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边塞诗解题技巧

2022-09-29 10:42:31 其他范文 下载本文

初中语文边塞诗解题技巧

边塞诗词是边塞生活的艺术反映,每个朝代的不同时期或盛或衰,诗词中所表现出来的情调或高昂或低沉。

第二把钥匙是弄清景物描写与所抒之情的关系。

先拿王昌龄的《从军行(七)》(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来说,首句极其生动地描绘出大漠的风光。浩瀚的大沙漠,一望无际,平沙万里绝人烟,每当北风振漠,尘土遮天盖地,惊沙扑面,日色无光。这就渲染出激烈的战斗场面,反衬出唐军将士英勇杀敌的'豪情。

再看一下王维的《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诗中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绘出大漠奇异风光──大漠上升腾起的燧烟是那么的直,黄河中倒映着的落日是那么的圆,这简直让诗人感到震惊,精神为之一振,前面的惆怅则被溶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中,刹时一扫而光。抑扬顿挫的手法很好地突出了大漠的壮丽、奇特和诗人的激昂情绪。诗人通过对大漠壮丽风光的描绘,抒发了对为国御敌守边,立功绝域的将士们崇敬之情,充满了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再拿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来说,前两句以工整的对仗的形式来写景,用了两个色彩鲜明的比喻。先从俯视的角度来写莽莽大漠上的黄沙,在月色的辉映下如同白雪,再从仰望的角度来写浩瀚空中的月色,那皎皎寒月犹如严霜。上下交映,只见整个大漠一片白茫茫,令人顿觉冷嗖嗖。诗人从地点、景物、气候三个方面着意刻画,反复渲染,营造出一个悲凉的氛围,为后两句抒发戍边将士思乡之情蓄势。可见景不同,情各异,二者之间的关系十分复杂。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没有多读,多练,是很难找到这把钥匙。

不妨先以高适的《塞上听吹笛》(霜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出道题做做,以巩固对这把钥匙的认识。

题曰:这首边塞诗描绘出一幅有声有色的边塞风情画,抒发了诗人一种什么样的感情?其感情基调如何?思考时要先对画面进行分析。

诗中描绘出寒霜过后,天空显得格外明净,战士们牧马归来,晚饭过后,忘却一天的辛劳,来到了戍楼上,对着空中高高秋月挂长城,吹起了羌笛。悠扬的笛声随风飘荡,传向远方。再抓住表情的关键句借问梅花何处落,分析出诗人采用了谐音和虚实相间的写法,极富韵味。

羌笛曲名《梅花落》,诗人将它分开来用,先取梅花二字,使人联想起真的梅花。这样梅花何处落就变成了有两种解说,一是《梅花落》曲声落到哪里,二是战士们家乡的梅花落了,花谢花飞飞满天,究竟都飞到了哪些地方。这样闻笛和思乡这两个意念就统一在一句诗中,实中有虚,虚中有实,虚实相生,物我一境,情景交融,声文并茂的境界,便能做出这样正确的回答。

总结:抒发了戍边将士殷殷的思乡之情。其感情基调是感慨而不哀伤。

初中语文边塞诗解题技巧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4篇初中语文边塞诗解题技巧,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初中语文之边塞诗解题技巧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3篇初中语文之边塞诗解题技巧,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初中语文之边塞诗解题技巧

初中语文之边塞诗解题技巧战争是非常残酷的,是血淋淋的,从诗歌艺术美学的角度考虑,它一点也不美,不宜直接描写,所以绝大多数诗人都采用侧面描写。第一把钥匙是要弄清诗中哪些地方......

初中语文说明文解题技巧

初中语文说明文解题技巧【—说明文解题技巧】,本节要领,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关于如何做说明文阅读理解题。仅供参考。说明文的阅读理解对于说明文的阅读理解,我们可以抓住三点:说......

初中语文句子解题技巧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4篇初中语文句子解题技巧,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初中语文边塞诗解题技巧.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初中语文边塞诗解题技巧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其他范文]相关推荐
[其他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