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关于儒家文化对企业管理及其发展影响_儒家文化和企业管理
(论文)关于儒家文化对企业管理及其发展影响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儒家文化和企业管理”。
学科类别:管理
关于儒家文化对企业发展影响的研究与分析
经济管理学院 张凌云 周进丽
指导老师 刘应文 讲师
摘要:作为中国文化代表的儒家文化是一个博大精深的体系,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管理思想,其精华主要体现在 “以人为本”、“中庸之道”等多个方面。本文从儒家文化与现代企业管理方法关系出发,探寻儒家文化对现代企业管理的正面和负面影响。得出基于儒家文化的现代管理方法。关键字:儒家文化;企业发展;影响选题背景
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学说,历经两千多年漫长历史岁月,已逐渐形成一种独具特色的管理思想形态,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精神源泉,在国民道德观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行为规范乃至社会心理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成为塑造国民特质的主导力量。在未来人类发展的历史上,儒家思想的精神内涵仍然将为人类的生存发展提供一种智者的启迪。正如1988年1月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宣言中指出的,如果人类想在21世纪生活下去,那就必须退回去,回到公元前6世纪,以便从生活在2500年前的孔子的智慧中受益。作为一种比较成熟的管理观念,中国儒家思想中的管理思想对于现代管理的价值,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儒学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中国近代及现代企业文化构建,并对日本、东南亚等周边国家及全世界产生深远影响。“儒家思想和伦理与当代企业管理实践”已成为海内外中国儒家文化研究的热门课题。无论是人们称为“后期儒家文化”的东亚工业地区,还是将日本新儒家管理思想输入本国的管理实践的欧美诸国,儒家思想在这些地区企业经营中的成功范例已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方案论证
作为中华儿女,我想我们对儒家文化并不陌生,无论孔子还是《论语》都在我国历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儒家文化也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这样伟大的文化凭着它独特的魅力在历史的长河中生生不息、经久不衰。
日本和韩国企业在现代化进程中很好地继承和发扬了儒家文化,日、韩现代企业的权威管理模式,恰恰是对中国儒家文化的扬弃以及与西方文化的对接,从而形成的日韩现代管理思想。然而在中国,儒家文化似乎只是一种摆设,我们对它只是敬畏,却不敢用于实践。
面对全球化的挑战,中国企业不应该一味学习西方的管理模式,而忘记自己可以拥有的独特魅力。儒家文化完全可以应用于中国企业,并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促进中国企业的发展。为深入挖掘这个问题,我们开始了这个研究项目,即将儒家文化引进企业以促进企业更快更好地发展。通过管志安老师的联系,我们专门与日昌餐厅老总曾日昭进行了深刻的讨论,并在中石化咨询公司等多处进行问卷调查,并在刘应文老师的指导下,理清研究方向,制定出合理的进度安排,故上述研究项目能够顺利完成。研究方法
首先通过对中国企业文化进行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2、3、大部分企业已经对其文化进行重视,一部分企业已经建立了比较完整的企业文化体系。企业开始注重建立适合本企业特色的企业文化。许多企业在注重提炼企业精神的同时,不断完善企业制度、规范员工的行为。
然后对儒家文化的应用价值及缺陷进行分析,我们得出儒家文化有价值的部分,即
1、儒家文化讲求修身养性。通过个人修养,不断适应社会,适应周围的环境,做一个有德行、有思想、有品味的人。目前,许多企业也注重企业的修养,关注社会责任,提倡先做人后做事,出现问题先从自身找原因,通过个人的不断完善,进而影响周围的人、周围的环境,带动企业、行业往好的方面发展。
2、儒家重视和谐团结及个人培养。“和”的思想已经深入到中国文化之中成为中华子孙价值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一个团队中,个体做事情讲求不偏不倚、恰到好处。而对整个团队来说,则注重团队内部的和谐,不提倡个人主义。在个体教育方面,儒家文化强调有教无类。学习型组织的提法也大致如此应用到企业中,则是对员工实行全面教育、培训。
3、用道德约束个人行为。通过“礼”的约束,使仁、义最终被实施下去。江泽民以德治国的核心内容便是通过道德约束来规范个人的行为,从而推动整个国家良性展。在企业中,除了企业制度外,还会有一些非惩罚性而被员工自觉遵守的规范。
从儒家文化对企业制度、企业精神、企业物质文化、企业行为四个方向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出企业融入儒家文化的步骤。研究成果
通过这么和日昌港式茶餐厅董事长曾昭日的多次交流,我们从以下方面做出总结,得到儒家文化对企业发展影响具有重要作用。
一、信
信,即讲信用、不虚伪。孔子及其弟子提出“信”是要求人们按照礼的规定互守信用,借以调整统治阶级之间、对立阶级之间的矛盾。儒家把“信”作为立国、治国的根本。
现在我们虽早已远离了封建时代,但“信”作为我国优良的传统美德依旧值得我们遵守。而且,一个企业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一个小帝国,“信”,对内可以用于巩固高层管理者的地位,对外可以帮助企业形成良好的企业形象,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
因此,“信”是一个企业做大、做久,向长远目标发展的必要前提。
二、礼
礼,即人际关系的正常规范,如礼仪、礼制、礼法等。
在一个企业中,“礼”是无处不在。下级对上级的礼,可以转化为下级努力向上升职的动力;上级对下级的礼,可以提高上级在下级心中的信服度或威信,从而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平级之间的礼,可以缓解员工之间的矛盾,避免不必要的纠纷,营造一种和谐的工作环境。
三、义
儒家认为“义”是立身之本,是行为的最高标准。孔子以义与利相对照,将义和利作为评判君子和小人的依据,即“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儒家并不反对利,也重事功和民利,但儒家所主张的利,是在“仁”和“义”之道基础上的利。孟子继承孔子的观点和大力发挥,成为儒家义利之辨的代表人物。荀子对于儒家的义利观作了更明确的阐述。他说:“正利而为谓之事,正义而为谓之行”。这里的“事”,即事业、事功和获利的行为;“行”,即德行。
显然一个企业的经营是不可能离开利的,现代社会需要的也不仅仅是能为朋友两肋插刀等的舍生取义者,而是能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的一切资源。不过企业也是需要义的。
企业领导者对员工的义体现在工资水平、福利政策等上,如果领导者能够给员工更多的工资和福利让员工过上更好的生活无疑是对员工最大的义。而员工对企业的义可理解为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工作中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的个人利益,而是公司的整体利益,总是为大局着想。所以说企业和员工之间的义是相互促进的,企业对员工越义,员工也会对企业越义。
四、仁
孔子把“仁”定义为“爱人”,并解释为“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在回答子张问仁时还说“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五者为恭、宽、信、敏、惠。孟子发挥了孔子的思想,把仁同义联系起来,把仁义看作道德行为的最高准则。其“仁”指人心,即人皆有之的“恻隐之心”、仁爱之心;其“义”指正路,“义,人之正路也”。一个企业同样也许要“仁”。
领导者、管理者对员工要仁,有时要懂得包容别人的错误。每个企业都有一定的奖惩制度,犯了错要受到相应的惩罚也许无可厚非,但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无法做到十全十美,我们又何必过分苛刻员工,让他们时刻处于一种担心一旦犯错被惩罚的紧张状态呢!以这样的心
理工作,必然不会取得很好的成绩。当然这并不是说犯了错都不要惩罚,要是这样员工毫无后顾之忧企业就该乱套了。只是惩罚要把握好度,有适当的警醒作用又不会打击员工的积极性。
员工之间也要懂得仁。都说有人群的地方就会有竞争,我想有人群的地方也必然会有矛盾吧。有时是处于竞争地位的人们之间的矛盾,有时是一个团队的人门之间的矛盾,而这些矛盾大都起源于一件很小的事,互不相让便将矛盾激化了。怎样工作都是一天,如果可以快乐地工作一天何必选择郁闷地工作一天呢?对别人仁其实也是对自己仁,什么都是相互的,所以不要埋怨别人态度不好,如果你对别人态度更好一点,别人必然不会对你差的。这是一个相互的过程,如果一个企业员工都能做到这一点,那么和谐的企业文化便诞生了,随之而来的是员工工作的好心情和高效率。
五、智
是非之心,智也。智者,即能明辨是非者。现在智的含义被推广了许多,拥有智慧的途径很多,成为智者的可能性也大大提高。
一个企业要做到“智”便不是一个人的事了。企业需要充分利用企业里每个智者的智慧,以做出最优、最好的决策。因而,现在很多企业中会有一个智囊团组织,以辅助管理者做决策。
《三国演义》中有贤者居上,能者居中,工者居下,智者居侧的16字治国之道之说。这与现代公司制的思想颇为相似:董事会居上,总经理居中,员工居下,监事会居侧。居上者、居中者、居下者都容易只顾自身利益而忘记全局观念,所以需要一个可以纵观全局的居侧者。
所以说,“智”对一个企业很重要,它是企业制定最优战略、实施最优方案的前提和保证。我们还对儒家文化融入企业的步骤进行研究,觉得应该首先对企业的文化进行分析,剖析企业文化的闪光处以及不足之处,对闪光之处进行发扬,对于不足之处进行改正,加入儒家文化。首先着重发扬企业的文化,利用养成好的行为习惯来剔除企业的不良文化。文化专家们经过研究认为企业文化的70%是由企业领导者创立的。企业家的精神境界决定着企业文化的发展方向。领导者分析情况以确定公司目标,制定企业的长期发展战略,在目标和战略中贯彻自己的信念和理想,并带动企业员工共同努力,以完成公司的经营业绩。在淘汰旧有文化的过程中,企业家要注重并积极创建新的企业文化,他应该根据个人理念和公司发展战略的需求来创建新的企业文化,并随着发展战略的调整,相应的建立新的企业文化以保证公司文化和企业战略的匹配。
再次就是企业必须通过公司制度及礼仪规范员工行为。招聘员工的时候,着重选择与企业价值观相一致的员工,或者是学习能力很强的员工。入职培训时,将公司理念、企业精神、价值观念通过案例讲解的方式植入员工的理念之中。同时利用各种具有象征性的仪式,运用各种仪式把崇高的理想转化为公司员工喜闻乐见,严格遵循的信条和原则。创新点
1、把儒家文化从文学、教育学领域过渡到管理学,将儒家的相应思想提炼出来并渗入到企业文化当中,健全完善企业的文化管理制度。
2、通过数据以及现状分析,了解企业发展的阻碍因素,建议管理者从日常行为改变员工,达到效益。
3、从企业的企业精神、企业制度、企业行为和企业物质文化四个方面,分析出儒家文化可以起促进作用的关键点。
4、辩证的分析儒家文化对企业发展的影响,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结合法家或是其他文化,形成一套综合的、相对完善的管理体系。
5、建议剔除企业文化中不良部分,通过剔除旧文化的方式,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儒家文化。
参考文献
[1]《融合儒家文化,构建中国企业文化》2009年
[2]《中国企业文化现状简评》清华领导力培训 李明 2010年4月20日
[3]《儒家传统与现代市场经济》 [M].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0年
本 科 毕 业 论 文 (设 计)儒家文化对我国企业管理的影响Confucianists' culture to Our Corporate-management Influence作者 专业 指导教师 分院孙彦龙 金融学 张目副教授......
关于儒家文化对企业发展及影响的研究与分析中期调研总结 什么是儒家思想呢?儒家思想的精髓是仁、义、礼、智、信。 仁仁爱,爱亲人,爱家庭,爱同事,关爱他人。我们生活在爱别人与被......
首先,提出我国现代企业中存在的三个不良现象:一是,“窝里斗现象”,也就是谁都想当“老大”,结果导致窝里斗。二是,在企业文化中存在制度失控,尤其是财务上常常出现失控之类的很糟糕......
互联网对企业管理影响论文(精选10篇)由网友“Haruka”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互联网对企业管理影响论文,欢迎大家分享。篇1:互联网对企业管理影响论文 【摘要】在“互联......
儒家文化对环境艺术设计的影响论文摘要:当代环境艺术设计既要面向世界,探索现代化发展之路,也要立足本土,融入中国特色。本文以儒家文化为基点,以环境艺术设计理念及风格为着眼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