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势与政策答案_形势与政策参考答案
形势与政策答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形势与政策参考答案”。
形势与政策答案
1.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有:
(1)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能力较为薄弱。
(2)高等教育持续发展条件不足不稳,我国普通高校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2001年的时候,已经达到了7300元,后来一度跌到了5000多元,现在回到7500元左右,财政拔款不充足,是同期发达国家相近统计口径1/5,而且不同省之间相差6倍之多。
(3)扩招后毕业生就业竞争压力较大,对高等学校学科专业结构优化及增强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等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4)制约发展的体制性障碍还没有完全解决,分别体现在人才培养的模式、考试招生制度、办学体制和管理体制方面,2.制定“十二五”规划的重大意义、战略原则和根本保证
(1)制定“十二五”规划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结合制定“十二五”规划,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2)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科学发展、改善民生相结合全会强调,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全会提出,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逐步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政府保障能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3)文化建设与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相结合全会提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
(4)改革开放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相结合全会强调,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必须以更大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使上层建筑更加适应经济基础发展变化,为科学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区域合作,以开放促发展、促改革、促创新,积极创造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5)加强党的建设与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相结合全会强调,党的领导是实现“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根本保证。必须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不断提高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水平。各级党委要准确把握发展趋势,科学谋划发展蓝图,努力创新发展模式,加强对发展的统筹协调,切实提高发展质量。努力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
一3.重庆户籍制度的335政策指什么?
重庆市户籍制度改革的政策框架和制度体系概括起来就是:“335”政策体系,即3年过渡,3项保留,5项纳入。农村三件衣服是指农村承包地,宅基地,林地城市五件衣服是指城市就业,社保,住房,教育,医疗
3年过渡是指对农村居民转户后承包地、宅基地的处置,设定了3年过渡期,允许转户农民最长3年内继续保留宅基地、承包地的使用权及收益权。
3项保留是指农村居民转户后,保留林地使用权、计划生育政策、农村各项补贴等三项农村权益。
一是保留林地使用权农村集体林权已经确权到户,不要求退出,转户居民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流转或自主经营。
二是保留计划生育政策农转非人员在享受城镇居民社会保障和福利待遇后5年内,继续执行原户籍地生育政策,享受农村计生奖励扶助及特别扶助政策。
三是保留农村各项补贴农民目前享受的农村种粮直补、农机具补贴等与土地相结合的惠农政策,在农民自愿退出承包地经营权之前继续保留。
5项纳入是指农村居民转户后,可享受城镇的就业、社保、住房、教育、医疗政策,实现转户进城后“五件衣服”一步到位,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待遇,真正体现“劳有所得、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学有所教、病有所医”。
一4.两江新区战略目标
两年初见成效,五年形成框架、十年基本建成。到2012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翻番,超过1500亿;到2015年,超过3000亿;到2020年,两江新区将建成功能现代、产业高端、总部聚集、生态宜居,具有国际影响力和内陆开放示范效应的新区,GDP达到6000亿元,工业销售值达到1万亿元,相当于10年再造一个重庆。
一5..世界经济不稳定、不确定因素
一是世界经济复苏很不均衡。
二是世界经济复苏基础仍较脆弱。
其一,发达国家普遍面临高财政赤字风险,这可能成为影响世界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因素。其二,主要发达国家的失业率高企。
其三,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当前国际上形形色色的贸易保护主义明显抬头,一些主要国家不断出台各种贸易保护措施。
三是国际金融体系改革方兴未艾,但引发危机的结构性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四是各国需要加紧调整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二、“十二五”规划建议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
1.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主要阐述了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客观依据(即:国内条件和国际环境)、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2.坚持扩大内需战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坚持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战略,必须充分挖掘我国内需的巨大潜力,着力破解制约扩大内需的体制机制障碍,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新局面。3 .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按照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要求,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加快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认真总结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经验,积极探索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新途径。
4.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适应市场需求变化,根据科技进步新趋势,发挥我国产业在全球经济中的比较优势,发展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
5.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
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构筑区域经济优势互补、主体功能定位清晰、国土空间高效利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区域发展格局,逐步实现不同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6.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
面对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必须增强危机意识,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7.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更多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必须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科技、教育、人才规划纲要,大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快教育改革发展,发挥人才资源优势,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奠定坚实科技和人力资源基础。
8.加强社会建设,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逐步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政府保障能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社会管理能力建设,创新社会管理机制,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要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扭转城乡、区域、行业和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扩大趋势。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优先满足群众基本医疗卫生需求。
9.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充分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综合运用教育、法律、行政、舆论手段,引导人们知荣辱、讲正气、尽义务,形成扶正祛邪、惩恶扬善的社会风气。
10.加快改革攻坚步伐,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更加重视改革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使上层建筑更加适应经济基础发展变化,为科学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11.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不断拓展新的开放领域和空间,扩大和深化同各方利益的汇合点,完善更加适应发展开放型经济要求的体制机制,有效防范风险,以开放促发展、促改革、促创新。
12.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起来,为实现“十二五”规划而奋斗
主要阐述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和创造良好的国内外政治环境。强调党的领导是实现“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根本保证。必须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不断提高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水平。
autocheck autochk * 复习思考题:1、中央的宏观经济政策取向为何从“保增长”转向“稳增长”? 我国当前面临的经济形势与2008年的相似之处有三点:一是都面临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
1.为什么中国梦是人民的梦? 中国梦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伟大梦想。习近平同志突出强调,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这一重要思想,鲜明地表明了中国梦蕴涵的人......
篇1:形势与政策答案整理 1.为什么中国梦是人民的梦?中国梦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伟大梦想。习近平同志突出强调,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中国梦归根到底是......
形势与政策答案一、必答题(10分):请谈谈如何将爱国情怀转化为爱国之志、报国之才?答:我们作为青年学生,究竟应该如何真正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来报效祖国?人生的不同阶段承担不同的任......
转]重庆工商大学2012-2013第2学期 形势与政策答案 2013-5-6 16:25阅读(1)转载自StockMan 赞(10)赞(10)赞(10)赞(10) 转载(51) 分享(60) 评论 复制地址 举报 编辑已经是第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