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过程_过程教学

2020-02-25 其他范文 下载本文

教学过程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过程教学”。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孔子拜师》讲述了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拜老子为师的故事。体现了孔子谦虚好学、孜孜以求的治学精神和老子诲人不倦、爱护晚辈的品行,课文还渗透了“学无止境”的精神。

本节课,我力求体现《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主动探究,通过感受人物形象,体验人物的内心世界,获得更多自己独特的阅读感受;鼓励学生在反复诵读中积累语言,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进一步加深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和增强民族自豪感.。学习目标:

1、会认“日夜兼程 风尘仆仆 纳闷 风餐露宿 毫无保留 传授 佩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激发对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

4、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能用联系生活或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教学重点:

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过程,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教学难点:

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学无止境,为人要谦逊大度、真诚无私。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课前收集了解孔子和老子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板书课题:孔子拜师

(拜字左右两边都是手的变形,右边多出的一横表示大地,两手着地下拜,表示非常虔诚。)

谁来学学古人做做拜的动作,两手四指并拢,左手在外,叠在一起(两手四指并拢,拇指自然向上,左手在外,右手在内,两手相贴平叠,掌心朝内;从胸前举高齐额,向下推出,两臂伸开;同时弯腰鞠躬,起身时自然垂手或袖手);拜师的时候应该是诚心诚意、恭恭敬敬。现在我是老师,大家向我做做拜师的动作。

各位弟子请坐。

2、了解孔子吗?来说说。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他的一生言行,被他的学生编成《论语》一书,流传于世。在两千多年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儒家文化逐渐成为中国的正统文化,并影响到世界各国。由于孔子的卓越贡献和深远影响,他被中国人尊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

3、就是这样的一位至圣先师——孔子拜谁为师?(老子)孔子和老子的名字里都有一个子,这是古时候对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如:孟子、墨子、荀子。我们来尊敬地称呼他们。师傅教学生叫授徒。(板书:徒)

4、让我们带着对老师的恭敬再读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①拜师原因②拜师经过③老师结果)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语

1、师:下面让我们走进课文,去了解孔子和老子这两位古代了不起的人物。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检查词语掌握情况。小老师分行教读。

授:是交给、授予的意思,所以是“扌”;授的左边表示它的意义,是形旁,右边的表示它的读音,是声旁,像这样的字就叫形声字。形声字还有:芳。

跟老师在黑板上写一写这个字,左边的“扌”写得稍窄,右边的“受”写得稍宽。

这是古人造字的一种方法,我们的祖先真聪明,我们识字时可以利用形声字的规律来学习。

齐读词语(注意读准加点字的字音)。

三、再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

1、师:生字又回到课文,请同学们仔细读读课文,找到写孔子拜师的原因、经过、结果的句子,用“ ”画出。

四、研读感悟

(一).班级交流:拜师原因

1、孔子年轻的时候,就已经是远近闻名的老师了。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三十岁的时候,他离开家乡曲阜,去洛阳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齐读该段话。

师:谁能把孔子拜师的原因用下面的句式说一说

说话:因为孔子觉得,所以孔子拜老子为师。

孔子之所以,是因为。师:什么叫渊博?补充字典解释:渊:深;博:广。渊博:(知识)深而且广。

师:字典是我们的好帮手,查字典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词义。师:孔子的知识是真的不够渊博吗?

生:不是,孔子年轻的时候,就已经是远近闻名的老师了。

师:远近闻名?(无论是远处还是近处都听过这个名字,形容很有名。)师:是啊,孔子当时已经是远近闻名的老师,他还去拜师求学,这说明他?他是多么谦虚好学(板书:谦虚好学)指导朗读。

(二).班级交流:拜师过程

1、路上。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

齐读

师:相距上千里有多远?相距上千里,孔子也许从百花盛开的春天一直走到了烈日炎炎的夏天;相距上千里,孔子也许从落叶纷飞的秋天一直走到了白雪皑皑的冬天。相距上千里,没有船,没有车,全凭一双脚,孔子跋山涉水,终于到了洛阳。

师:孔子拜师还遇到哪些困难? 听——(多媒体播放风雨雷电声)师:假如你们现在是孔子,会怎么做?

生:我会怀着永远不放弃的希望向前走着,去洛阳拜师。师:又是风来又是雨,孔子你停一停,好吗? 生:不好,早点见到老师,就能学到更多知识。师:天黑了,孔子你停一停,行吗? 生:不好,我得赶路。

师:困了,孔子你怎么不睡觉啊? 生:我在树上打个盹就行了。(全场笑)师:饿了,孔子你怎么不吃饭啊? 生:我会去树林里找野果子吃。

师:在露天吃饭在露天睡觉,就是哪个词? 生:风餐露宿。

师:不分白天黑夜地走路,就是哪个词? 生:日夜兼程。

师:我们把词语送到句子中去读。

师:孔子一心拜名师,哪怕千里路迢迢!谁来读? 生(朗读):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师:她读得怎么样?

生:我觉得她读得好,因为她把“兼”读得急,看出很辛苦。生:我从“兼”字感到孔子日夜赶路,很急、很辛苦。师:示范读。说说老师读得怎么样?

师:那你读一读。(学生朗读。)还有谁来读?(一位学生站起来朗读)她读得怎 样?

生:我觉得她读得很好,因为她把“终于”读得很重,说明孔子很高兴。生:因为孔子终于走到洛阳,可以见到老师,很高兴,所以我读得响。师:好,只要你说得有道理,怎么理解就怎么读。师:孔子一心拜名师,哪怕风餐宿露、日夜兼程!谁来读? 评议

师:经过了几个月的千辛万苦,千难万险,孔子终于来到了洛阳,此时站在我们眼前的孔子会是什么样的呢?你能从文中找一个词来说说吗? 师:风尘仆仆的孔子是怎么样的?我们来想象一下

是啊,孔子为了求学,已走了上千里;孔子为了求学,很久都没好好吃顿饭。

我们从这段话中可以想象出孔子旅途劳累、风尘仆仆的样子,这样理解词语的方法就是联系上下文。联系上下文也是理解词义的好办法。

师:孔子为了求学一路艰辛,不怕苦、不怕累,从中我们体会到孔子对知识是那样的渴望,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求知若渴”。

2、相见。“老人家,您就是老聃先生吧?”“你是——”“学生孔丘,特地来拜见老师,请收下我这个学生。”“你就是仲尼啊,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研究学问你不比我差,为什么还要拜我为师呢?”“多谢老师等候。学习是没有止境的。您的学问渊博,跟您学习,一定会大有长进的。”

孔子和老子相见时有一段生动的对话。同桌分角色自由练习,然后请同学分角色朗读,直接读人物语言。

这一段对话让我印象深刻:①、“你就是仲尼啊,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研究学问你不比我差,为什么还要拜我为师呢?”

师:迎候的近义词?意思有什么不一样?迎候好在哪?

生:“迎候”和“等候”都是等待的意思,但“迎候”是到某个地方等候、迎候,“等候”则不表示迎接的意思。

②学习是没有止境的。您的学问渊博,跟您学习,一定会大有长进的。师:齐读“学习是没有止境的”。这是孔子对学习的理解,其实这些也是孔子拜师的根本原因。这句话可以用一个成语来代替,是什么?(学无止境)

师:可是老师不明白,把老子的知识学完了,学习不就到头了吗?是这样吗? 生:知识很多,永远学不完。师:现在是小学——

生:将来还要读四年级,三年后读中学,再读大学。生:还要考研究生。师:学习就完了吗? 生:还要考博士。

师:是啊,工作了,还要学习,学习是没有尽头的。

师:在我们身边也有许多人在这样做呢!比如,我们在座的老师们都很有学问了,可是,他们为了把学生教得更棒。每天还在不停地学习着,研究着。你们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呢?

生:我爷爷退休了,每天晚上都还要看报纸。

生:我妈妈是医生,已经工作很多年了,但是还在不断学习医学知识......师:对,这些都是学无止境,都值得我们学习。联系生活实际也是理解词义的好方法。

(三).班级交流:拜师结果

从此,孔子每天不离老师左右,随时请教。老子也把自己的学问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他。

①谁把写孔子的句子读读。

②你们说说孔子是怎样学习的?(勤学好问)③谁把写老子的句子读读。④你们谈谈老子是怎样教的?

⑤把我们的理解送入朗读中,再次朗读

五、联系实际 升华情感

1、人们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也敬重他们的品行。对两位圣人的赞美,可以用一副对联——(板书)“上联孔子拜师谦虚好学 下联老子授徒谦和知礼 ”现在要把上下联的后四个字换一换,你认为可以用什么词语?上联——

生:求知若渴 勤学好问 师:下联——

生:毫无保留 诲人不倦 师:横批可以是什么?—— 生:——

2.补充好学的对联: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勤奋学习 希望大家像孔子一样,做一个勤学好问、学无止境的人

3.《孔子拜师》的故事流传至今,对人们影响很大。我们来读读孔子的名言。再次走进这位“至圣先师”。温故而知新。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这几句话,我们齐读一下这四句名言

六、作业

1、课后搜集关于孔子、老子的小故事,开一个读书交流会

2、熟读并背诵课文后孔子名言。

学无止境

原因 孔 子 老 子 经过 拜 授

结果 师 徒

谦求勤 诲毫谦

虚知学 人无和

好若好 不保知

学渴学 倦留礼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揭示课题1.课件展示《奥塔山丘上的房子》 师: 今天黎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幅很特别的绘画作品,想欣赏吗? 2.引导学生欣赏作品。 师: 它是一幅油画作品,是西班牙著名......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具体讲述两个问题:古今中外对教学过程基本阶段的认识,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古今中外对教学过程基本阶段的认识有:苏联教育家凯洛夫认为系统地传授和学习知识......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环节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多媒体视频歌曲展示:《人大代表之歌》 仰望着国徽 庄严闪亮 神圣职责 牢记心上 一切权利属于人民 人民利益至高无上 雄壮的国歌 神舟飞......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1、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 出示谜面:小小马儿跑不停,日日夜夜不休息。 嘀哒嘀哒真好听, 提醒我们要早起。对,是钟表。2、瞧,一家钟表店开......

教学过程

师:课后反思: 拿到《窃读记》这篇教材到上公开课只有四天时间,我前后设计了四次教案,但是在两次的试教中都宣告失败.从我最初的设想要设计开放的提问,抓住文本中出色的语言......

《教学过程.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教学过程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过程教学 教学过程 过程教学 教学过程
[其他范文]相关推荐
[其他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