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备课_第五单元备课电子版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备课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第五单元备课电子版”。
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集体备课
一、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是围绕友好相处、团结合作这一专题编排的。从识字五到课文,到语文园地,从团结起来力量大到相互称赞、学会欣赏别人,到互相帮助、和谐相处、尊重别人的生存方式,处处体现着浓郁的时代气息和现代意识。
1.《称赞》爱听好话,这是人们的正常心理。获得他人和社会的认可,这是人的正常需要。在生存上,在工作中,我们都希望受到别人的称赞,得到别人的肯定。我们常常有这样的感觉,加班加点地拼命工作,能得到领导的一句表扬或者同事的一句称赞,也就满意了。善于发现别人长处的人,往往善于称赞别人。即使别人存在问题较多,也能给予应有的肯定。相反,有的人则总爱挑别人的毛病,在他眼里只有自己最行。要想获得别人的称赞,得先学会称赞别人。
2.《蓝色的树叶》:互相帮助,不应成为一句口号。在别人需要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这是每个人的一种责任,一种行为习惯。
3.《纸船和风筝》是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纸船和风筝带着问候,带着祝福,带着谅解,带着浓浓的真情,在山顶和山脚架起了一座七彩的情谊长桥。纸船和风筝让松鼠和小熊成了好朋友,成了维系、发展他们友谊的纽带。故事的动人之处在于,当松鼠和小熊因为一点小事吵了一架之后,他们表现出的内心的失落和难忍的痛苦,以及修补“裂缝”的独特的方式和感人场面。只要我们带着一颗童心,带着对真好友情的向往,去朗读这篇课文,就一定会受到深深的感染。当我们的感情和友谊产生“裂缝”的时候,赌气只能使“裂缝”扩大,容忍和谅解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敢于率先伸出友谊之手的人,是令人敬佩的。
4.《从现在开始》:现代社会的人们,在享受着高度的现代文明的同时,也受到自然和人为的各种限制。人们总在争取自身的解放,追求自由的空间。相互尊重,是和谐相处的重要条件。本课中的猫头鹰
和袋鼠,以自我为中央,不懂得尊重别人的生存习惯和生存方式,招致“民怨沸腾”;而小猴子却让大家按照自己习惯的方式过日子,受到人们的拥戴。
以人为本,应该成为现代社会生存的准则。这一准则,应该渗透在我们日常生存、学习和工作之中。
在教学本组课文时,要让学生学会反思自己的言行,克服自私,任性,以自我为中心等不良品格,学会多为别人着想,学会欣赏别人、尊重别人、谅解别人,养成豁达的性格,保持健康的心态,成为受大家欢迎的人。本组课文语文语言特殊柔美,要让学生多朗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和感悟课文,积累语言,运用语言。要把语文和生存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在学习和生存中注意与人友好相处,团结合作。
二、教学目标
1、会认生字46个,会写44个生字
2、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积累美丽的词语、句子、谚语。
3、让学生学会多为别人着想,学会尊重别人欣赏别人,养成豁达的性格,保持健康的心态。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
1、识字、写字,读通课文。
2、积累优美的语言,并学会运用。难点:
让学生学会多为别人着想,学会尊重别人欣赏别人,养成豁达的性格,保持健康的心态。称赞
教学目标:
1、认识十个生字,会写八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相互称赞带来的快乐。
3、学会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教学重点:
认识生字,会写生字,通过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相互称赞给大家带来的快乐。教学难点:
通过学习懂得要想获得别人的称赞得先学会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称赞别人。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课件,阅读资料 教学过程:
一、揭示目标,自学初读 导入:
1、教师:随机表扬:(你坐的真好!老师称赞你!)(你的学习用品摆放的多整齐啊!)
(你们的精神真饱满,眼睛一直在注视着老师,我称赞你们!你们真棒!)
教师:听了老师的称赞,你心里感觉怎么样?(学生各抒己见。)
2、教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以“称赞”为题目的文章,随机板书课题:称赞。(学生齐读课题。)
教师:看到这个课题,你们有哪些问题想问呢?(学生质疑)自学初读:
1、教师:放课文朗读录音,学生边听边思考:课文讲了谁称赞谁?
2、教师板书:小刺猬----------小獾
(教师:我们对刺猬已经很熟悉了,可对于獾我们并不了解,那就一起看看它的长相吧!学生欣赏插图。)
教师:这两个小动物都是四只脚带皮毛的小兽类,所以都是反犬旁。
3、提出读书要求。
教师:自由读课文,圈出不认识的生字大声读几遍,标出自然段的序号。(学生自由读书。)
二、合作探究,归纳导读
1、教师:本课的生字朋友特别多,现在,再重新和它们打个招呼吧。(同桌两个同学一组,做识字游戏“你指我读”)
2、教师:同学们读的怎么样?让老师来考考你们吧!a)我能认
认读带拼音的生字、词语
刺猬
小獾
板凳
粗糙
但是
泄气
傍晚
椅子
瞧
留下 认读不带拼音的生字、词语 b)我能记
教师(出示生字):你是怎样记住它们的,把你的好办法拿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吧。c)我能读
教师:现在我们把生字带回课文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指名朗读课文,巩固生字读音)
1.教师:我们一起听一听这篇文章(放课文录音),请同学们边听边思考:哪句话是小刺猬称赞小獾的话?哪句是小獾称赞小刺猬的话?(学生边听边划出有关的句子。)
2.出示句子:(指名读,教师随机指导朗读。)
教师:老师注意到了,他把“真、一个比一个”这些地方读好了,一下子就读出了称赞别人的语气,真好!谁愿意再来试试?
3.小獾听了你的话,它心里会怎么想?又会怎么做? 4.学生分段读1—4小节,体会此时小獾的心情。
5.教师:小刺猬的话取得了怎样的神奇效果呢?请同学们自由读5—7小节。(学生自由读书。
出示:小獾拉着小刺猬的手说:“在我有点儿泄气的时候,是你称赞了我,让我有了自信。瞧,我已经会做小椅子了。这是我的一点儿心意,收下吧!(指名读,指导读。齐读。)
教师小结:小刺猬的称赞使它有了自信。那么,当小刺猬把苹果送给小獾,听了小獾的称赞后,它的心情又如何呢? 6.出示:你的称赞消除了我一天的疲劳。(学生齐读)7.同桌分角色朗读8—10小节。体会称赞的快乐。
8.小组内分角色朗读或表演读课文。体会小刺猬和小獾相互称赞、相互欣赏带给对方的快乐。
三、积累内化、巩固阅读
1、我发现
教师:看生字,你发现它们有什么特点?
2、指导书写,以“背”字为例:
教师:怎样写好这个“背”字呢?请同学们认真听仔细看。同样的方法指导书写其他生字,建议重点指导:采、傍、背。
四、当堂达标,发展扩读。
1.教师提问:如果一开始,小刺猬不是称赞小獾,而是嘲笑、讽刺小獾,结果会怎么样呢?
2.教师小结:想一想,我们身边的小伙伴有哪些值得称赞的地方呢?(学生发言)
3.学生互相赠送称赞卡。
4、课后题,读读写写。
五、作业布置:导学18课。
六、板书设计
18、称
赞
(消除疲劳)刺猬---称赞----小獾(增强自信)蓝色树叶
教学目标:
1、认识“术、铅”等9个生字,会写“由、术”等10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仔细体会人物的语言,了解人物的内心活动。教学重点:
李丽和林园园四次对话的意思。
教学难点:朗读课文,懂得要有助人为乐的品德。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示目标,自学初读
1、导入:出示课件:一片画好的蓝色的树叶。提问:看到这片树叶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对呀?树叶怎么会是蓝色的?那我们就一起学习19课《蓝色的树叶》,一起读读题目。
2、出示目标,学习生字
a老师范读,学生看大屏幕,思考:这篇课文讲了谁的什么事? b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同桌合作,读一读新词,相互解答不明白的词意。c、汇报交流:
(1)课件演示,识记生字:学生抢读、齐读、练习组词。(2)课件演示必须会写的字:学生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个字的?
二、合作探究,归纳导读
1、课件出示李丽没画完的画,问:“这幅图还缺什么呢?”从这幅图你可以知道些什么?
2、读讲第2、3、4自然段:
(1)用笔划出李丽和林园园的四次对话。(2)指导读对话部分,理解词语:
课件出示A李丽小声对林园园说:“把绿铅笔借给我用一用行吗?”林园园吞吞吐吐地说:“我还没画完呢。”
重点理解“小声说”、“吞吞吐吐”“没画完”等词语。
课件出示B李丽只好趴在桌子上看林园园画画。等到都画完了,李丽
说:“现在可以把你的绿铅笔借给我了吗?”园园说:“我怕你把笔尖弄断了。”李丽说:“我小心一点儿。”
理解“只好”。(这个词是说李丽没有别的办法可想。)
课件出示C林园园从盒子里拿出绿铅笔,说:“你要注意,不要削,不要用力画,不要画得太多。”
理解三个“不要”和“连忙”“只画”。(“连忙”和“只画”,是讲李丽一心想借用绿铅笔,既然林园园肯借给她绿铅笔,就立刻表示同意林园园的要求)课件出示D林园园皱着眉头,说:“还画小草吗?太多了!”这是林园园听到李丽说要画小草,觉得太费绿铅笔了,所以林园园说:“太多了!”意思是你要用,就只准画树叶。
3、读讲第5段:
课件出示课文段落,指名读后,提出思考题:林园园看见李丽画了蓝树叶,为什么脸红了?使学生理解林园园已经认识到自己的做法是不对的,同学有困难应当热情帮助。她因为羞愧而脸红。
4、读完课文后,你觉得林园园和李丽是两个怎样的孩子?我们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三、积累内化、巩固阅读
1、出示课件指名朗读全文。然后小组内互相表演课文内容,进行对话练习。
2、从林园园的神情联想“此时,她在想些什么?”,从而使学生受到思想教育。结合林园园最后的表现(不由得脸红了),引导学生猜猜她为什么脸红?接下来她会怎样做,同桌之间相互说一说。
3、指导写字:
a、课件出示要会写的字:
由 术 吐 注 铅 桌 笔 景 拿
b、指名把生字读一读,并进行扩词练习,先口语在书写。c、师生交流,交流过程中学生练写,互相评价:
教师要有重点地进行指导四个左右结构的字:吐、注、课、铅,前三
个要写得左窄右宽,“铅”字应写得左右基本相等。
四个上下结构的字中,可以重点指导“笔”字的书写。写竹字头时,应避免把短横写成点;“毛”字的撇要尽量写平,竖弯钩的起笔在竖中线上。注意提醒学生,“铅”字的右上不是“几”字;“拿”字上面的“合”字中有一个短横,可以让学生采用会意的办法记忆:“合手”才能拿住。
四、当堂达标,发展扩读。
1、课件出示词语,复习生字:
美术 惹事 吐出 课桌 盒子 注意 削铅笔 皱纹
2、a、读一读这两个句子。
你把绿铅笔借给我用一用行吗? 现在可以把你的绿铅笔借给我了吧。b、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吧。
五、作业布置
画一张有绿绿的叶子的树的图画送给李丽,并写上几句话。
六、板书设计
19、蓝色的树叶
林园园
李丽
小声借
吞吞吐吐
只画
皱着眉头
还要
用心画
看(脸红了)
(应该相互帮助)
等借
怕 不要
不要
不要纸船与风筝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的任务。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阅读中体会小松鼠和小熊的友
谊。
3、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一定的感受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能正确读写。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松鼠和小熊之间的友谊,学会交友。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示目标,自学初读
1、课前布置学生折纸船。学生展示。看!这只小纸船折得多漂亮!我把它贴在黑板上,(板书:纸船)。
2、导入:我这儿还有一个大家都非常喜欢的玩具,对,是风筝,(贴风筝)它是扎出来的。(板书:风筝)
(“筝”读成一声。“筝”这个字单独出现时读一声,与“风”组成“风筝”时读轻声。)
3、初读:它们一个在水里,一个在天上,却引发了一段感人的故事,你们想知道吗?下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初读要求:借助拼音,读准生字;读通句子,划出难读的句子;标出自然段序号。
二、合作探究,归纳导读
(一)、学习生字词
大家读得真热闹,看课文中的生字词跑出来了你愿意读吗?
1、学习生字
快自由读一读吧。读不准的,请同位帮忙改过来。
2、学习生词
再来看一看下面的词语你会读吗?(出示生词)
3、刚才有些同学觉得这些句子有点难读。谁来给大家读一读。(出示句子)指名读。
4、精读感悟
松鼠住在山顶,小熊住在山脚,他们却成了好朋友,这是怎么回事呢?请大家到课文中去找找答案吧!
(一)、学习第二至六自然段。(1)了解课文大意。(2)学习体会“纸船漂呀漂”
你从“漂呀漂”体会到了什么呢?
(3)重点学习三自然段,体会小熊高兴的心情。(4)学习区别“漂”和“飘”。
教师小结:你看,这两个字读音相同,表示的意思却不一样,这个“漂”是三点水旁,和水有关,表示在水上“漂”;而这个“飘”是风字旁,和风有关,表示在风中飘。
(5)重点学习五自然段,体会小熊高兴的心情。(6)配乐朗读一至六自然段,体会友谊带来的快乐。
(二)学习7——11自然段:友谊的维护
三、积累内化、巩固阅读
1.学生观察字贴,说说难记的字、易错的字、发现特点。
(土上面有一只羊,羊掉了一根毛就是幸福的“幸”。每天头上戴草帽,就是草莓的“莓”……)2.指导写字:(1)写正确:
①幸:区别“幸”“辛”的字形。“幸”上面是“土”,不是“士” ②抓:右边不要写成“瓜” ③祝、福:左偏旁是“礻”(2)写美观:
a.抓:关键是“爪”的书写-第一个平撇要短,第二个竖撇一定要竖起来,第二笔竖要直。
b.祝、福:示字旁的书写-横撇的撇不要弯,竖要写直。
3、学生练习,师指导。
4、朗读课文
小松鼠和小熊的故事让我们为之感动,并且受到了深刻的教育,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课文,体会一下故事他们彼此的友谊吧。
四、当堂达标,发展扩读。
1、读一读课文中的生词。
山顶
山脚
小溪
风筝
纸船
松果
草莓
抓住 纸条
屋顶
门口
幸福
快乐
愿意
漂流
飘荡
抢读,小组读,男生齐读,女生齐读
2、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会不会遇到跟朋友吵架的时候呢?你会怎么做呢?(自由发言)
五、作业布置
1、课外阅读篇目推荐《伟大的友谊》
2、搜集关于友谊的格言。
六、板书设计:
风筝
松鼠
20纸船和风筝
友好相处
纸船
小熊 从现在开始
教学目标:
1、会认9个字,会写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讲故事。
3、懂得要尊重别人的生活习惯,要尊重别人。教学重点:
会认9个字,会写10个字。在阅读课文时懂得要尊重别人的生活习惯,要尊重别人。教学难点:
分析容易错的字和懂得要尊重别人的生活习惯,要尊重别人。教学准备:课前布置学生查找有关猫头鹰、袋鼠、小猴子的生活习性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揭示目标,自学初读
老师:(出示图片),认识他们吗?(学生说)
老师:课前老师布置你们查找猫头鹰、袋鼠、小猴子的资料,找到了吗?(指名学生汇报有关猫头鹰、袋鼠、小猴子的生活习性的资料。)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有关它们的有趣的童话故事。1.板书课题:从现在开始。(学生读课题。)2.看到课题,你最想了解什么? 出示目标
1、自由读课文,自主认识生字。
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难记的生字标出来,读完把自然段序号标出来。(学生自由读课文,标初步认识的生字,老师巡视指导。)
2、检查认读词语。
老师:同学们读书非常认真,老师把词语请出来和大家见见面,看看认识吗?
二、合作探究,归纳导读
1、认识生字。
(出示生字:之
轮
期
第任
惯
式
眯
郑)学生认读生字:自由读,开火车读。
老师:自己把这些生字借助学过的识字方法用心记一记。(学生自主记忆生字,老师巡视指导。)
2、朗读课文,订正字音。
老师:生字词会读了,读课文更没问题,谁来读给大家听?——课文有几段?(5段)
老师请五名同学接读课文,大家认真听,一会当小老师点评一下。(学生接读课文,交流评价)
3、范读课文,整体感知。
老师:你听懂了课文主要讲什么?说说自己的感受。
老师简单小结:狮子想找一个动物接替它做万兽之王。猫头鹰、袋鼠都命令动物改变原来的生活习惯,弄得动物们十分难受,而猴子却让动物们按各自习惯的方式生活,得到了大家的拥戴。)学习第一自然段
(1)老师引读第一自然段:狮子想找一个动物接替他做“万兽之王”。于是,他宣布……”(出示狮子说的话,学生接读。)(2)根据课堂实际指导朗读狮子说的话。老师:谁想当狮子大王表演一下?(学生表演读)学习第二自然段
(1)老师:(课件出示:猫头鹰画面)第一个上任的是谁?(生:猫头鹰)
(2)朗读理解“神气极了”。
(3)理解“议论纷纷”、“叫苦连天”。
(4)理解了大家的苦衷,你能通过自己的朗读表达出来吗?(指导感情朗读)
学习第三自然段
老师:(电脑出示:袋鼠大王画面)难熬的一个星期终于过去了,第二个星期袋鼠上任了。小动物们,请你们在小组里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分角色)表演读袋鼠上任这个自然段。(出示第三自然段,小组自由练读。)学习第四自然段
(1)老师:轮到猴子当大王了,小动物们你们会担心些什么呢?(学生说)(2)老师:你们有这么多的担心,那我们来听听猴子大王又是怎么下命令的?
(3)老师:猴子大王为什么会下这个命令,他心里是怎么想的呢?(学生答,老师引导)
(4)老师:是呀!因为猴子懂得替别人着想,所以话音刚落所有的动物都(立刻欢呼起来),从“立刻”你体会到了什么?
老师:你能用“立刻”说话吗?(学生练习用“立刻”说话。)学习第五自然段
(1)老师:大家想一想,为什么狮子前面说“每个动物当一个星期”,后面却说“不用往下轮了呢”?(出示问题,学生思考交流)(2)小结:猴子大王懂得尊重别人的生活方式,小动物们才能幸福地生活下去,所以他成为森林的万兽之王。
三、积累内化、巩固阅读 A指导写字。
1、(课件出示“我会写”生字:之
令
布
直
当
第现 期
轮
路)哪个同学把这些生字读给大家听?(学生读)
2、仔细观察这些生字,你想在书写时提醒大家注意什么?(学生汇报交流)
3、指导范写,学生观察:
4、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注意纠正学生书写姿势。
5、展示评价。
B、学生自愿组合,分角色表演故事。
四、当堂达标,发展扩读。
1、课后题 读读写写
2、如果你当了小干部,你将怎样做?
五、布置作业。
续编故事:猴子当了万兽之王以后,动物们是怎样生活的?
六、板书设计:从现在开始
猫头鹰:白天休息,夜里做事
选万兽之王
袋鼠:跳着走路
尊重别人
小猴子:照自已习惯的方式生活
五年级语文备课主备人:寇大波第五单元备课备课时间:2007年10月18日教材简析:本单元一共有3篇课文和一个练习。《鼎湖山听泉》是一篇游记,课文以游览路线先后为序,记叙了在景区的......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备课本册教材是围绕友好相处、团结合作这一专题编排的。包括《识字5》,课文《称赞》、《蓝色的树叶》、《纸船和风筝》、《从现在开始》和......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集体备课发言稿琼山三小 胡赛琼一、教材分析本单元安排了四课识字课。识字5将有关冬天的特征的词语用“词串”的形式集中在一起,组成韵语,介绍了冬天的......
第五单元整组备课【单元内容】13、《守信》14、《不瞒真情》15、《信任》古诗诵读: 乐游原语文乐园(五) 本单元以“诚实守信”为话题,选编了三篇课文。《守信》讲述的是宋庆......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王舍人张马屯小学 杨纪苇单元备: 教学内容:教材75——97页。 教材分析:本组内容以初识鲁迅为专题编排,四篇文章中只有一篇是鲁迅自己的作品,其余三篇是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