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而活着_我为什么而活着免费
我为什么而活着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我为什么而活着免费”。
我为什么而活着
教学目标:
1、阅读课文,把握罗素人生追求的内涵,从而理解这位大学者崇高的品质和博大的胸襟。
2、鉴赏课文内容表现的情和理,品味其中含义丰富的语句。总体把握作者的观点,引导学生对“我为什么而活着”进行探讨。教学重点:
理解罗素的崇高的品质和博大胸襟。教学难点:
理解文中含义丰富的语句。
本课型必须突出学生的活动,但怎样看待作者的这些观点,必须给予有力的引导,让他们正确认知自己为何而生的问题。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诵读,以探究学习为主。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听音乐(5分钟)
1、有哪位同学知道刚才那首歌的题目?《为什么》
2、大家听到刚才歌唱的是什么内容?
3、大家听完这首歌的感受是什么?
4、是呀,为了什么而活着?同学们,你们想过吗?(找几个回答)
对于这个看似简单却又复杂的问题,古今中外多少人都在寻找着答案。有的人碌碌一生,未及思考就成为人生的匆匆过客;有的人苦思冥想,终其一生也未能参透其中玄机。同学们也是或深或浅地思考这一问题。那么今天我们来看看伟人罗素是如何回答这个问题的。
我为什么而活着
罗素
(板书)(P99)
二、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阅读罗素的作品是我一生中最愉快的事件之一。”──爱因斯坦曾经说
现在大家用5分钟时间大声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朗读指导:
1、朗读这篇文章时要注意体味本文优美流畅的文笔、凝练生动的语言、独特而又细腻的情感,2、边读边勾出关键句。思考,罗素为什么而活着?本文思路是如何安排的?
(板书)
爱情
知识
同情心
爱情、知识,对人类的关爱,就是罗素活着的全部内容。总——分——总
文章开篇提出总的观点,然后具体说这三个方面,最后一段又是总结。所以文章层次分明,结构清晰严谨。那么我们具体看看罗素的人生内容。
三、研读课文,深层研究
(一)(集体读第1段)
这段开门见山,直接指出了罗素的人生追求。是(爱情,知识,和不可遏制的同情心),在写这三种激情给他的感受时,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比喻)非常形象地说明了这三种激情对作者人生强有力的影响。
把这三种激情比喻成“激情、飓风,苦海,绝望”说明了什么?大家觉得合适么? 每个人都在寻求捷径,欢乐,平安,但作者为什么这样呢?
(二)(师读第2段)
要求大家思考问题:
1、这一段写的是什么内容?(分述作者追求爱情的原因)
1、爱情带给我狂喜
2、爱情可以解除孤寂
3、爱情可以看到天堂的神秘缩影
大家看到这段有一个特别的符号:—— 它的作用是什么?(解释说明)说出了没有爱情的滋润的感觉就象亲身经历过可怕而孤寂而产生的战栗的感觉,好象生命走到尽头,陷在没有感情,没有温暖的无底深渊之中。
罗素一生经历过三次爱情。他追求爱情,他说:“在我所爱的那些女人身上,我欠下了很大的人情,如果不是她们,我的心地将偏狭得多。”(师点:爱情是自私的,但罗素在真诚地追求爱的过程中,却让自己的胸怀变得更宽广,更博大。板书:博大)
(三)(一生读)
这段写的是作者对知识的追求,那么他写的是追求的哪些知识?
人的心灵(人类)
星星为什么发光?(科学知识 自然科学知识)
毕达哥拉斯的思想(毕达哥拉斯:古希腊数学家,哲学家。提出了“万物皆数”理论,发现了无理数。认为数是一切万物的本源。是一种唯心主义思想。毕达哥拉斯定理“勾股定理”:在任何一个直角三角形中,两条直角边的平方之和一定等于斜边的平方)(人文知识)
要了解罗素在知识方面的追求,我们就得对他本人作一下全面了解。优化设计(P112)
罗素:英国哲学家、数学家、社会活动家和政论家。1950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罗素一生著书71种,论文及其他文章甚多。他坚持不懈地追求知识,追求真理广泛涉猎各科知识,在哲学、数学、政治、教育、伦理、文学、宗教和社会学等人文社会学科的几乎各个领域,都有极大的建树,被西方称为“百科全书式的作家”。
(英国哲学家、思想家,逻辑分析方法和现代分析哲学的主要创始人。他是一位集众家于一身的伟人,被称为“20世纪最知名、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被无数人视为“未来时代的告知” 撰写了大量有关俄国、中国、相对论、历史、教育、性道德、国际关系、宗教和未来社会的著作,其中较重要的有《心的分析》(1921)、《论教育,尤其是幼儿的教育》(1926)、《物的分析》(1927)、《哲学大纲》(1927)、《怀疑论文集》(1928)、《道德与婚姻》(1929)、《教育与社会秩序》(1932》、《自由和组织》(1934)、《宗教和科学》(1935)、《权力:一个新的社会分析》(1938)。同时也是数学家,逻辑学家,文学家。1950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希望大家能够了解他的成就,学习他对知识追求的精神。
(四)(集体读)
作者对人类不可遏制的同情又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饥饿的儿童、被压迫者、孤苦无依的老人、贫穷和痛苦
我们就来看一看罗素在他一生身体力行为了人类的和平作出了哪些贡献。
1954年12月,因美国试验了第一颗氢弹,罗素在英国广播公司发表了《人类面临的危险》讲话。
1955年,他发起了有名的诺贝尔奖获得者罗素──爱因斯坦签名运动,并筹备了世界各国科学家讨论废除核武器问题的会议。
1958年,他组织了核裁军运动。
1961年,为反对美国政府发展核武器,89岁的罗素偕夫人到英国国防部门静坐示威,结果被判处两个月的监禁。
1964年,他卖掉古书,创立“罗素和平基金会”。
1968年,苏联入侵捷克,罗素提出强烈抗议。
他作为一名国际和平战士,成了西方许多国家左派学生和群众中的一面旗帜
他从小失去父母,一生坎坷,命运多舛,但他始终关爱人类:反对战争,反抗独裁专制,追求世界和平。年轻时因反战而锒铛入狱,在他老迈的晚年,仍致力于禁核运动,奔走呼号,创立和平基金会。就在他逝世的当天,还为以阿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而忧心忡忡。这一切缘于他对人类的同情和爱心。
看到这儿时,我们是否能够回答出刚开始提出的问题?哪种追求最令他痛苦?
(同情心)
现在我们看一下罗素的追求(爱情,自然朴素的精神追求;知识,提高素质的精神追求;同情心,道德层面的精神追求),前两者是利己的,后者是利他的。所以我们说,罗素,绝对是一个伟大的人,他的伟大在于对人类苦难的同情,要知道他所同情的人并不是他的亲人,但他却对他们倾注了极大的生命热情,甚至不惜自己的生命。爱情知识一个感性一个理性的,会让自身受益,只有对人类苦难的同情心是利于他人的,也就显得更为可贵。
同学们,当我们享受着美好生活的时候,我们是否会象罗素一样想到那些处大水深火热的人们呢?想到饱受战乱之苦,温饱不能解决,被疾病缠绕的人们呢?
所以,我希望大家从罗素身上学到这种品质,每一个同学都具备悲悯心这种品质。
(四)(集体读最后1段)
表明了对这三种追求的永恒和决心。
他觉得自己一生为爱情、知识、同情心而活着是值得的,他多想再活一次,再为人类奉献他的一切,可是正象奥斯特洛夫斯基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说的:“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
四、拓展延伸
那么,像罗素一样心忧天下,悲天悯人的人多吗?请举例
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
正因为有悲悯之光的照耀,这个世界就少了一些黑暗凄凉,多了慰藉希望。世界才会前进,才会象歌里唱的那样,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明天。
五、自主探究(选择)
当然不同人会有不同的观点,下面我们立足于爱情、知识、同情心的关系的基础,来说说自己的观点。分成三组讨论爱情观、知识观、同情心。
李商隐: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秦观: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白居易:在天原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课堂小结:
孔子为“仁”而生,孟子是为“义”,罗素为人类的和平而“生”,那么我们带着一份“为什么而活着”的再一次思考结束今天这节课。
布置作业:
课外阅读一些随笔,收集相关资料,了解古今中外人不同的生存观。然后以“我为什么而活着”为题写一篇作文。
板书:
我为什么而活着
罗素
爱情
知识
同情心
利己
利他
宽容、博学、悲悯心
教后记: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8篇《活着》读后感:为活着而活着,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总结不仅是对过去的回顾,更是为了更好的面对未来的挑战和机遇。在总结中,要突出自己的亮点和成就,同时也要直面自己的不足。请大家积极思考和借鉴,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运......
我为活着而活着现代散文我为了什么而活着?我为了活着而活着一天又是一天的过去了,没有人会等着你,不会有的。一年又是一年的离开,没有人会怜悯你的懦弱。一个世纪无非是众人的一......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6篇我为活着而活着现代散文,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心得体会是个人对某一事件、经历或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思考的总结。在写心得体会时,应注意用词准确、语句通顺,体现自己的真实感受和思考。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心得体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