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教育学命题改革 退出统考院校激增
考研教育学命题改革 退出统考院校激增(精选6篇)由网友“luohuayang”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考研教育学命题改革 退出统考院校激增,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篇1:考研教育学命题改革 退出统考院校激增
考研教育学命题改革 退出统考院校激增
的许多教育学考研招生单位对于命题的自主性要求加大,退出统考的院校激增。面对这种情况,很多考生恐慌情绪上升,打乱了原定的复习步调,甚至对考研复习是否有必要进行下去产生质疑。专家给大家做出一些简要分析,并提出一些复习建议,希望对各位教育学考研同学有所帮助。
一、教育学考研改革院校列举与简析
已有消息显示,20,退出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统考的有如下院校:北京师范大学、厦门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宁波大学、广州大学、湖北大学等。
虽然以上院校进行了教育学考研改革,实施自主命题,但是大家不用过度紧张。以北京师范大学为例,虽然北师大今年退出统考,但是所推荐的参考书目并没有大的变化。又例如首都师范大学没有指定参考书目,也就和统考没有大的出入。
考生目前最需要做的是认真查阅自己所期望报考院校的招生简章和参考书目,有针对性的复习即可。
二、教育学考研改革的利弊分析
统考给考生带来的好处是毋庸置疑的。首先,统考为考研招生单位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命题、阅卷、保密的成本得到有效的控制。其次,统考给大家划下了统一的起跑线,有利于公平地选拔同一专业的`人才,择优录取。
白驹过隙,教育学统考自至今,已走过6年的时间,统考弊端日渐显露。首先,统考过于重视对基础知识的考察,忽略了对推理能力、分析能力、综合能力的关注。其次,考试的备考过程就是盲目的“死读书、读死书”的过程,各院校考试科目一致,无法凸显主业优势,也不利于根据专业优势选拔有学术潜力的学生。
其实,取消全国统考,实施自主命题,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近几年,不少高校为了选拔合适的学生,逐步加大复试权重。随着时间的推进,为了使命题自主性更为有序、合理,教育学考研改革势在必行。
对于一些高校来说,自主命题利于凸显自己的学科优势和特色,选拔适合专业需要、有学术潜力的学生。就目前的形式看,自主命题给学校和学生带来的益处是很大的。
( 考研) ■篇2:教育学考研自主命题院校名单
教育学考研自主命题院校名单
招生单位所在省市 招生单位名称 是否211 是否985 是否自划线 考试科目代码 备注信息 北京市 北京大学 是 是 是 790 北京市 中国人民大学 是 是 是 635 未指定参考书 北京市 清华大学 是 是 是 655 北京市 北京工业大学 是 否 否 630 北京市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是 是 是 611 学校指定大纲,未指定参考书 北京市 北京理工大学 是 是 是 633 学校指定大纲和参考书 北京市 北京师范大学 是 是 是 740 指定参考书目 北京市 首都师范大学 否 否 否 774 未指定大纲和参考书 北京市 北京语言大学 否 否 否 714 816 北京市 中央民族大学 是 是 否 651 北京市 中国石油大学 是 否 否 780 学校指定参考书,没有大纲。考试科目和统考相同 北京市 中国地质大学 是 否 否 625 天津市 南开大学 是 是 是 739 指定大纲没有参考书 河北省 河北大学 否 否 否 696 没有指定大纲,有指定参考书目 河北省 河北科技大学 否 否 否 702 河北省 河北师范大学 否 否 否 729 没有指定大纲,有指定参考书目 河北省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否 否 否 613 辽宁省 大连理工大学 是 是 是 311或312 辽宁省 渤海大学 否 否 否 618 吉林省 吉林大学 是 是 是 674 674和699都没有大纲和没有指定参考书,且注明参考《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大纲》 吉林省 延边大学 是 否 否 615 吉林省 吉林农业大学 否 否 否 612 吉林省 东北师范大学 是 否 否 634 没有指定大纲,指定参考书目 吉林省 北华大学 否 否 否 627 吉林省 吉林师范大学 否 否 否 614 614有指定参考和考试范围 吉林省 长春师范学院 否 否 否 651 黑龙江省 黑龙江大学 否 否 否 740 有指定大纲和参考书 黑龙江省 哈尔滨理工大学 否 否 否 620 黑龙江省 东北石油大学 否 否 否 706 黑龙江省 哈尔滨师范大学 否 否 否 703 江苏省 南京大学 是 是 是 625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教育部考试中心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江苏省 苏州大学 是 否 否 633 请参考教育学本科专业通用教材和教育学专业相关著作 江苏省 东南大学 是 是 是 708 江苏省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是 否 否 631 江苏省 南京理工大学 是 否 否 628 江苏省 中国矿业大学 是 否 否 627 江苏省 南京邮电大学 否 否 否 611 江苏省 河海大学 是 否 否 634 江苏省 江南学 是 否 否 718 江苏省 江苏大学 否 否 否 617 江苏省 南通大学 否 否 否 704 江苏省 南京师范大学 是 否 否 627;667 627无指定参考书。“考试内容及范围参考全国统考”。667有参考书 江苏省 江苏师范大学 否 否 否 626 江苏省 扬州大学 否 否 否 661 浙江省 浙江工业大学 否 否 否 611 福建省 厦门大学 是 是 是 640 未指定参考书和大纲 福建省 福建农林大学 否 否 否 618 福建省 福建师范大学 否 否 否 618 福建省 闽南师范大学(原漳州师范学院) 否 否
篇3:考研教育学统考备考方案
考研教育学统考备考方案
考研大军中跨考教育学的考生逐年增加。根据历年的情况,由其他学科进入教育学专业领域的考生有独特的优势。但是教育学统考课涉及的信息量非常大,对于没有专业背景的跨考生来说,在准备上有一定难度。为此,笔者邀请4位成功跨考教育学的师兄师姐来谈谈经验,并请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苏老师作点评,希望对准备跨考的同学攻克统考课难关有所帮助。
案例1
小徐,女,本科南京晓庄学院教育技术专业。现为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研究生,教育学原理方向。考研专业课成绩:247 分。
“我的复习技巧:4遍阅读法。”
最好能将专业课本读4遍。第一遍通读,留下整体印象。从教育学基础和教育史出发,宏观上对整个教育学学科知识脉络、发展历程有一个大概了解,做到心中有数。第二遍细读,尽可能与所报考院校的专业课笔记相结合,重点记忆相关知识点。我当时用两个半月的时间来完成第二遍的阅读。专业课的笔记可以在网上找或者通过报考院校的朋友寻找。第三遍可以结合所报考院校的历年真题,边做题边总结,查找自己遗漏的知识点并吃透考题。最后一遍阅读的时候,要积极调动自己的发散思维,对一个问题进行多角度思考,加入自己的看法。阅卷老师更喜欢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当然你说的要言之有物、有理有据。
寄语:要对自己有信心,功夫不负有心人,有理想并付诸行动,成功一定属于你!
案例2
小米,女,本科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学专业,现为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研究生,比较教育方向。考研专业课成绩:258分。
“我的复习技巧:交替复习,反复记忆。”
第一轮复习主要按照书的章节来复习,将知识细化。1.两科一起复习。上午复习教育学,下午复习教育史,这样交叉记忆效果较好。2.看一章总结一章,第二天再复习一遍,争取每天复习,反复记忆。3.多动脑,多总结,加以区分地记笔记,巩固知识点。第二轮复习,则对主要的知识点进行梳理,梳理的同时进行比较分析。第三轮的复习结合历年考研真题,边做题边总结,熟悉考研题型和解题方法。如果可能,最后进行复习的时候可以结合阅读一些权威教育杂志和教育论著。
寄语:放松心态,一步一个脚印,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案例3
Lily,女,本科北京科技大学英语系,现为北京大学教育学院研究生,教育学原理方向。考研专业课成绩:260分。
“我的复习技巧:基础加捷径。”
1.夯实基础。专业课本是专业课复习的重中之重,这一点勿庸置疑。2.在夯实基础的前提下找捷径。因为条件便利,我一有机会就到所报考的学校旁听基础课。如果能旁听所报考方向的硕导或博导的课,那就更好了,因为考研的专业课试卷就是他们亲自操刀的。旁听一个学期下来,我对老师的专业研究领域一清二楚。外地的学生也有捷径可以走,如登陆所报考院校的论坛或者通过网络结交一些在该校就读的朋友,这些都是宝贵的资源。3.尽可能多地找到所报考院校的专业课笔记和历年真题。有用的真题越多越好,这样方便总结经验。4.上所报考院校的辅导班。对于跨考生,有辅导班老师提纲挈领,可以少走弯路,节省时间提高效率。但是不能完全依赖辅导班。
寄语:成功等于90%的勤奋加10%的方法,做一个有心的学习者,成功就近在咫尺!
案例4
牛牛,男,本科河北大学中文系,现为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研究生,教育学原理方向。考研专业课成绩:255分。
“我的复习技巧:扎实学习,平和心态。”
1.规划好自己的时间。专业课复习该怎样进行,可以参考师兄师姐的时间表,每一轮复习大概需要多少时间,一定要大致估算,制定一个详细的专业课复习计划,并严格遵守,一天落实一天的任务。这是一个枯燥的过程,贵在坚持。2.主动学习,勤于思考。简单地说,先理清全书的框架,然后在阅读中一点一点地将框架添上内容,汇总成知识树,最后消化吸收。比如中国教育史,可以按朝代整理思想史和制度史,也可以按题型整理,或者按专题整理,如:以书院的发展、蒙养院的发展为专题等。3.复习的后期一定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淡化成败意识。调整心态的目的是争取在考研的时候能超常发挥,最起码是正常发挥。每年都会有同学因没能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压力过大,期望值过高,与自己的梦想失之交臂。
寄语:端正态度,态度决定一切!每天鼓励一下自己,告诉自己:我能行!
教师点评
以上4位同学各有侧重地讲了自己的考研经验,考生可以结合自己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加以参照。总的来说,选择考教育学,要对全局有一个很好的`把握。
第一,考生要对教育学有一个较为清醒的全面认识。在报考之前,考生就应该及早了解它的内容范围、指定教材、历年试题等情况。确定了要报考的学校后,要及时把握学校的最新动态,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第二,根据自己的专业课水平,确定专业课的复习进度和投入的精力,根据这些制定一个详细的复习计划。考生一定要对考研的大形势,希望报考的学校、专业,自身的实力等作详细、客观的分析,达到“知己知彼”的目的。
第三,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和理解。如果准备的时间比较早,可以在就近院校旁听教育学基础和教育史的课程。事实上,关于教育学原理和教育史的内容没有院校间的差别,旁听的目的是增进自己对教育学基础知识的掌握和了解。备考时,不要放松对教育学基本素质的培养。通常情况是,由于备考的目的性太强,很多跨考生忽视了对教育学基本素质的培养,死记硬背了很多知识点,考研成绩不错。但随着考研压力的缓解,识记的知识点慢慢淡忘,所以跨考生多存在基础知识薄弱的特点,进校仍要补修教育学、心理学。
第四,复习的时候不要死记硬背,一定要经过自己的思考、加工。由于背诵的效率比较高,很多跨考生选择这种学习方法。但死记硬背的弱点是削弱了思维的敏捷性和对教育学学科体系的敏感性。大多数导师在复试的时候看一个学生是否是可造之才,都会看考生有没有独立思考的意识,对某一问题有没有自己的见解。因此,复习备考需要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进行。
第五,信息的获取,可以经常去报考院校的考研论坛看看,与他人分享专业课资料,自己也可以注意搜集整理。还要养成阅读教育报的好习惯,比如《中国教育报》,能让你在第一时间把握最重要的教育政策和动向。
第六,考研的态度是贵在坚持。一般来说,到了12月底,考生往往会陷入极度焦虑的状态,很容易自我放弃,这时一定要随时调整心态,从容应对考研。
推荐读本
跨考生最大的薄弱处是基础知识,因此,加强基础知识的训练对跨考生来说很关键。以下推荐一些教育类基本读物:
1.近5年的《教育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主办;
2.近1年的《中国教育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中国教育报刊社承印;
3.近2~3年的《北京大学教育评论》,北京大学主办;
4.《普通教育学》,【德】赫尔巴特 著,李其龙 译,浙江教育出版社版;
5.《民主主义与教育》,【美】杜威 著,王承绪 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6.《大教学论》,【捷克】夸美纽斯 著,傅任敢 译,人民教育出版社版;
7.《爱弥尔(论教育)》【法】卢梭 著,李平沤 译,人民教育出版社版;
8.《论语译注》,杨伯峻 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
9.《学记评注》,高时良 编撰,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
10.《孟子》,梁海明 译注,远方出版社版。
篇4:考研教育学专业命题规律
考研教育学专业命题规律
一、命题思路从教育学考研实行全国统考以来,至今已有5年时间。经历了最初两年的统考摸索期,自20以来教育学统考的考试形式、试卷结构、考试范围都趋于稳定。新出炉的2012教育学考研大纲完全秉承了去年考试大纲的各项要求,没有任何变化,这进一步明了教育部考试中心的专家通过研究认为目前的大纲最适合考生,最能体现出教育学科的特点以及教育学学科对考生的考查意义,也最能体现出教育学学科体系的完整性、系统性、科学性和合理性。在四个科目分值比例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命题思路也不会发生很大的变化。选择题仍然以考查基础知识为主,简答题仍然考查考生对某些主要理论和观点的掌握程度,辨析题和分析论述题仍然是拉开考生分数的拔高型试题,着重考查考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各个科目来看,重要和核心的考查章节变化不会太大。但考生不可过于依赖押题,因为大纲的考查范围本身就是整个教育学学科知识的`浓缩范围,涵盖的全部是升入硕士研究生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所以考查重心的变动也属正常。
二、考查目标
考查目标是相对稳定的一方面,因此,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上述教育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的目标不会发生变化。
三、题型、题量
从整张试卷来说,题量和题型结构都不会发生变化,唯一会发生变化的就是不同题型的考查内容。
、、的单项选择题都只是考查了教育学原理、中外教育史和教育心理学,但是和就将教育研究方法也作为单项选择题的考查内容。相信单选题的这个趋势在也会继续维持。
简答题也是比较稳定的,通常是教育学原理2题,中外教育史2题,教育心理学或教育研究方法1题,即使有变动,最大的可能也是在教育学原理或者中外教育史中削减1题,而将教育心理学和教育研究方法各设1题。
辨析题的考查内容变化相对较大。20到20的辨析题只考查教育学原理、教育心理学和教育研究方法的知识,对教育史的考查则是空白。但是20的考研试题中却出现了中国教育史的一道辨析题,这一变化值得注意,但由于我们只有这一年的数据因此这一点是不是出题的趋势还不好说。因此关于辨析题,预计教育学原理还是会有1-2题,教育史尤其是外国教育史可能会有一道,剩下的就是教育心理学和教育研究方法的领地了。
分析论述题的考查科目是最稳定的,必然是各个科目1题。但是在这里要说明一下,关于中外教育史在分析论述题部分是会出中教史还是外教史还是中外史的合题的问题。一般来说,这要依据简答题的考查内容而定。如果简答题考查了2道中国教育史的问题,那么分析论述题多半会来自外教史,如果简答题中从中教史和外教史各考查1道,那么分析论述题最有可能是合题。意思就是在大题的60分中,中教史和外教史基本上是平分秋色的。相信这也是一个同学们可以参考的规律。
四、考试难度
纵观近三年的试题,考试难度是稳中有升,但是幅度却不是太大。这说明考试中心的专家们也趋向于让难度平稳上升。所谓的难度主要是指考查的细致性和灵活性提高。因此,考生们在心理上和备考工作中都要有难度加大的准备。但也不用过于惊慌,因为这毕竟只是初试的入门选拔,难度变化不会太大。大家只需以平常心对待,将自己的专业基础打牢,复习备考时认真细致,相信你们是不会有问题的!
篇5:考研教育学专业命题趋势
2012考研教育学专业命题趋势
一、20考研教育学大纲变化综述近日,2012年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在广大考生们的热切盼望之下终于新鲜出炉。可以让考生们欣慰的是,此次的大纲在考查目标、考试形式、试题类型结构及分值安排、考查范围等各个方面依然延续了年教育学考试大纲的各项要求,这对上半年一直按照2011年考试大纲进行复习的广大考生们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说明这半年的复习思路和方向都是正确的!同时,大纲几乎没有变化正好说明了它的稳定,也说明了教育部考试中心的专家通过研究认为目前的大纲最适合考生,最能体现出教育学科的特点以及教育学学科对考生的考查意义,也最能体现出教育学学科体系的'完整性、系统性、科学性和合理性。因此,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将是考生们备考过程中必备的最重要的参考资料之一,一定要好好利用。
二、2012年考研教育学学科考试特点
所有的学科都是应实践发展的客观需要而存在的,教育学学科也一样,但同时它又有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显著特点。目前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共有7个学科是统考或者联考,分别是教育学,心理学,历史学,计算机,西医综合,农学和法硕。其中,计算机、西医综合、农学都可以归为理工科范畴,剩下的三个学科在大范围内与教育学的学科性质上比较相近一些,但仍然有着很大的区别。教育学不像历史学更多的是知识点的识记和理论层面的分析,不像心理学涉及那么多生理方面的知识点,比法硕更加抽象一些。因此,学科考试的特点上也有许多差异。
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旨在考查学生对教育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的掌握程度,学生是否能运用已掌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来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由此可以看出,在教育学学科考试中必然会出现考查基础知识和考察分析问题、解决实践问题能力这两大类题目。那么考生在备考过程中也应结合新大纲所规定的考查范围去做相应的准备。例如,属于基础识记的知识点就必须牢牢把握,属于应用性的知识点就一定要多和实际相联系,学会去分析。
虽然大纲的各方面要求在字面上没有发生变化,考试要求与考查范围基本上是在延续,但考生们仍然不可掉以轻心。因为教育学本身可考查的知识点很多也很细致,而且同样的知识点的可考查方式多种多样,只有夯实自身的专业基础才能做到以不变应万变。
三、2012年考研教育学大纲详情
1、考查目标
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涵盖教育学原理、中外教育史、教育心理学和教育研究方法等学科基础课程。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上述教育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2、考试形式
本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3、试卷内容结构
(一)必答题为270分,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
教育学原理 约100分
中外教育史 约100分
教育心理学 约40分
教育研究方法 约30分
(二)必选题为30分,考生必须在两道试题中选取一道作答。第Ⅰ道题考查教育心理学的内容,第Ⅱ道题考查教育研究方法的内容。考生若两题都回答,只按第Ⅰ道题的成绩计入总分。
4、试卷题型结构
单项选择题 45小题,每小题2分,共90分
辨析题 3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简答题 5小题,每小题15分,共75分
分析论述题 3小题,每小题 30分,共75分
四、2012年考研教育学考试范围变化
教育学原理:
该部分新大纲与11年大纲相比,没有任何变化。
中外教育史:
该部分新大纲与11年大纲相比,没有任何变化。
教育心理学:
该部分新大纲与11年大纲相比,没有任何变化。
教育研究方法:
该部分新大纲与11年大纲相比,没有任何变化。
篇6:考研统考专业课教育学真题
2012年考研统考专业课教育学真题
二、辨析题46.理想的师生关系以学生为中心。
47.马卡连柯倡导的`集体教育即集体主义教育
48.心智技能的获得,只要通过反复练习达到“熟能生巧”即可。
三、简答题
49.简要解释并举两个实例说明教育的负向功能。
50.简述杜威的教育目的论
51.简述17-18世纪的德国新大学运动
53.教育观察研究的实施程序
教育学考研统考311参考用书学硕统考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涵盖教育学原理,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教育心理学、教育科研导论。《教育学基础》 教育科学出版社 十二所重点师范合......
2011年教育学考研院校推荐之首都师范大学一、院校概况首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拥有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博士授权点1个,拥有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基础心理学、比较教育学、课程与......
其实学好教育学,最好还是选择师范类的院校,尚考考研与大家分享几所不错的院校, 看是否有你的,这几所是中国最好的师范类院校哦。北京师范大学不做过多解释,在很多的考生中,北师大......
博仁十周年权威师资 优质教学博仁考研www.daodoc.com 华南师范大学2018年教育学考研院校简介华南师范大学始建于1933年,前身是广东省立勷勤大学师范学院。,因其优质的教学质量......
教育学考研专业院校排名1.北京师范大学 教育学最牛的学校当然首推北师大。北京师范大学的教育学科历史悠久,实力强劲,是全国最早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点、最早设立教育学博士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