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化妆_生命的化妆赏析
生命的化妆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生命的化妆赏析”。
生命的化妆 林清玄
教学目标:
1、了解哲理性散文的特点。
2、从理解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写作方法入手,初步学会分析哲理性较强的散文。
教学重点:
1、掌握散文的“形散而神不散”特点及哲理散文中所蕴含的道理。
2、理解作者对化妆师的看法变化的原因。
教学难点:难点在于如何让学生明白要改变表相就一定要改革内里的道理,并学会如何计划“化妆”自己的生命。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三分钟演讲《优雅的女人四季芬芳》
二、导入新课。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谁不想拥有花容月貌,谁不想通过化妆打扮使自己青春永驻?可是,什么样的化妆才是最美的呢?怎么样才能让自己的生命变得更美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林清玄的哲理性散文《生命的化妆》。
三、介绍作者:
林清玄,台湾高雄人,1953年生。1973年开始散文创作,到现在已有40多部著作面世.他的散文,文笔流畅清新,在平易中有着感人的力量。他是台湾作家中最高产、多产的作家,三十岁前就得遍了台湾所有的文学大奖,被誉为得奖专业户。
我们读他的散文,感觉他应该是一位雍容典雅的女性,事实上,他是一个男人,是一个很丑的男人,谢顶,两鬓长发披离,像一个头佗。林清玄本人也说,男人只论才气。在林看来,人生的美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物质欲望带来的美;二是文化、艺术、文明带来的美;三是灵性精神的美,也是最高境界的美。
四、分角色来朗读课文:
初步领会什么才是最高境界的化妆,感悟作者对化妆的认识的变化和对化妆师的态度的变化。
五、分析课文。
1、要求学生通读全文,在文中找出“表相化妆”的语段,“文章的化妆”、“生命的化妆”的段落,找出化妆师对化妆的分类和评价,对文章的分类和评价。明确:表相的化妆:3自然段; 文章的化妆:
4、7自然段;(A拙劣的文章[词藻堆砌,扭曲个性] B好一点的文章[光芒四射,吸引人的视线,让人知道在写文章]
C最好的文章[自然流露,不堆砌,让人在读生命]在第7节中化妆师认为三流的文章是文字的化妆,二流的文章是精神的化妆,而一流的文章是生命的化妆。)生命的化妆:6自然段。
2、文章中3自然段化妆师将化妆分为四类,请找出来,并谈谈你对这种分类的理解。明确:A最坏的化妆(扭曲个性,失去五官协调); B拙劣的化妆(浓妆,掩盖缺点或年龄); C次级的化妆(醒目,引人注意);
D最高明的化妆(无妆,自然表现个性、气质)。这种分类是对停留在表皮上的化妆的分类,尽管如此,这种化妆的最高境界仍然是“自然”,给人的感觉是“好像没有化过妆一样”,因为只有这样的化妆效果才和化妆的内涵吻合,也就是化妆的终极目的是为了突出人的个性与气质,而并非仅仅是满足视觉效果。这种分类为下文阐释化妆的三种境界做了铺垫。
3、文章第6自然段将化妆分为三种境界,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说说理由。
(明确:同意,这种公法是从化妆对人的影响的角度分的,三流的化妆是脸上的化妆,二流的化妆是精神的化妆,一流的化妆是生命的化妆。其实可概括为:化妆对人的影响由表及里依次是:表皮——体质——气质,也就是由物质——精神——灵魂。正是因为化妆对人的影响深度不同,所以化妆境界自然不同,那么影响最深的当然是最高境界的化妆,即生命的化妆。)
4、文中两次将写文章比作化妆,你认为这样的比是否贴切?这两者有什么相通的地方吗? 明确:化妆同写文章都有一个由表及里的过程,是一个类比,道出了为文的真谛:真情出至文。由此看来,我们在写文章的时候也不应该仅仅追求辞藻的堆砌和语句的华丽,而应该努力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让读者仿佛在阅读我们的人生。
5、作者对化妆师的看法有什么变化?找出相应的词语。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作者态度的变化(好奇――刮目相看――感叹――致敬、感悟)第2节“好奇”(认为化妆只是在皮相上下功夫,不应该是有智慧的人所追求的)第3节“刮目相看”(出乎我的意料,化妆竟有如此学问)第5节“感叹”[虽赞美化妆师有智慧,但仍认为只是在表皮上做功夫] 第8节“致敬、惭愧”[十分赞赏化妆师有智慧,为自己的观点而惭愧]
分析:此处是作者的感悟,作者从认为化妆仅是物质外观的美,并不赞赏,到被化妆师的精神所感动,但仍固执地坚持自己的观点,直到化妆师揭示了生命的化妆的寓意之后,才为他的灵魂所感动,为自己的观点而惭愧,对对方表示由衷的敬佩。
6、文章第8段作者有何感悟?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
明确:作者的感悟“这个世界的一切的表相都不是独立存在的,一定有它深刻的内在意义,那么,改变表相最好的方法,不是在表相下功夫,一定要从内在里改革”概括为“改变表相,要从内在里改革。”
对全文起到总结上文,深化文章的主题,由化妆师对化妆的阐释推及到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即任何事物要想改变它的表相,最好的方法是在内在下功夫,这样的总结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收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4、那么作者认为,怎样给生命化妆呢?
明确:第6自然段中揭示了“生命的化妆”指的就是“改变气质,多读书、多欣赏艺术、多思考、对生活乐观、对生命有信心、心地善良、关怀别人、自爱而有尊严”。
7、说说你打算如何“化妆”你的生命。
五、拓展阅读
读一篇好的文章,能让读者感到在读一个生命,是因为文中的内在的深刻人生真谛在感化着你的灵魂。下面让我们再阅读一篇林清玄的佳作《茶味》,比较二者在构思上的相同之处——采用类比、联想的方式揭示人生的真谛,体悟与文中所揭示的“生命的化妆”意义有哪些共同点?
明确:学生分析《泡茶》
泡茶的五味――人生的五个阶段; 欢饮的五种境界――生命的境界; 冬季饮茶――历尽沧桑后中夜观心;
二者靠联想来创设意境丰富内涵,体会本文的联想美;
六、总结:化妆的目的是为了让人变美,文章的化妆的目的是宣扬真善美,生命的化妆的目的是为了让你的人生更有意义,灵魂得到升华。希望大家切记改变表相一定要从内在里改革。千万别成为效颦的东施。
七、作业:课后第三题及写写如何化妆自己的生命,要求字数在300字以上。
八、板书:
板书:
生命的化妆 ——林清玄
脸上的化妆 等级 最坏的(扭曲个性,失去五官的协调)三流 拙劣 文字 脸上 物质 拙劣(浓妆,掩盖年龄缺点)
次级(醒目,引人注意)二流 好一点 精神 精神 精神 最高明(无妆,表现个性气质)一流 最好(流露真情)生命 生命 灵魂
文章的化妆
生命的化妆
表————————————————里
出示林清玄的《茶味》
附: 茶味 林清玄
我时常一个人坐着喝茶,同一泡茶,在第一泡时苦涩,第二泡甘香,第三泡浓沉,第四泡清冽,第五泡清淡,再好的茶,过了第五泡就失去味道了。
这泡茶的过程令我想起人生,青涩的年少,香醇的青春,沉重的中年,回香的壮年,以及愈走愈淡、逐渐失去人生之味的老年。
我也时常与人对饮,最好的对饮是什么话都不说,只是轻轻地品茶;次好的是三言两语,再次好的是五言八句,说着生活的近事;末好的是九嘴十舌,言不及义;最坏的是乱说一通,道别人是非。
与人对饮时常令我想起,生命的境界确是超越言句的,在有情的心灵中不需要说话,也可以互相印证。喝茶中有水深波静、流水喧喧、花红柳绿、众鸟喧哗、车水马龙种种境界。我最喜欢的喝茶,是在寒风冷肃的冬季,夜深到众音沉默之际,独自在清静中品茗,一饮而净,两手握着已空的杯子,还感觉到茶在杯中的热度,热,迅速地传到心底。
犹如人生苍凉历尽之后,中夜观心,看见,并且感觉,少年时沸腾的热血,仍在心口。教学反思:
教学《生命的化妆》一课后,我有了更新的诠释,作为一名教师,我们的课堂也需要化妆:我们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取了各种各样的教学组织形式,也运用了很多能吸引孩子眼球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和辅助工具,可谓是课堂的精彩“化妆”。其实,每一位教师在课堂中都会为己“妆容”一番。现实中有些课堂过度的修饰和浓墨重彩确实使课堂增添了不少精彩,但没有解决好实质的内容,让人总觉得不舒服、不真实。如何通过课堂“化妆”让一节课上得更为精彩,并能呈现出一个教师自身的修养和对知识的传达能力,展示出自己独特的教学艺术,在精彩中不失为一种“自然”,应该说是课堂“化妆”的最高境界。要想达到这种境界,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想,我们除了要在表象上下功夫以外,我们更应重视在内在上下功夫,只要我们不断地学习充实自己,不久的将来,我们一定都会成为一位出色的课堂化妆师。
为生命化妆作文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作文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你所见过的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
读林清玄《生命的化妆》有感本文先从自己对化妆的错误认识谈起,认为“化妆再有学问,也只是在皮相上用功,实在不是有智慧的人所应追求的”,就引发了下文对化妆师的询问,问“到底什......
生命的化妆读后感 作者林清玄笔下的《生命的化妆》这篇文章,读完后带给了我深深的思考。 林清玄本来对化妆师并没有甚么好感,但是听了一位资深化妆师的话后,让他对化妆师肃然......
生命的化妆的作文子夏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论语·八佾》曾看过京剧。剧中人“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戏子的真面目被......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7篇为生命化妆作文,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