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留学概况_中国概况留学生
中国留学概况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中国概况留学生”。
绿色:留学代表人物
红色:各个时期的主要特点
一、留学时代分期:
以时间为主线,结合重大社会事件、留学人员身份、资金来源等几个方面,将出国留学生分为十代。其中,清政府派出的120 名留美幼童为第一代,光绪初年(1877 年)派出的近百名海军留学生为第二代,20 世纪初的留日学生为第三代,“庚款留学生” 和赴美求学的“自助学者” 为第四代,留法勤工俭学学生为第五代,20 年代的留苏学生为第六代,1927-1937 年国民政府时期官派和自费赴美欧的留学生为第七代,1938-1948 年期间留学欧美的学生为第八代,20 世纪50 年代中国政府向苏联和东欧派出的留学生为第九代,改革开放至今各类公派、自费留学生为第十代。
晚晴留学:一、二、三代留学生——富国强兵梦想 民国时期留学:(包括1911-1945年的庚款留学生——第四代,1915年开始的留法勤工留学生——第五代,20年代的留苏学生——第六代,1927-1937年的第七代留学生,1938-1938年的留欧、美学生——第八代)
纵观民国时期的留学史,无不与中国之命运息息相关,俨然是一部中国发展为一个独立自主国家的辛酸史。在20世纪10—20年代的留学运动其主旨在于探寻中国的出路,寻求救国理论,为之后的革命培养了一大批骨干力量,30—40年代的留学运动主要在科技文化方面成就颇高,奠定了此后中国现代科学技术的展的基础,并培养了一大批中坚力量。民国期间留学方式主要有三种:一,由中央政府及地方政府出资选派,二,利用庚子赔款选派留学生,三,由社会民间团体学校选派留学生。尽管每一代留学生的学习方向有所不同,自身质量也有差别,有人立志改革,也有人出于自身利益出国留学,但是其共同担负着同一个中国近代使命,就是救亡图存,探索发展出路,使中国走上独立自主,民主富强的道路。解放前后的留学:第九代留学生,主要去苏联学习科学技术,五十年代都回国工作,新中国派遣留学生计划与国家工业建设计划密切结合。成为后来发展工业和全面建立科研体系的骨干力量。
改革开放后:第十代留学生,学习和吸收国外先进科学技术、经营管理经验及其它有益的文化,归国后,许多留学生成为发展中国科学技术、高技术产业和推动社会进步的新一代骨干力量。
20世纪后留学生:
1,第一代官派留学生
120名12―15岁的留美幼童。第一批科技留学计划以失败告终,令世人惋惜。1881年奏请慈禧批准撤回全部幼童,遣送回国。詹天佑(1861―1919)等个别人“叛逃”未归,考进耶鲁大学机械系,学成后回国,成为中国自己铺建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的总工程师。
2、第二代是光绪初年(1877年)派出的海军留学生近百人
分赴欧洲各国学习。回国后担任各级海军将领。北洋海军右翼总兵兼旗舰“定远号”管带、代理提督刘步蟾(1852―1895,1877年留英);左翼总兵兼“镇远号”管带,后任提督的林泰曾(1851―1894,1877年留英);左翼左营副将兼铁甲舰“经远号”管带林永生(1855―1894,1877留英);左翼左营参将兼快速巡洋舰“超勇号”管带黄建勋(1853―1894,1877年留英)等人在1894―1895年甲午海战中壮烈殉国。
严复(1851―1921,1877年留英)1879年在格林威治海军大学毕业后,对西方科学发生了浓厚兴趣,遂后从事著述、翻译,成为中国“精通西学第一人”,1912年任北京大学首任校长。他首次把亚当.斯密(Adam Smith)的《原富》(The Wealth of Nations)和赫胥黎(Thomas Henry Huxley)的《天演论》(Evolution and Ethics)等八种科学名著译成中文(古文体)出版,为在中国传播现代科学做出过重大贡献。
3、第三代,1894年甲午战争之后
签《辛丑条约》,赔款4.5亿两关银,40年还清,本利共9.82亿两,是为“庚子赔款”。慈禧不得不采取一些改革措施:改革教育制度,停科举,废八股;以日本为楷模,鼓励留学;詹天佑、严复、辜鸿铭(1857―1928,生于马来西亚,自幼留学英、法、德等国)等1910年成为第一批留学生进士。1903年清廷采纳张之洞奉诏拟定的《奖励游学毕业生章程》并公布实施。官费、公费、自费留日运动形成高潮,每年赴日青年多达万人。20世纪初10年中留日学生总数至少有5万人。1905年孙中山在东京成立“同盟会”,主要领导人和地方分会主盟人(孙中山、胡汉民、黄兴、邓家彦、汪精卫、宋教仁、秋瑾、蔡元培、廖仲恺、徐钖麟、吴玉章等)都是留日学者。两年内即有960多位学生加盟。发起留日潮的人始料不到的是,他们回国后成了辛亥革命推翻封建王朝的先锋队和中坚力量。在清末民主革命的进程中,归国留日学生们起到了关键作用。
4、第四代是庚款留美生。(1911年-1945)
美国分到的庚子赔款中的一部分,用于中国办高等教育和招寻中国学生留美。此后,英、日、法等国都效法美国,退回部分庚款,用于兴办中国高等教育。1911年中国为选拔和预培留美学生,建立清华学校。总计由清华选派庚款留美学生1971人。按规定应有80%学理工科,文科占20%。
与此同时,有大量“自助学者”赴美求学,故从1909―1945年留美学生总数远大于“庚款”学生数,达到三、四千人。叶企孙(物理)、吴有训(物理)、胡刚复(物理)、赵忠尧(物理)、胡明复(数学)、施汝为(物理)、秉志(生物)、梅贻琦(电机)、何杰(地质)、周仁(冶金)、高士其(生物)、周培源(物理)、竺可桢(地理、气象)、侯德榜(化学)、张钰哲(航空)、顾毓琇(电机)、杨石先(化学)、钱学森(航空)、钱伟长(力学)、梁思成(建筑)、张光斗(水利)等等都是各届庚款留美学生。这是开拓中国现代科技事业的一代,很多人成了学科奠基人和学术栋梁,为中国基础科学和技术科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培养了人才。
中国第四代留学生:列强拿出中国庚子赔款招收中国学生留学,留美是主流,后来成就均不同凡响,个个光芒四射,有胡适、竺可桢、周培源、侯德榜、钱伟长、梁思成、高士其等。
5、第五代是留法勤工俭学生。(1915年开始)
从1915年开始,中国知识界的李石曾、蔡元培(1868―1940,1907年留德)、吴稚晖(1901年留日)、汪精卫(1903年留日)等人激奋于振兴中国的科学技术,鼓励青年向西方学习,提倡“勤以做工,俭以求学”,发起成立“留法勤工俭学会”,在里昂、北京等地设立分会,招寻自愿赴法求学的青年。到1916年已接待100多人,至1920年赴法求学人数已达1600人,逐步形成全国性潮流,延续了20多年,为以后中国的政治、科技、文化、艺术各项事业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培养了大批栋梁人才。周恩来、邓小平、陈毅、聂荣臻、李立
三、蔡和森、蔡畅、李富春等都是1920年左右赴法勤工俭学的。严济慈、童第周、徐悲鸿、钱三强、肖
三、冼星海等著名科学家、艺术家、音乐家都随此潮在法国学习和工作过。
6、第六代是20年代留苏学生。
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两年后,于1919年3月成立了第三(共产)国际,1920年5月决定建立莫斯科东方大学,招生对象是苏联远东各少数民族和亚洲各国的革命青年。瞿秋白、刘少奇、任弼时、罗亦农、肖劲光、王一飞、柯庆施、彭述之等首批去东方大学学习。1925年孙中山逝世后,东方大学中国部改名为孙逸仙大学,又叫中山大学。时值第一次国共合作,由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选送一批人去中山大学。张闻天、叶剑英、王稼祥、秦邦宪、罗亦农、许光达、杨尚昆、伍修权、乌兰夫、廖承志、刘伯坚、谭平山、蒋经国、屈武、谷正纲等都在东方大学或中山大学学习过。1923年以后,朱德、邓小平、赵世炎、王若飞、陈延年、聂荣臻、李富春等从西欧转到莫斯科东方大学。1926年中山大学在校生340人,1927年达到800人。到中山大学1930年关闭止,留学生总数当在千人以上。另外,1922年联共(布)远东局在满洲里开设政治学校,毕业后分送苏各大学续读,共接收中国学生310人(广州180,上海、北平、天津共100,湖南、云南、黄埔军校各10人)15。
7、第七代(1927-1937)
历史学家们称之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1927-1937”期间赴欧洲、苏联的留学生绝大部分成为优秀的革命家、文学家和艺术家,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战争走向胜利的支柱力量。1927年国民政府定都南京以后,中央和地方政府仍然继续向美、英和西欧各国派遣官费留学生,每年有100人左右,最多时每年达千人。自费留学的人数也日益增长。除清华大学继续选派庚款留美生外,英、法所退部分庚款和一些慈善机构的支持也有利于中国留**保持不衰。由于二战后交通不便,很多人毕业后留在国外长期工作,战后回国时已是卓有成就的科学家和熟习现代产业技术的工程师,为中国科学研究体系和工业基础的建立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8、第八代是指1938-1948年期间赴欧、美的留学生。
抗战期间,留学人数锐减,从1938-1941年仅有300人左右出国留学。抗战胜利后,全国上下渴望进行和平建设和加速国家工业化进程。战争时期中国武器装备的落后,激励了新的留学热潮。当时政府制定了《自费留学生派遣办法》,为大批学生和学者到西方学习和工作创造了较有利的条件。李政道(物理)、朱光亚(物理)、唐傲庆(化学)、孙本旺(1913―1984,数学)、张瑞马先(化学)五人是蒋介石亲自决定选派的。1946年蒋介石找吴大猷、曾昭伦和华罗庚问为什么中国不能造原子弹。答曰,中国缺少人才。蒋委托三位科学家立即选派并护送一批最优秀青年去美学习,回来造原子弹。五人于1946年9月从上海起程去美国。美国政府以原子技术对外国保密为由,拒绝接收。吴大猷和华罗庚不得不宣布解散,请各位自寻出路16。
据高教部统计17,到1950年滞留在各国的留学生和学者有5000多人。其中美国3500人,日本1200人,英国443人,法国197人,德国50人,丹麦和加拿大各20人等等,大多数是抗战前后出国留学或工作的。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中央和老一代科学家们召唤学子们回国工作。1949-1954年经过坎坷挫折和艰苦不绕的斗争而回到祖国的1424人,多数是从美(937人)、英(193人)、日(119人)和法国(85人)回来的。到50年代末回国人数增至2500名。著名科学家钱学森、赵忠尧、郭永怀、李恒德、师昌绪、陈能宽、侯祥麟等,是朝鲜战争后,经过中美多次谈判才迫使美国停止扣留而回到祖国的。他们为开拓和发展新中国的教育、科技、国防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中国第七代、第八代留学生:1927-1948年,这两代留学生群星璀璨,贡献卓著。知名的有钱钟书和杨绛夫妇、李政道、朱光亚、钱学森 9、50年代的第九代留学生
解放战争胜利前夕的1948年8月,党中央批准由东北局选派21名青年去苏联学习科学技术,五十年代都回国工作,新中国派遣留学生计划与国家工业建设计划密切结合。从1950年到1952年,中国先后与苏联和东欧各国达成了交换留学生协议并陆续开始执行。西方学者评论说:苏联50年代向中国提供援助和资本货物的重要性无论如何估计都不为过。苏联转让的设计能力和技术成果历史上前所未有。薄一波提示后人:50年代苏联政府和人民对中国的支持和帮助,中国人不应忘记。
50-60年代派出的1万8千多留学人员全部回国,无条件地服从分配,愉快地奔赴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奉献出自己的智慧和青春年华,成为后来发展工业和全面建立科研体系的骨干力量。他们在苏联、东欧各国学习期间得到了各国政府和人民的热情帮助,与教师、同学建立了诚挚的友情,成为中俄、中欧友好时代的美好佳话载入史册。
10、改革开放留** 第十代留学生(1978-2000)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国的工作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把改革开放列为国策。为学习和吸收国外先进科学技术、经营管理经验及其它有益的文化,向世界开放,加速培养人才成为第一要务。邓小平于1978年6月提出要大量增加留学生的输出。与西方世界隔绝了30多年之后,1978年12月首批50名赴美留学人员到达华盛顿,进入各高等学校。从1979到2000年,仅由中国教育部门向西方各国派出的留学生就达45万7700人,分布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美国20万、日本5.5万、加拿大3.8万、英国3.65万、德国2.6万、澳大利亚1.78万、法国1.63万、俄罗斯1.18万。还有大批青年通过亲友和其他渠道出国留学,未包括在教育部门统计之内。
八十年代中国政府根据中外的实际情况,完善了留学生政策,那就是“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核心依然是鼓励回国工作,以各种不同的方式为祖国服务。
二十年中约50万人出国留学,这是中华民族史无前例的改革开放运动的伟大成就之一。这第十代留学生,很多已经或陆续回国,成为发展中国科学技术、高技术产业和推动社会进步的新一代骨干力量。仍在国外工作的学子们,也在寻找机会,珍惜机遇,用各种方式为祖国的振兴和人类科学事业的进步贡献力量。20世纪出现的一批世界著名华人科学家,事所必然,但一切必然莫不通过偶然而实现,凭机遇而发生。正如杨振宁所说:诺贝尔奖也是可遇而不可求。11、20世纪后
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下,留学市场顺带着也旺盛起来。当今留学生目标主要是就业和良好的经济保障,留学生群体的蓬勃壮大终究还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
今天,出国留学与一百年前已经有了截然不同的特点和区别,无论是公派还是自费,出国留学已经成为众多普通人的选择之一。当前,我国出国留学呈现出几大趋势: 1.人数持续增多,大学生留学人数稳定增长,中学生人数则呈现快速增长之势。2.自费留学生数量已占了留学生的大多数,达到了总量的90%以上。3.赴美留学依然是众多留学生的 首选,同时北欧等国家日益受到关注。4.留学专业选择多元化、凸显理性回归。5.归国人数不断增加,回归创业呼声日高。6.留学生质量参差不齐,并产生了许多社会问题。
中国已经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留学生生源国。根据美国、加拿大、俄罗斯等国家的统计,中国已经成为赴这些国家留学生的最大生源国i。而从留学办理人数来看,2009年的留学地点分布集中在美洲和欧洲两大洲;2010年美国、英国、加拿大继续领跑留学市场,美国更是以30%的激增人数名列榜首。
曲阜新思路外语培训 韩语日语培训 韩国日本留学新加坡留学概况新加坡(又名"狮城")是个热带城市国家,国土面积600多平方公里,人口400多万,华人(占总人口77%)、马来族(14%)、印度族(8%)。气......
WWW.SLL.CN互联网留学360介绍,荷兰是高福利的国家,失业率已经减少为欧洲最低,还有着一套成熟而完善的等级税收及社会福利资金补贴制度。正是这种完善健全的等级税收,使得荷兰在1......
2012:中国出国留学数据统计8月20日,教育部网站公布了最近我国出国留学的数据,近3年年均出国留学人数增长达23%,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留学生生源国,同时也提出将在2020年,使我国......
中国烟草行业实行统一领导、垂直管理、专卖专营的管理体制。国家烟草专卖局、中国烟草总公司对全国烟草行业“人、财、物、产、供、销、内、外、贸”进行集中统一管理。1982......
中国油茶概况双击自动滚屏 文章来源:油茶丰产栽培实用技术发布者:常宁党政门户网发布时间:2008-12-19 11:27:14阅读:327次油茶是我国主要的经济林木,与油棕、油橄榄和椰子并称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