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病例(定稿)_典型病例分析

2020-02-27 其他范文 下载本文

典型病例(定稿)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典型病例分析”。

病例3-1

患者王某,女,42岁,呕吐、腹泻伴发热、口渴、尿少3天入院。

主要查体:体温38.8℃,血压110/80mmHg,汗少、皮肤粘膜干燥。

+主要化验检查:血清[Na]158mmol/L, 血浆渗透压325mmol/L,尿比重>1.020,其余化验检查基本正常。

立即给与静脉滴注5%葡萄糖溶液2500ml/d和抗生素等。2天后除体温、尿量恢复正常和口不渴外,反而出现眼窝凹陷、皮肤弹性明显降低、头晕、厌食、肌肉软弱无力,肠鸣音减弱,腹壁反射消失。浅表静脉萎陷,脉搏110次/分,血压70/50mmHg,血清[Na]115mmol/L,血浆渗透压250mmol/L,血清[K]3.0mmol/L尿比重

+

+问题:

1.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后分别发生了何种水、电解质代谢紊乱?为什么?

答:患者在治疗前发生高渗性脱水,血Na+浓度大于150mmol/L,血浆渗透压大于310mmol/L.治疗后发生低渗性脱水,血Na+浓度小于130mmol/L,血浆渗透压小于280mmol/L.2.解释患者临床表现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答:高渗性脱水由于从皮肤蒸发的水分减少,机体散热受到影响,从而导致体温升高,发生脱水热,因而体温高、汗少、皮肤粘膜干燥。

低渗性脱水丢失的主要是细胞外液,血容量减少,易发生低血容量性休克,因而表现为头晕、厌食、肌肉软弱无力,脉搏细速等症状。由于血容量减少,血液浓缩,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组织间液显著减少,因而出现眼窝凹陷、皮肤弹性明显降低等症状。病例3-2

患者,女,38岁,近一周为减肥而连续服用泻药。因感虚弱乏力2天入院,偶有直立性眩晕。

主要查体:T36.7℃,血压从入院时的110/60mmHg很快降至80/50mmHg,心率100次/分,皮肤弹性差,粘膜干燥,尿量120ml/24h。主要化验检查:血清[Na]140mmol/L,血浆渗透压295mmol/L。尿比重1.038,尿钠6mmol/L。

+问题:

患者发生了何种水、电解质代谢紊乱?解释患者临床表现的病理生理基础。

答:患者发生等渗性脱水。等渗性脱水主要丢失细胞外液,导致血容量和组织间液均减少,可见于腹泻等。病例3-3

张某,女,40岁,因意外创伤在医院急救,血型不合误输血200ml,出现黄疸和无尿1天。

。查体:T37C, P80次/分,R20次/分,BP80/50mmHg。神志模糊、表情淡漠。皮肤粘膜干燥、黄染,静脉塌陷。

实验室主要检查:血清尿素氮42mg/dl,NPN80mg/dl,血钾6.7mmol/L,其余检查结果基本正常。

治疗经过:入院急速输入5%~10%葡萄糖1500ml,生理盐水500ml.后,当晚做血液透析,透析中血压上升并稳定在110~140/70mmHg),透析后复查尿素氮为26.5mg/dl,NPN62mg/dl,血钾5.7mmol/L,后又经过以下处理:①控制入液量,每日800ml;②高糖、高脂、低钾饮食,限制蛋白摄入量;③防止高血钾,促进肾小管恢复,预防氮质血症;④抗感染:抗生素静滴。经上述治疗后患者5天内仍基本无尿,并逐渐出现明显气喘、心慌、不能平卧,还伴有嗜睡、呕吐、头痛、精神错乱等症状。查体发现心率120次/分,两肺布满湿性罗音。血清Na120mmol/L,血浆渗透压230mmol/L,红细胞比容32%。随即用西地兰,吸氧,甘露醇等治疗,上述症状体征明显缓解。+问题:

患者发生了何种水、电解质代谢紊乱?解释患者临床表现的病理生理基础。病例3-4

患者女性,30岁,在一次车祸事故中骨盆、肋骨等多处严重骨折,烧伤及烟雾吸入致呼吸道损伤。事故前身体健康。进入急诊室时血压为70/50mmHg,他立即被给予输液及气管插管。插管时没发现气胸症状。肺部可听见很少量的细微啰音,胸部X光片无明显异常。由于脾破裂进行了脾切除,对她的烧伤及其他损伤也作了对症处理。然后被送往特护病房,并给予40%的氧气吸入,此时患者呼吸频率:12次/分;潮气量:900ml。血气分析结果为:pH7.48,PaO2 0.87kPa(65mmHg),PaCO2 0.44kPa(33mmHg)。

入院24小时后患者呼吸变得急促,每分钟30次;每分钟通气量:20L,出现发绀,肺部可听到大量的啰音,胸部X光片显示弥散性雾状浸润。血气分析PaO2为0.47kPa(35mmHg)。组织学检查发现肺泡内充满渗出物,含有透明膜,巨噬细胞及其它炎性细胞。肺泡膜间质变厚,水肿,肺泡损伤广泛存在。问题:

患者在入院24小时后出现肺水肿的机制是什么?

病例3-5

患者男性,20岁,肠梗阻。手术后禁食,并连续作胃肠减压8天,共抽吸液体2200ml。平均每天静脉补液(5%葡萄糖液)2500ml,尿量2000ml。手术后2周,病人精神不振,全身乏力,面无表情,嗜睡,食欲减低,腱反射迟钝。血K2.5mmol/L,血Na140mmol/L,血Cl103mmol/L。ECG显示:Ⅱ、aVF、V1、V5导联ST段下降,aVF导联T波双相,V3有u波。立即开始每日以KCl加入5%葡萄糖滴注,四天后血K升至4.6mmol/L,一般情况显著好转,能坐起,面带笑容,食欲增进,腱反射恢复,ECG恢复正常。

+-+

+问题:

患者发生了何种电解质紊乱?其病理生理学基础是什么?

病例3-6 患者,男,40岁,体重65kg,因大面积烧伤和严重呼吸道烧伤入院。查体:头面及胸腹部烧伤,面积约占80%(Ⅲ度占60%)。经全面积极处理,病情一直比较稳定。第28天发现创面感染,随后患者体温39.5度,血培养阳性(主要为绿脓杆菌),血压降至9.3/6.7kPa(70/50mmHg),尿量400ml/d,pH 7.032,HCO39.7mmol/L,PaCO2 4.45kPa(33.4mmHg),K 7.0mmol/L,Na 132mmol/L,Cl 102mmol/L。心电图显示:P波和QRS波振幅降低,QRS波间期增宽,S波增深、T波高尖。虽经积极救治,病情仍无好转,最终于第33天时引心室颤动和心脏停搏死亡。++

-问题:

1.患者血钾增高的原因是什么?

2.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病例4-1:

患者陈某,女,45岁,糖尿病史11年,昏迷2小时入院。

体格检查:血压95/40mmHg,脉搏98次/min,呼吸26次/min,深大,急促。

化验检查:血糖10.9mmol/L,β-羟丁酸1.0mmol/L,尿素8.2mmol/L, K+5.7mmol/L,Na+150mmol/,Cl-104mmol/L;pH7.32,PaCO230mmHg, HCO3-15mmol/L,BE-16.0mmol/L;尿:酮体(+++),糖(+++),酸性;心电图出现传导阻滞。

处理:立刻静脉给予胰岛素、等渗盐水、低渗盐水洗胃等抢救,约6小时后,病人呼吸逐渐平稳,神志转清醒,重复上述检验,除血K+为3.5mmol/L偏低外,其余项目基本正常。

思考题:

1.该患者有无酸碱失衡,属于哪种类型酸碱紊乱?其原因和机制是什么?

2.哪些指标变化说明发生了酸碱平衡紊乱? 3.该患者血K+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病例4-2:

患者高某,男,65岁,慢性咳喘20余年,肺心病史6余年,本次因感冒后,咳喘加重3天住院。

查体: T37.6。C, P98次/分,R30次/分,BP100/70mmHg。慢性病容,口唇轻度紫绀,桶状胸,两肺闻及大量干罗音。

血气:PH 7.32,PaCO2 59mmHg,PaO260mmHg AB32mmol/L,BE 8.1mmol/L。

治疗:给予吸氧、抗感染、解痉祛痰平喘等处理,病情好转。

思考题:

1.该患者是否发生了酸碱平衡紊乱?原因是什么?

2.各血气指标的变化说明是哪种类型的酸碱平衡紊乱?

病例4-3:

患者李某,女,39岁,进食后恶心,呕吐15天入院。半年前被诊断为消化性溃疡,近半月上腹饱胀不适,餐后疼痛,并恶心呕吐,呕吐物含发酵酸性宿食,近几日尿量明显减少而色深,消瘦,卧床不起。入院查体:T36.9。C,P96次/分 R16次/分,BP110/70mmHg。神智不清,皮肤黏膜干燥,眼窝深陷 实验室检查:K+3.2mmol/L,血Na+159mmol/L,血Cl-88mmol/L;pH7.51,PaO261mmHg,PaCO250mmHg,BE7.8mmol/L,HCO3-40mmol/L,入院诊断为幽门梗阻。

思考题:

1.该患者属于何种类型的酸碱平衡紊乱?其发生原因和机制是什么?

2.如何分析该患者血气变化? 3.该患者有无水电紊乱?如果有是什么类型?

4.如何治疗?

病例4-4:

患者王某,女,25岁,约3小时前与爱人吵架,哭闹,呼吸急促,约10分钟前突然出现手足抽搐来院就诊。查体: T36.9。C,P90次/分,R29次/分,BP105/75mmHg。血气:PH 7.49,PaCO2 28mmHg,HCO3-20mmol/L,PaO269mmHg,BE-4mmol/L。

初步诊断为:癔病,处理后留急诊观察。

思考题:

1、该患者发生了何种类型的酸碱平衡紊乱?原因和机制是什么?

2、如何分析各血气指标的变化?

3、如何治疗?患者为何出现手足抽搐?

病例5-1

某肺气肿患者,体格检查T:36.9℃,P:112次/min,R:24次/min,BP:15.0/10.0kPa(112/75mmHg)。神志清楚,端坐位,呼吸略促,口唇紫绀。血氧检查为: PaO26.0kPa(45mmHg),血氧容量20ml/dl,动脉血氧含量14ml/dl,动-静脉血氧含量差4ml/dl,动脉血氧饱和度为70%。

问题:

患者为何种类型的缺氧?其依据是什么?

病例5-2 刘某为贫血患者,面色发白,精神不振,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8g/dl,血氧检查为: PaO213.3kPa(100mmHg),动脉血氧容量12ml/dl,血氧含量11.4ml/dl,动-静脉血氧含量差3.5ml/dl。

问题:

患者为何种类型的缺氧?其依据是什么?

病例6-1

女性患者,2岁,1天前出现发热,咳嗽,无痰,体温39℃,无呼吸困难。于入院前开始抽搐,两眼向上凝视,四肢抖动,持续1分钟后自行缓解。体检:神志清楚,体温39℃,心率110次/分,呼吸30次/分。咽部充血、双扁桃腺Iº肿大。两肺呼吸音粗,未闻及水泡音。

化验:WBC:13.3×109 /L淋巴细胞16%、中性粒细胞 83%。问题:

1.该病人体温为什么升高,其机制是什么? 2.该病人为什么出现惊厥?

病例7-1:

患者程某,男性,10岁。左臂、左大腿大面积烧伤。入院时T:37.5℃,HR:125次/分,BP:130/85mmHg,WBC:1.5×10/LN:0.9,GLU:10mmol/L。2-3日出现上腹部不适,伴黑便2次,大便潜血阳性。问题:

该患者处于什么病理状态?患者为什么会出现黑便,其发病机制如何?

病例8-1:

+患者,女,25 岁,已婚。因妊娠39周,伴下腹痛3小时入院。分娩经过:第一产程与第二产程均较正常,但在娩出一正常男婴后不久,产妇即觉气促,呼吸28次/分,心率130次/分,血压11/8 kPa,随之产道大量出血,约1200ml,且流出的血不凝固。实验室检查报告:活性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85秒(正常对照48 秒),凝血酶原时间(PT)25秒(正常对照14秒),凝血酶时间(TT)21秒(正常对照12秒),纤维蛋白原定量(FIB)0.98g/L。血浆鱼精蛋白副凝试验(3P)阳性(+++)、外周血红细胞碎片>6%。

9发现补液处有血肿,臀部肌内注射部位有瘀斑。

抽血作病理活体检查报告:血中有羊水成分及胎盘组织细胞。问题:

1.本例分娩过程突然发生气促的原因是什么?

2.本例产后出现产道大出血的病理生理基础是什么?

病例9-1: 病史摘要:患者,男性,19岁,外出务工,不慎从高处坠落,事发后由他人救起。体检:面色苍白、脉搏细弱,四肢冷、出汗,左耻骨联合及大腿根部大片瘀斑、血肿。Bp:65/50mmHg,HR:125次/分,T:36.8℃。在送医院途中患者逐渐转入昏迷,心跳、呼吸停止而死亡。

问题:

1.该患者属何种类型休克?

2.送院前该患者处于休克哪一阶段?临床休克时,血压一定会降低吗? 3.此阶段微循环变化的特点是什么?

4.请从病理生理的角度提出抢救此患者的原则。

病例10-1

患者男,50岁。因胸痛约1小时入院。经心电图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前间壁)。

查体:血压100/75mmHg,心率37次/分钟,律齐,意识淡漠。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0年。给予吸氧、心电监护,同时急查心肌酶、凝血因子、电解质、血常规等。入院后约1小时给予尿激酶150万静脉溶栓(30分钟滴完)。用药完毕患者胸痛即消失,但约10分钟时心电监护显示出现室性早搏、室上性心动过速及室颤,血压90/65mmHg。

治疗:立即给予除颤,同时给予利多卡因、小剂量异丙肾上腺素,监护显示渐为窦性心律、血压达正常范围。复查心电图为广泛前壁心肌梗死。

问题:为什么患者在溶栓治疗胸疼症状消失后又出现严重的心律失常、血压下降?

病例11-1

男性60岁,患高血压10年,且有30多年的抽烟史。一个月前感冒后一直接咳嗽多痰,经消炎、止咳、祛痰药也不见好转。近几天来伴胸闷气短;活动后呼吸困难加重,症状持续半小时以上不缓解;夜间不能平卧(因胸闷或憋气),需要将枕头垫高,或半夜憋醒需坐起方可缓解。经医院检查后诊断为心力衰竭。

试分析该患者发生心力衰竭病因和诱因。

病例11-2

患者,男性,57岁,高血压史10年,有糖尿病家族史,患者未控制饮食。入院前2年,患者上一层楼后出现呼吸困难,踝部水肿,此后症状逐渐加重,间断服用氢氯噻嗪治疗效果不佳,近三个月来患者呼吸困难加重,夜间只能端坐入睡,有重度水肿。体检:血压160/110mmHg,心率110次/分,呼吸 29次/分。颈静脉怒张,胸部检查可闻及吸气相湿啰音和双侧干啰音。心脏检查可闻及舒张早期奔马律。肝大,可触及,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四肢指凹性水肿。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正常。胸片:提示少量胸腔积液,心脏扩大。心电图:左室高电压,未见ST-T缺血样改变。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室舒张未期内径60mm,射血分数为35%。

试分析该患者处于什么病理生理过程?为什么?

病例12-1:患者男性,70岁。因反复咳喘20年,双下肢浮肿3年,近2天加重,收住院。

患者于20年前因感冒、发热,出现咳喘,开始少量白色痰,后变黄痰,经治疗好转,但每于冬春季节或气候突变,而反复发作,夏天较好,一直参加农业劳动,但上述症状逐年加重。劳累后感心悸、气促,休息后好转。近三年来出现双下肢浮肿、腹胀。患者一直在基层医院给予中西医药治疗,症状稍有改善,但平时有轻度咳喘,咳白色粘痰,夜间较重,多于早晨4~5点出现喘息。3天前因感冒、发热、黄痰、咳喘加重、食纳差、少尿而入院。

。体检:T36C,P116次/分,R26次/分,神志清,发育正常,营养欠佳,自动体位。呼吸稍促,呼气明显延长,口唇轻度发绀伴颜面水肿,颈静脉怒张,肝-颈静脉返流征(+)。胸廓前后径增宽,肋间隙增宽,叩诊呈过清音,肺肝界于右第6肋间,双肺可闻及干湿罗音。心尖搏动不明显,剑突下可见心脏搏动,心界无明显增大,心音弱,各瓣膜无明显杂音,心率116次/分,可闻期前收缩。腹平软,右上腹压痛明显,肝大肋下2.5cm,脾未触及,移动性浊音(+)。双下肢凹陷性水肿(++)。

129实验检查:RBC5.6×10/L,Hb16.5g/L,WBC9.8×10/L,中性粒75%,淋巴25%。

-PaO250mmHg, PaCO256mmHg,HCO327.3mmol/L,SB20.5mmol/L,pH7.25。肝功能正常,血清总蛋

+白3.7g/dl,清蛋白2.4g/dl,球蛋白1.3g/dl。血清Na142mmol/L,血氯101mmol/L,血钾5.8mmol/L。

心电图检查:P波高尖,顺钟向转位,右室肥厚,心肌劳损,多源性期前收缩。X线检查:肺动脉段突出,右室弓增大,肺野透过度增强,肺门部纹理增粗。治疗:入院后经抗感染、祛痰、利尿、强心等治疗,病情好转。问题:

1.该患者病程演变过程是什么?

2.该患者是否发生了呼吸衰竭?发生的主要原因和机制是什么? 3.该患者出现了哪些病理过程?其病理生理学基础是什么?

病例13-1:

患者张某,男性,36岁,因右肋疼、乏力8年,呕血、便血、昏迷16h急诊入院。

患者8年前因疲乏无力、肝区不适感、疼痛及食欲不振就诊,查体:面色及眼球黄染,肝大,肝功不正常,诊断为“肝炎”,治疗后病情好转出院。出院后常有腹胀,右肋区疼痛,食欲不振,食量减少,病情时轻时重。1年前上述症状明显加重,身体日渐消瘦,四肢乏力,面色憔悴,皮肤、巩膜黄染加深,尿少,下肢浮肿,活动不便,鼻和齿龈时有出血,常有便血。3天前因进食牛肉后出现呕血、柏油样便,逐渐加重,入院前一天家人发现患者寻衣摸床,意识不清,烦燥不安,频繁呕吐咖啡色液体,排暗红色血便,继而昏迷,即刻以止血、输液输血1000ml等抢救急诊收入院。

体格检查:T36.5℃,P135次/min,Bp90/50mmHg),R30次/min。深度昏迷,营养差,消瘦,面色晦暗,肝掌,多处蜘蛛痣,角膜反射消失,有特殊肝臭味。心肺

(一),腹部膨隆,腹壁静脉曲张,肝肋下2.6cm,质较硬,边缘钝。脾未触及,腹水征阳性。腹壁反射、提睾反射消失。四肢肌肉松驰,膝反射弱,巴宾斯基征(+)。

辅助检查:Hb:101g/L,WBC:16.5×10/L,中性90%,单核2%,淋巴8%,血小板50×10/L;ALT 130U/L(正常10-40U/L),AST136U/L(正常10-40U/L),A/G=1.9/3(正常值1.5-2.5/1),总胆红素6mg%(正常值0.1-1.0mg%),血氨136.6μmol/L(正常值

99处理:除止血补液抢救外,给予静脉输入支链氨基酸、左旋多巴、谷氨酸钠、葡萄糖、维生素、肌苷及抗生素等,限制蛋白质摄入,用酸性溶液灌肠。经积极抢救后患者症状逐渐减轻,病情好转,准备出院。思考题:

1.该患者是否发生了肝性脑病?为什么?

2.该患者发生肝性脑病的机制,原因和诱因是什么?

3.试分析该患者的治疗措施

病例14-1

患者女性,35岁。自服10余斤重鲤鱼鱼胆1枚,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伴腰痛5日,黄疸2日入院。体检:皮肤、巩膜黄染。心、肺无异常发现,腹软,肝肋下2 cm,压触痛。实验室检查:血钾5.0 mmol/L,血糖6.7 mmol/L,血尿素氮(BUN)18.4 mmol/L,血肌酐(Cr)158.6 μmol/L,谷丙转氨酶(GPT)500.10 nmol·s-1·L-1,谷草转氨酶(GOT)1150.23 nmol·s-1·L-1。

根据患者的表现其临床诊断是什么?发生的可能病因是什么?

病例14-2

患者男性,28岁。6年前曾因感冒出现眼睑浮肿,少尿,诊断为急性肾小球肾炎后入院治疗。治疗后基本恢复正常。半年前,患者出现浑身乏力、少尿和眼睑浮肿,并伴有恶心、呕吐,血压增高。2天前发现下肢浮肿,入院。体检结果:体温36.3℃,脉搏76次/分,呼吸 17次/分,血压150/90mmHg,皮肤无出血和瘀斑,眼睑浮肿,无颈静脉怒张,心肺无殊,腹软,肝脾未及。肾区无扣痛,下肢轻度浮肿。实验室检查结果:尿蛋白(+ + +),尿蛋白定量2.4 g/ 24 h,红细胞8~10个/高倍视野,颗粒管型(+)血常规:尿素氮(BUN)8.1mmol/L,肌酐(Cr)177 μmol/L。B超:双肾弥漫性损害。肾活检:20%肾小球球性硬化,囊壁增厚,粘连。

根据患者的表现其临床诊断是什么?发生的可能病因是什么?

病例14-3 病例14-2患者,经入院治疗后好转出院,近20天来,全身水肿加重,伴气急入院。患者入院后采用抗感染,降血压、利尿、低盐、低蛋白饮食等治疗后,病情未见好转。近3天出现头晕,记忆力差,活动后气急、呕吐,可听见心包摩擦音,呼出气有尿味等。

根据患者的表现其临床诊断是什么?发生的可能病因是什么?

脑积水典型病例

1例特发性正常压力性脑积水典型病例的治疗体会特发性正常压力性脑积水(idiopathic normal-preure hydrocephalus,INPH)是一种病因不明的脑室扩大而脑脊液压力正常的脑积水,以步......

神经内科典型病例分析

神经内科典型病例目录 1、右侧颞叶出血(轻度) „„„„„„„„„„„..陈谊2、左侧基底节区出血(重度)„„„„„„„„„„„..翟宇3、脑梗塞(右侧内囊) „„„„„„„„„ 许......

典型语病例析

典型语病例析解析并修改病句,是高考语文必考题型之一。《考试说明》明确指出,主要考查六种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在复......

儿科典型病例分析

儿科典型病例分析病例一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 病史1.病史摘要:杨××,女,10个月。主诉:体重不增 2 个多月。患者近三月来反复腹泻、大便呈稀水样或蛋花样,每日十余次,病初有呕吐,治......

妇产科临床典型病例分析

-妇产科典型病例分析病例一、先兆流产病例二、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病例三、卵管妊娠 病例四、胎盘早剥 病例五、病例六、病例七、病例八、病例九、病例十、病例十一、病例十二......

《典型病例(定稿).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典型病例(定稿)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典型病例分析 定稿 病例 典型 典型病例分析 定稿 病例 典型
[其他范文]相关推荐
[其他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