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辛弃疾陌上

2022-10-05 13:30:34 其他范文 下载本文

鹧鸪天辛弃疾陌上

《鹧鸪天》写的是早春乡村景象,我们看看下面的鹧鸪天的相关资料,了解一下吧!

鹧鸪天辛弃疾陌上

鹧鸪天·陌上柔桑破嫩芽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赏析

辛弃疾的词本以沉雄豪放见长,这里选的这首却很清丽,足见伟大的作家是不拘一格的。上半片“嫩芽”、“蚕种”、“细草”、“寒林”都是渲染早春,“斜日”句点明是早春的傍晚。可以暗示早春的形象很多,作者选择了桑、蚕、黄犊等,是要写农事正在开始的情形。这四句如果拆开,就是一首七言绝句,只是平铺直叙地在写景。

词的下半片最难写,因为它一方面接着上半片发展,一方面又要转入一层新的意思,另起波澜,还要吻合上半片来作个结束。所以下半片对于全首的成功与失败有很大的关系。从表面看,这首词的下半片好象仍然接着上半片在写景。

如果真是这样,那就不免堆砌,不免平板了。

这里下半片的写景是不同于上半片的,是有波澜的。首先它是推远一层看,由平冈看到远山,看到横斜的路所通到的.酒店,还由乡村推远到城里。“青旗沽酒有人家”一句看来很平常,其实是重要的。

全词都在写自然风景,只有这句才写到人的活动,这样就打破了一味写景的单调。这是写景诗的一个诀窍。尽管是在写景,却不能一味渲染景致,必须参进一点人的情调,人的活动,诗才显得有生气。

读者不妨找一些写景的五七言绝句来看看,参证一下这里所说的道理。“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两句是全词的画龙点睛,它又象是在写景,又象是在发议论。这两句决定全词的情调。

如果单从头三句及“青旗沽酒”句看,这首词的情调好象是很愉快的。它是否愉快呢?要懂得诗词,一定要会知人论世。孤立地看一首诗词,有时就很难把它懂透。这首词就是这样。原来辛弃疾是一位忠义之士,处在南宋偏安杭州,北方金兵掳去了徽、钦二帝,还在节节进逼的情势之下,他想图恢复,而朝中大半是些昏愦无能,苟且偷安者,叫他一筹莫展,心里十分痛恨。

就是这种心情成了他的许多词的基本情调。这首词实际上也还是愁苦之音。“斜日寒林点暮鸦”句已透露了一点消息,到了“桃李愁风雨”句便把大好锦绣河山竟然如此残缺不全的感慨完全表现出来了。

从前诗人词人每逢有难言之隐,总是假托自然界事物,把它象征地说出来。辛词凡是说到风雨打落春花的地方,大都是暗射南宋被金兵进逼的局面。

最著名的是《摸鱼儿》里的“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

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以及《祝英台近》里的“怕上层楼,十日九风雨。断肠片片飞红,都无人管,更谁劝,啼莺声住。”这里的“城中桃李愁风雨”也还是慨叹南宋受金兵的欺侮。

从此,我们也可以看出诗词中反衬的道理,反衬就是欲擒先纵。从愉快的景象说起,转到悲苦的心境,这样互相衬托,悲苦的就更显得悲苦。前人谈辛词往往用“沉痛”两字,他的沉痛就在这种地方。

但是沉痛不等于失望,“春在溪头荠菜花”句可以见出辛弃疾对南宋偏安局面还寄托很大的希望。这希望是由作者在乡村中看到的劳动人民从事农桑的景象所引起的。上句说明“诗可以怨”(诉苦),下句说明“诗可以兴”(鼓舞兴起)。把这两句诗的滋味细嚼出来了,就会体会到诗词里含蓄是什么意思,言有尽而意无穷是什么意思。(朱光潜)

鹧鸪天辛弃疾陌上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4篇鹧鸪天辛弃疾陌上,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鹧鸪天辛弃疾陌上柔桑破嫩芽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4篇鹧鸪天辛弃疾陌上柔桑破嫩芽,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鹧鸪天辛弃疾陌上柔桑破嫩芽

鹧鸪天辛弃疾陌上柔桑破嫩芽鹧鸪天全词从不同视角描绘乡村春意盎然的景象,看上去好象是随意下笔,但细细体会,情味盎然,意蕴深厚。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鹧鸪天辛弃疾陌上柔桑破嫩......

鹧鸪天辛弃疾

鹧鸪天辛弃疾这首诗深刻地概括了一个抗金名将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悲惨遭遇。下面和小编一起赏析一下辛弃疾的这首古诗!鹧鸪天作者:辛弃疾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燕......

辛弃疾《鹧鸪天》

辛弃疾《鹧鸪天》《鹧鸪天·代人赋》是南宋词人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词。下面是关于辛弃疾《鹧鸪天》的内容,欢迎阅读!鹧鸪天·代人赋宋代:辛弃疾晚日寒鸦一片愁。柳塘新绿却温柔。......

《鹧鸪天辛弃疾陌上.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鹧鸪天辛弃疾陌上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其他范文]相关推荐
[其他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