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高三开学检测理科语文试卷R_成都外国语学校国际部
届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高三开学检测理科语文试卷R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成都外国语学校国际部”。
1.默写(每空1分,共11分)1)正入万山圈子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杨万里)2)夕阳西下。(《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3)在唐代诗人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中,哪两句表达了诗人希望脱离尘世,追求清净隐逸的思想__________。4)商女不知亡国恨。(《泊秦淮》杜牧)
5)__________,志在千里 ,__________,壮心不已。
6)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描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时光流逝蕴含自然理趣的两句是: __________。
7)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__________。
2.古诗文默写(每空一分,8分)(1)《爱莲说》中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相反的一句是:__________。(2)孟浩然的《早寒江上有怀》中表达思乡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3)《陋室铭》一文中主旨句是:__________。(4)崔颢《黄鹤楼》中的写景名句是:__________。
3.古诗文填空(4分)9.足蒸暑土气。10.零落成泥碾作尘。11.今夜偏知春气暖。12.,人迹板桥霜。
13.同写雪景,各具特色。毛泽东《沁园春雪》中化静为动、气势奔放的句子是“,”;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花喻雪、联想美妙的句子是“,”。
1.阅读《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完成下题。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 艾萨克·阿西莫夫
那天晚上,玛琪甚至把这件事记在日记里了。在2155年5月17日这一页,她写道:“今天,托米发现了一本真正的书!”
这是一本很旧的书。玛琪的爷爷有一次告诉她,当他还是一个小孩子的时候,他的爷爷曾经对他讲,有那么一个时候,所有的故事都是印在纸上的。
他们翻着这本书,书页已经发黄,皱皱巴巴的。书上的字全都静立不动,一点儿也不像他们平常在荧光屏上看到的“书”那样,顺序移动。读到后面,再翻回来看前面的一页,刚刚读过的那些字仍然停留在原地。真是有趣极了!“呀!”托米说,“我想,这样的书一读完,就得扔掉,多浪费呀!我们的电视屏幕一定给我们看过一百万本书了,可它还能继续给我们别的许许多多书看,我可用不着哪天把它扔掉!” “我也不会扔掉。”玛琪说。她只有11岁,读过的电视书不像托米那样多。托米已经13岁了。她问:“你在哪儿找到这本书的?” “在我们家,”他指了一下,可没有抬起头,因为他正在全神贯注地看书。“在顶楼上。”他又说道。
“书里写的什么?” “学校。”
玛琪脸上露出鄙夷不屑的神情:“学校?学校有什么好写的?我讨厌学校。”玛琪一向讨厌学校,而且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憎恶它。那个机器老师一次又一次地给她做地理测验题,她一次比一次的糟。最后她的妈妈发愁地摇了摇头,把教学视察员找了来。教学视察员是个身材矮小的胖子,脸红扑扑的,带着一整箱工具,还有测试仪和电线什么的。他对她笑了笑,递给她一个苹果,然后把机器教师拆开。玛琪暗暗希望他拆开以后就不知道怎样装上,可才过了一小时左右,机器老师已经重新装好。黑糊糊的,又大又丑,上面还带着一个很大的荧光屏。在这个荧光屏上,所有的课文都现出来了,还跟着没完没了地提问题。这倒也无所谓,最让她厌烦的是那个槽口──她非得把作业和试卷塞进去的那个口子。她总是要用那种打孔文字像编程序似的把作业和 卷写出来。她还只有六岁的时候,妈妈就让她学会用这种语言和机器教师对话了。
视察员把机器调好以后,拍拍她的脑袋,笑着对她妈妈说:“这不是小姑娘的错,琼斯太太。我认为是这个机器里的地理部分调得太快了些,这种事是常有的。我把它调慢了,已经适合于十岁孩子的水平了。说实在的,她总的学习情况够令人满意的了。”说着,他又拍了拍玛琪的脑袋。
玛琪失望极了,她本来希望他们会把这个机器老师拿走。有一次,托米的老师就被搬走了将近一个月之久,因为历史那部分的装置完全显示不出图像来了。所以她对托米说:“怎么会有人写学校呢?” 托米用非常高傲的眼光瞧了她一眼:“傻瓜,那不是我们这种类型的学校,那是几百年前的一种老式学校。”接着他一字一顿说:“几百年前。” 玛琪很难过。“嗯,我不知道古时候孩子们上什么样的学校。”她站到托米身后看了一会儿那本书,说:“不管怎么说,他们总得有一个老师吧?”
“当然,他们是有老师,可不是我们这样的老师。是一个真人老师!” “一个真人?真人怎么会是老师呢?”
“的确是这样的,他跟孩子们一起去学校,给孩子们上课,留作业,提问题。” “真人可没那么聪明。”
“怎么不聪明?我爸爸就和我的机器老师知道得一样多。” “不可能。真人不可能知道得和老师一样多。” “我敢打赌,我爸爸知道得差不多和它一样多。” 玛琪不打算争吵下去,便说:“我可不想让一个陌生人到家里来教我功课。”
“你不知道的事太多了,玛琪。那些老师才不到你家里上课呢。他们有一个专门的地方,所有的孩子都到那儿去上学。”
“所有的孩子都学一样的功课吗?” “那当然,如果他们年龄一样的话。” “可我妈妈说,老师是需要随时调整的,这样才好适合他所教的每个男孩子和女孩子的智力。另外,对每个孩子的教法也应该是不同的。”
“他们那时候的做法可能和现在不一样。好了,如果你不喜欢书里说的这些事,你就干脆别读这本书。”
“我没说我不喜欢。”玛琪急忙说。她很想知道那些有趣的学校究竟是怎么回事。他们还没看完一半,玛琪的妈妈就喊了起来。“玛琪!该上课了!” 玛琪抬起头来。“还没到时间呢,妈妈。” “到了,”琼斯太太说,“托米差不多也快到点了。” 玛琪对托米说:“托米,下课以后我可以和你一起再读读这本书吗?” “也许行吧,”他冷冷地回。然后,吹着口哨走开了,胳膊底下挟着那本满是灰尘的旧书。玛琪走进课堂。课堂就在她卧室的隔壁。机器老师的开关已经打开,正等着她。除了星期六和星期日,它每天总是在相同的时间开启。因为妈妈说,假如小孩每天都在规定的时间学习,成绩会更好一些。
电视屏幕亮起来了,开口说:“今天的算术课讲分数的加法。请把昨天的作业放进槽口。” 玛琪叹了口气,照它的话做了。她脑子里还在想着当她爷爷的爷爷是个小孩子的时候,他们上的那种老式学校。附近一带所有的孩子都到一处去上学,他们在校园里笑呀、闹呀,他们一起坐在课堂里上课;上完一天的课,就一块儿回家。他们学的功课都一样,这样,做作业的时候他们就可以互相帮助,有问题还可以互相讨论了。而且他们的老师是真人„„
机器老师正在屏幕上显现出这样的字:“我们把12和14这两个分数加在一起──” 玛琪还在想,那个时候的孩子一定非常热爱他们的学校。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选自《外国现代科学幻想小说》,有改动)
【小题1】几百年以后,两个在“及其学校”读书的孩子,从一本纸张印刷的书中对我们现在的学校有哪些了解?用简短的语言加以概括。
【小题2】未来的“机器学校”与我们现在的学校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请你结合文章内容各举一例进行简要说明。【小题3】针对文中介绍的两种学校,请你提出一个问题,引起大家对改进目前教育的思考。展开你的想象,说说你认为人类理想的学校应该是怎样的?
2.阅读下面短文,完成下题。李白的人格魅力 陆钦
①李白的人格魅力可以概括为六个字:志气、豪气、骨气。也就是“天生我材必有用”的【甲】__________精神,“输肝剖胆效英才”的【乙】__________精神,“安得折腰事权贵”的【丙】__________精神。
②先说志气。李白特别热爱生活,热爱故土,热爱祖国,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对祖国的千山万水充满了激情。李白用天才的诗笔生动地描绘了唐代现实生活的各个方面,留下了大量的传世佳作。李白有诗:“我志在删述,垂辉映千秋。”这就是说,他曾经立志要像孔子那样总结论述一代政教文化,辉映千载。而实际上,阴错阳差,苦读书,勤走路,多写作,他却像司马迁一样用文史家的良知、真心反映了所处的时代的精神风貌。他坚信自己的文笔可以达到“落笔摇五岳”、“笑傲凌沧洲”(《江上吟》)的效果。③再说豪气。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从文化生活的角度来考察有三个黄金时代,即春秋战国、唐代李世民到李隆基的时代、清代康乾时代。李白不愧为生活在第二个黄金时代的人杰。他决心用自己的才能报效社会,他说:“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是一种豪气,豪壮气概,他认为总会有一天长风破浪渡沧海,冲破艰难实现自己的梦想。他的大量诗文可以说“落笔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语),李白歌颂姜太公、鲁仲连、剧辛、乐毅、张良、诸葛亮,就是表明自己要像这些历史上的功臣那样,报效国家。李白在中国文学史上的作用,可以说实现了“输肝剖胆”的诺言。
④三说骨气。李白的长安出仕,遇到了挫折。他受到张某、高某、杨某的怠慢和排挤,尤其是唐玄宗在高某等人面前说李白“此人固穷相”,李白愤怒了,他毅然离开长安,这本身就是一种叛逆,一种骨气。因为他不想“催眉折腰事权贵”。他大写“行路难”、“蜀道难”,“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里有很深的人生哲理。表面上写行路的艰难,实际上是表明人生旅途上的艰险。他的豁达胸怀,类似庄子,把生死置之度外;他借酒销愁,抒发情怀,类似陶渊明。陶渊明的“不为五斗米折腰”对李白有很大影响。李白说“与尔同销万古愁”,销愁之后干什么?还是要“效英才”啊。⑤总之,李白的志气,是他生活的底气;豪气,是他生活的风度;骨气,是他生活的气概。这三种气质构成了李白的人格魅力。
【小题1】根据文意,将下面三个短语分别填入【甲】【乙】【丙】处(只填序号)(1)积极奋进(2)果敢叛逆(3)坚信不疑 【小题2】本文大量引用了李白的诗句,请你选择其中的一句,体会这句诗在文中的作用。【小题3】文章第③段中杜甫“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诗句的意思是: 【小题4】作者对李白人格魅力的概述是否恰当?写出你的判断和依据。
1.文言文阅读(10分)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小题1】解释加点词语的意思。(4分)⑴撒盐空中差可拟⑵未若柳絮因风起 ⑶相委而去⑷元方入门不顾
【小题2】翻译句子: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2分)【小题3】从《陈太丘与友期》中分别找出敬词(对别人的尊称)和谦词(对己称呼)各一个。(2分)敬词:谦词
【小题4】你觉得谢太傅更赞赏谁的才气?请说明理由。(2分)
1.阅读古诗(5分)
九日寄子约① [明]皇甫汸
漫有登高兴,兼当望远何?对花惊白发,见雁忆黄河②。乱后书来少,霜前落木多。不堪羁宦③日,同是阻干戈。
[注]①子约:即皇甫濂,作者之弟;②黄河:指代故乡;③羁宦:离家在外做官。
【小题1】从这首诗_________、________等词语中,可判断标题中的“九日”是指_____节。(2分)
【小题2】本诗蕴含着诗人丰富的情感,请作赏析。(3分)
2.夏 意(苏舜钦)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注]苏舜钦;北宋诗人,主张改革,被削藉为民,于苏州修建沧浪亭,隐居不仕,《夏意》作于此时。
【小题1】有人说这首诗题为“夏意”,全诗“无一句不切夏意”。第一句中的“夏”,点明时令,第二句中的“”和第三句中的“ ”不仅扣住诗题,更写出了诗人生活环境的气氛。优美的意境,读之仿佛微风拂面。(3分)【小题2】你认为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呢?结合诗作和写作背景,谈谈你的看法。(2分)
1.请以“成长路上,有你真好”为题,写一篇文章。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除诗歌外),不得套作,不得抄袭。②字数不少于600字。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1.古诗文背诵。(10分) ① 俱往矣,__________,。(毛泽东《沁园春·雪》) ② 足蒸暑土气, 。(白居易《观刈麦》)③__________,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晏殊《破阵子》 ④今夜偏知春气......
1.诗歌默写: (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诗人推己及人、忧国忧民的博大胸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从范仲淹《渔家傲》中“____________......
1.根据提示默写古诗文。 (1)日月之行,,,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2)问渠那得清如许?。(朱熹《观书有感》) (3),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 (4)惶恐滩头说惶恐,,人生自古谁无死,。......
2012年四川省成都嘉祥外国语学校小升初数学模拟试卷(一)一、填空题(2×20=40分)1.如果长方形长与宽的比值约是0.618,那么长和宽的比就称为()分割比.2.50张纸的厚度是0.5厘米,如果13亿......
1.用课文原句填空。(1)__________,在河之洲。(《诗经》) (2)浮光跃金,。《与朱元思书》 (3)__________,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__________,志在千里。(曹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