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大安一中上学期高二第三次月考政治试题_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2020-02-26 其他范文 下载本文

吉林省大安一中上学期高二第三次月考政治试题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高二第三次月考

心无所知,无已、丧我、虚静,使心灵达到恬静而自由的境界。这从一个侧面证实()

①人的精神超越物的束缚才能获得绝对自由A.①②

B.③④

②人们只有摆脱社会制度约才能获得真正自由

D.②④

③人的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④人们的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作用

政治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C.①③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共60分)1.人类在创造和享受现代文明的同时,也饱尝了高增长带来的苦果,这促使人们重新思考人与自 然的关系和人类行为的准则。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在对工业文明带来严重生态安 全进行深刻反思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正在积极推进的一种文明形态。生态文明观的提出过程告诉 我们()

①哲学源于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③真理超出适用的条件和范围会变为谬误 A.①③

B.②④

②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贯穿哲学发展始终 ④新事物在批判继承旧事物的基础上产生

D.②③

7.某公司高价收购了一家外国铁矿公司,却发现需投巨资修建基础设施才能方便地将矿运到港口,而且公司还没有基础设施修建权,在维持了几年后不得不黯然撤退。从哲学角度看,造成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是该企业没有()

①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 ③具体把握事物的联系 A.①②

②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④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C.①③

D.②④

B.③④

8.一位诗人曾用生动的语言表述了“错误”的自白:“我不是魔鬼,不是恶棍,每个喜欢探索和追 求的人都是我终身相许、棒打不散的情人。我总是先给他们一分荒谬,两分不幸,再给他们三分收 获,四分欢欣,我总是在阵痛中分娩着聪明。”从这一自白得出的结论是()

①真理与谬误既对立又统一,谬误从反面推动真理的发展 ②对每一个认识的个体来说,犯的错误越多,所获得的真理就越多 ③找出所犯错误的原因,意味着接近了真理 ④谬误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真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9.2013年4月3日,诺贝尔奖获得者、华裔物理学家丁肇中及其阿尔法磁谱仪项目团队宣布的成 果,让人类在认识暗物质的道路上迈出重要一步。实验成果提出,高能的正电子不是来自空间某个 特定的方向,这些特性表明了新物理现象的论据。这次研究成果在丁肇中看来是朝着人类认识暗物 质方向前进的重要一步,但不是最终答案。“我们需要更多的统计量来研究,目前的结果是基于预 期收集总数据量的约十分之一的数据。”这一新进展再次佐证了()

①立足于实践,思维与存在可以实现统一 ③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②科学思维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

④实践的客观物质性限制了认识发展的可能性

C.①④

2.哲学史上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个对子”.下列选项中与上述“两 个对子”相对应的是()

①指鹿为马 乐极生悲 ②形谢神灭 理生万物 ③盲人摸象 削足适履 ④沧海桑田 断章取义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即便是在自然观上相当坚定的唯物主义者,一旦进入社会领域,总是不可避免地陷入唯心主义,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却能在历史观上坚持唯物主义。这主要得益于它坚持()

①人类社会的物质性②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③唯物辩证的自然观④社会发展总趋势是上升的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4.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处处闪烁着哲学思想的光辉。下列对成语的哲学寓意理解正确的是()①胸有成竹---意识具有能动作用②刻舟求剑---静止是认识事物的基础③揠苗助长---不按规律办事,就会事与愿违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5.朱熹《观书有感》:“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作者从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捕捉形象,说明观书的体会。此诗中蕴含的哲学道理是()①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客观因素的制约②规律是客观的,人在客观规律面前无能为力③抓住主要矛盾,次要矛盾就迎刃而解了 ④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

6.庄子追求“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傲倪于万物”、“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的精神绝对自由为人 生目的,并提出了“见独”、“坐忘”、“心斋”和由技进道的修养方法,做到精神专注、心思凝聚、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 10.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①联系的观点②发展的观点③对立统一规律④辩证法的革命的批判的精神A.①②B.③④C. ①④D.②③

11.在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过程中,许多地区将一家一户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采取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经营方式,通过对初级农产品的加工和转化,延长农业产业链条,促进了农户增收.农业产业化过程中形成的产业链条表明()

①人们可以在实践基础上建立新的联系②人为联系是人的能动活动的产物,是主观的 ③人们建立人为联系的活动都是有条件的 ④人为联系的本质在于改变事物的原有属性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12.有一首数字诗,“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楼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假如我们把诗中的数字随意调换位臵,这首诗可能就不在别有情趣了.这启示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

A.抓主要矛盾B.树立创新意识C.注重量的积累D.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 13.漫画《考古》(改编自《无题》 作者:张阿

鹤)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①办事情要抓重点,牵住牛鼻子 ②要积极参与实践,获得真知 ③要注重量的积累,持之以恒 ④要从整体着眼,把握全局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14.十八大确定的主题中提出“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这与十七大主题中“为夺取全面建 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表述不同。从“建设”到“建成”,一字之变,体现了我国发展阶段 的重大变化。关于全面小康表述的差异,说明了()

①要果断抓住时机,促成质变A.①②

B.③④

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④意识是对物质的正确反映

③意识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促进作用

C.①③

①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②一分为二的观点

③既要抓住重点,又要统筹兼顾④要正确对待问题,分清主流和支流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19.“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履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下列诗句所包含的哲理与其相一致的是()

A.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而后生B.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C.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D.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睛

20.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 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促进城乡共同 繁荣。从生活与哲学角度看,这一要求()

①坚持了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③运用了科学的系统优化方法A.①②

B.③④

②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④把握了矛盾主次方面的辩证统一

D.②④

C.①③D.②④

15.超限效应在家庭教育中时常发生。如,当孩子犯错时,父母会一次、两次、三次,甚至四次、五次重复对一件事作同样的批评,使孩子从内疚、不安到不耐烦乃至反感讨厌。被“逼急”了,就 会出现“我偏要这样”的反抗心理和行为。为克服超限效应()

A.坚持适度原则,保持事物性质稳定

B.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正确解决矛盾 D.加强意识的目的性和计划性

C.充分发挥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的调控作用

表中所反映的对不同排量汽车税率的调整,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B.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C.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D.矛盾的普遍性要求我们坚持全面的观点

16.从哲学上看,下列对“发展”理解正确的是()

①事物性质和状态的改变就是发展②事物量变到一定程度的结果就是发展

③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就是发展④事物前进性和上升性的变化趋向才能是发展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17.绿色GDP的核心就是发展不仅要关注经济指标,而且要关注人文指标、资源指标和环境指标。发展决不能“一条腿短,一条腿长”,决不能“满了口袋,空了脑袋”,决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

22.为调控飞速上涨的房价,上海、重庆两地正式对个人住房试点征收房产税。两地的征税对象、税率等有所区别,但其通过财产税调节楼市需求的目的却是一致的。这表明()

A.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处理问题的基础B.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 C.生产关系要适合生产力的发展状况D.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不是亦步亦趋的23.没有新物种对旧物种的否定,生物就不会进化,人类就不会出现;没有新的社会形态对旧的社

会形态的否定,社会就不能发展。否定意味着新旧事物的决裂,旧事物向新事的转折。这段话主要路”。材料体现了()

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辩证的否定是()

①做工作必须树立整体观念和全局思想②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A.量变的过程B.克服和保留的统一C.事物发展的环节D.事物联系的环节

③要善于全面地分析矛盾,坚持两分法④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24.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对知识的态度体现的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生活与哲学》观点是()

18.近一个时期以来,人民币面临着不断升值的压力。人民币升值对中国有利也有弊,综合分析国

①矛盾就是对立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③辩证否定实质是“扬弃”④谦虚好学,不耻下问

内诸多因素,主要是弊大于利。因而,我国当前需要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维护国家经济的安全。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这种做法体现的辩证法思想是()

25.司马光看到同伴掉入水缸,他不是按照常规让人脱离水,而是打破水缸,让水脱离人。这件事给我们的启示()

A.办事情必须充分重视意识的能动作用B.必须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坚持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C.办事情要敢于打破常规,进行创新思维 D.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规律为基础

26.大型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自2012年5月14日起在央视开播。该纪录片通过展示不同 地域、不同材料、不同特点的中华美食,让观众感受食物给中国人生活带来的仪式、伦理、趣味等 方面的文化特质,体会这些特质共同构成中国美食的特有气质,从而了解到中华饮食文化的精致和 源远流长。上述材料对中华饮食文化特质的分析()

A.证明了矛盾双方各有其特点B.强调了主次矛盾各有其特点 C.体现了系统与要素的统一D.体现了个性和共性的统一

27.下列成语既体现唯物辩证法联系的观点,又体现唯物辩证法发展的观点的是()A.邯郸学步B.唇亡齿寒C.吐故纳新D.因地制宜 28.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和“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这两种观点反映的是()

A.联系的观点与孤立的观点的对立B.发展的观点与静止的观点的对立C.全面的观点和片面的观点的对立D.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对立 29.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是()

A.联系的观点B.发展的观点C.矛盾的观点D.辩证否定的观点 30.弟子问老师:“您能谈谈人类的奇怪之处吗?”老师答道:“他们急于成长,然后又哀叹失去的童年;他们以健康换取金钱,不久后又想用金钱恢复健康;他们对未来焦虑不已,却又无视现在的幸福。因此,他们既不活在当下,也不活在未来。他们活着仿佛从来不会死亡;临死前,又仿佛他们从未活过。”这段话给我们的唯物辩证法启示是()

①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②要坚持矛盾的对立统一 ③要做到量变质变相结合④要坚持联系的观点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40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3小题,共40分)

31.2012年4月12日,是人类载人航天活动51周年纪念日。我国的载人航天还处于发展阶段,载人航天飞行获得的圆满成功,是我国航天人尊重科学,以科学的精神、科学的理念、科学的方法、科学的机制推动工作,大胆探索创新、自强不息、勇于超越、埋头苦干的结果。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探索出一套符合我国国情和重大科技工程的科学管理模式和方法。积累了新形势下组织实施重大科技工程的重要经验;突破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创新成果;证明了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计划、程序、步骤等举措是科学的。

结合材料,谈谈我国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体现了哪些唯物论和认识论道理?(12分)32.据联合国统计,全球文化产业创造的财富已大大超过制造业,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美国文化产业占整个GDP的三分之一,2010年我国文化产业占GDP的2.75%。在世界文化市场上,美国一国占了43%,我国仅占了不到4%,这与我国作为一个文明古国的历史地位和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经济规模很不相称。为此,我国适时提出要使文化产业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同时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必须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

结合材料,运用矛盾分析方法,说明我国发展文化产业的形势和举措。(12分)

33.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深刻道出了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深情地描绘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断求索、不懈奋斗的历史。中国梦,也是每个人的梦!

材料一“中国梦”是宣言书,它激励着中华儿女奋斗不息;它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它与每个人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

⑴ 阐释材料一蕴含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6分)

材料二:实现中国梦,必须有新意和创意。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一些新提法、新观点、新思想等,如首次将“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首次“提出城乡居民人均收入10年翻番”、首次“提出美丽中国”、首次“提出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首次提出“党代表制度”等等。我们从这些新提法中,找寻着未来中国的发展密码。

(2)请你运用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的知识,说明十八大报告中不循旧规的“新”蕴涵着哪些哲理?(10分)

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高二第三次月考

(2)①发展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十八大报告所提的“新”,实际上是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体现。(3分)

②辩证的否定观(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要求我们立足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十八大报告所提出的“新”是我党不断实现创新与发展的表现。(3分)③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十八大报告提出的“新”,必将推动中华民族的进步。(4分)

政治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共60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3小题,共40分)

31、(每点3分,答对四点即可给满分。)

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思想意识推动客观事物的发展。载人航天飞行获得成功是尊重科学,坚持以科学的精神、理念、方法、机制推动工作的结果;

②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是我国航天人尊重科学,大胆探索创新、埋头苦干的结果;

③实践是社会性历史性的活动。我国载人航天还处于发展阶段,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需要全体航天人自强不息、勇于超越、埋头苦干;

④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探索出了一套科学的管理模式、方法,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创新成果,证明了我国航天工作的计划、程序、步骤的科学性;

⑤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科学理论促进实践的发展。科学的理念、方法、计划、程序确保了我国载人航天飞行的圆满成功;

⑥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使我国在管理模式、方法和一些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等方面实现了重大突破,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的创新成果。

32.答案:①矛盾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既要看到我国文化产业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又要看到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巨大潜力(4分)

②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当前的实际,我国适时提出了振兴文化产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4分)

③主次矛盾的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办事情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我国在发展文化产业的过程中,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同时坚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4分)

33、(1)(每点2分)①“中国梦”是宣言书,它激励着中华儿女奋斗不息体现了意识的能动作用。②中国梦的实现,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共同为之努力体现了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③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联体现了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

冠县一中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二政治试题

冠县一中2013-1014学年上学期高二政治期中考试试题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1.5 分,共60分)1.某学生在给母校的毕业留言中写道:进校时随处可见......

九年级第三次月考政治试题

九年级政治第三次月考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 共24分) 1、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下列对党的基本路线的认识中,正确的有......

高二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高二第一学期月考一政治试题(测试范围:第一单元、第二单元)命题人:李双涛 审核人:靳淑珍一 单选题:共60分(1-20每题1分,21-40每题2分)1、下列属于人类社会特有的文化现象的是( )①2014......

江西省南昌二中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政治试题

江西省南昌二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政治试题1.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每小题2分,共50分)。1.《采蘑菇的小姑娘》歌词:“谁不知这山里的蘑菇......

福建大田一中上学期高一语文月考

福建大田一中上学期高一语文月考(命题范围:高一语文教材及读本中的先秦历史散文)完卷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命题人;郑仁水一、(30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有错误的一......

《吉林省大安一中上学期高二第三次月考政治试题.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吉林省大安一中上学期高二第三次月考政治试题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吉林省 大安 高二 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吉林省 大安 高二
[其他范文]相关推荐
[其他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