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农村文化丰富农民文化生活_丰富农村文化生活

2020-02-27 其他范文 下载本文

发展农村文化丰富农民文化生活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丰富农村文化生活”。

发展农村文化 丰富农民文化生活

丁国琰

2009年第5期 ——文化建设

近几年来,孝感市文化体育系统不断探索新形势下农村群众文化工作的新途径、新形式,面向基层开展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取得了明显成效。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针对过去孝感城乡文化资源配置不合理,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严重不足,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健全的实际,近几年来,我们在进一步明确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指导思想,突出农村文化工作地位的基础上,抓住中央、省加大扶持农村文化建设力度这一机遇,认真研究制定促进地方基层文化事业大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强农村基层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一是落实县、乡两级政府项目配套资金,新建了一批规模适当、功能齐全、方便群众活动的乡镇综合文化站,使二分之一的乡镇有了较高标准的文化活动场所。二是为县(市区)专业剧团和电影公司,配齐流动演出车和电影流动放映车。各县(市区)文化部门采取政府扶持、招商引资和部门筹资等方式,新建、改扩建和维修了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等“三馆”设施,使之功能更加完备,服务效能明显增强,为基层群众提供经常性公共文化服务创造了条件。

为了不给群众增加负担,我们本着节俭、实用的原则,积极推进“四大工程”建设:一是利用综合文化站阵地,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2007年在安陆市15个乡镇全部推开,2008年汉川、应城两市所有乡镇陆续完成。二是与村支部党员活动室配套,大力推进“农家书屋”工程,建立综合性的村文化活动室和农村文化中心户;抓住国家实施“2131”(文化部实施文化建设工程)工程计划的机遇,组建孝感市农村数字电影院线公司,为全市实现每村一月看一场公益电影打下基础。三是推进农村体育健身工程。近三年全市已安装村级体育健身器材300多套。据统计,几年来,全市累计投入文体基础设施建设资金8000多万元,初步形成了县(市区)“三馆”、乡镇综合文化站、村文化活动室和文化中心户四级文化服务网络体系。

二、突出地方文化特色,拓展文化活动内涵

文化特色是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经过人民群众长期创造、积累、传承的文化精华,具有独特艺术魅力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孝感以董永孝行感天而得名。孝文化是孝感最具地域特色的文化形态。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建设“孝文化名城”的要求,我们先后多次组织孝文化学术研讨会,举办孝文化艺术节,组织以书写孝文化为主题的全国万人书法大奖赛,开展评选“十大孝子”、“十大孝媳”活动,创作了以《黄香故事》为代表的一批艺术作品,建设孝文化主题公园,改造、修复孝文化遗址遗迹,等等。通过这些活动,在全市形成了浓厚的地域文化氛围,使其成为净化人们心灵,陶冶情操、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

形成文化产品的地域个性特色,是孝感市农村文化的又一亮点。发源于黄孝一带的楚剧艺术,在孝感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市、县文体部门组织专家,从剧本、音乐、表演技巧等方面,对楚剧艺术进行创新。我们连续多年举办全市广场楚剧展演,各县(市区)派剧团参加。每次演出时,观众都在万人以上,既活跃了群众文化,又促进了剧目的创新和水平提高,使这一传统的楚剧艺术更加发扬光大,成为孝感文化的一张名片。此外,各县(市区)文化部门还注重加强特色文化产品的开发。如汉川的善书(说唱艺术)、诗词楹联,孝南的剪纸,云梦的皮影、三节龙,安陆的漫画,应城的膏雕,大悟的红色旅游等特色文化,都已成为当地群众文化活动的品牌,在省内外具有一定影响。如云梦的皮影,作为全国两个进京演出的代表队之一,2007年在中华世纪坛参加了世界文化遗产日展演,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赞扬。汉川还被授予“全国诗词楹联之乡”。

三、坚持多法并举,提高文化活动的组织化程度

针对农村基层群众文化生活自发、零散、随意、被动的实际,我们注重发挥市文化部门的主导作用,采取有力措施,不断提高全市农村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化程度,让更多的群众享受文化发展的成果。

一是市场运作“办”文化。采取政府扶持、企业协办、社会资助等方式,组织企业、部门和社会各界力量,关心支持和参与基层文化建设。各地将农村文化建设与小康村建设融为一体,采取部门对口帮扶、包村援建的办法,帮助建阵地、购设备、送图书、买演出,解决长期以来困扰文化发展经费严重不足的问题。如福星科技集团自办楚剧团,自编、自导、自演楚剧《可怜天下父母心》,该剧目在武汉地区大学巡演和全市农村巡演共100场,受到广泛好评。他们创作的楚剧《人在福中》,获准在中南海演出,并在全国地方戏曲汇演中获奖。云梦县楚剧团与宏博集团联营后得到大力资助。该团创作的楚剧《吊子卖鞋》,2007年获得中国戏剧大奖,为全市近十年来获得的最高戏剧奖。应城汤池镇招商引资2000多万元,打造了集古玩字画、演艺娱乐、特色小吃于一体的旅游一条街,深受旅游者的青睐。

二是整合力量“送”文化。我们坚持开展“三下乡”活动,组织专业文化团体开展巡回演出,把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送到家门口。全市8个专业剧团每年平均下乡演出250场以上。扩大数字化电影,开展周周乐电影公益放映活动,仅2007年全市就放映公益电影2.3万场。我们延伸图书网点,对社区、乡镇建立相对固定的图书点实行流动配书,定期把市、县图书馆图书配送到乡镇、村、社区基层图书室,方便群众借阅,提高了图书的利用率。

三是依托活动“种”文化。以活动为载体,根据不同层次的文化消费群体,举办适合不同群体参与的文化活动。如各地利用春节、元宵、端午、重阳等传统节日,大力组织开展文艺演出、舞龙耍狮、划采莲船、赛龙舟、踩高跷、打腰鼓、讲故事、赛歌会、民间传统艺术节、农民艺术节、社区文艺调演等文艺活动,把基层群众组织起来,参与进去,寓教于乐。通过各种业余协(学)会,举办书画、摄影、文艺创作、乐器比赛等活动,经常性地举办文艺骨干培训班,培养了众多的活跃在广大基层农村的业余文艺爱好者。据统计,目前我市农村共有各类业余文艺团队334个,从业人员2500多人。他们利用队伍精干、行动便捷、费用较低的优势,走村串巷,服务群众,每年文艺演出场次占全市演出总场次的85%以上。

四是组织协调“促”文化。以乡镇综合文化站为阵地,加强与辖区内民间乐队和外地小型民间演出团体的联系,掌握演出团体演出剧目、出场费用等方面的信息,及时向社会进行发布。同时,通过村文化活动室、中心文化户等渠道,了解市场需求,为演出供需双方搭建沟通的平台,有力地促进了农村演出市场的进一步活跃和规范。■

(作者系孝感市文体局局长)

整合农村文化资源 丰富农民文化生活

整合农村文化资源 丰富农民文化生活刘 双 湖十七大报告在论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时,提出了四个方面的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 丰富农民文化生活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 丰富农民文化生活众所周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农村文化建设;农村的发展需要文化,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需要文化。近年来,我市通过实施一系列农村文化建设......

丰富农村文化生活

丰富农村文化生活 “舞台艺术送农民”活动启动7月19日晚上,罗山县楠杆镇新街歌舞飞扬,随着我县文化馆送上一曲欢快的舞蹈《吉祥彩虹》,标志着我县文化馆今年首场“舞台艺术送农......

加强基层文化建设 丰富农村文化生活

加强基层文化建设 丰富农村文化生活 11月29日下午,在县委中心组理论学习会上,我听取了北京工业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所所长、博士王国华教授所作的《国家软实力提升与国民创意......

关于加强农村文化建设 切实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建议

关于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切实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建议农村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不断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随......

《发展农村文化丰富农民文化生活.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发展农村文化丰富农民文化生活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丰富农村文化生活 文化 文化生活 农民 丰富农村文化生活 文化 文化生活 农民
[其他范文]相关推荐
[其他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