于会诊形成的教育方案的实施情况和实施效果要及时反馈给会诊团队的成员,让老师们及时了解会诊情况,提高自己的会诊水平。

问题生工作总结

问题生转化工作总结由于问题生存在不少的缺点和错误,因此经常受到老师们的批评,家长的指责,他们往往在同学中抬不起头。他们更需要的是老师的关心,家庭、集体的温暖。实践证明,要......

会诊管理制度

会诊管理办法会诊是解决患者诊断与治疗的手段之一,凡遇下列情况,应及时申请会诊:疑难危重病例需要有关科室协助诊治;重大手术前因病情复杂,涉及各专科知识,需要提供咨询或协助;收治......

会诊制度

会诊制度1、凡遇疑难病例,应及时申请会诊。2、请会诊时应认真填写会诊记录单,须将患者的简要病史、初步诊断意见及会诊目的书写清楚。各科室设立会诊单签收本,于送会诊单时一并......

会诊制度

会诊制度会诊是发挥有关专业人员的集体智慧,更恰当地解决疑难病例的诊疗,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 全的重要环节。会诊也是各科室之间或各医院之间协作的重要形式。一、在病......

会诊制度

会诊制度 1、医疗会诊包括:急诊会诊、科内会诊、科间会诊、全院会诊、院外会诊等。2、急诊会诊可以电话或书面形式通知相关科室,相关科室在接到会诊通知后,应在15分钟内到位。......

《名师会诊问题生3.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名师会诊问题生3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问题生会诊记录 名师 问题生会诊记录 名师
[其他范文]相关推荐
[其他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