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_长征号
长征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长征号”。
《七律·长征》教学设计
新疆沙湾县第二小学 郭丽
[设计理念] 新的课程理念提倡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书面文字、观看音像资料、选择和把握重要信息的能力,这个能力是信息化社会每个人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本教案依据课文自身的特点,在开发教学资源,培养学生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方面做出尝试,在教材的许多疑难处,引导学生思考,补充大量相关的信息资料,在教学中不断丰富和生成新的内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深化情感。[教学目标] 1.理解诗句,体会中国工农红军战胜种种艰难险阻,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2.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背诵全诗。[重点难点] 弄懂诗中所有词语的意思,从中领会全诗表达的大无畏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慨。
读出全诗的节奏和韵脚,增加对诗这种体裁特点的感性认识。[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长征背景。教师准备:搜集视频、图片等制作课件。[课时安排] 一教时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
这首诗文字精炼,内容丰富。想学好这首诗对我们来说无疑是个挑战,同学们有信心学好吗?
1、请同学们再读这首诗,思考一下,这首诗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⑴ 理解“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这句诗。
⑵ 体会这句诗在文中起到的作用:总起全文。
⑶ 指导朗读(有力度、缓)。
2、过渡: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默读下面的诗句,思考诗句中哪些词写红军遇到的困难和艰险?哪些词写红军战士不怕困难并克服困难?并试着理解诗句的意思。
⑴ 同桌交流。
⑵ 全班汇报交流:
3、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导朗读。
三、抓字眼,明诗意
1.诗人在诗中提到了哪些山、哪些水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把山名和水名画一画。
学生交流:有哪些山,哪些水。
师: 红军在长征途中仅仅只经历了这几座山、这几条河吗?能结合课文的资料来谈谈吗?
师:长征途中,红军要经历这么多的山水,经历这么多的困难,诗人为什么只选这几座山、几条河呢? 学习: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自由读一读这一句诗,看看你从这一句诗的什么地方能看出翻越五岭和乌蒙的艰难呢?(出示诗句)
师:(课件出示五岭图)这五岭可是一座连着一座,伸向远方啊,你还会想到那个词语。
师:逶迤就是连绵不断的样子。知道这逶迤的五岭到底有多长呢?它纵横四省,绵延千里,像一条蜿蜒千里的长龙,而且一路上都是崎岖的山路,翻越它,难吗?
师:(课件出示乌蒙图)这就是乌蒙山,如果此时又让你用一个词语来形容眼前的乌蒙,你会想到用那个词语呢? 诗人用的是哪个?
师:磅礴就是气势宏伟高大的意思,知道磅礴的乌蒙山到底有多高呢?海拔在三千米以上。
师:指导朗读:把翻越五岭和乌蒙的难读出来。
师:如果此时此刻,让你来翻越这逶迤的五岭,磅礴的乌蒙,你会有怎样的感觉?
师:在红军的眼里,这还不算难。想象一下,红军在翻越五岭和乌蒙的时候会遇到哪些困难? 生:……
师:就是这样的难以翻越的五岭和乌蒙,在红军眼里又是怎样的呢?请大家再来读这句诗,想想看。
生说这两句话的意思。逶迤的五岭在红军眼里只是水面上翻腾的细小的波浪,磅礴的乌蒙在红军眼里只是脚下滚动的泥丸。师:水面上翻腾的细小的波浪,大家都看过,大家见过泥丸吗? 师:是啊,你逶迤的五岭有什么了不起,在我们红军眼里只不过是翻腾着的细小的波浪,你磅礴的乌蒙山又算得了什么?在我们红军眼里只不过是脚下滚动的泥丸。这就是只等闲,谁能读出这种感觉。指导朗读
课件出示:逶迤 磅礴变色,腾细浪 走泥丸加点。从这种强烈的对比中,你能感受到什么?(红军战士不怕困难,非常坚强)师:这就是无畏。板书无畏 乐观。指导读出无畏乐观的感受
师:好一群无畏乐观的红军战士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了——读(课件出示中心句)
学习: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师:如果说翻越五岭、乌蒙是展现红军在长征途中克服自然的困难,那么渡过金沙江、大渡河,就是展现红军克服战斗的艰难。(课件出示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读读这句诗,看看你有什么发现?(暖和寒师反义词)
师:这一暖一寒又是一组对比,针对这一暖一寒你有什么疑问吗?你是怎么理解这一暖一寒的?生说自己的理解
师:大家理解的有一定的道理,但是诗人用这一暖一寒是有他特殊用意的。师讲解飞夺泸定桥的故事并出示视频片段。
师:看着硝烟弥漫的天空,看着还在滴着鲜血的铁索,此时此刻,你的心里有怎样的感觉,能说说吗?
生:心里很难过。。。对敌人很仇恨。。。师:这就是寒。指导读出“寒”的感觉。是呀,这是浸染战士鲜血的一句诗——指名读 这是融入战士生命的一句诗—— 这是诗人缅怀战友的一句诗——齐读
阅读《巧渡金沙江》资料:此时此刻,战士们心里又有怎样的感受呢? 师:读出高兴的语气。
师:一暖一寒,两场战斗,两种心情。把这两种不同的感受读出来。师:容易也好,艰难也罢,红军战士只把它们看作是平平常常的事。这就是只等闲
学习: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师:经历了无数的艰险,只要再翻过岷山,长征就要胜利结束了,战士们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个个笑逐颜开呀,来,读出这份欣喜,读出这份高兴吧!
师:真是一个比一个高兴呀!一个比一个喜悦呀!越过白雪皑皑的岷山,逶迤磅礴的五岭乌蒙,红军用坚实的脚步告诉我们: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渡过欢快的金沙江,湍急的大渡河,红军用鲜血和生命告诉我们: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想诗境,悟诗情
1、读完诗文,哪些诗句描绘的情景在你脑海中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是什么力量支撑红军纵横二万五千里长征?你学到红军什么精神?
3、是呀,长征是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一座不朽的丰碑!让我们再一次走进长征,感受长征,再次朗读课文。
六、布置作业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了解长征了吗?课后还可以阅读《主题读写》,还可以继续利用课余时间利用各种途径进一步了解长征。[板书设计]
20、七律·长征 不怕
远征难 万水千山
只等闲
乐观、无所畏惧
《长征》演讲稿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重温长征史,树少年壮志》“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每次听到这首豪迈激昂的《七律·长征》时,我的......
《七律 长征》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礴、丸、岷”等三个生字,会写“丸、崖、岷”等3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诗意,感受毛泽东及其中国工农红军大无畏的革命精......
诗词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清平乐·会昌(1934年夏)东方欲晓,莫道君行......
1.学会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磅礴、岷山、只等闲、腾细浪、走泥丸、云崖暖、铁索寒、尽开颜。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诗意,感受红军大无畏的......
今天看了电影《长征》。对于影片的艺术成就、历史意义、现实作用,我就不去分析了。在观看这部影片的同时,我也在思考那么一些问题:红军是凭借什么才能克服种种不利因素,甩掉围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