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三年级寒假作业测试题_三年级数学寒假作业

2024-06-15 其他范文 下载本文

刀豆文库小编猜你可能喜欢“三年级数学寒假作业”。

“欲望灵魂”为你分享9篇“小学数学三年级寒假作业测试题”,经本站小编整理后发布,但愿对你的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

篇1:小学数学三年级寒假作业测试题

一、认真填空,细心检查。

1、一个数除以5,商是24,这个数是(   )。

2、小明和父母站成一排照相,有(   )种不同的站法。

3、常用的重量单位有(   )、(   )和(   )。

4、490里面有(   )个百和(   )十,也可以看成有(   )个十。

5、300÷5的商的末尾有(   )个0。

6、28的8倍,就是求(   )个(   ),是(   )。

7、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单位或数量。

小红体重28(   )           3吨=(   )千克

一辆卡车能装货物5(  )      0千克=(   )吨

二、数学小法官。(对的打对“√” ,错的打“×” )

1、1乘任何数都得它本身。 (   )

2、商和除数相乘,结果等于被除数。 (   )

3、1吨铁比1000千克的棉花重。 (   )

4、5个相同的数相加的和,等于这个数的5倍。 (   )

5、4吨+2千克-6000克=3996千克。 (   )

三、对号入座。(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2400×5的积的末尾有(  )个0。

A.2  B.3  C.4  D.5

2、一个乒乓球重4千克,4个乒乓球重(  )。

A. 8克   B.12克   C.16克   D.4克

3、一把直尺重20(  ),长20(  )。

A. 米B.克 C.千克 D.厘米

4、5t=(  )kg

A. 50   B.5000   C.500   D.500000

四、在○里填上“〉”“〈”或“=”。

32×3○106      3×240○720      420÷7○420÷6

3600千克○3吨    15千克○1500克     13吨○1300千克

篇2:数学高二寒假作业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个题5分,共10小题,共50分)

1、抛物线 上一点 的纵坐标为4,则点 与抛物线焦点的距离为 ( )

A 2 B 3 C 4 D 5

2、 对于抛物线y2=2x上任意一点Q, 点P(a, 0)都满足|PQ|≥|a|, 则a的取值范围是( )

A (0, 1) B (0, 1) C D (-∞, 0)

3、抛物线y2=4ax 的焦点坐标是 ( )

A (0, a) B (0,-a) C (a,0) D (-a, 0)

4、设A(x1,y1),B(x2,y2)是抛物线y2=2px(p>0)上的两点,并且满足OA⊥OB. 则y1y2等于( )

A – 4p2 B 4p2 C – 2p2 D 2p2

5、已知点P在抛物线y2 = 4x上,那么点P到点Q(2,-1)的距离与点P到抛物线焦点距离之和取得最小值时,点P的坐标为( )

A. ( ,-1) B. ( ,1) C. (1,2) D. (1,-2)

6、已知抛物线 的焦点为 ,准线与 轴的交点为 ,点 在 上且 ,则 的面积为( )

(A) (B) (C) (D)

7、直线y=x-3与抛物线 交于A、B两点,过A、B两点向

抛物线的准线作垂线,垂足分别为P、Q ,则梯形APQB的面积为( )

(A)48. (B)56 (C)64 (D)72.

8、(高考广东卷文科8)设圆C与圆 外切,与直线 相切.则C的圆心轨迹为( )

A. 抛物线 B. 双曲线 C. 椭圆 D. 圆

9、已知双曲线 : 的离心率为2.若抛物线 的焦点到双曲线 的渐近线的距离为2,则抛物线 的方程为

(A) (B) (C) (D)

10、(20高考山东卷文科9)设M( , )为抛物线C: 上一点,F为抛物线C的焦点,以F为圆心、 为半径的圆和抛物线C的准线相交,则 的取值范围是

(A)(0,2) (B)[0,2] (C)(2,+∞) (D)[2,+∞)

(二)填空题:(每个题5分,共4小题,共20分)

11、已知点P是抛物线y2 = 4x上的动点,那么点P到点A(-1 ,1)的距离与点P到直线x=-1距离之和最小值是 。若B(3,2),则 最小值是

12、过抛物线y2=2px (p>0)的焦点F, 做倾斜角为 的直线与抛物线交于 两点, 若线段AB的长为8,则p=

13、将两个顶点在抛物线 上,另一个顶点是此抛物线焦点的正三角形个数记为n,则n=_________

14、在抛物线y=x2+ax-5(a≠0)上取横坐标为x1=-4,x2=2的两点,经过两点引一条割线,有平行于该割线的一条直线同时与该抛物线和圆 相切,则抛物线的顶点坐标是_______

(三) 解答题:(15、16、17题每题12分,18题14分共计50分)

15、已知过抛物线 的焦点,斜率为 的直

线交抛物线于 ( )两点,且 .

(1)求该抛物线的方程;

(2) 为坐标原点, 为抛物线上一点,若 ,求 的值.

16、(年高考福建卷文科18)(本小题满分12分)

如图,直线l :y=x+b与抛物线C :x2=4y相切于点A。

(1) 求实数b的值;

(11) 求以点A为圆心,且与抛物线C的准线相切的圆的方程.

17、河上有抛物线型拱桥,当水面距拱桥顶5米时,水面宽为8米,一小船宽4米,高2米,载货后船露出水面上的部分高0.75米,问水面上涨到与抛物线拱顶相距多少米时,小船开始不能通航?

18、(2019江西文)已知抛物线 : 经过椭圆 : 的两个焦点.

(1) 求椭圆 的离心率;

(2) 设 ,又 为 与 不在 轴上的两个交点,若 的重心在抛物线 上,求 和 的方程.

篇3:小学数学测试题

小学数学测试题

一、口算(10分)

81÷3= 30×17= 3900÷30=

89+34+11= 25×9×8= 47+103=

12×700= 150×4= 340-99=

320-98= 6+2+4+8= 98×25=

490÷70= 45×101= 600×2=

36-18-12= 0÷72= 0×32=

0+49= 53-0=

二、填空(15分,每空1分)

1.三千九百七十六万写作( ),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是( )万.

2.五十九亿五千二百万写作( ),省略“亿”后面的尾数约是( )亿.

3.4800厘米=( )分米=( )米

4.5080千克=( )吨( )千克

5.8千克60克=( )克

6.( )叫加法.

7.计算(35+49)÷(63-57),先算( )再算( ).

8.73+93+27=73+27+93是根据( ).

9.9□7856000,□内填( )最接近9亿,填( )最接近10亿.

三、判断(对的打“√”,错的打“×”)(6分)

1.0除以任何数都得0. ( )

2.91能被7整除. ( )

3.451-99=451-100-1=350. ( )

4.长度单位比面积单位大. ( )

5.求几个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

6.2960000000吨≈30亿吨 ( )

四、用简便方法计算(12分)

(1)36+59+41+54

(2)23×7+23×3

(3)78×102

(4)1462-369-631

五、笔算(12分)

(1)36987+5678

(2)50162-3685

(3)628×502

(4)7968÷249

六、脱式计算(20分)

(1)60506-19460÷35

(2)23072÷412×65

(3)184×38+116×38-11300

(4)(79691-46354)÷629

(5)325÷13×(266-250)

七、应用题(25分)

1.甲、乙两个班都有学生48人,每人做16朵纸花送给幼儿园,一共送了多少朵?

2.甲、乙两地相距456千米,一列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平均每小时行76千米,需要几小时?

3.有两个粮食仓库,如果第一个仓库运走2500千克,两个仓库存粮一样多,已知第二个仓库存粮原有50200千克,原来两个粮库共存粮多少千克?

4.师傅每小时生产机器零件64个,徒弟每小时生产48个零件,师傅3小时生产的零件,徒弟要几小时完成?

5.一块长方形菜地长120米,宽60米,如果每12平方分米种一棵西红柿,这块菜地一共可以种多少棵西红柿?如果每棵西红柿收3千克,一共收西红柿多少千克?

参考答案

一、口算(略)

二、填空

1.39760000,3976 2.595000,60 3.480,48 4.5,80 5.8060 6.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7.括号里面的.,除法. 8.加法的交换律. 9.0,9.

三、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 2.√ 3.× 4.× 5.× 6.√

四、用简便方法计算

1.190 2.230 3.7956 4.462

五、笔算

1.42665 2.46477 3.315256 4.32

六、脱式计算

1.59950 2.3640 3.100 4.53 5.400

七、应用题

1.1536朵 2.6小小时 3.102900千克 4.4小时 5.60000棵,180000千克

小学数学第八册期中综合练习

一、直接写出各题得数.

450+360 720-390 423-299

800×125 300÷15 547+398

16×50 58×5×2 921-123-77

(37+43)÷40 720÷8÷9 24-24÷24+24

二、填空.

1.4030605000读作( ),6在( )位上,表示( ).

2.一百零四亿零三十万写作( ),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是( ),省略亿后面的尾数,它的近似数是( ).

3.用字母式子表示乘法分配律是( ).

4.把32×125=4000改写成两道除法算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3时20分=( )分 2060千克=( )吨( )千克

6.在1840年、19、1954年、1976年、1990年、中,平年有( ),闰年有( ).

7.320÷40=8.( )能被( )整除.

8.在有余数的除法中,被除数-商×除数=( ).

9.已知被减数、减数与差的和是800,则被减数是( ).

10.甲、乙两个数的平均数与丙数的积是270.已知甲数是30,丙数是6,乙数是( ).

三、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125×8÷125×8=1 ( )

2.最小的自然数是0. ( )

3.48只能被6整除. ( )

4.学校操场占地面积是48000平方分米. ( )

四、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1.7263+298

2.1923-456-544

3.265×99+265

4.(250+25)×40

5.101×87

6.13×49+49×87

7.125×25×32

8.9999+998+97+6

五、求未知数x.

1.x+847=1200

2.x-587=643

3.8640÷x=320

4.x÷201=150

5.x×45=2025

6.(25×8)×x=1400

六、计算下面各题.

1.75×(47-2184÷56)

2.(2393-34×14)÷27

3.(262-26×7)÷40

4.76×(812-654)÷38

七、列式计算.

1.125乘以45的积,除以587与562的差,商是多少?

2.一个数的34倍比3700少538,求这个数.(要求的数用x表示)

3.47减去2184除以56的商,所得的差去乘125,积是多少?

八、应用题.

1.公园里有松树64棵,比柳树少16棵,杨树的棵数等于松树、柳树棵数和的3倍,公园里有杨树多少棵?

2.儿童节时两组同学用3小时共做花240朵,第一组每小时做44朵花,第二组有6人,平均每人每小时做花多少朵?

3.民工队修一条水渠,计划每天修84米,34天可以完成,结果每天修102米,可以提前几天完成?

4.一块长方形菜地面积是1公顷,长125米.一块麦田长250米,这两块地的宽相等,麦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合多少公顷?

5.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前两小时行了90千米,第三小时行了48千米,正好到达乙地.这辆汽车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6.果园收一批苹果.用小筐装每筐能装25千克,需要28个筐,如果改用10个大筐装,还要剩下50千克.平均每个大筐装多少千克?

参考答案

三、1.× 2.× 3.× 4.×

四、1.7561 2.923 3.26500

4.11000 5.8787 6.4900

7.100000 8.11100

五、1.353 2.1230 3.27

4.30150 5.45 6. 7

六、1.600 2.71

3.2 4.316

七、1.225 2.93 3. 1000

八、1.(64+16+64)×3=432(棵)

2.(240÷3-44)÷6=6(朵)

3.34-84×34÷102=6(天)

4.250×(10000÷125)=20000(平方米) 2公顷

5.(90+48)÷3=46(千米)

6.(25×28-50)÷10=65(千克)

篇4:小学数学测试题参考

小学数学测试题参考

1.数的认识

(1)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读、写亿以内的数,了解十进制计数法,会用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

(2)进一步认识小数和分数,认识百分数;探索小数、分数和百分数之间的关系,并会进行转化(不包括将循环小数化为分数)。

(3)会比较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的大小。

(4)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5)结合现实情境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能进行估计。(6)进一步体会数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会运用数表示事物,并能进行交流。(7)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找出10以内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倍数,并知道2,3,5的倍数的特征,能找出10以内两个自然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8)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找出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能找出两个自然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9)知道整数、奇数、偶数、质数、合数。

2.数的运算

(1)会口算百以内一位数乘、除两位数。

(2)能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

(3)能结合现实素材理解运算顺序,并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以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

(4)探索和理解运算律,能应用运算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5)在具体运算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加与减、乘与除的互逆关系。

(6)会分别进行简单的小数、分数(不含带分数)加、减、乘、除运算及混合运算(以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

(7)会解决有关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8)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养成估算的习惯。

(9)能借助计算器进行较复杂的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探索简单的数学规律。

篇5:高二数学的寒假作业测试题

选择题(每个题5分,共10小题,共50分)

1、抛物线 上一点 的纵坐标为4,则点 与抛物线焦点的距离为 ( )

A 2 B 3 C 4 D 5

2、 对于抛物线y2=2x上任意一点Q, 点P(a, 0)都满足|PQ|≥|a|, 则a的取值范围是( )

A (0, 1) B (0, 1) C D (-∞, 0)

3、抛物线y2=4ax 的焦点坐标是 ( )

A (0, a) B (0,-a) C (a,0) D (-a, 0)

4、设A(x1,y1),B(x2,y2)是抛物线y2=2px(p>0)上的两点,并且满足OA⊥OB. 则y1y2等于( )

A – 4p2 B 4p2 C – 2p2 D 2p2

5、已知点P在抛物线y2 = 4x上,那么点P到点Q(2,-1)的.距离与点P到抛物线焦点距离之和取得最小值时,点P的坐标为( )

A. ( ,-1) B. ( ,1) C. (1,2) D. (1,-2)

6、已知抛物线 的焦点为 ,准线与 轴的交点为 ,点 在 上且 ,则 的面积为( )

(A) (B) (C) (D)

7、直线y=x-3与抛物线 交于A、B两点,过A、B两点向

抛物线的准线作垂线,垂足分别为P、Q ,则梯形APQB的面积为( )

(A)48. (B)56 (C)64 (D)72.

8、(高考广东卷文科8)设圆C与圆 外切,与直线 相切.则C的圆心轨迹为( )

A. 抛物线 B. 双曲线 C. 椭圆 D. 圆

9、已知双曲线 : 的离心率为2.若抛物线 的焦点到双曲线 的渐近线的距离为2,则抛物线 的方程为

10、(20高考山东卷文科9)设M( , )为抛物线C: 上一点,F为抛物线C的焦点,以F为圆心、 为半径的圆和抛物线C的准线相交,则 的取值范围是

(A)(0,2) (B)[0,2] (C)(2,+∞) (D)[2,+∞)

篇6:小学数学测试题及答案参考

小学数学测试题及答案参考

一、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

1、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3)的过程。

①交往互动②共同发展③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

2、教师要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学会(2)。

①教教材②用教材教

3、算法多样化属于学生群体,(2)每名学生把各种算法都学会。

①要求②不要求

4、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3)

①联系生活学数学②培养学习数学的爱好③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5、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解决问题的教学要贯穿于数学课程的全部内容中,不再单独出现(3)的教学。

①概念②计算③应用题

6、“三维目标”是指知识与技能、(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数学思考②过程与方法③解决问题

7、《数学课程标准》中使用了“经历(感受)、体验(体会)、探索”等刻画数学活动水平的(1)的动词。

①过程性目标②知识技能目标

8、建立成长记录是学生开展(3)的一个重要方式,它能够反映出学生发展与进步的历程。

①自我评价②相互评价③多样评价

9、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2)的过程。

①单一②富有个性③被动

10、“用数学”的含义是(2)

①用数学学习②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③了解生活数学

11、下列现象中,(D)是确定的。

A、后天下雪 B、明天有人走路 C、天天都有人出生 D、地球天天都在转动

1 2、《标准》安排了(B)个学习领域。

A)三个 B)四个 C)五个 D)不确定

13、教师由“教书匠”转变为“教育家”的主要条件是(D)

A、坚持学习课程理论和教学理论 B、认真备课,认真上课

C、经常撰写教育教学论文 D、以研究者的眼光审阅和分析教学理论与

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

14、新课程标准通盘考虑了九年的课程内容,将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分为(B)个阶段。

A)两个 B)三个 C)四个 D)五个

1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D)

A)《标准》并不规定内容的呈现顺序和形式

B)《标准》提倡以“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基本模式呈现知识内容

C)《标准》努力体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

D)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后,制订了中小学各学科的“教学大纲”,以逐步取代原来的“课程标

(二)、多项选择

1、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ACD),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

A、基础性 B、科学性 C普及性 D、发展性

2、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ABC)也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A、动手实践 B、自主探索 C、合作交流 D、适度练习

3、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ABC)。

A、组织者 B、引导者 C、合作者 D、评价者

4、符号感主要表现在(ABCD)。

A、能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并用符号来表示;

B、理解符号所代表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

C、会进行符号间的转换;

D、能选择适当的程序和方法解决用符号所表达的问题。

5、在各个学段中,课程标准都安排了(ABCD)学习领域。

A、数与代数 B、空间与图形 C、统计与概率 D、实践与综合应用

二、是非题

1、内容标准是内容学习的指标。指标是内容标准的全部内涵。(X)

2、提倡有教育价值的数学,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趣的和富有挑战性的。(V)

3、《标准》提倡让学生经历“数学化”与“再创造”的过程,形成自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V)

4、新课标只提倡关注知识获得的过程,不提倡关注获得知识结果。(X)

5、《标准》提倡采取开放的原则,为有非凡需要的学生留出发展的时间和空间,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V)

6、数学学习的主要方式应由单纯的记忆、模拟和练习转变为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与实践创新。(V)

7、教师应由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转变为知识的传递者和合作者。(X)

8、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不需要转变为数学学习的主人。(X)

9、数学学习评价应由单纯的考查学生的学习结果转变为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变化与发展,以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状况,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V)

10、数学学习评价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个性倾向。(V)

11、新课标强调“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必须以有利于其他目标的实现为前提”。(V)

12、课程标准认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V)

13、《课标》中,对于应用问题,选材强调虚拟性、趣味性和可探索性。(X)

14、新课程从第二学段(4——6年级)开始使学生接触丰富的几何世界。(X)

15、在内容的选择上,课程标准刻意追求内容的完整性和体系化。(X)

16、课标对教学要求有所提升的内容有:估算、算法多样化、各类知识的应用等。(V)

17、合理应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解决实际问题,也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最佳途径。(V)

18、课程标准在数学学习内容的结构上,将“量与计量”的内容并入“统计与概率”或“数与代数”等领域。(V)

19、课程标准在数学学习内容的结构上,将“应用题”拆分到加、减、乘、除等基本的运算中,结合“数的运算”抽象和理解数量关系。(V)

20、经验既是知识构建的基础,知识是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X)

三、填空题

1.新课程的“三维”课程目标是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为了体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 和发展性,新的'数学课程首先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的发展。

3、内容标准是数学课程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

4、内容标准应指关于(内容学习)的指标

5、与现行教材中主要采取的“(定义)——定理——(例题)——习题”的形式不同,《标准》提倡以“(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基本模式呈现知识内容

6、数学学习的主要方式应由单纯的(记忆)、模拟和(练习)、转变为(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与实践创新;

7、改变课程内容难、(窄)、(旧)的现状,建设(浅)、(宽)、(新)的内容体系,是数学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

8、从“标准”的角度分析内容标准,可发现以下特点:(基础性)(层次性)(发展性)(开放性)

9、统计与概率主要研究现实生活中的(数据)和客观世界中的(随机现象)。

10、在第一学段空间与图形部分,学生将熟悉简单的(几何体)(平面图形),感受(平移)、(旋转)、(对称现象),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11、课程标准中增加的内容主要包括:(统计与概率)的有关知识,(空间与图形)的有关内容(如位置与变换),(负数)(计算器)的初步应用等。

12、数学教师应由单纯的知识传递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数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13、数学教学应该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把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

14、数学学习评价应由单纯的考查学生的(学习结果)转变为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变化与发展),以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状况,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15、“数与代数”的内容主要包括:数与式、(方程与不等式)、(函数),它们都是研究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的数学模型。

16 、课程标准抛弃了将数学学习内容分为“(数与计算)、(量与计量)、(几何初步知识)、(应用题)、(代数初步知识)、(统计初步知识)”六个方面的传统做法,将传统的数学学习内容充实、调整、更新、重组以后,构建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学习领域。

17、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实现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18、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 ( 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 知识经验) 基础之上。

19、《标准》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目标,并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与态度)等四个方面作出了进一步的阐述。

20、“空间与图形”的内容主要涉及现实世界中的物体、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外形)(大小)( 位置关系) 及其变换,它是人们更好地熟悉和描述生活空间,并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

21、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与态度)。

22、综合实践活动的四大领域(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信息技术教育和劳动与技术教育。

23 、“实践与综合应用” 在第一学段以(实践活动)为主题,在第二学段以(综合应用)为主题。

24、与大纲所规定的内容相比,课程标准在内容的知识体系方面有(有增有删),在内容的学习要求方面有(有升有降),在内容的结构组合方面有(有分有合),在内容的表现形式方面有(有隐有显 )。

25、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

26、“数据统计活动初步对数据的收集、(整理)、( 描述 )和分析过程有所体验。

27、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28、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是(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29、教材改革应有利于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主动探索知识的发生与发展

30、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的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四、简答题

1、与现行教材中主要采取的“定义——定理(公式)——例题——习题”的形式不同,《标准》提倡以什么样的基本模式呈现知识内容?

答:“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

2、数学课程标准规定课程的总体目标包括那四部分?

答: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与态度。

3、新课标设置了那四个领域的学习内容?

答:“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

4、“空间与图形”主要涉及哪些内容?

答:“空间与图形”的内容主要涉及现实世界中的物体、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外形、大小、位置关系及其变换,它是人们更好地熟悉和描述生活空间并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

5、第二学段(4—6年级)的空间与图形部分,将学习那些知识?

答:学生将了解一些简单的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进一步学习图形变换和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发展空间观念。

篇7:摘选小学数学测试题

摘选小学数学测试题

一、填空:(1、2每空1分,其余每空2分)

1、÷4==0.25=5÷=()%

2、将2.7∶化成最简整数比是(),把这两个比组成比例是()。

3、如果3x=4y,那么x∶y=()∶();如果a=b,那么a∶b=()∶()。

4、圆柱的高一定,它的体积和()成正比例。

5、甲、乙两个城市相距1400千米,在一幅地图上量得两城的距离是40厘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6、在比例里,两上外项互为倒数,其中一个内项是2,另一个内项是()。

7、一个圆柱的高是10分米,底面直径是6分米,它的侧面积是(),体积是()。

8、一个圆锥体的体积是12立方分米,底面积是3平方分米,高是()。

9、一个圆柱的高是底面直径的π倍,这个圆柱的侧面展开是一个()形;若这个圆柱底面半径为5厘米,它的侧面积是()平方厘米。

10、一个长方体和一个圆锥的底面积和高都相等,它们的体积相差18立方厘米。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立方厘米,圆锥体积是()立方厘米。

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5分)

010000千米

1、表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比是1∶100。……………()

2、汽车行驶的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

3、侧面积相等的两个圆柱体,体积也一定相等。………………()

4、体积相等的圆柱和圆锥,当底面积也相同时,圆柱和圆锥高的比一定是1∶3。………………………………………………()

5、把1∶8的前项和后项都同时乘,它的比值不变。…………()三、选择正确的答案的序号填在()内。(5分)

1、能与∶组成比例的比是()

①2∶3②9∶6③∶④∶

2、圆的周长和半径()

①正比例②成反比例③不成比例

3、一个圆柱体,如果它的底面半径扩大2倍,高不变,那么它的体积扩大()倍。

①6②2③8④4

4、一个高为15厘米的.圆锥体容器,盛满水,倒入与它等底足够高的圆柱体形容器中,水面高是()厘米。

①5②15③45

5、当x、y互为倒数时,x与y()

①成正比例②成反例③不成比例④以上三种可能都有

四、解比例。(12分)

7∶2=28∶x=

∶3=x∶∶x=∶

五、应用题:(5、6、7、8题用比例解)

1、压路机的滚筒是一圆柱体。滚筒直径是1.2米,长1.5米。如果1分钟向前滚动10周,求1分钟它压路的面积。

2、一圆锥形沙滩,量得底面周长12.56米,高1.5米。如果1立方米沙重1.6吨。这堆沙重多少吨?

3、一圆柱形汽油桶的容积是90立方分米,底面积是15立方分米,现桶内装有的汽油,油面高多少分米?

4、在比例尺是1∶4000000的地图上,量得A、B两地公路长8厘米。如果一辆汽车从A地出发,以每小时50千米的速度,沿公路前进,大约多少小时到达B地?

5、用同样的砖铺地,铺9平方米,用砖309块。工地上还剩4120块砖,还可以铺地多少平方米?

6、运一堆土,每天运180车需要40天运完。如果要15天运完,每天要运多少车?

7、水桶里装有半桶盐水,盐水中盐和水的重量比是,如果向桶中加入200克盐,要使这种盐水的浓度不变。还应向桶中加入水多少千克?

8、修一条200米的路,前6天修了全长的15%,照这样计算,修完全程还要多少天?

思考题:(20分)

1、用黄铜和黄金制成一种合金。现有黄金40克,黄铜125克,要使制成的合金中黄金和黄铜的比是2∶5,还应加入多少克的黄金?(用两种方法解,其中一种要用比例解)

2、把一张长方形铁皮按下图剪开正好能制成一个底面半径2分米的铁皮油桶。这张铁皮的面积至少多少平方分米?

篇8:小学数学基础测试题

小学数学基础测试题

一、定义填空。

1、经过一点可以画( )条直线;经过两点可以画( )条直线。

2、从( )点引出两条( )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3、当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 ),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 ),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 )。

4、锐角的度数小于( )度;大于( )度而小于( )度的角叫做钝角;( )度的角是直角,( )度的角是平角,( )度的角是周角。

5、长方形相邻的两条边互相( ),相对的两条边互相( )。

6、角的计量单位是( )。把一个圆平均分成360等份,每一份所对的角就是( )度的角,记作( )。

7、两条平行线之间的垂线段的长度( );从直线外一点到直线所画的线中,( )最短。

8、平行:在()内()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

9、垂直:两条直线相交成()时,这两条直线就()。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他们的交点叫做()。

10、平行四边形:()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11、梯形:()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二、实际应用

1、两点之间的距离:两点之间,()最短。

2、点到直线的距离:点到直线,()最短。

3、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平行线之间,距离()。

4、李村想修一条到高速公路的小路,请你帮他们设计一下。他们还想修一条水渠,这样就能从小河里引出水源进行灌溉了,这条水渠该怎么修? 这种做法的依据是什么?

三、请在括号里对的画“√”,错的画“×”。

1、3∶30时,时针和分针成的角是直角。 ( )

2、角的两边越长,角的度数越大。 ( )

3、一条射线长6厘米。 ( )

4、手电筒射出的光线可以被看成是线段。 ( )

5、大于90°的角叫做钝角。 ( )

6、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 )

7、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 )

8、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9、两条直线互相垂直时,相交成的四个角一定都是直角。( )

10、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

11、直线AB是垂线。( )

篇9:小学数学毕业测试题

小学数学毕业测试题

一、直接写出得数。(8分)

5.9+2.4= 10-3.7= 60×1.2= 0.2÷0.02=

15 - 16 = 2- 25 = 3÷ 56 = 38 × 49 =

二、下面各题,能简便计算的要用简便方法计算。(12分)

36÷1.5-2.5×1.4 4.5×99+4.5

58 - 35 + 38 - 25 35 ÷[( 15 + 13 )÷ 29 ]

三、解方程。(6分)

2X+3.3=33.3 X- 35 X= 15

四、填空。(30分)

1. 某城市的常住人口是五百零七万八千零八人,横线上的数写作( );把这个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 )万人;省略这个数“万”后面的尾数大约是( )万人。

2. 2003年我国的人均水资源是2002年的97.1%,2003年我国的人均水资源比2002年下降了( )%。

3. 3600米=( )千米 3.08吨=( )千克

0.4时=( )分 500升=( )立方米

4. 在○里填>、<或= :

49 ÷ 13 ○ 49 13÷ 35 ○ 13× 53 8升○7000毫升

5. 一台织布机3天可织一批布的 13 ,平均每天织这批布的( )( ) ,这批布一共要( )天可以织完。

班级 姓名 成绩

6. 已知a=b×1.8+32,(a表示华氏温度,b表示摄氏温度),华氏68度相当于摄氏( )度。

7. 男运动员人数比女运动员少 14 ,这是把( )看成单位“1”,( )人数 × 14 =( )的人数。

8. 一辆小汽车行 32 千米用汽油 325 升。行1千米用汽油( )升,1升汽油可行( )千米。

9. 根据图求剩下的吨数列式为( )。

已运 35 还剩 25

10.左边的.三角形按( )∶( )的比缩小,可以得到右边的三角形。缩小后的三角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11. 一组数据12,16,15,14,15,13,15,18的众数是( ),中位数是( ),平均数是( )。

12.下面是小芳家上个月水电费、煤气费、电话费和有线电视收视费的支出情况统计图。

⑴ 电话费的支出占支出总数的( )%。

⑵水电费支出150元,上个月小芳家上述几项支出的总数是( )元。

13. 把60升水倒入一个棱长5分米的正方体容器里,水深( )分米,还可以装( )的水。

14. 写一个比例,使它的两个外项互为倒数( )。

15. 有一个直角三角形,它的三条边的长度分别是6厘米、8厘米和10厘米。那么,这个直角三角形最长边上的高是( )厘米。

五、操作题。(6分+3分)

1. 按要求在方格纸上画图形。(每个小正方形表示1平方厘米)

① 在方格纸上画一个和长方形面积相等的梯形。

② 画出把三角形向右平移5格后的图形。

③ 画出把三角形绕B点顺时针方向旋转90°后的图形。

2. 百货大楼在学校北偏东60°方向的600米处,在图上画出百货大楼的位置。

六、在正确答案的后面的□里打“√”。(5分)

1. 把一个圆柱削成一个一个最大的圆锥,削去部分的体积是圆锥的( )。

23 □ 2倍 □ 13 □

2. 3吨水泥用去了 13 后,再用去 13 吨,一共用去( )吨。

23 □ 43 □ 2 □

3. 把10克盐放在100克水中制成盐水,那么盐和盐水的质量比是( )。

1∶9 □ 1∶10 □ 1∶11 □

4. 一个鸡蛋大约重60( )。

克 □ 千克 □ 吨 □

5. 长方形的面积一定,它的长和宽( )

成正比例 □ 成反比例 □ 不成比例 □

七、解决实际问题。(30分)

1.教育储蓄所得的利息不需纳税。爸爸为小林存了1万元三年期的储蓄,年利率是5.22%。到期后可以从银行取得本金和利息一共多少元

2.某公司接到一批服装生产的定单,原计划每天生产500套,12天完成任务。实际每天生产600套,实际多少天完成任务

3.挖一个圆柱体形的蓄水池,从里面量底面周长31.4米,深2米。在它的内壁与底面抹上水泥,抹水泥部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蓄水池能蓄水多少吨 (每立方米水重1吨)

4.下面是我国2005年公布的个人所得税征收标准。个人月收入1600元以下不征税。月收入超过1600元,超过部分按下面的标准征税。

超过部分不超过500元的5%

超过部分是500元~2000元的10%

超过部分是2001元~5000元的15%

李明的妈妈月收入2000元,爸爸月收入3000元,他们各应缴纳个人所得税多少元

5. 某厂六月份生产60吨钢材,比五月份增产20%,五月份生产钢材多少吨

6.盆子里装有同样数量的红球和蓝球。每次取出5个红球和3个蓝球,取了若干次后,红球正好取完,蓝球还有12个。一共取了多少次盒子里原有红球多少个?

三年级数学寒假作业测试题

2018三年级数学寒假作业测试题2018三年级数学寒假作业测试题 以下是查字典数学网小编精心为大家分享的三年级数学寒假作业测试题,欢迎大家参考学习。并祝各位同学在寒假中过......

初一数学寒假作业测试题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6篇初一数学寒假作业测试题,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初三数学寒假作业测试题

初三数学寒假作业测试题2018查字典数学网为大家搜集整理了初三数学寒假作业测试题2018,希望大家可以用心去做,不要只顾着玩耍哦! 1.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a+a=a2 B.aa=2a C.3a3-......

二年级数学寒假作业测试题

二年级数学寒假作业测试题一、计算既要掌握运算法则,又要认真细致,下面各题请你试试看。(28分)1.直接写出得数。(10分)214 = 547 = 355 = 679 =180+500 = 300+600 = 1000-300......

初一数学寒假作业测试题

初一数学寒假作业测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变形正确的是()A.若x2=y2,则x=yB.若,则x=yC.若x(x-2)=5(2-x),则x=-5D.若(m+n)x=(m+n)y,则x=y2.截止到2010年5月19日,已......

《小学数学三年级寒假作业测试题.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小学数学三年级寒假作业测试题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三年级数学寒假作业 三年级寒假作业数学 三年级数学寒假作业 三年级寒假作业数学
[其他范文]相关推荐
[其他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