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 察 报 告_监测报告

2020-02-25 其他范文 下载本文

观 察 报 告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监测报告”。

观 察 报 告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教科系小教部564班849号谢颖胜

摘要:《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提出:“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为了更好地上好小学科学课,在整个课堂中把握好以学生为主体,我特意观察了侯老师的一堂《认识液体》的科学课,对从中观察到一些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片段进行分析之后,我得出了以下结论:老师在教学中应尽量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创造民主的学习气氛、提供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以达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过程。

一、观察起因

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科学素质为宗旨的义务教育阶段的核心课程。怎样培养学生科学素质呢?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要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地在老师的引领下走进科学世界。而做到这一点需要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始终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把课堂交给学生。为了更好地上好科学课,学会怎样在课堂中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特开展本次活动。

二、观察策略

观察侯老师上的一堂科学课——《认识液体》,将老师上课过程中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的教学片段进行记录、分析。

三、观察结果

本堂课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具体表现在以下观察到的具有代表性的片段中:

1.看。教师问学生桌上放了什么?学生的注意力被吸引,积极地仔细看桌上的液体;

2.闻。教师启发学生:“还有没有别的方法可以辨别?”学生想到了用“闻”的方式;

3.尝。教师提示提供给大家的液体都是可以品尝的,学生想到可以通过品尝分辨液体;

4.观察四种液体的不同之处与相同之处时,学生给出的回答不一,有的不够科学,老师没有轻易否定;

5.观察它们的相同之处时,一学生提出无形状,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怎样能够证明它们是无形状的,学生都开始开动脑筋积极思考,一名学生想出方法,很好地证明了液体无形状这一特点;

6.小组协作。教师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一起观察四种液体,交流讨论它们其他的不同点与相同点,最后总结出来。

7.学生通过讨论探究后发现了很多的不同之处,老师鼓励学生踊跃发言,准备好的纸不够罗排时,她创造条件继续罗列学生观察到的不同点;

8.教师提出每个小组选取一个或两个这四种液体的不同点进行实验探究,让学生自由选取感兴趣的进行实验,把选择权交给学生。

9.让学生小组讨论选取好实验的内容后,再讨论思考需要的器具,然后到老师那里去领取。

四、观察分析

(一)教师的语言富有激情,善于诱导。

教师在把一个又一个的问题抛给学生的过程中,语言富有激情,经常问到学生“为什么”、“怎样可以”、“再想一想”„„这些问题促使学生积极动脑思考问题、进行自主实践,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教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把问题交给学生解决。

1.刚开始上课时,教师没有直接向学生介绍她提供的液体,而是把课堂交给学生,紧紧围绕“学生能够认识液体”这一教学目标,提示大家通过用眼睛看、用鼻子闻、用舌头尝等多种方式猜猜液体是什么,这样使得学生的好奇心被激发,在多种感官体验中对液体有了初步的了解。因为三年级学生好动爱玩,好奇心强,他们在亲身体验中得来的东西比被老师直接灌输得来的要深刻得多。教师巧妙地利用学生这些特点,使学生在猜测的过程中积极观察,进入状态。

2.当学生提出了无形状这一不同点的时候,教师没有忽视这一结论,要求学生以实践来证明液体的无形状。学生积极思考这一问题,有学生开动脑筋想出了方法,很好地操作证明了那一点。教师把问题交给学生自己解决,比乏味的直接灌输要生动有趣得多,学生自主地探索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同时这样的课堂更加活泼,更加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于科学的兴趣。

3.让学生进行实验之前,教师让学生自由选取感兴趣的地方进行实验,同时提出小组合作讨论实验中需要用到的器具,把问题交给学生自己解决,培养了大家的动手能力,使学生处于主导地位。

(三)教师为课堂营造了一个民主、平等的氛围。

1.当教师提示学生思考几种液体的相同之处时,学生的回答五花八门,教师没有武断地批评学生的用词不当,而是尊重学生的想法,一一板书,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完善。这样课堂能够完全由学生主导,学生有什么问题可以自由大胆地提出来,有什么想法可以积极地与老师同学分享,因为老师不会轻易否定任何一个人的想法,不会只选择一些“正确”的答案而忽视其他有个性、独到的看法,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课堂氛围是民主而又平等的,每一个人都能够积极开动脑筋,在老师的引导下快乐地探索科学的奥秘。

2.教师充分尊重每一位学生观察后得来的成果。当准备好的纸张上陈述不完学生的观点时,教师没有选择不再往下写,而是利用现有条件尽力为学生搭建展现的平台,尊重每一位学生的观点,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得到很大的提高,课堂氛围更加活跃;

3.让学生进行实验的时候,教师没有直接分配任务,而是交给学生自由选择,学生可以通过交流讨论后选取感兴趣的不同点进行实验,这样大大提高了

学生的自主性,使他们的积极性高涨,能够更加愉快地投入到实践中,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

(四)教师通过小组协作,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在讨论中学,向对方学,向优秀学生学。学生之间年龄、心理水平相近,交往最放松,在交往中碰撞,在争论中启发,共同来完成学习任务,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到极大提高,学习能力得到很好发展。对于学生来说,这样比直接灌输一个理论要有趣得多,因为可以动手,同时在实验的过程中会不断地发现问题、然后解决问题,最终实验成功的时候会有一种巨大的幸福感——那是书本上给予不了的快乐。

五、观察结论

小学科学课应该通过引导学生在亲自动手实践的过程中获得快乐,爱上科学。这堂课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课堂交给学生,突出了以学生为主体这一教学理念。学生在积极动脑思考、动手实践的过程中认识了生活中常见的液体,并掌握了科学观察的方法、加强了与人合作的能力。

通过观察分析侯老师的这堂课,对于怎样在课堂中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上好科学课,我有以下几点看法:

1.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好奇便是思考的源泉,是创新的动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作为教学的引导者、组织者,要适时关注每个学生的好奇心,对他们好奇的表现要给予肯定,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2.创造民主的学习气氛。

课堂要体现民主教学的思想,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和谐、活跃的教学氛围,师生互动、平等参与。教师不主观、不武断、不包办,应充分尊重学生人格,关心学生的发展,把信任的目光投向每个学生,增加对学生感情的投入,使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爱心和诚心。以平等的态度点拨、启动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少一些否定,多一些鼓励。如侯老师在本堂课中出现准备不够的情况时,没有忽视学生观察得来的成果,而是怀着一颗尊重学生的心积极创造条件将大家的观点一一罗列。无论是让学生交流讨论,还是让学生动手做实验,侯老师都是以引导者的身份,不会轻易去否定任何一个学生的结论,给大家想象思考的自由与空间,使每个人在科学的世界里自由地驰骋飞翔。

教师要讲究课堂教学艺术,语言要生动、活泼,富有激情,善于诱导,巧妙叩开学生思维的闸门,点燃思维的火花,使学生进入求知若渴的意境。少一些直叙,多一些“为什么”,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在认知和情感两个领域的结合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学生愿学、爱学、乐学,培养“亲其师、信其道”的真挚情感,化情感为学习的动力。

3.提供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

学生自主求知活动应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应放开让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发生、发展的探索过程,让其动手、动脑、实验、操作、交流、质疑,从中体会原理、领会实质,自觉构建认知结构和操作模式。要充分地让学生“玩”,不要怕“乱”。在侯老师的课堂上,她让学生有足够的材料和充分的时间观察、实验。这样,学生才能观察得细致,实验得有兴趣,才能真正达到科学启蒙的目的。

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要鼓励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为学生创设一片自主学习的天地,真正使学生成为科学探究的主体,使学生的创造力得到锻炼。

注:侯老师《认识液体》

().

观察报告

观察报告小学教育语文(2)甯柳20100516289这次见习在朝阳小学,10月22号早上我们早早的来到了朝阳小学的门口,等着带队老师把我们带进学校。在我们等老师的时候我们看到了许许多多......

观察报告

小学数学课堂观察报告贵州省黔西南兴义市郑屯团结小学张丽一、观察缘由。课堂提问是师生课堂教学的一种最常见的方式,为了增强教师教学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们开展了以“有......

观察日记报告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7篇观察日记报告,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社会工作观察报告

观 专业:社会工作学好: s15301031察 报 告姓名:观察报告——以九龙园小区为例随着社会不断的快速发展,社区作为一个人们生活相互关联的大群体,其数量和质量都愈加引人关注。为了......

观察日记报告

观察日记报告今天,我盆栽的凤仙花发芽了!凤仙花的芽,很像两个小姑娘,在山林中快乐地成长。她们好像在说:“谢谢小主人,把我带到了这么温暖的地方。”遗憾的是,我种了十七粒种子,却只......

《观 察 报 告.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观 察 报 告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监测报告 监测报告
[其他范文]相关推荐
[其他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