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与教育现代化_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建设

2020-02-27 其他范文 下载本文

传统文化与教育现代化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建设”。

传统文化与教育现代化

传统文化与教育现代化

文化与教育血肉相连,一个国家要实现教育现代化必然离不开其民族文化传统,由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的复杂性,同一文化要素都有可能对中国的教育现代化进程产生正负面影响。因此,中国教育现代化应根据现代教育发展的规律,适时地对教育传统进行现代转化,并注意在多元化背景下的传承与变革。

传统文化就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世界各地,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儒家为内核,还有道教、佛教等文化形态,包括:古文、诗、词、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射覆、酒令、歇后语等。

众所周知,文化与教育血肉相连,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具有教育功能,文化利用语言、文学等物质载体把各种个人的和主现的精神产品变成杜会的和客观的意识和精神,形成某种时代和民族特定的社会心理和习俗,它们从此具有一定的塑造功能和熏陶功能。同时,教育也是一种文化,由教育观念、思想,经验、制度、方法等组成的教育传统,是文化的重要部分,它具有重要的文化功能,人类文化、文明的传承、积累和沉淀要依靠教育。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是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而形成的对现实社会仍产生巨大影响作用的文化模式。由于民族文化传统文化中居深层次的、基础性的地位,正如恩格斯所说,它是“获得性的、积屏起来的遗传”。意大利学者维柯也称之为“通用于一个民族文化传统的心头语”。但传统文化对现代社会来说,传统文化总体上属于旧的时代。这一本质决定了民族传统文化与教育现代化既有矛盾冲突的一面,又有相协调、相促进的一面。民族传统文化是现代化的基础、前提、立足点和出发点,没有一个民族能完全脱离自己的杜会传统而实现现代化。

当代中国教育具有多层面文化内涵,价值取向既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色彩,又具有普遍的现代人类社会教育某些共同特征。从总体上看,至少包括以下几个层面,即中国的传统文化、自清末西学东渐而来的西方文化,五四运动以来的中国近代文化,马克思主义文化,以及改革开放以来的当代文化。然而,从中国教育的深层构造来看,其价值取向,包括学校的教育观念和社会成员对教育的认识却依然顽强地显示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中国的教育从本质.上看,根植于自身的文化传统,在民族性和国际性的层面上,它首先是民族的,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文明是中国教青走向现代化的最深厚的文化基奠,内化到中国人血液中的民族文化心理、行为方式及其观念世代传递并持久地影响着中国对教育现代化的选择。

为了更好的实现教育的现代话,我们应该探求中国传统文化与教育现代化的契合点。

首先应弘扬传统文化的优良美德,加强素质教育。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价值的精髓集中地表现在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中孕育的优秀传统美德之中,它们是民族精神的核心,应当是我们最宝贵的教育资源。素质教育的根本宗旨在于追求人的全面和谐发展,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人文精神和科学理性的统一。以儒学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许多方面与素质教育的宗旨不谋而合,能够为素质教育提供价值导向和许多丰富的道德资源。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现在许多方面,可有针对性发掘。如有的学校结合自身实际,从众多的中华传统文化资源中选择了

“爱国、勤俭、礼仪”三个方面;也有的学校把传统文化资源提炼为:“孝”、“仁”、“勤”、“忠”四个字,以此为教育的出发点。总体上说,在挖掘传统文化价值时,不可能完全一致,允许有不同的认识和侧重。

其次应吸取传统文化精髓,丰富校园文化建设。注重传统文化在学校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一要对传统文化本身有很深刻的认识和认同;二要注意与时代的结合,赋予新意。校园文化建设应根据学校的中心工作和任务,因地制宜地利用学校的各种优势,对活动的内容、形式、方法进行总体设计,凸显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最后应以教师专业化为契机,融传统文化于教师发展之中。在当前情势下,传统文化的培训应与教师专业化发展相结合,校本培训应当是最好的方式。培训中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首先,作为校本培训的设计者和负责人,校长首先要了解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把传统文化纳入到整个学校教师发展的总体规划中,研究相应的培训目标,选择培训方案。对于一般教师,可以把传统文化作为他们的通识性知识加以培训,而对于直接从事传统文化教学的老师,应当有更详细的要求。其次,培训的内容选择应该根据学校中教师的原有基础、工作现状和实际需要而展开,必须与其实际从事的工作结合在一起,有较为灵活的形式,落实在教师的备课与教学的每个环节中。最后,要把教师的个人主动学习和同事间的合作研讨相结合,处理好学习与研究的关系。要激发教师的学习动机,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参与,包括参与校本培训计划的制订和具体活动的确定等。

总之,传统文化课程的开发必须注意与现代教育相结合,积极寻找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的契合点,使传统文化能更有效地贯穿在学校教育过程之中,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复兴。

现代化与传统文化

如果现在立刻让大家说出几条全人类必须遵守的基本准则的话,大家会想到什么?我想肯定是自由、民主、平等、公正、法制吧,但我想告诉大家的是中国传统文化观念是仁、义、礼、智、......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我来自历史文化名城遵义,遵义以其独特的红色旅游文化,小吃文化,酒文化,茶文化及少数民族文化而闻名国内外。那就让我在这介绍一下我的家乡遵义吧。一说到遵义,就不得提到它的历史......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面对一个日趋发展的国际环境,整个世界的文化格局发生着深刻变化,此时,中国文化也面临着一个历史抉择,即如何正确处理中国传统文化和现......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心得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学习心得本学期的选修课《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就这样匆匆的告于段落了,我感慨颇深。我们生活在这个社会被中国传统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但我们仍......

论文: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社会的影响学院:能源学院班级:采矿工程专业姓名:田超超学号:日期:1303班1303020324 2015.5.15 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社会的影响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文化历史的......

《传统文化与教育现代化.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传统文化与教育现代化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建设 教育 文化与 传统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建设 教育 文化与 传统
[其他范文]相关推荐
[其他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