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儿童的创造力是强国之本_解放儿童的创造力

2020-02-27 其他范文 下载本文

解放儿童的创造力是强国之本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解放儿童的创造力”。

解放儿童的创造力是强国之本

——读《陶行知现代教育文选》有感

陶行知先生在《创造的的儿童教育》一文中写道:“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他能启发解放儿童创造力以从事创造工作。”他在其他篇章中也反复强调谋国难的出路在于教育,在于培养爱科学的儿童。那时候,我们的中国便自然而然的变为科学的中国了。言下之意就是说,那时的中国就有许多“爱迪生”、“富兰克林”、“牛顿”,那中国不就强大了吗?我们就不会再受列强的欺侮了。

陶行知先生对培养科学的孩子的愿望是非常急切的,在给两个儿子的信中,他是这样说的:“„„我希望你们俩从今天起,立刻变为科学的孩子。” 还给他们俩带去两本科学读物《儿童生活》、《儿童科学丛书》。作为一个曾经留学于国外的教育家,他深知只有科学才能救中国;作为一个成长于灾难深重的旧中国的教育家,他深切地体察到中国的落后是因为教育的落后——教死书、死教书、教书死;作为一个把毕生精力都致力于为国谋出路的教育家,他为培养科学的孩子出谋划策、身体力行,开创了前无古人,后引来者的新天地。

陶行知先生认为:小孩天生具有创造力,这一论断已被无数实验证明。但是进入学校上学的儿童为什么创造力反而不及一个从没有上过学的儿童呢?而且他们接受教育年限越长,创造能力越低。一则在重庆晚报上的报道:《21国调查结果显示中国中小学生想象力倒数第一》,在社会各界引起不小的反响,很多人在讨论,在反思,在抱怨„„也有人在奇怪:想象力,创造力有那么重要吗?

美国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他认为,想象力之所以比知识更重要,是因为知识是有限的、相对固定的,而想象力则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英国科学家贝弗里奇也指出:“想象力之所以重要,不仅在于引导我们发现新的事实,而且激发我们做出新的努力,因为它使我们看到有可能产生的后果。事实和设想本身是死的东西,是想象力赋予它们生命。”人类历史发展充分证明了想象力的重要性。古今中外,许多伟大的科学家、发明家、思想家、艺术家都具有丰富的想象力,许多伟大的科学理论和发明创造都萌芽于想象。

中国学生想象力、创造力严重缺失,问题的根本在于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在应试教育一统天下的中国,有些小学,从一年级开始,已经在为有多少学生能考上重点初中而努力!小学高年级设“夜修”,家长忙着让孩子上文化科补习班,冲刺、冲刺!再冲刺!初中、高中更不用说了。至于答案,由于个性化的思维答案存在失分的风险,那么就一致以标注答案为准、老师就是金口良言,死记与照搬才是良策!因为,分数就是一切!高分才是硬道

理!那些最可以发展个性和创造力、培养个人修养的艺术课、品德课和劳技课,都属于“副科”。素质教育多数时候只是摆摆门面,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从何谈起?

解放儿童的创造力是70年前国难的出路,也是今天国强的保证

一、解放小孩子的头脑

陶行知提出了要“解放小孩子的头脑”。他认为,儿童的头脑往往被“迷信、成见、曲解、幻想层层裹头布缠了起来”,把人裹成了“三寸金头”。他主张解放儿童的思想,就是要儿童用自己的头脑去探索、思考,得到自己的认识;他说要学生“奉头脑作总司令”,就是提倡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反对对学生封闭式的注入式的甚至压制、对抗的教育方法;他认为学生经过自由的探索得出自己的认识和见解,才能产生创造的力量。唯有这样的品格,才能“成人”,成为开拓创造的人才。可我们的教学讲的是唯一正确的标准答案。一个经典的案例是这样的:老师问“雪化了是什么?”有孩子回答“雪化了是春天”,结果这个答案被老师打上红叉,因为它与标准答案不符。一个孩子在图画本上画了一个绿色的太阳,结果被老师和家长纠正过来,因为“太阳应该是红的”。这样的做法会让孩子不敢进行与众不同的想象。很多家长强调孩子不要输在起跑线上,从小向孩子灌输大量的现成知识,结果孩子记下来、背下来,似乎什么都知道了答案,从而失去了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兴趣。

1968年,美国一位妈妈状告幼儿园,认为幼儿园教会自己3岁女儿26个字母后,孩子再也不能将“0”说成苹果、太阳、足球、鸟蛋之类的东西了,幼儿园应当对这种扼杀孩子想象力的后果负责。那场官司,家长打赢了,并导致内华达州修改了《公民教育保护法》。

由此看来中小学生缺乏想象力的根本症结在于,我们的学校教育中,一直教孩子寻找标准答案,束缚了他们独立的思想;在家庭教育中,家长都不允许孩子有异常的想法,这样就慢慢的扼杀了孩子的想象力。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邹红认为:教育不必整齐划一,让孩子有更多的个性空间,让他们多做白日梦,或许会让孩子保留更多的想象力。我们的填鸭式教育,实则抓错了重点。没有想象力的民族会是怎样:影响人类20世纪生活的20项重大发明中,没有一项由中国人发明;以色列诺贝尔奖获得者有近10位,中国一个也没有„„

二、解放孩子的双手

陶行知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一文中说:“中国对于小孩子一直不许动手,动手要打手心,往往因此摧残了儿童的创造力。”他一个朋友的太太,因为小孩子把她的一个新买来的金表拆坏了,在大怒之下把小孩子结结实实打了一顿。陶行知对这位太太说:“恐怕中国的爱迪生被你枪毙掉了。”虽说这是70年前的故事,可当今的中国也每天都在上演这样的“惨剧”。“瞧你,又把衣服弄脏,快回家去。”妈妈对正在玩泥巴的孩子大声斥责。“爸爸让我试试。”一个孩子好奇地看着父亲在给剃须刀装电池,跃跃欲试。“干你自己的事吧,别给我添乱。”大人们更不会允许孩子做一些实验之类的把戏。孩子的双手在不知不觉中被捆绑

起来。我们的学校在这方面更是没有什么作为。除了用手拿书、握笔之外好像手无其他用处。一些动手的课程常常被视作可有可无。陶行知中数篇文章中都提到爱迪生与他的母亲。若不是爱迪生的母亲相信孩子的创造力,解放孩子的双手,让他尽情地做实验,世界就会损失一位伟大的发明家。一位在这方面有成功经验的家长说:“适当给孩子买一些智力玩具。比如废旧的钟表可以让孩子拿去拆装,甚至家里的电脑等物品,家长都可陪孩子一起拆装维修。这样有助于解放孩子的双手。陶行知先生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一文中勉励天下父母、老师要向爱迪生妈妈学习——解放孩子的双手。

三、解放孩子的嘴

陶行知作过一首诗:“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昨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伟大科学家爱因斯坦也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十个问题更有价值。”清代学者陈宪章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可见问是学之始。我曾自度词一首:烈日高照,近中午、更无一点风色。移栽小苗半生死,痛恨人类无道。春风拂面,细雨润土,万里晴空暖。寸草之心,又有谁人顾及!三岁五岁稚子,天真烂漫,一切皆有趣。夕阳西下去何处?彩虹能否当桥?无所不问,望子成龙,幼肩担重荷。扪心自问,不知是得是失?孩子天生好问,可我们常违规律不让孩子自由提问,嫌他们的问题太幼稚。“苹果为什么不往天上飞?”这个问题够幼稚了吧?“万有引力”就是从这个问题中来的。“这块突兀的大石头是从哪儿来的?”这个问题也够幼稚吧?这一问问出个地质学家。

没有问题,就没有发明创造。陶行知说:“小孩得到言论自由特别是问的自由,才能充分发挥他的创造力。”

四、解放小孩子的空间

陶行知真是伟大,他就像预言家,他说:“从前的学校安全是一只鸟笼,改良的学校是放大的鸟笼。”我们现在的学校就是一只鸟笼。虽然处于社会之中,但与社会已隔绝。在家也是如此。孩子的自由空间正在被剥夺,当我们剥夺了孩子的空间时,同时也剥夺了孩子的自我发展,阻碍了他们的自我完善。陶行知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一文中说:“我们要解放小孩子的空间,让他们„„与万物为友,并且向中外古今三百六十行学习。”创造需要广博的基础,解放了孩子的空间才能搜集丰富的资料,扩大认识的眼界,发挥其内在的创造力。达尔文若生活在当今的中国家庭,他从小就被关在“鸟笼”里,他就没有机会接触自然界的各种生物,也不会那么疯狂地热爱大自然,更不会写出《物种起源》一书。

五、解放小孩子的时间

我们对待儿童都期望太过急切,不免揠苗助长,反而促其夭折。70年前陶行知就批评学校把儿童的学习时间排得太紧,现在有过之而无不及。一个学生从早上7点从家出发,到学校7:30开始上早自修,上午要上三节正课,中午,又是一个小时的自修课,说是自修课,都有老师下班级,有的教师就是上课,下午三节正课后,再加一节晚托,也是由教

师进班上课,更有一些学校,除了白天这样满满的一天课程以外,晚上还得上夜自修,一上就是两个小时,一周五天后,本应该是学生休息的时间,可是,我们的学生连这么的一点休息时间也被无情的剥夺了,星期天照样去补课。对于毕业班学生来说,那最后的一年,真可谓是“卧薪尝胆”,没有了音乐课,没有了活动课,没有了自习课,考试也就成了家常便饭,大考、小考、模拟考,一次又一次地像沉重的大山压在学生的身上,日日考、月月考,考考考,竟成了教师的法宝!机械的运转,机械的学习,重复的操练,难怪我们的学生的想象力没有了!全被那白纸黑字的试卷给替代了!

在世界范围内,中国的孩子最苦,学业负担最重。所以中央三令五申要求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还孩子自由——让孩子有仰望星空想象未来的自由;让孩子有与大自然接触探索奥妙的自由;让孩子有娱乐、消谴,放松心灵的自由;让孩子有专其所爱,攻其所好的自由。

没有自由就没有发明创造。“创造的儿童教育,首先要为儿童争取时间之解放。”(陶行知语)

把小孩子的双手、嘴、空间、时间都解放出来,施于一种科学的教育,培养他们科学的兴趣。发展他们科学的天才。而且只有在小孩子身上。因为他们天生具有创造力,我们的教育不阻碍他们天生创造力的发挥才为上策。如果再对小孩子的创造力予以适当保护与培养,若干年后泱泱大国就可能成为科学强国。读着这本《陶行知现代教育文选》让我想起了蔡元培先生的话:“新的教育,应在深知儿童身心发达之程序,而择种种适当之方法,以助之。如农学家之于植物焉,干则灌溉之,弱则支持之。畏寒则置温室,需食则资之肥料。”是呀,科学的种子,孩子生就携带,本身具有萌发生长的机能,只要给予适宜的培育与护理就能使其自然而然的生长。

解放儿童

《解放儿童》读后感为什么要解放儿童?因为儿童自身还具有珍贵的精神资源。《苏菲的世界》的作者乔斯坦·贾德认为,儿童比成人更容易成为哲学家。毕加索认为每个儿童都是艺术家......

人才是强国之本

人才是强国之本《求是》评论员:人才是强国之本复兴伟业,人才为本。在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党中央、国务院召开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科学总结人才......

《解放儿童》读书笔记

《解放儿童》读书笔记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书笔记吧。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书笔记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解放儿童》读书笔记,欢......

《解放儿童》读书笔记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7篇《解放儿童》读书笔记,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解放儿童》读后感

在《解放儿童》这本书中,作者南师大的刘晓东老师认为:"教育应当以人的天性为前提,顺应儿童的天性,应当采择符合儿童天性的内容并以适当方式传递给儿童,但成人社会有时做出相反的......

《解放儿童的创造力是强国之本.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解放儿童的创造力是强国之本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解放儿童的创造力 强国 创造力 之本 解放儿童的创造力 强国 创造力 之本
[其他范文]相关推荐
[其他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