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常识

2022-10-02 02:40:03 其他范文 下载本文

文学常识

文学常识1

文学常识:作者 朝/国 选自

1、从百草园:鲁迅 现代 《朝花夕拾》

2、爸的花落:林海音 现代 《城南旧事》

3 、丑小鸭:安徒生 丹麦 《安徒生童话故事选》

4 、假如生活:普希金 俄 《普希金诗集》

5 、未选择路:弗罗斯特 美 《中外哲理诗》

6 、伤仲永:王安石 北宋 《临川先生文集》

7 、最后一课:都德 法国

8、 艰难的国运:李大钊 现代 《李大钊选集》

9 、土地的誓言:端木蕻良(曹汉文) 现代 《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

10、木兰诗(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 民歌) 宋 郭茂倩 《乐府诗集》

11、邓稼先 杨振宁 现代 《人民*报》

12、闻一多 臧克家 现代 《人民*报》

13、贝多芬 何为 现代 《中国现代散文选》

14、福楼拜 莫泊桑 法国 《济南文艺》

15、孙权劝学 司马光编纂 北宋《资治通鉴》

文学常识2

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

孩提:指2——3岁的儿童

垂髫:指幼年儿童(又叫“总角”)

豆蔻:指女子十三岁

及笄:指女子十五岁

加冠:指男子二十岁(又“弱冠”)

而立之年:指三十岁

不惑之年:指四十岁

知命之年:指五十岁(又“知天命”、“半百”)

花甲之年:指六十岁

古稀之年:指七十岁

耄耋之年:指八、九十岁

期颐之年:一百岁

文学常识3

1、唐代诗人中被称为“诗圣”的是谁?(杜甫)

2、《丑小鸭》这个童话故事是谁写的?(安徒生)

3、戏剧中的角色有生、旦、净、末、丑之分,你知道戏曲中的女演员一般被称作什么?(旦)

4、“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是唐朝哪位诗人的诗句?(王之涣)

5、《红楼梦》的作者是谁?(曹雪芹)

6、明朝的医药学家李时珍写的一本医学名著叫什么?(本草纲目)

7、世界上第一台测定地震的仪器——地动仪是谁发明的?(张衡)

8、“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是哪位古代教育家的话?(孔子)

9、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是唐代哪位诗人的诗句?(李商隐)

10、活字印刷术是北宋的谁发明的?(毕升)

11、文房四宝指的是什么?(笔墨纸砚)

12、我国的第一部字典是什么?(说文解字)

13、请说出我国的四大个主要戏剧剧种?(京剧、越剧、豫剧、黄梅戏)

14、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是什么?(诗经)

15、请说出语文中常用的四种修辞手法?(夸张、比喻、拟人、排比)

16、宋朝有名的三苏是指哪几个人?(苏洵、苏轼、苏辙)

17、请说出《红缕梦》中的三个主要人物。(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

18、唐宋八大家是哪些人?(韩愈、柳宗元、王安石、欧阳修、苏轼、苏洵、苏辙、曾巩)

19、中国的六大古都分别指什么?(北京、南京、西安、洛阳、开封、杭州)

20、“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话是谁说?杜甫)

21、1860年,是什么军队烧毁了圆明园?(英法联军)

22、“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这句话是谁说的?(岳飞)

23、“赤壁之战”讲的是《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故事,请问“三国”指的是哪三国?(魏、蜀、吴)

24、“三顾茅庐”是出自哪个历史时期?(三国)

25、下面的称号各是谁? (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鬼—李贺山水诗人——孟浩然田园诗人——陶渊明)

26、按顺序写出我国古代都有什么朝?(夏、商、周、秦、汉、隋、唐、宋、元、明、清)

27、谁发明了麻醉术?答案:华佗。

28、书法有哪些种类?答案:正书、草书、篆书、隶书、行书、楷书。

29、《哈姆雷特》的作者是谁?莎士比亚。

30、《战争与和平》是一部长篇小说,作者是谁? (托尔斯泰)

31、“韦编三绝”讲的是孔子勤奋读书的故事。

32、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商。

33、奸臣秦桧陷害抗金英雄岳飞的罪名是“莫须有”。

34、成语“卧薪尝胆”讲的是勾践的故事。

35、宋江(及时雨)、林冲(豹子头)、吴用(智多星)、李逵(黑旋风)、鲁智深(花和尚)

36、王羲之(书圣)、张仲景(医圣)、张旭(草圣)、吴道子(画圣)、杜甫(诗圣)

37、各国的首都:加拿大(渥太华)、美国(华盛顿)、印度(新德里)、法国(巴黎)、俄罗斯(莫斯科)、德国(柏林)

38、《刘巧儿》(评剧)、《天仙配》(黄梅戏)、《花木兰》(豫剧)、《赵氏孤儿》(秦腔)

39、我国第一位伟大的历史学家是西汉时的司马迁。他著有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史记》。

40、中国四大古典名著是:《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红楼梦》。

文学常识4

教学目标

一、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二、积累古代文化知识,提高学生对文言作品的阅读理解能力。

三、通过思考和练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探索的能力。

教学重点:

积累古代文化知识,提高学生对文言作品的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难点

积累古代文化知识,提高学生对文言作品的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方法: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

一、导课

中国古代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影响深远。远至日本,近至我们生活的细枝末节,无不彰显着中国古代文化魅力,这节课我将和大家一起来探究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中的纪年纪时和姓名字号。

二、纪年纪时

(一)、古代纪年方法

1、天干地支纪年法,即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如甲午战争,辛丑条约等。

练习巩固:20xx然后就戊子年,20xx年是什么年?(辛卯年)

2、帝王年号纪年法

自汉武帝开始,每个帝王登基,都为自己拟定一个富有一定寓义的年号,每个年号后再配上序数就成了一种纪年的形式。如:乾隆三十九年,开元元年等。所取定的年号大多孕含着吉祥之意,寄托了振兴国运,繁荣昌盛的美好愿望,如“康熙”就寄托了天下隆盛兴旺之意,再如“光绪”有光明永绪之愿。

(二)、古代纪月的方法

1、序数纪月法

如:如平地二月花者,深山则四月花。《采草药》

2、地支纪月法。古人常用十二地支配十二个月,每个地支之前加上一个特定的“建”字,就成了一种纪月的方法。如:

荒村建子月,独树老夫家(建子月,农历十一月)——杜甫《草堂纪事诗》

以戊辰之年,建亥之月,金陵瓦解。(建亥,农历十月)——庾信《哀江南赋》

3、时令纪月法

一年分四季,一季三个月,每季的三个月按顺序依次加孟、仲、季,就可将一年的十二个月清楚的区别开。如:

孟冬寒气至,北风何惨栗。(孟冬,农历十月)

(三)、古代纪日法

1、序数纪日法。如:三五之夜,明月半墙归有光《项脊轩志》

2、天干地支纪日法。如:元丰七年六月丁丑姚鼐《登泰山记》

3、月相纪日法。根据月亮的形状,对每月某些较特殊的日子进行称谓。如:朔(农历每月初一)、晦(农历每月最后一天)、胐(农历每月初三)、望(农历每月十五)、既望(农历每月十六)

(四)、纪时法

今天我们要想知道几点了,只需看一下表即可,这是科技给了我们方便,古代特别是秦汉以前,无表,但人们也不是完全生活一混沌中,他们也有自己的“计时器”,现在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古人的“计时器”都有哪些?

1、天色纪时法,即根据天色的变化将一天分为十二个时辰,一个时辰对应现在两个小时,具体如下:

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yu)中、日中、日昳(die)、晡(bu)时、日入、黄昏、人定。

2、五更报鼓纪时法,我国古代将一夜分为五个阶段,分别为一鼓、二鼓、三鼓、四鼓、五鼓,或一更、二更、三更、四更、五更。如:

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孔雀东南飞》

通过对“纪年纪日”的梳理与探究,有利于我们更准确,更深入的阅读文言文。

三、姓名字号

今天,我们要称呼一个人,直呼其名即可,可在古代对一个人的称谓却有许多讲究,一不留意,就有可能陷自己于不堪之境,现在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古人都有那些主要称谓。

(一)、称谓名称。

1、直呼姓名

称字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20岁、女15岁)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

3、称号号又叫别号、表号。名、字与号的根本区别是:前者由父亲或尊长取定,后者由自己取定。号,一般只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对人称号也是一种敬称。

4、称谥号称谥号】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叫谥号。

5、称斋名指用斋号或室号来称呼。如南宋诗人杨万里的斋名为诚斋,人们称其为杨诚斋;姚鼐因斋名为惜抱轩而被称为姚惜抱、惜抱先生。再如称蒲松龄为聊斋先生,梁启超为饮冰室主人,谭嗣同为谭壮飞(其斋名为壮飞楼)

6、称官名或官地如唐代诗人孟称浩然是襄阳人,故而人称孟襄阳;张九龄是曲江人,故而人称张曲江;柳宗元是河东(今山西永济)人,故而人称柳河东;北宋王安石是江西临川人,故而人称王临川;

7谦称

(1)表示谦逊的态度,用于自称。愚,谦称自己不聪明。鄙,谦称自己学识浅薄。敝,谦称自己或自己的事物不好。卑,谦称自己身份低微。窃,有私下、私自之意,使用它常有冒失、唐突的含义在内。臣,谦称自己不如对方的身份地位高。仆,谦称自己是对方的仆人,使用它含有为对方效劳之意。

(2)古代帝王的自谦词有孤(小国之君)、寡(少德之人)、不谷(不善)。

(3)古代官吏的自谦词有下官、末官、小吏等。

(4)读书人的自谦词有小生、晚生、晚学等,表示自己是新学后辈;如果自谦为不才、不佞、不肖,则表示自己没有才能或才能平庸

(5)古人称自己一方的亲属朋友时,常用“家”、“舍”等谦词。“家”是对别人称自己的辈份高或年纪大的亲属时用的谦词,如家父、家母、家兄等。“舍”用以谦称自己的家或自己的卑幼亲属,前者如寒舍、敝舍,后者如舍弟、舍妹、舍侄等。

8敬称

9贱称

(二)、姓名

名,一般是婴儿出生几个月,由父亲,或长者或有威望的人命名,姓与名结合起来就是对一个人身份的确定。但古人特别是读书人或有威望有影响力的人,一般不直呼其名,因为直呼某人的姓名是不礼貌的行为。但在下面几种情况下,则可直呼其名:

①给某人作传时,如: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屈原列传》

②自称时,如: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

③表示对某人轻视或蔑视时。

(三)、字

1、字的来历。字是一个人行成人礼后,由父亲或长者给取的。古代男子一般在20岁行冠礼,女子一般在15岁行笄礼。成人后,称字是对平辈或尊辈的礼貌和尊敬。

2、字与名间的关系。字是名的解释或补充,对名有表述和阐明的作用。如:

①文天祥,字宋瑞,“祥”与“瑞”意思相近

②宋代作家晁补之,字无咎,因能“补过”,才能“无咎”。

(四)、号

1、自号,一般是作者本人所取,不受家庭行辈的限制,而是作者根据自己的志趣或抒情的需要自己拟定的,号可谓是文人士大夫自命清高的超俗表现。如六一居士欧阳修,青莲居士李白,香山居士白居易等。

2、谥号。古代帝王、卿大夫、诸侯、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其生前的事迹行为和品德评定一个称号以褒善贬恶,这个称号就是“谥”或“谥号”。如陶渊明的谥号为靖节先生,林则徐的谥号为林文忠公,秦桧的谥号为缪丑等。

3、绰号。绰号是他人所取而得到公认的别号,是对一个人和刻画和形容。如春秋时的百里奚沦落楚国,被秦穆公用五张羖皮赎回并担任丞相,时人就称他五羖大夫。将绰号这种艺术发挥到极致的当是施耐庵,《水浒传》180人人人有一个响亮的绰号,这些绰号形象而准确的描摹了各人的性格,特长和生理特点。

(五)、称斋名。根据某人的书房名称呼某人。如聊斋先生蒲松龄,惜抱轩先生姚鼐,饮冰室主人梁启超等。

四、作业

1、通过搜集资料,了解谦称、敬称和贱称,并举出相应的例子。

2、在中国古代还有一种特殊的称谓“讳称”,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其表现及原因。

3、,反观现代,你认为直呼父母名字是时代的进步,还是文明的堕落,写一段能表明你观点的文字。

五、总结

通过对古人称呼的探究,我们明白了,字号等称呼或寄托了亲朋好友殷切的期望,或彰显了崇高的灵魂,或抨击了丑恶的行径,或肯定了不斐的成就,同时也为我们阅读文言文扫除了一些障碍。

文学常识5

戴望舒,浙江杭县(今余杭)人,中国现代派诗人。《雨巷》是其成名之作,并由此获“雨巷诗人”的称号。

《再别康桥》作者徐志摩,浙江海宁人,现代诗人、散文家,是新月派主要诗人。

《大堰河——我的保姆》作者艾青,浙江金华人,现代诗人。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依孔子修定的鲁史《春秋》编次,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240多年间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一些事件,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也是优秀的散文著作。

《战国策》是西汉刘向根据史料编定的,共33篇,属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载战国时代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及有关的谋议或辞说。

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并称“韩柳”的是韩愈和柳宗元,他们是唐朝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一门父子三词客:苏洵(老苏)、苏轼(大苏)、苏辙(小苏)。

豪放派词人:苏轼、辛弃疾,并称“苏辛”;婉约派词人:李清照(女词人)、李煜、柳永、晏殊、欧阳修、秦观、周邦彦

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屈原:我国最早的伟大诗人,他创造了“楚辞”这一新诗体,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称为“孔圣人”,孟子被称为“亚圣”,两人并称为“孔孟”。

苏轼称赞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广泛深刻的反映社会现实,被称为“诗史”,杜甫也因此被尊为“诗圣”,有著名的“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史记》(又称《太史公书》),作者是汉朝的司马迁,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12本纪、30世家、70列传、10表、8书,共130篇。

“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聊斋志异》是我国第一部优秀文言短篇小说集,作者是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聊斋”是他的书屋名,“志”是记叙,“异”是奇怪的事情。

楷书四大家: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赵孟頫(fǔ)

文学常识6

1. 第一位女诗人是:蔡琰(文姬)

2. 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3. 第一部词典是:尔雅

4. 第一部大百科全书是:永乐大典

5. 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

6. 第一部文选:昭明文选

7. 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

8. 第一部神话集:山海经

9. 第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世说新语

10. 第一部文言志怪小说集:搜神记

11. 第一部语录体著作:论语

12. 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春秋

13. 第一部断代史:汉书

14. 第一部兵书:孙子兵法

15. 第一部国别史:国语

16. 第一部记录谋臣策士门客言行的专集:国策 战国策

17. 第一部专记个人言行的历史散文:晏子春秋

18. 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19. 第一首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357句,1785字)

20. 第一部文学批评专著:《典论·论文》(曹丕)

21. 第一位田园诗人:东晋,陶渊明

22. 第一部文学理论和评论专著:南北朝梁人刘勰的《文心雕龙》

23. 第一部诗歌理论和评论专著:南北朝梁人钟嵘的《诗品》

24. 第一部科普作品,以笔记体写成的综合性学术著作:北宋的沈括的《梦溪笔谈》

25. 第一部日记体游记:明代的徐宏祖的《徐霞客游记》

26. 第一位女词人,亦称“一代词宗”:李清照

27. 三公:周时--司马 司徒 司空

西汉--丞相 太尉 御史大夫

清明--太师 太傅 太保

28. 三曹:曹操 曹丕 曹植

29. 公安三袁:袁宗道 袁宏道 袁中道

30. 江南三大古楼:湖南岳阳楼 武昌黄鹤楼 南昌滕王阁

31. 岁寒三友:松 竹 梅

32. 高二 三辅:左冯翊 右扶风 京兆尹33. 科考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和自的第一名(解元,会元,状元)

34. 殿试三鼎甲:状元 榜眼 探花

35. 中国三大国粹:京剧 中医 中国画

36. 三言:喻世明言 警世通言 醒世恒言(冯梦龙)

37. 儒家经典三礼:周礼 仪礼 礼记

38. 三吏:新安吏 石壕吏 潼关吏

39. 三别:新婚别 垂老别 无家别

40. 郭沫若 “女神”三部曲:女神之再生 湘果 棠棣之花

41. 茅盾“蚀”三部曲:幻灭 动摇 追求; 农村三部曲:春蚕 秋收 残冬

42. 巴金“爱情”三部曲:雾 雨 电; “激流”三部曲:家 春 秋

43. 文章西汉两司马:司马迁。司马相如

44. 乐府双璧:木兰词 孔雀东南飞,加上《秦妇吟》为乐府三绝

45. 史学双璧:史记 资治通鉴

46. 二拍:初刻拍案惊奇 二刻拍案惊奇 (凌蒙初)

47. 大李杜:李白 杜甫 小李杜:李商隐 杜牧

48. 中国现代文坛的双子星座:鲁迅 郭沫若

49. 三不朽:立德 立功 立言

50. 三代:夏 商 周

51. 《春秋》三传:左传 公羊传 谷梁传

52. 三王:夏禹 商汤 周公

53. 三山:蓬莱 方丈 瀛洲

54. 三教:儒 释 道

文学常识7

《伤仲永》是一篇文言文的课文,是这次新教材里面新的篇目。我们平时经常能听到人们用《伤仲永》这个故事来做例子,也就说明,这篇文章是具有典型意义的。

初中的文言文教学有一项重要的任务是让学生掌握正确地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养成阅读文言文的良好习惯,所以字、词的'积累还是很重要的,不是不要落实,关键是方法。

通过课前指导及反复的强调,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的习惯基本养成,在上课之前,学生已经基本能口译课文,这样就节省了大量的字词教学时间,为课堂上进行多种能力训练提供了时间的保证。在教学中,围绕教学重点这一大方向,放手让学生自己在课堂上纵横驰骋,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目的是既让学生掌握知识,又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当然,怎样是课堂收放自如,还需在每一步的实践中找经验。诵读与积累是文言文教学的两个基本理念。在这节课中,除了强调诵读外,我还十分注意指导同学们对知识进行积累,归纳整理,对学生在课堂上能自觉温故而知新的大加赞赏,意在让学生们重视文言知识的积累,并能做到举一反三。我觉得这些做法还是比较有效果的。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体会伤的意境,我特意选了图片作 ppt 的背景,其中在课前有歌曲《阳光总在风雨后》把学生引入课堂,还有课文录音,当时在电脑上看效果非常好,可是到了上课的时候,发现声音文件打不开,教室光线强烈很多,所以那些图片和 ppt 上面的文字看起来都比较淡,其次由于是借班上课,学生的预习效果并不如我所想象的那样好,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上课的实效。还有就是对学生理解课文词句估计过高,原本以为一节课可以逐字逐句翻译完成,还可以有时间点一下中心,结果只翻译了一半课文。所以,从这节课得到了启示,以后上课前的准备还要更充分一些,还要再加强学生的文言文训练。

上完了这节课,回想这节课,无论是学生的合作交流,还是师生的互动,每个环节都顺畅如流水。这节课之所以能达到如此效果,我想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较好地落实了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

通过日常训练及反复的强调,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的习惯基本养成,在上课之前,学生已经基本能口译课文,这样就节省了大量的字词教学时间,为课堂上进行多种能力训练提供了时间的保证。具体授课过程中,又十分注意将学生的独创性融入小组的合作学习中,既有共性,又有个性。

2、与学生建立平等对话的关系:

在课堂上,我视学生为一个个活泼的生命体,尊重学生,平等对话,探究气氛浓郁,学生个性获得发展,潜能得到开发。教师在教学中,围绕教学重点这一大方向,放手让学生自己在课堂上纵横驰骋,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有放有收,既让学生掌握了知识,又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3、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

诵读与积累是我的文言文教学的两个基本理念。诵读,其实是古人早就指出来的一条正确道路。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课文里的选文都是文质兼美的经典之作,都需要反复诵读,牢记在心的。只要学生反复诵读了,他们总会对文章的某一方面有感受的。在这节课中,除了强调诵读外,我还十分注意指导同学们对知识进行积累,归纳整理,对学生在课堂上能自觉温故而知新的大加赞赏,意在让学生们重视文言知识的积累,并能做到举一反三。

4、多种能力训练渗透其中:

虽然只是短短的一节课,但注意了各种知识的综合,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感之间的联系,重视积累、感悟与语感的培养,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提高。

文学常识8

1、第一位女诗人是:蔡琰(文姬)

2、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3、第一部词典是:尔雅

4、第一部大百科全书是:永乐大典

5、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

6、第一部文选:昭明文选

7、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

8、第一部神话集:山海经

9、第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世说新语

10、第一部文言志怪小说集:搜神记

11、第一部语录体著作:论语

12、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春秋

13、第一部断代史:汉书

14、第一部兵书:孙子兵法

15、文章西汉两司马:司马迁。司马相如

16、乐府双璧:木兰词孔雀东南飞,加上《秦妇吟》为乐府三绝

17、史学双璧:史记资治通鉴

18、二拍: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凌蒙初)

19、大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20、中国现代文坛的双子星座:鲁迅郭沫若

21、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

22、三代:夏商周

23、《春秋》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24、三王:夏禹商汤周公

25、三山:蓬莱方丈瀛洲

26、三教:儒释道

27、三公:周时,司马司徒司空。西汉,丞相太尉御史大夫。清明,太师太傅太保

28、三曹:曹操曹丕曹植

29、公安三袁: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

30、江南三大古楼:湖南岳阳楼武昌黄鹤楼南昌滕王阁

31、岁寒三友:松竹梅

32、三辅:左冯翊右扶风京兆尹

33、科考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和自的第一名(解元,会元,状元)

34、殿试三鼎甲:状元榜眼探花

35、中国三大国粹:京剧中医中国画

36、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冯梦龙)

37、儒家经典三礼:周礼仪礼礼记

38、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

39、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40、郭沫若“女神”三部曲:女神之再生湘果棠棣之花

41、茅盾“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

42、巴金“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43、第一部国别史:国语

44、第一部记录谋臣策士门客言行的专集:国策战国策

45、第一部专记个人言行的历史散文:晏子春秋

46、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47、第一首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357句,1785字)

48、第一部文学批评专著:《典论·论文》(曹丕)

49、第一位田园诗人:东晋,陶渊明

50、第一部文学理论和评论专著:南北朝梁人刘勰的《文心雕龙》

51、第一部诗歌理论和评论专著:南北朝梁人钟嵘的《诗品》

52、第一部科普作品,以笔记体写成的综合性学术著作:北宋的沈括的《梦溪笔谈》

53、第一部日记体游记:明代的徐宏祖的《徐霞客游记》

54、第一位女词人,亦称“一代词宗”:李清照

由带给大家的小学语文课内外文学常识大全总结(一)就到这里了,愿大家都能学好自己的母语。

35、《三国演义》中“煮酒论英雄”的主要人物是曹操、刘备

36、从《三国演义》的描写看,诸葛亮出山后三次用或的战役分别是_火烧博望坡____、_火烧新野__、__火烧赤壁___.这就衍生了一个俗语:_新官上任三把火_____.

38、“血染征袍透甲红,当阳谁敢与争锋!古来冲阵扶危主,只有常山赵子龙.”请简要概括上面诗句所表现的故事情节.__说的是赵云只身一人,单枪匹马在当阳桥救刘备之子——阿斗(也就是后主刘禅)的故事,当时情形危急,赵云将阿斗藏于前身战甲之中,一路拼杀,杀出一条血路,也就是血染征袍透甲红。_____.

39、《三国演义》中玄德曰:“曹操多谋,汝合折断桥梁,彼必追至关.”这句话是刘备对_张飞_____说的,这句话来源于哪段故事:__张翼德大闹长坂桥,反映的人物的性格特点是:___英勇无比.

40、《三国演义》中救阿斗在长坂坡杀了七进七出的将军是_赵云_____,长坂桥头退百万兵的将军是_张飞__。

41、《三国演义》主要人物中,被杜甫誉为“万古云霄一羽毛”的是__诸葛亮______.

42、“煮豆燃萁”出之曹植写的古诗《七步诗》。指的是曹丕和曹植骨肉相残。

43、杜甫在追思诸葛亮一生时有诗云“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诗中“出师未捷”所指的事是诸葛亮六出祁山伐魏不成。

44、“欲破曹公,宜用火攻;_万事俱备__,_只欠东风__”这是《三国演义》中__诸葛亮写给_周瑜___的信中的内容.

45、三马同槽指哪三马?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

46、“生子当如孙仲谋”是曹操对孙权赞美之词。“才高八斗”是谢灵运对曹植赞美之词。

文学常识9

王维与盛唐山水田园诗

王维不光是一个文学、书画、音乐的通才,还是一个诗歌创作的奇才,他各体皆工,尤工五律和五七言绝句,号为“诗佛”。王维是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山水田园诗奠定了王维在唐诗史上大师地位。

李白诗歌的艺术特色

在盛唐诗人中,李白诗歌的艺术个性非常鲜明;甚至,在整个中国诗歌史上他的诗歌的艺术特色也是绝无仅有的。他上承屈原,将中国诗歌的浪漫精神推向了顶峰。

李白对后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人格力量和个性魅力的影响。李白的自信自负、傲视富贵的个性自由精神,是在传统政体下,儒家思想熏陶出来的知识分子仰慕不已,借以慰藉的一方心灵土壤。

2、飘逸的风俗的影响。他诗歌飘逸风格、奇特想象和清水出芙蓉的自然美,后代诗人仰慕不已,苏轼、陆游等大家,都受其影响。

杜甫的诗被后人称为诗史,诗史的涵义有两个方面

(1)有史的认识价值。常被人提到的重要历史事件,在杜甫诗中均有反映。如两京收复,杜甫有《收京三首》、《喜闻官军已临贼境二十韵》;九节度兵败邺城,为补充兵力而沿途征兵,杜甫写了《三吏》、《三别》。杜甫之诗,就象是一部安史之乱的历史。而且杜甫有些诗所反映的史实,未见于史料记载,还可以补史之缺遗。如杜甫《三绝句》里提及的渝州、开州杀刺史一事,未见史料记载。而且,杜甫之诗也是他自身的一部历史。我们通过杜甫之诗,可以了解到杜甫一生的行踪历程。

(2)形象的历史生活画面。只提供史的事实,这是史书所做的事情。杜甫的诗不仅提供了史的事实,而且为我们描述了更为广阔,更为具体生动的历史生活画面。

柳宗元,著名散文家,亦是著名诗人

他对儒、道、佛思想均有吸收,具有唯物思想和较为进步的历史观。柳诗现存160余首,大部分为遭贬后的悲愤和对山水景物的欣赏寄托之作。

晚唐诗坛,李商隐与杜牧并称,号“小李杜”

杜牧的写景抒情之作,描摹自然之美,以抒发俊爽之情。如《山行》、《清明》这些诗突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以及为之陶醉的风情。

李商隐的诗其艺术风格深情绵邈、绮丽精工

(1)工于比兴,情致缠绵。善于运用比兴、象征等手法,刻划入微,传达缠绵的情感。

(2)巧于用典,意蕴含蓄朦胧。诗人往往用神话、典故,以及比兴、象征等手法,构成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意蕴含蓄,耐人咀嚼。非逻辑的、跳跃的意象组合;朦胧情思与朦胧境界的创造;把诗境虚化。这样的非写实的艺术表现手法,不仅极大地扩大了诗的容量,且亦留给读者以更大的联想空间。就艺术表现手法的创新而言,在中国诗史上是空前的。

文学常识10

▲诗仙:李白

▲诗圣:杜甫

▲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孟浩然

▲边塞诗人:高适、岑参

▲文房4宝:笔、墨、纸、砚

▲文人4友:琴、棋、书、画

▲花中4君子:梅、兰、竹、菊

▲岁寒3友:松、竹、梅

▲明清时代4大古典小说是:《3国演义》(罗贯中 明)、《水浒》(施耐庵 明)、《西游记》(吴承恩 明)、《红楼梦》(曹雪芹 清)。

▲我国第1位儿童作家——冰心

▲我国第1个开拓童话园地的作家——叶圣陶

▲我国第1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老舍

▲我国第1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作者:鲁迅)

▲我国第1部字典——《说文解字》。

▲民间4大传说——牛郎织女、孟姜女哭长城、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

▲古代4大美人:西施(沉鱼)西施浣沙、王昭君(落雁)昭君出塞、杨玉环(闭月)贵妃醉酒、貂蝉(羞花)貂蝉拜月。

文学常识

文学常识2008-12-21 20:49文学体裁包括古代文体常识和现代文体常识两点。古代文体:古代文体大致上可以分为韵文、骈文、散文,包括史传文。 韵文,即讲究押韵的文体,包括诗、词、......

文学常识

1《我的叔叔于勒》选自法国作家莫泊桑的短篇小说集《》。 2《威尼斯商人》的作者是,这是一部具有极大讽刺性的喜剧。 3《唐雎不辱使命》选自(朝代)刘向整理编辑的史书《战国策......

文学常识

一、高中语文文学常识——现代文学(1919-1949)鲁迅原名周树人。著有小说《呐喊》(内有《狂人日记》、《药》、《阿Q正传》、《故乡》等名篇)《彷徨》(内有《祝福》、《伤逝》等......

文学常识

七年级(上)语文文学常识1、《忆读书》选自《 》作者 ,原名 , 代著名女作家, 家。2、《我的第一次文学常试》选自《 》,作者 , 国 作家。3、《山中避雨》选自 作者 , 代画家, 家、美术......

文学常识

编导文艺常识总结一、文学基础知识:影视艺术专业是一种综合的艺术形式,文学因素是其中重要的一方面,作为广播影视艺术作品创作人员,要运用文学创作的原理,指导创意、制作以及方案......

《文学常识.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学常识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其他范文]相关推荐
[其他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