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公务员备考之言语理解与表达——语句衔接题_公务员语句衔接题
河南公务员备考之言语理解与表达——语句衔接题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公务员语句衔接题”。
2018河南公务员备考之言语理解与表达——语句衔接题
2018年河南公务员考试中考生需要的三大考试科目,行测、申论、面试。考生在规划2018年河南公务员考试的备考日程时应注意,笔试中的行测和申论应合理安排,行测分为五大模块:言语理解、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常识判断,考生可分模块来备考。河南华图小编预测2018河南公务员考试招考公告将于11-12月份公布,所以考生可合理安排备考周期,达到行测五大模块都充分掌握的效果。在申论科目的学习中,考生需要每天关注时政热点,及时总结每天时政新闻的主要内容,长时间的积累才能厚积薄发。
语句衔接题是联考中的必考题目之一,题量一般为1-2题。语句衔接题从广义的角度来讲,类似于逻辑填空题。如果说逻辑填空题的本质是让我们根据上下文内容选择合适的词语的话,那么,语句衔接题即是让我们根据上下文内容选择横线处合适的句子。那么,语句衔接题有哪些解题技巧呢?我们试结合一则关于“中国足球”的话题谈起。
巴西已经不是四年前的巴西!德国也不是昔日的德国!真正的足球强队应该是非常稳定的!放眼国际足坛,能做到这一点的只有中国队!今天的中国队还是当年的中国队!纵观世界,没有一支球队,能像中国队如此稳定!不是每种牛奶都叫特仑苏,也不是每支球队都叫特能输;中国足球队,专注输球30年;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我们不生产进球,______!
通过阅读文段可知,文段围绕谈论的中心话题是“足球”,那么根据话题连贯的基本行文准则来看,横线处一定要有“足球”这个主体词。接下来,我们从何种角度谈论足球的话题呢?
通过飘红的文字,我们不难发现,“不是每种牛奶都叫特仑苏,也不是每支球队都叫特能输。”这是套用了“特仑苏”牛奶的广告语。
“中国足球队,专注输球30年。”这句话同样套用了成功男士熟识的“劲霸男装”的广告语,再有“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这是众所周知的“可口可乐”的广告语。那么,横线处所填的句子,是否可以理解为也是化用一则广告语而来呢?我们可以想见,那句农夫山泉的广告语——“我们不生产水,我们只是大自然的搬用工”与横线前句型颇为相似,所以,横线处佳答案——我们不生产进球,我们只是足球的搬运工。
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可以总结出语句衔接题的基本解题思路即“结合语境,确保连贯”。横线处所填的句子应包含两部分内容,其一,有与话题相关的“主体词”,其二,结合语境具体分析。好,我们试结合一道考题进行解析:
好的散文不会让读者感到与作者生疏。作者在描摹眼中世界的同时,也在清晰地勾画着自身的影像。实际上,________,无论作品本身是优是劣。“作者形象”并不等同于作家的自画像,它是作家灵魂的投影,是展现在文字中的一种人生境界,是写作视角和阅读视角综合的结果。(2011年春季联考)
填入划横线处恰当的一句是()。
A.写作是一种意味深长的印记
B.作品传达的是作者独有的情感体验
C.没有一部作品不在描绘着“作者形象”
D.每一篇散文都是人文情怀与精神价值的融合文段首句引出话题“好的散文不会让读者感到与作者生疏”,说明散文即文学作品是沟通作者与读者的桥梁。继而,下文继续说,作者在创作过程中也在有意无意的通过作品“勾画着自身的影响”,即作品中会有“作者形象”。横线下文的句子,补充论证“作者形象”其实不等同于作家的自画像,是作家灵魂的投影,是一种人生境界,是写作和阅读视角的综合结果。那么中心论述的“主体词”也是“作者形象”,所以,根据主体一致即“话题连贯”的原则,横线处内容应包含“作者形象”,选项A谈及写作,选项B重在作者情感体验。D项核心词是散文即文学作品。均不是围绕“作者形象”来论述,可得正确答案C——没有一部作品不在描绘着“作者形象”。
综上,我们通过“中国足球”例子探讨了语句衔接题的解题思路与方法——结合语境,确保连贯。而这种连贯的实质即是遵循论述主体的一致,即确保话题的连贯性。
更多河南公务员考试公告、职位表、报名考试、成绩查询、面试名单等信息关注河南公务员考试网、河南人事考试网。
2018河南公务员考试言语理解与表达备考2018年河南公务员考试脚步越来越近,为了帮助众多考生在短时间内,做到及时、有效的复习,华图小编特针对河南公务员考试,做了一些相应的备考......
言语理解与表达例题:我国是桂花的故乡,西南、中南地区是它的原产地。早在战国时代,屈原的《九歌》中就曾多次出现“桂舟”、“桂酒”等词,这是最早以桂入诗的例子。陕西省勉县城......
学而优则仕,仕出京佳08河南公务员考试专项练习(言语理解与表达)一、词语替换1.当落日沉没,周围雪峰的红光(逐渐)消退,银灰色的暮色笼罩着草原的时候,你就会看见无数点的红火光。( )A.......
公务员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之冒号在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中,冒号是经常被使用的一个标点符号,同时也是我们做题的一个重要提示信息。冒号通常表示提示语后的停顿或表示提示下文或......
第一部分 言语理解与表达 (共30题,参考时限25分钟) 每道题包含一段文字(或一个句子)。后面是一个不完整的陈述,要求你从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来完成陈述。注意:问题可能是选择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