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铭》教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2022-10-06 02:08:21 其他范文 下载本文

课时安排:一课时

设计:审核:主审:

一、教学目标:

1、文言词语积累

2、体会作者高洁傲岸的人格魅力。

二、教学重点:

1、 积累文言词语。

2、 理解文章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三、教学难点:

1、 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2、 “托物言志”及“类比”的运用。

四、学习过程:

(一)、预习导入:

1、了解作者:

刘禹锡,字,代,家、家。字梦得,洛阳人。有《刘宾客集》。被白居易称为“诗豪”。早年与柳宗元齐名,世称为“刘柳”,晚年与白居易唱和,世称为“刘白”。

2、释题:铭原来是刻在器物上用来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的。本文“陋室铭”,意思是刻在简陋居室里的文章。

3、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陋室铭德馨苔痕调素琴鸿儒案牍

4、写作背景

永贞元年,刘禹锡初贬为连州(今广东连县)刺史,行至江陵,再贬朗州(今湖南常德)司马。一度奉诏还京后,他又因赋诗《游玄都观》触怒当朝靠阿谀逢迎上来的权贵而被贬为连州刺史,后历夔州、和州刺史。他没有自甘沉沦,而是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世事的变迁和宦海的沉浮。在被贬至安徽省和州时,按当时的规定,他应住衙门里三间三厦的屋子。可是,和州策知县是个见利而为的小人,目光势利,他见刘禹锡被贬而来,自无好处,便多方刁难。先是安排刘禹锡住在县城南门,面江而居。刘禹锡见房子面对大江,不但没有埋怨,反而很高兴,特撰写一联贴于房门:“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他这个举动气坏了策知县,又令衙内书吏将刘禹锡的住房由城南门调到城北门,由三间缩小到一间半。这一间半房子位于德胜河边,附近还有一排排杨柳树,自是别有一番风趣。刘禹锡见了这个环境,也没有计较,依然安心住下,又写了一副对联贴在新居:“杨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策知县见他自是悠然自得,气得肺都要炸了,又把刘禹锡的住房再度调到城中、而且只给一间仅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房子。半年时间,刘禹锡连搬三次家,住房一次比一次小,最后仅是斗室。刘禹锡想此狗官欺人太甚,便愤然写下了《陋室铭》并请人刻于石头上,立在门前,气得策知县哑口无言。

5、了解托物言志、和类比的手法

类比是将性质,特点相同或相近的事物放在一起进行比较,以突出事物的相似之处。

拖物言志:借助某事某物,阐发道理、抒发感情的一种写作手法。

(二)课堂探究

1、初读美文

要求:声音响亮,读准字音,朗读流畅,把握节奏

2、听录音,再读课文,读出情感

3、积累重点词语,疏通文意

重点词语如:

名:灵:德馨:上:入:鸿儒:白丁:

调:丝竹:案牍:乱:劳:

重点句如: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行

4、文章的主旨句是?

5、作者是从那几个方面来写”陋室不漏”的?

6、文表达了他怎样的情操和志趣?

7、这样的情操和志趣文章是怎样体现出来的?

本文运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作者借陋室表达了自己的志趣和追求。

8、文章写的是“陋室”,开篇写“山、水”,有何作用?还有类似的句子吗?

(三)拓展延伸

本文通过对陋室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不慕荣华、安贫乐道的情趣,处在今天这个充满竞争的社会中的你如何看待作者的这种生活态度?

反馈检测:

基础知识填空。

1.《陋室铭》的作者是,字,是朝人。

2.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的文字,后来发展为一种的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的。

3、默写

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

写陋室环境的句子是:,。

写主人交往文雅的句子是:,

表现主人情趣高雅的句子是:,

4、解释句子黑体字的意思。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3.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4.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5.翻译句子。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3.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4.何陋之有?

6、阅读: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解释下列加横线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有仙则名()②惟吾德馨()

③谈笑有鸿儒()④无案牍之劳形()

2.下列句子,朗读停顿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C.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D.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3.用原文语句回答问题。

①表现室主人交往之雅的语句是:

②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是:

4.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描写陋室的?

5.选出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A.“龙”和“仙”是比喻道德高尚的人。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渲染了居室恬静的气氛。

C.“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表现了作者对知识分子的歌颂,对无学问之人的鄙薄。

D.“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反映了室主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弃。

6.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探究

1、节奏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4、主旨句:惟吾德馨

5、从三个方面谈“陋室不陋”的。

环境幽雅--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交往文雅--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情趣高雅--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6、作者借“陋室”抒发了自己安贫乐道的情趣和高洁傲岸的节操。

7、本文运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作者借陋室表达了自己的志趣和追求。

8、类比,突出陋室不漏,表达自己的志趣和情操

阅读.①出名,著名②品德高尚③大④官府的公文2.D3.①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②惟吾德馨4.陋室的环境、陋室中的人和陋室的生活三个方面5.C6.安贫乐道的情趣和高洁傲岸的节操

gjw

《陋室铭》教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5篇《陋室铭》教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陋室铭教学案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4篇陋室铭教学案,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陋室铭教学案

陋室铭教学案陋室铭教学案1教学目标:1、准确、流利地朗读、背诵、翻译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3、学习文章托物言志的写法。4、认识作者所表达的洁身自好、安贫乐道的情趣。......

《陋室铭》教学案

《陋室铭》教学案一、 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积累文言字词,背诵本文2. 在反复诵读中领会它们丰富的内涵和精美的语言3. 体会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二、 教学重点1. 疏通文意,分......

人教八年级上册《背影》

讲课稿各位老师、同学:大家好,我是来自西安文理学院汉语言文学四班的付丹丹,今天我要给大家讲课的内容选自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二篇文章《背影》。一、导入同学......

《《陋室铭》教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陋室铭》教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其他范文]相关推荐
[其他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