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_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

2020-02-27 其他范文 下载本文

第二节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

目标定位

1.使学生了解我国和世界经济发展现状和变化趋势,理解产业转移的概念,产业转移发生的原因。明白国际产业转移是国际竞争的必然结果。2.使学生了解产业转移的重大意义,理解产业转移给东亚地区经济带来的巨大影响。3.通过本节学习,了解国际市场发展变化规律,学会用发展的观点分析世界市场的变化。

核心点一 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1.产业转移的定义

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这种现象被称为产业转移。2.产业转移的分类

产业转移大体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国际产业转移、区域产业转移。

所谓国际产业转移,是指某些产业由某些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另一个国家(或地区),它是伴随着国际直接投资而产生的,突破了国界线的地域限制。

区域产业转移是指某些产业由一个国家内部的某个地区转移到另一个地区,它完全发生在一国境内,没有突破国界线的地域限制。3.产业转移的原因

从本质上讲,企业生产是为了追求更高的利润。当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变化而使生产成本提高,或扩大产品销售市场面临一些障碍时,企业在原产地的生产利润就受到影响。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扩大销售市场,企业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对外设立工厂等方式,将产品生产的部分甚至全部转移到其他国家或地区。4.国际产业转移的规律

先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轻工业,进而转移资金密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和重工业,转移方向一般是由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5.影响国际产业转移的因素

影响国际产业转移的因素很多,其中,劳动力、内部交易成本、市场是影响国际产业转移的三个重要因素。

思维拓展 产业转移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普遍存在的一种经济现象,它是企业追逐利润目标的产物,也是企业实现其规模扩张和提高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核心点二 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改变区域地理环境改变劳动力就业空间分布 发达国家原主导产业向国外转移,使国内生产要素集中到新的主导产业,为产业结构顺利调整创造条件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处于开发期和增长期阶段的产业,进行产品的设计和组织营销改变区域地理景观,将环境污染向外转移,环境污染状况得到改善就业机会向国外转移,减少了国内就业机会,引起失业人口增加

(1)日本近一段时期产业向国外转移的原因分析(如图):

(2)国际产业转移对日本的不利影响(如图):

类型1 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新技术革命以后,有关美国产业转移的趋势的叙述,正确的是()a.全部转移到东南亚、墨西哥等国家和地区 b.由南部向北部转移

d.由东北部向南部和西部转移 答案 d 解析 美国是个发达国家,新技术革命使其产生大量新兴工业,其产业转移总的趋势是由东北部(老工业区)向南部和西部扩散。主要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美国的老工业区——东北部工业区,已呈饱和状态,污染严重,地价昂贵,对新兴工业的吸引力减小。新兴工业对传统的原料和燃料需求少,对知识、技术和环境、交通等要求高,所以多在环境优美的西部、南部布局。超高压输电技术和核电技术的发展,现代化交通条件的形成都为这一趋势提供了可能。美国在南部、西部地区发现和开发了原料和燃料,形成了一些以新的原料、燃料为基础的工业中心。自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由于美国西部“硅谷”的土地被占用殆尽,许多企业把新工厂建到内地的得克萨斯州,以及东南亚、墨西哥等地,以充分利用这些地区的劳动力、土地都很便宜的优势条件。

变式练习1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香港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企业大量迁入内地。回答(1)~(2)题。

(1)这种产业迁移()a.是第三产业的迁移 b.是技术指向型产业的迁移(2)香港制造企业迁移的原因有()①香港地价较高 ②内地服务业发达 ③内地工资水平较低 ④香港人口数量剧减 答案(1)d(2)b 解析 对迁入地而言,产业转移有利有弊,利在促进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弊在可能对迁入地的环境造成污染;劳动密集型企业属于第二产业和廉价劳动力指向型企业;产业转移的内驱力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类型2 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下图表示我国某工业公司向异国发展的过程。

(1)影响该种工业生产布局的重要区位因素是()(2)根据生产布局的这种变化可以推测,该公司在第ⅰ阶段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失去了()a.劳动力性质的地理差异 b.生产能力的地理差异 a.利用廉价劳动力 b.降低产品运输成本

分析某地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时应从两方面入手:(1)分析产业向外转移对原产地的不利影响时要充分利用其提供材料中的因果关系;(2)分析一个地区工业化进程不同阶段的产业特征,应充分考虑劳动力因素对工业发展的影响。

变式练习2 “世界工厂”的称号,19世纪属于英国,20世纪初属于美国,后期属于日本,这项桂冠现在又转给了我国。回答(1)~(2)题。

(1)我国成为“世界工厂”最主要的区位优势是()a.我国经济增长迅速

d.我国改革开放获得巨大成功,吸引越来越多的外资和技术(2)用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分析我国工业发展的方向是()a.进一步加大优势产业的生产规模,以增加外汇的收入 b.先大力发展经济,再治理环境

d.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创新型经济

下图表示20世纪下半叶东亚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主要对象国(或地区)的变化。读图完成1~3题。

① ―→ ② ―→ ③ ―→ ④

50年代 60~70年代 80年代 90年代后期 1.图中①所示国家或地区是()2.图中所示产业可能是()a.纺织、服装、电子装配 b.机械、化工、电力 3.图中所示国家或地区的共同特点是()b.都是经济发达国家或地区

d.市场广阔,劳动密集型产品市场需求量大 答案 1.a 2.a 3.a 解析 根据产业转移的规律,先是从日本转移到亚洲四小龙,再转移到中国大陆,这类产业主要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它需要布局在有丰富廉价劳动力的地区。读下图,回答4~5题。

4.近年来,日本、韩国以及欧美的汽车制造企业,纷纷到我国兴办汽车厂,其主要原因是()答案 d 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汽车销售量在逐年增长,另一方面,我国乘用车普及率与发达国家和世界平均水平相比还很低,说明我国的汽车销售市场还具有很大的增长空间,从而吸引日本、韩国以及欧美的汽车制造企业到我国投资办厂。5.目前,汽车的全球化生产已经形成,跨国公司把汽车组装厂设置在中国的主要原因是()a.促进中国经济发展 b.转移生产过程中的污染

6.2004年,山东省提出了“积极承接日韩产业转移,打造半岛制造业基地”的口号,使山东由“经济大省”变为“经济强省”。读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应主要布局在山东半岛城市群中以

为 核心的城市。

(2)①、②、③的三次转移,其根本目的都是为了

;20世纪60~70年代①的转移和80年代②的转移,主要是以

型产业为主。(3)产业向国外转移利弊兼有。简要说明此举对日本经济的不利影响。

(4)从资料看,山东利用外资居前两位的国家是韩国和日本。简要分析山东省能够吸引日 韩产业转移的区位优势。

答案(1)济南 青岛(2)降低生产成本,扩大销售市场 劳动密集(3)国内生产困难,失业率上升,市场萎缩等。

(4)①地理位置靠近日韩;②劳动力廉价丰富;③市场广阔;④交通等基础设施较好;⑤ 内部交易成本低等。

解析 济南是山东省会,青岛是全国著名的港口城市,山东形成了以济南、青岛为核心的城市群,经济发展快,有利于吸引国外产业转移。产业转移的目的都是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扩大市场,获得较高的利润。日本20世纪60~70年代和80年代分别向韩国和中国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产业转移造成日本就业机会减少,失业率上升、市场缩小等不利影响。分析山东省吸引日韩产业转移的区位优势可从地理位置、交通、市场、劳动力等方面考虑。

基础过关

读“世界汽车产业三次大转移示意图”,回答1~3题。

1.19世纪80年代,汽车首先在欧洲诞生。有关汽车工业的正确叙述是()a.汽车工业出现在第一次技术革命时期 b.汽车工业不易与相关工业集聚

解析 汽车工业出现于第二次技术革命,它与其他工业关系密切,易形成工业集聚,该工业的投入较大,属资金密集型工业;欧洲由于工业化较早,发展汽车工业的基础也较好。2.第一次从欧洲转移到美国,美国汽车产量迅速增加的有利条件是()b.钢铁、石化等工业迅速发展,为发展汽车工业创造了条件 d.国土辽阔,有利于发展汽车工业 答案 b 解析 汽车工业与其他工业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由于美国的钢铁、石化工业发展迅速,它们为汽车工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3.进入20世纪80年代,日本汽车产量稳居世界第一。其产业优势主要得益于()a.原料、燃料丰富 b.分布集中、工业投入少 答案 d 解析 进入20世纪80年代,日本汽车产量稳居世界第一,是其重视科技投入的结果。4.下列关于产业转移对经济、环境等方面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可导致环境污染大量转移和扩散 ②日本重化工业向海外转移,也同时将环境污染向国外扩散 ③高新技术产业的转移可导致国内失业人口大量增加 答案 d 5.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经济全球化一般是指资本、商品、服务、劳动、信息和人员等跨越国界,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扩散的现象。

材料二 苏州、东莞电子信息企业与全球生产网络的联系示意图

材料三 东莞本地人口约150万,外来人口约200万,其中港澳台同胞70万,海外侨胞20万。世界著名十大电脑公司总裁指出,若东莞通往深圳皇岗的公路瘫痪,全球70%电脑将会加价。现东莞约有3 000多家电脑外围设备生产企业,已有“北中关村,南东莞”之说。(1)东莞电子信息企业在经济全球化中的主要功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与东莞相比,北京中关村电子信息产业未来发展的方向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运用工业区位原理,解释国际跨国公司在东莞大量投资电脑生产企业的原因。答案(1)生产基地(2)高端产品研发或新产品开发和研究(3)濒临香港,交通便利;大量廉价劳动力;土地价格较低;市场广阔。

解析 东莞地区交通便利、土地租金低、劳动力丰富、市场广阔,吸引了世界电脑公司在东莞落户,但由于东莞地区科技力量较低,主要通过品牌企业提供设计图纸,按单进行生产,企业获利少,今后应提高科技,加大新产品的开发和研究。能力提升 读“我国承接全球it产业转移的路径图”(图a)和“it产业全球化竞争的金字塔模型示意图”(图b),回答6~7题。

6.图a中,我国承接全球it产业转移的路径①是指()a.珠江三角洲 b.长江三角洲

a.制造和研发环节 b.品牌和核心技术环节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8~9题。

材料一 长三角地区目前正处在两种产业转移并行的关键阶段。一是国际间的产业,主要包括航天、生物、信息、医药等产业,向长三角区域内的沿海、沿高速公路、沿江等交通优势明显、基础产业雄厚的地区转移;而在长三角内部,相对发达的上海、浙东、苏南将部分产业向苏中、苏北转移。这样的转移,既是市场调节的结果,也是政府调控的结晶;既为接收地增加了发展动力,也为转出地产业升级腾出了空间,是苏南地区与苏北地区的双赢共振。如此就有了“腾笼换鸟”之说。

材料二 目前苏南某市与苏北某市投资要素对比表 投资地区招商门槛土地价格平均工资水平环保门槛

苏南某市5 000万元30万元左右1 500元左右禁引污染企业 苏北某市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在不同时期提出了一系列产业调整战略,目前正在为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而努力。上海市不同时期重点发展的产业部门 时期重点发展的产业部门 “九五”

期间汽车制造、通信设备、成套设备、石油化工、钢铁、家电等 “十五”

期间信息、金融、商贸、汽车、成套设备、房地产等 “十一五”

期间金融、集成电路、汽车、会展旅游、商贸、钢铁、航空航天、软件、生物技术与医药、移动通讯、物流、创意等

(1)按三大产业划分,“九五”期间上海市重点发展的产业部门,以第________产业为主,“十五”期间新增加的产业部门主要属于第________产业。2005年上海市第三产业的比重比全国同年的统计数据高出约________%,其原因是上海市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优势。(至少答两点)(2)上海市“十一五”期间重点发展的产业部门,主要属于(单项选择)()a.农业、交通运输业、商业等

b.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信息产业等 d.轻纺工业、冶金工业、化学工业等(4)举例说明2010年“世博会”的举办,对上海市“十一五”期间三大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答案(1)二 三 10 商贸繁荣;市场需求大;交通便捷;人才众多;科学与教育发达等(2)b(3)b a d 接近消费地;不易污染市区;交通便利(4)第一产业:世博会场地的布置将带动花卉、园艺业。

第二产业:世博会场馆及配套的市政工程建设,将促进钢铁及有关建材工业。第三产业:大量国内外游客的到来,将促进会展旅游、商贸、物流业的发展。

解析 第(1)、(2)题,由试题提供图表可以看出“九五”期间与“十五”期间相比较产业结构的变化及表现,“九五”期间重点发展的为制造业,而“十五”期间除汽车、成套设备外,重点发展信息、金融、商贸等第三产业,且第三产业增长迅速,约高于全国10个百分点,这与上海强大的生产能力、市场广阔等条件关系密切。第(3)题,工业区位的选择既要注重经济效益,同时又要注意保护环境,结合工业区位选址原则可得结论。第(4)题,“世博会”自身就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能大大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同时“世博会”的举办能加强国内外社会、经济联系,促进旅游、商贸、物流业的发展。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教学设计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一节是人教版必修三中的最后一节,作为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形式,产业转移在当今国际经济全球化、......

产业转移——以东亚地区为例 公开课教案

第二节一、课程标准产业转移——以东亚地区为例 教案(第2课时)举例说明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产业转移的重大意义,看到产业转移给东......

2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1. 教学目标1.了解产业转移的因素2.理解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2.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难点: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3. 教学用具多媒体设备4. 标签教学过程教学过......

地理:5.2 第二节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 试题(新人教版必修3)

学而思网校 www.daodoc.com第5章 第2节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20世纪下半叶东亚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50年代转移到我国东部沿海地区 B.90年代后期转移到我国......

第二节 产业转移

溧水区第二高级中学高二地理教学案2014-9第二节 产业转移【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1、了解产业转移的概念、分类、转移的基本规律;2、运用案例,分析理解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及其......

《第二节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第二节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 东亚 为例 第二节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 东亚 为例 第二节
[其他范文]相关推荐
[其他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