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广州荔枝湾的研究报告

2020-02-27 其他范文 下载本文

老广州荔枝湾的研究报告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

荔枝湾的研究报告

2010年12月27日,去广州荔枝湾公园参观各种景色.主要参加人员:集体全班同学与老师.主要目的:欣赏荔枝湾的文化.主要摘要:

荔枝湾的特色

桥桥皆景致,步步见风光

“十里红云,八桥画舫”——文献中关于历史上荔枝湾风光就有如此迷人的描述。据荔湾区旅游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为了恢复荔枝湾昔日的美景盛况,唤起人们对千年历史的回忆,在荔枝湾涌的整治建设中尽量复现旧日的文化景观元素,除了岸上的历史建筑,较引人瞩目的便是新建的几座古式景观桥梁。

据悉,在涌面上共规划设计了五座桥梁,全都是仿古风格,并参照了包括海山仙馆旧图片等历史资料进行设计,具体样式各不相同。通过向社会征集到的五个桥名,除了龙津与至善两桥名外,其他三桥桥名均来自原“西关八桥”。五条桥的起名和顺序也非常讲究。从文塔数起,龙津、德兴、大观、永宁,再加上“至善”,正好形成一个序列:龙津是起首,以龙喻津,是对整条涌道的概括;德兴蕴含了道德兴盛的意义;道德兴盛然后蔚为大观;然后举世皆善,为“至善”;最后是永远的安泰宁和——“永宁”。

我们的走访,除永宁桥将在二期修建外,目前已建成的四座桥梁横卧荔枝湾涌的南北两岸,一侧是水畔长廊的湖光树影,一侧是历史建筑的古朴祥和,桥侧或渡口码头或亲水栈岸,将构成荔枝湾的著名景观“碧溪五渡”。

泛舟河上,水质清幽,平均1.5米深的涌底清晰可见。两岸亭台楼阁廊榭错落有致,四座石桥各具风情,不同河段两岸栏杆造型各异,小桥、流水、西关风情建筑一起构成一幅精致典雅的园林图画,可谓“桥桥皆景致,步步见风光”。据设计师介绍,在短短约800米的荔枝湾涌两岸,栏杆造型多达13种,古典的、现代的,北方风格的、岭南特色的,东方神韵的、西方情调的,各显其趣,注重与周边建筑风格和谐搭配。张广宁在视察时对这种设计理念也表示肯定:“荔枝湾涌要成为一个浓缩西关文化的载体,下一步,要结合旅游开发,深入挖掘西关文化,为广州建设世界文化名城增添新的光彩。未来

打造岭南地标性文化休闲区

荔枝湾涌的复活,除串联起实体的文化遗迹外,也让延续了几百年的民俗活动——泮塘龙舟得以原地重现。就在荔枝湾涌通水复涌后第二日,一条长达37.3米的西郊村老龙舟,从珠江口进入泮塘水闸,然后驶入荔枝湾涌,对这条年岁近百的老龙舟而言,上一次畅游在荔枝湾涌上已是18年前。龙舟手奋力挥桨,齐声呼喝,一路上好不热闹。68岁的泮塘附近居民权叔激动地说,18年前荔枝湾涌还可以扒龙舟,后来加盖变成马路后,泮塘的龙舟不得不因此而改道,如今荔枝湾涌揭盖复涌成功,扒龙舟风俗得以传承,实在是一大幸事。

■众说这湾清水

“这条涌的整治不仅是资金的问题,揭盖复涌的设想一开始也遭遇了来自周边部分居民的不理解与阻力。说实话,我们的压力不小,最后下了很大的决心才得以付诸实施。没有超常规的治理手段,没有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没有所有治水工作者的艰苦努力,这项工程难以取得今天的成果。群众能从中受惠、能为此高兴,是我最大的高兴。”——广东省委常委、广州市委书记张广宁

“我亲眼目睹了荔枝湾涌从头到尾的变化——从原来的臭涌到把涌盖上,再到揭盖复涌,直到现在出落得跟画儿一样,和以前完全是天壤之别,简直是神奇的变化,也可以说是伟大的工程、益民惠民的工程。今后肯定是荔湾区乃至广州市的名胜景点。感觉太好了。”——老西关陈伯

“20年前,住涌边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涌水的恶臭让人吃不下饭,现在揭盖后涌水变清了,估计房子都会升值。”——住在荔枝湾涌边的广医三院一退休医生

“我就住在逢源路,之前每天晚上都会来这里看看工程进度,现在效果这么好很高兴很自豪。”——曾经的工程反对者、古玩街老板潘姨 ■细品景点

此次荔枝湾涌“揭盖复涌”后,除了重现“一湾溪水绿”的景象外,原本河涌周边被一些破旧楼房遮掩的文物景点都一一得以展现并连通。

梁家祠

梁家祠,占地面积700多平方米。梁家祠为三进深的大祠堂,规整、对称,天阶宽广,气派不凡,祠内石刻记载始建于明代。2002年经市政府批准为登记保护文物单位。现在是荔枝湾文化休闲区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内有荔枝湾历史变迁展览,图文展示荔枝湾的2000多年的历史变化及荔枝湾涌的整治建设情况。

荔湾博物馆

荔湾博物馆(陈廉仲公馆),于1996年12月建馆,是以收藏、陈列和研究荔湾历史、文化、民俗为主要内容的广东省首家区级博物馆,馆址是民国初期英商汇丰银行买办陈廉仲先生的故居。庭园面积达一千多平方米,内有有仿罗马、希腊的柱式及拱门,又有由峰峦、岩洞、亭台等组成的被誉为“岭南石山奇景代表作”的“风云际会”石山及“石上飞榕”奇景。小画舫斋

小画舫斋,由新加坡华侨富商黄氏家族(黄景棠)所建,建成于1902年,是一座具有岭南风格的环形园林式的西关大屋,四周都是精致幽雅的楼房,中间是一片露天的花园。因园内有画舫建筑,建有船厅,故名小画舫斋。小画舫斋对面是荔湾湖公园南门,叠石层层而起错落有致,几十颗参天大榕树郁郁葱葱,吸引各种鸟纷纷飞来,不愧为名符其实的“小鸟天堂”。

总结:欣赏了老广州文化的荔枝湾,独特的建筑,西关大屋,竹筒楼…大大的增加了我的眼界.荔枝湾的文化让我领受到了先人的艺术氛围..

荔枝湾简介

荔枝湾简介 【荔枝湾】又叫【荔枝湾涌】荔枝湾涌严格来说不是一条孤立的河流,而是原广州城西,现今的荔湾路、中山八路、黄沙大道(北段)、多宝路(西段)、龙津西路一带的江畔湿地中......

荔枝湾特色

谈及荔湾区的名称由来,许多人都会吟起耳熟能详的“一湾溪水绿,两岸荔枝红”。而这样的美景其实便源于荔枝湾涌。10几年前,荔枝湾涌因为污水横流、臭气熏天而被石板盖上,成为马路......

新荔枝湾概况

讲解辞库团队服务部新荔枝湾概况荔枝湾,又叫荔枝湾涌。荔枝湾涌严格来说不是一条孤立的河流,它是原广州城西,现今的荔湾路、中山八路、黄沙大道(北段)、多宝路(西段)、龙津西路一带......

荔枝湾600字作文

荔枝湾600字作文荔枝湾文化休闲区处在荔湾老西关的核心位置,南汉以来在此设有不少离宫别苑。荔枝湾涌因“一湾溪水绿,两岸荔枝红”美景而得名,周边拥有众多古迹名胜。上世纪七......

荔枝湾初一作文

荔枝湾初一作文20xx年,这个令人难忘的年份。在大年初二的早上,我们一家三口来到荔枝湾。只见沿街的树上挂满一串串灯笼,一座拱桥就像一道彩虹横跨在河涌上,桥上车水马龙,人来人往......

《老广州荔枝湾的研究报告.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老广州荔枝湾的研究报告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其他范文]相关推荐
[其他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