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行为习惯的培养(推荐)_农村留守儿童行为习惯

2020-02-27 其他范文 下载本文

农村留守儿童行为习惯的培养(推荐)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农村留守儿童行为习惯”。

浅谈农村留守儿童行为习惯的培养

龙河镇小学 江甫技 摘 要: “留守儿童”的良好文明行为习惯的培养成了当前学校班级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留守儿童"良好文明行为习惯的培养关系到"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俗话说无以规矩不成方圆,因此良好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对"留守儿童"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关键词:培养 留守儿童 行为习惯

近年来随着大量剩余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一个新的弱势群体――留守儿童诞生了。特殊的成长环境,使它们常常存在情感缺失、抑郁孤僻、缺少自信等心理问题,甚至形成不良行为习惯。如何教育好留守儿童,确保他们健康成长,已经成为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的重要任务。亲情的缺失使孩子变得孤僻、抑郁、自卑,甚至有一种被遗弃的感觉,严重地影响到了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进而影响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所以,怎样抓好农村留守儿童行为习惯的培养呢?我认为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培养他们自信,感受成功快乐

孩子的认知结构并不成熟,还没有完全的独立能力,不能正确地对待困难和挫折。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自控能力差,再加上家庭环境的影响,对他们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都有一定的阻碍,一定会有因第一次远离父母而胆怯的,有因不会洗内衣和袜子而胡乱对付的,有因没睡在爸妈温暖的怀抱而躲在被窝里哭泣的„„ 可见,学校的生活管理存在着难度。结合学校生活管理的实际,培养学生自信是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首要条件。学生的自信是在一次次成功与鼓励中逐步形成的,当这些家庭中的小少爷、小公主离开父母的包办,一切都要从身边的一件件小事做起,那就有点困难了。为了培养他们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我们对他们在生活中的点滴进步要及时的给予表扬与赞赏。当他们遇到困难时,要先给予指导与帮助,再告诉他们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最主要的是要让他们学会分析问题,让难事变成易事,最终获得成功,增强信心,使之感受到集体生活的快乐。

二、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学校教育情境中,学生是一个个完整的、有思相的个体,任何一种方法都不可能适用于每一个学生。对教师来说,针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教授方法至关重要。

(一)家庭、学校、社会、学生一起努力

1、加强教师对学生的积极影响

教师应给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使教师在学生的心目中保持完美形象,小学生会有意识地将教师的一言一行作为自己模仿的对象,也就是说教师的行为对学生起了一个潜移默化的作用,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让他们在学校的学习生活中,不断地受到熏陶和教育。

2、充分发挥家庭和社会的作用

家庭教育也是小学生培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方面。父母是学生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的一举一动往往成为学生评判是非的标准。有很大一部分小学生在学校中已经接受了教师正确的引导,可是一回到家中又受到家长不良习惯的影响,就失去了行为习惯是非判断的标准。所以,要加强学校与家庭的沟通。学校要经常召开家长会,密切教师与家长的联系,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状况和其他方面的表现,及时发现问题并纠正,帮助家长提高育人意识和能力,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同步进行。同时学校还要与社会各部门建立密切的联系,及时反映小学生在社会上的各种表现。结合学校行为规范的教育内容开展社区教育,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聘请校外辅导员到校进行法制教育等,以提高小学生的法制意识,规范他们的行为。

3、学生本身也是行为习惯养成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学校里,教师要经常观察他们的活动,看看是否有不良现象发生。有许多小学生在教师面前可能有所收敛,但在学生之间便会“原形毕露”。如纵容他们,势必会影响到其他的小学生。这时,教师可通过多种途径观察这种现象,然后以一个恰当的时间,用一个恰当的办法,对他们进行教育,使他们在问题行为产生之初就受到教育并努力改掉。

(二)注重强化训练

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形成的,依靠学生多次反复的实践,尤其是对小学低年级学生,他们自制能力差,一些良好行为习惯易产生也容易消退。所以,对他们要严格要求,反复训练,不断地巩固。设计一些简单、易行、有意义的活动,让他们通过努力,都能享受成功的喜悦。利用好表扬与批评、肯定与否定、奖励与处罚等外部强化的手段,让小学生不断地将好的行为内化为他自身行为的一部分。

(三)注重体验

小学低年级学生情感体验具有直接性和情境性,当引起他们产生某种情感体验的事物出现在眼前的时候,就会产生某种情感体验。小学生刚入队时,站在队旗下宣誓,那庄严隆重的入队仪式会令每一个儿童回味无穷。每周的升旗仪式也是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教育的好时机。结合“小学生行为规范”进行各项竞赛活动,都可以促使学生形成积极向上,团结的精神。

(四)依学龄段分层教育

行为规范教育要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年龄特征,有重点进行。

一、二年级可通过儿歌、讲故事的形式,了解小学生行为规范,让学生在公共场所不乱扔果皮纸屑,不乱倒垃圾,不在墙壁、桌面乱刻乱画,保持地面、黑板、桌凳、窗台的洁净,养成爱清洁的好习惯,勤洗澡、勤换衣、勤理发、勤剪指甲、早晚刷牙。

三、四年级开始主动思考、判断是非对错,对他们的教育应该多用事例去感化,通过编故事、行为规范知识竞赛、达标等形式强化常规制度。

五、六年级的小学生基本上由他律转化为了自律,可以通过出黑板报、演讲会等形式巩固常规制度。

(五)榜样激励

人们也常说,学生身上有着教师和家长的影子。教师举手投足间都体现着对学生的教育。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尤其是小学生模仿性强,为他们树立榜样,是行为规范训练的有效形式。根据小学生接受力强的特点,要经常给他们讲名人的故事,使他们自觉克服不良的行为。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以庄重大方、和蔼可亲的仪表,彬彬有礼的语言给学生作出示范。同时,充分利用学生中的典型事例,给学生树立榜样,用榜样的力量感召他们。

三、形成制度、互相督促

由于学生年龄较小,意志力不坚强,不能长久坚持,难免为一时的贪玩而忘了自己许下的“承诺”。良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在养成良好习惯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反复现象,这时除了靠自身努力还要靠同学,教师和家长的监督与指导

(一)教师监督

首先,教师在督促过程中要注意以身作则。因为教师与学生朝夕相处,长期生活在一起,由于教师比学生更有生活经验,学生自然地视教师为学习的楷模,他的一言一行都有着直接的或间接的教育意义。教师要给学生作示范,严以律己、为人师表、言行一致,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做到,成为小学生最直观、最重要、最活生生的典范。其次,对于学生的日常行为,教师要坚持天天讲、检查、提醒。事实证明,在严格的训练中,大部分学生慢慢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平时如发现学生做的不好的,及时指出,帮助纠正。久而久之,使学生化外来的强制性为内在的自觉行为习惯。

(二)家长监督

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除了要靠学生、教师之外,更需要家长的配合,因为家长也是学生的教师,对学生的行为习惯也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平时,我会利用家访,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并针对学生的问题,征求家长意见,共同努力,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

(三)班干部监督

充分利用班干部的作用,因为他们时刻处在班级中,更能了解情况。同时,也要对班干部进行约束,让他们以身作则。首先自我督促,再让他们督促其他同学。如果发现学生有什么差错,及时向教师反映,及时想办法解决出现的问题。

四、在社会实践中检验儿童的行为习惯

留守儿童行为习惯的培养,除了家校同步教育外,我们还积极利用社会大环境锻炼儿童,从而检验孩子的行为习惯。如三八节时组织孩子动手制作礼物送给妈妈或奶奶并说一句感谢的话,从而培养留守儿童的感恩之情,让儿童知道要尊重妈妈、尊重奶奶等。结合儿童生活实际,教育留守儿童要尊重爸爸妈妈,他们在外打工很不容易;要热爱爷爷奶奶,他们带自己很辛苦,我们要帮爷爷奶奶做些力所能及的事。要克服孩子以自我为中心、自私、懒惰、依赖性强的不良品质。要求家长多带孩子接触社会上多种多样的实践,使孩子明辨是非,从小培养孩子具有独立自主的能力,以提高孩子将来走上社会对社会全方位的适应能力。

五、坚持不懈

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需要有坚强的教育意志,立下规矩后就应该要求学生坚持去做,经过日复一日的训练形成习惯。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学生自控能力差特点,严格要求,切忌在教育学生上情感失控,找出一个循序渐进的方法,使学生逐渐学会控制自己,做事有恒心,加强意志的培养,有坚强意志力他们遇到任何困难就会勇敢而不畏缩,这将为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奠定强有力的基石。总之,留守儿童的养成教育应该引起全社会的关注,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更应从具体的习惯培养上入手,不断探索总结行之有效的办法,使他们自小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将来走上社会,成为祖国的人才夯实的基础。

总之,留守儿童的良好生活习惯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研究。本着良好习惯要反复抓、抓反复的原则,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家园联手,定会找到行之有效的培养留守儿童良好生活行为习惯的方法。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行为习惯的培养

小学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农村小学留守儿童行为习惯的培养》课题实施方案一、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在二十一世纪,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一大......

农村留守儿童行为习惯现状及对策

农村留守儿童行为习惯现状及对策隆昌县胡家镇肖家桥小学 叶礼会【摘要】中国素来是被人所称颂的礼仪之邦,从古到今,尊老爱幼一直是我们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对小学生进行“尊老......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行为习惯的培养研究开题报告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行为习惯的培养研究》开题报告2013.12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1、研究的背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乡外出务工队伍在不断扩大,每年外出务......

农村留守儿童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研究

“农村留守儿童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研究”结题评审意见武隆县火炉镇中心小学校实施的“农村留守儿童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研究”课题,于2007年7月(武教规办〔2007〕3号)申报立......

农村留守儿童良好习惯培养研究

《农村留守儿童良好习惯培养研究》开题报告光山县砖桥镇中心学校省级立项课题组 刘稳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老师们: 我校《农村留守儿童良好习惯培养研究》课题,是河南省农村学校应......

《农村留守儿童行为习惯的培养(推荐).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农村留守儿童行为习惯的培养(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农村留守儿童行为习惯 行为习惯 农村 儿童 农村留守儿童行为习惯 行为习惯 农村 儿童
[其他范文]相关推荐
[其他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