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诗_儿童诗作者
儿童诗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儿童诗作者”。
二、儿童诗
1.儿童诗的概念
儿童诗是为儿童创作的,反映儿童情趣和心声,适合于儿童听赏诵读的诗歌。
儿童诗的历史在我国并不太长。“五四”时期的白话文运动促使自由诗的产生。自由诗明白浅显的语言、自由无拘的韵律,很快受到当时蓬勃发展起来的儿童文学的青睐,于是,儿童诗便在自由诗的基础上应运而生。
2.儿童诗与儿歌的异同
儿童诗与儿歌都是儿童文学的美丽花朵,是人生最早接触的文学作品。儿童诗与儿歌的主要阅读对象都是儿童,并且都是用富有音乐性的语言来反映儿童的生活,对儿童进行审美、智力和语言等多方面的综合训练。儿童诗与儿歌虽然分属于不同的文体,但是在创作中,儿童诗儿歌化与儿歌儿童诗化的例子并不少见。如刘饶民的《春雨》,既有诗歌的意境深远也有儿歌的明白晓畅。也就是说,在创作的过程中,儿童诗与儿歌是被打通的,可以互补互渗的。
不过,儿童诗与儿歌既然是不同的体裁,也就存在着区别。儿童诗与儿歌的主要区别在于:
(1)思想内容:儿歌更贴近婴幼儿的生活,主题浅显单一,追求幽默诙谐;儿童诗则在内容上比儿歌更广泛,在思想感情的抒发上更细腻,追求意境的深远。
(2)遣词用语:儿歌的词语通俗自然,浅白晓畅,多使用加工后的口语,具有“俗味”;儿童诗则比较注重遣词造句,追求意象的仔细选择和情感的妥帖传达,具有“雅趣”。
(3)音韵节奏:儿歌讲究韵律节奏,注重合口押韵和语音层上的音乐感,可诵可唱,朗朗上口,人称“半格律诗”;儿童诗的语音层比较自由,没有太多的约束,人称“自由体”。
(4)功能效果:儿歌适宜于歌唱嬉戏,有娱乐和游戏的功能;儿童诗更适合于阅读欣赏,讲求审美效果。
3.儿童诗的艺术特征
儿童诗作为诗歌中的一类,具有一般诗歌的共同点:语言凝练、文雅,韵律和谐、优美,意境含蓄、深远等。然而,儿童诗毕竟不同于供成人阅读的诗歌。接受对象不同,各类诗歌也会相应地显现出各自的特点。
儿童诗的艺术特点与接受者-儿童的特性息息相关,从描写儿童的生活到抒发儿童的情趣直至传达儿童特有的境界等等,无不表露出儿童诗为儿童创作的意图。儿童诗的艺术特点表现为:
(1)诗的语言浅显生动,更富音乐性
儿童单纯活泼又天真稚拙的天性,决定了儿童诗的语言的浅显生动。诗歌本身就要求和谐美的音韵节奏,而儿童诗又是供儿童欣赏的,自然更要求韵律美。在韵律节奏上,儿童诗比儿歌宽松些,“但比成人诗歌单纯明快”,注重节奏自然、音韵和谐,力求在情感的起伏中表现出语言的音乐美。如金波的《雨铃铛》在押韵中,在节奏的往复下,充分地展现了语词组合带来的音乐美。
(2)诗的形象具体可感、鲜明生动
儿童诗的主要阅读对象是儿童,而儿童的思维则是形象思维占据着主导的地位。所以,他们对直观、形象、具体的事物更易感知,更易接受。因此,一些优秀的儿童诗中所描绘的事物,往往是具体可感、鲜明生动的。例如滕毓旭的《小草》把“露水”比作小草的“眼泪”,把太阳晒干露水想象成擦干眼泪,这是从孩子的视角观察事物从而使对象显得形象而生动。
(3)诗的内容表现儿童生活和内心世界
儿童诗无论是成人创作的,还是儿童自己创作的,都毫无例外地传递着儿童的心声,流露出儿童情感。在儿童诗中,没有繁复的社会生活,没有复杂的内心世界,没有晦涩的情感,有的只是儿童的纯真与稚拙。例如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语文》第三册中有一首儿童诗《乡下的孩子》:“曾是妈妈怀里唱歌的黄鹂,曾是爸爸背上盛
开的野菊。捉一只蝴蝶,能编织美丽的故事。含一片草叶,能吹出动听的歌曲。……”这首儿童诗,正是站在儿童的立场上,用儿童的视角来审视儿童的生活情趣。
(4)诗歌体现儿童特有的趣味与情调
儿童往往从自己的视角来观察外在的世界,做出自己的评判,表达自己的态度。儿童诗的作者自然会怀着一颗赤诚的心去传达儿童的审美要求和生活情调,表现儿童的天真、热诚、活泼、任性……例如《雪娃娃不见了》写“当雪越下越大时”,“我”“躲进了屋里”。当天晴了后,“我”回到院子里,发现雪娃娃不见了,“太阳公公笑哈哈,爸爸说,雪娃娃被它领走了”。这就写出了儿童的真实情趣。
4.主要作家作品推荐赏析
(1)主要作家作品
圣野(1922—),原名周大鹿,现名周大康,浙江东阳人。1945年就读于浙江大学,1947年担任《中国儿童时报》编辑工作。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末出版过诗集《啄木鸟》、《列车》、《小灯笼》。1957年起长期编辑《小朋友》杂志,曾任主编。业余创作了大量的儿童诗和其他样式的儿童文学作品,出版有《欢迎小雨点》、《奶奶的故事》、《春娃娃》、《神奇的窗子》等四十多本儿童诗集,作品多次获全国类奖项,如《春娃娃》获第二次全国少儿文艺创作评奖二等奖,《瓜果谣》获1982年全国少儿优秀读物奖。他的一些诗作曾
多次被译成外文介绍到国外。圣野在我国儿童文学诗坛上是一位着名的多产诗人。他的诗歌不仅数量多,而且浅近亲切,生活气息浓郁,充满了童真童趣。诗歌不拘泥于整齐的格式,却很注重诗歌内在的节奏与韵律,并以口语化的语言自然地传递着儿童的心声。
鲁兵(1924—2006),原名严光化,曾用笔名严冰儿。鲁兵既是编辑又是儿童文学作家,且发表过不少关于幼儿文学和幼儿读物的研究性文章。他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开始从事儿童文学创作,1957年开始主编《小朋友》,1986年成立中国幼儿读物研究会当选为会长。在创作上,鲁兵以幼儿诗歌和幼儿童话为主,出版有儿歌选集《唱的是山歌》、《太阳公公起得早》,儿童诗选集《神奇的旅行》、《鲁兵童话诗选》等。他主编有《365夜故事》、《365夜儿歌》、《365夜谜语》以及大型幼儿文学选集十卷本《中国幼儿文学集成》。另有论文集《教育儿童的文学》。鲁兵创作注重年龄段的读者的差异,强调“要适应各个岁数的孩子的接受力、理解力和兴趣爱好”。鲁兵的创作以儿歌和儿童诗最受人瞩目。他的儿歌把教育性与趣味性相结合,让孩子在愉悦中得到启迪。他的儿童诗善于以故事入诗,以诗的形式来承载有趣的情节故事,塑造儿童形象。他的诗语言幽默风趣,叙事状物简洁明了,人物刻画生动传神,受到儿童读者的广泛欢迎。他的《唱的是山歌》(获第二次全国少儿文艺创作评奖二等奖)、《下巴上的洞洞》、《好乖乖》(获全国第一届幼儿图书评奖二等奖)、《小猪奴尼》(获儿童文学园丁奖)在儿童中广为流传。
任溶溶(1923—),原名任根鎏,又名任以奇,广东鹤山人。1945年开始从事儿童文学活动,是我国着名的翻译家和儿童文学作家。他翻译了大量世界儿童文学名着,涉及小说、童话、戏剧、诗歌等各个体裁,跨越俄、英、意、日等多种文本,已有百多部译作,译作生动、流畅,在中国广为流传。他不仅翻译外国作品,还自己创作了一大批脍炙人口的诗歌、童话和故事。童话、故事如《丁丁探索记》(获1983年儿童文学园丁奖)、《“没头脑”和“不高兴”》、《一个天才的杂技演员》等。诗歌如《你说我的爸爸是干什么的》(获第二次全国少儿文艺创作评奖一等奖)、《我是一个可大可小的人》等。任溶溶的儿童诗立意新颖,构思奇巧,语言简洁、动作性强。诗歌充满了孩子灵动的智慧和稚拙的童言,极其生动活泼,把教育性和趣味性融为了一体。
金波(1935—),原名王金波,生于北京,祖籍河北冀县,现为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创作委员会主任,在儿童诗领域颇有成就的诗人之一。他在二十世纪五十至六十年代,创作了不少儿歌,如《有双小脏手》、《蝴蝶蝴蝶你找谁》、《嘭—叭》等。金波的儿歌题材广泛,家庭、游戏、社交、心理都有所涉及;他研究、借鉴传统儿歌的创作技巧,古为今用,使得他的创作手法灵活多变;他注重儿歌的教育功能,但又不说教而是融教育到游戏中去。除了儿歌,金波的儿童诗也名声遐迩。他出版的诗歌集有:《回声》、《绿色的太阳》、《会飞的花朵》、《林中的鸟声》、《我的雪人》、《绿色的太阳》、《红苹果》、《雨铃铛》等。他作词的儿童歌曲《在老师身边》获1980年第二次全国少儿文艺创作评奖一等奖,儿童组诗《春的消息》获1982年儿童文学园丁奖和中国作家协会首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快乐的节日》获全国第一届幼儿图书评奖优秀编着奖一等奖。金波的诗讴歌自然、传递温情,在浓郁的抒情中表达着“爱”的主题。诗歌语言清新自然,趣味高雅,意境优美。
柯岩(1929—),儿童诗人、作家,既写诗歌、小说、报告文学,也写戏剧,如《小熊拔牙》、《照镜子》等。她于1955年发表成名作《儿童诗三首》,其中《小弟和小猫》流传甚广。1981年出版《柯岩儿童诗选》,其中儿童诗代表作《“小兵”的故事》获1980年第二次全国少儿文艺创作评奖一等奖。她还出版过的儿童诗集有:《小迷糊阿姨》(1959)、《月亮不会搞错》(1984)等等。柯岩的儿童诗善于选取富有戏剧性的故事片断,编织成富有儿童情趣的生活故事,具有浓厚的游戏性。
刘饶民(1922—1987),长期从事中小学教学工作,在儿歌和儿童诗方面均有成就。刘饶民的儿歌意境优美,文笔清新,乡土气息浓郁,展现了儿童丰富的想象力和孩子们的纯真与稚气,着有《儿歌一百首》。刘饶民在儿童诗坛上卓有成就,主要作品有:儿童诗集《写给少先队员的诗》、《百子图》、《石榴花》等,儿童寓言诗集《含羞草》、《迎春花和小黄莺》,童话诗集《兔子尾巴的故事》、《种瓜少年》等。儿童组诗《大海的歌》是刘饶民的代表作,由“天和海”、“海水”、“浪花”、“大海睡了”、“海上的风”和“月亮”六首短诗组成,充
分体现了诗人对大海、对自然、对儿童的热爱。诗歌构思精巧,意境优美,文笔清新,展现了儿童丰富的想象力和孩子们的纯真与稚气。
林焕彰(1939—),台湾着名儿童诗人、画家,海峡两岸儿童文学研究会会长。出版有儿童诗《妹妹的红雨鞋》、《坏松鼠》、《大象和它的小朋友》、《嘟嘟动物童诗》、《甜甜水果童诗》、《我爱青蛙呱呱呱》、《梦和谁玩》等。他编的《童诗百诗》被誉为“台湾童诗未来发展的标杆”。林焕彰的儿童诗注重意象的选择,描绘儿童的可爱,文笔清新雅致。
谢武彰(1950—),台湾台南人,现为台湾儿童文学学会常务理事。出版有儿童诗集《布娃娃的悄悄话》、《春天的脚印》等。她的儿童诗善于用新奇的比喻,带来奇妙的联想和鲜活的意象。作品语言轻快、活泼、幽默,蕴含了丰富的儿童生活趣味。
(2)作品赏析举例
以金波的《春的消息》为例进行赏析。
金波的儿童诗多吟咏自然,表现自然的生机和活力,洋溢着温馨与爱抚之情。这首儿童诗写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今天读来依然清新可爱,气畅神流。
春天是被无数诗人歌咏的对象,而金波却在这个老题材上翻出了新意。诗人用一颗童心审视春天,让童心与大自然自由地交流,插上
小鸟的翅膀,去呼唤树林和山冈,与蝴蝶互相嬉戏,问候雏菊,等待绿枝吐出新芽,倾听溪流的歌唱并和它一起奔跑,走累了,就躺在田野上,呼吸着小草的芳香……孩子与自然的亲切交谈,与自然欢快的游玩,显得如此和谐自然、清新活泼,令人陶醉其间。
整首诗节奏欢快,语言流畅,句式朴素,包含着纯真美妙的情感,抒发出儿童的纯稚之心,透露出诗人对自然、对孩子的爱。童真童趣与明快的形式浑然一体。
5.儿童诗的创作
儿童诗接受的主要对象是童年期的儿童,儿童诗的创作要兼顾自身特点与儿童期儿童的审美心理、接受能力等。
第一,少年儿童的阅读能力、审美能力等都在发展,除了学习口语外还要学习书面语言。儿童诗歌较之于儿歌,以采用书面语为主,且自古以来就比较注重遣词造句,讲究语词的文雅,所以,儿童诗在语言的运用上应该要显得凝练。
第二,儿童的思维方式虽然呈现着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态势,但依然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因而儿童诗的创作还是要充分地运用形象思维、借助具体的事物形象,给儿童以直观形象性。儿童诗可以有一定的情节性,“儿童诗之所以提倡有一定的情节性……是因为他们还不习惯于直抒胸臆的抒情方式,而总是通过情节故事寄托他们的感情。即使是写抒情诗,也不能沉湎于静态的潜意识的体验,而是将
感情„外化‟成为行动,通过动作,通过物我感情的交流来表现他们多彩的内心世界”金波:《我们心中的宝库》,见《献给未来的儿童文学作家》,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1992年。再者,少年儿童依然活泼好动,所以对诗中的人物形象的刻画,可以通过对行动描写来达到表现人物性格、流露人物内心世界的目的。
第三,少年儿童的思维方式已经在向抽象思维发展,所以儿童诗的创作除了要给儿童以直观形象性如塑造具体形象、抒发少年儿童的真情实感外,还要注重事理与哲理的传递。儿童诗在创作中应该考虑诗歌给予少年儿童一定的人生启迪。
第四,少年儿童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喜欢幻想,想象是他们内在的精神追求,因此儿童诗在创作中对想象的表现可以释放少年儿童想象的翅膀,抒发青春的激情,营建奇妙的意境。
第五,儿童诗的创作应该讲究意境的营造。“意在言外”、“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美学追求使儿童诗显得含蓄、经久耐读、回味无穷,对提高少年儿童的审美能力有着极大的作用。
儿童诗虽然历史并不久远,但是以其文雅与诗意,与儿歌区别开来,散发着自身独特的魅力,对陶冶儿童的性情与提高儿童的审美能力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新时期以来,儿童诗秉承着审美的旨意,意境优美,风格各异,杰作迭出,同时化事理入诗意,含蓄地传达出哲理,不断地提升着儿童诗的境界。
作品选读
1.小草
滕毓旭小草,小草,被谁用脚踩倒。露珠是它的眼泪,吧嗒,吧嗒碎了。太阳公公看见,替它把泪擦掉。风儿婆婆看见轻轻把它扶好。小草笑了,摇着嫩嫩的叶片,吱吱吱吱长高。
2.雪娃娃不见了
下雪了,我和爸爸妈妈在院子里,堆起一个雪娃娃。雪下得越来越大,我连忙躲进屋子里。可我的雪娃娃,它一点都不怕。天晴了,我来到院子里,呀!我的雪娃娃不见了。太阳公公笑哈哈,爸爸说,雪娃娃被它领走了。
3.梳子
谢武彰妈妈用梳子,梳着我的头发;我也用梳子,梳着妈妈的头发;风是树的梳子,梳着树的头发;船是海的梳子,梳着海的头发。
童诗教学第一单元:什么是诗
(一)一、什么是诗?
1.春风,叫花儿张开嘴来唱歌。2.蝴蝶是花的灵魂,要飞回来找它自己。3.用荷叶包一片月光,回去夹在诗集里。
**凡有情而美的东西便是诗。
二、为什么要写诗?为什么要读诗?
1.心中有感动,看到美的事物总会有一股冲动-写出来。
2.诗本身就是一种美。
3.诗可把平凡的事物变得活泼、动人、有趣。4.读诗、写诗可从平凡中看出,感觉出不平凡。
三、诗的诞生: 1.心象+物象=诗。
2.例句:
(1)看到妹妹泪汪汪的脸,我好心疼!-心象
(2)花儿好美丽啊!-心象(3)好久不见,真想念你。-心象
(4)我真气他骗我-心象
**心中的感觉,无论喜、怒、哀、乐皆是心象 3.物象指眼睛所见各种事物如桌、椅、草、木....。4.当看到外在的物象有所感动(灵感)产生心象便可成为「诗」。
四、例诗: 1.湖
湖是大地的眼睛
蓝天、白云、青山和绿树都映在明亮的眼睛里
2.夜空 墨黑的海洋上 无数的鱼儿浮在海面
眨着眼睛 一艘金色的渔船 撒下细密的银网 不知捕到多少鱼儿
童诗教学第二单元:什么是诗
(二)一、诗和散文的不同(一)范文、范诗比较
1.白云(范文)星期日下午,我做完功课,到郊外散步。看见蓝蓝的天上飘着一朵朵洁白的云,好象棉花糖。我的手没天那么高,不然就把那些棉花糖都拿下来吃。
2.白云(范诗)
好多的棉花糖啊!谁把它举得那样高,叫人看又让人尝不到。(二)自由发表不同处归纳 1.诗句简短而意义丰富。
2.诗要分行。
3.诗的韵律感、节奏感较强。4.诗需要更多的想象,散文较直接。
二、写诗的要点:
1.要写出美丽的想象(从平凡中看出不平凡)。
2.要写出动人的情意(加入感情)。3.要分行(依句、依意分行)。
三、练习想象、表达情意:
1.以“月亮”“星星”“花”....等叫孩子想象他(她)们像什么?或有什么可能? 2.同上之例加上自己的情意,如:「月亮亮像香蕉,想把它拿来吃」「星星
像钻石,想
送妈妈」
四、范诗欣赏:
1.月亮
天上的月亮,像母亲微笑的面容。
月亮啊!请你天天陪伴我 ──这个没有母亲的孩子。
2.阳光
阳光 在窗上 爬着 阳光 在花上 笑着
阳光 在溪上 流着 阳光 在妈妈的眼里 亮着
五、孩子可以教室或校园环境,利用想象和情意即席做诗。
童诗教学第三单元:诗的格式
一、儿童诗的写作格式:
1.平头——原则上每行第一个字要空两格,每行要对齐,但具特殊意义的诗
或句子例外,可用别的格式。
2.分行——原则上每句一行,太长的也可分成两行或三行。
3.分小节——像作文的「分段」依意思、时间、人物、景物、季节等不同因
素空一行不写
再另写一小节。
4.标点——可加、可不加,但具有特殊语气之句子最好加上,如疑问句、惊
叹句等。
5.押韵——可押、可不押,但押韵较顺口。
二、范诗欣赏与分析
1.稻田
稻田 这本书 风好爱翻 太阳好爱读 风翻来翻去 太阳一读再读 一直读到---
熟 2.板擦儿 板擦儿很爱玩 在黑板上跑来跑去
玩的全身都是灰
老师来了 很生气 叫值日生抓出去
打屁股 3.汗落成米
农夫的手 为稻子 流滴滴的汗 稻子的心 为农夫 结粒粒的米
童诗教学第四单元:诗的写法
(一)一、明喻法——描写事物的特点,适合描写实物和大自然景象
“甲”好象“乙” 直接比喻
例如:
1、云
云像一个忙碌的画家 在天空中画出一幅又一幅的图画
云像一个贪玩的小捣蛋
常常忘了回家
2、猴子 猴子像个顽皮的小丑 整天在树上荡来荡去 一会儿拉拉榕树公公的胡子 一会拔掉桃树阿姨的装饰品
二、暗喻法——表现丰富的联想
不说出比喻的事物,读者自己联想
例:
1、妈妈 妈妈是一个闹钟 每天早晨叫我起床
2、妈妈的手 妈妈的手 可以把白净的米 变成香喷喷的饭
三、阅兵法——表现景物的层次
1、树 春天的树 是花儿们选美的舞台
夏天的树 是蝉儿们唱歌的教室
秋天的树 是水果们睡觉的摇篮
冬天的树
是风儿们赛跑的运动场
2、爸爸 爸爸高兴的时候 说话特别大声 天花板都会震动 爸爸伤心的时候 眼睛呆呆的 好象一个木头人 爸爸生气的时候 好象火山爆发 谁碰到了 谁就倒霉
童诗教学第五单元:诗的写法
(二)四、排比法——表现节奏,加深印象 用同一个词或同一种句型描写一件事物
例:
1、风
风儿 在树上荡秋千 在草原上赛跑
在院子里拿树叶儿玩飞镖游戏
2、微笑
微笑是开在脸上的花朵 微笑是挂在嘴上的蜜糖
微笑比糖更甜 微笑比花更香
(在+地方+事情)(微笑+名词+名词)(微笑比<名词>更<形容词>=
五、拟人法——活泼可爱、有趣 把事物比拟成人,做人的事
例:
1.春风叫花儿张开嘴来唱歌。2.太阳睡觉以后,灯就起床了。3.月亮害羞的跑到云里躲起来了。4.露珠儿看见太阳出来就高兴的笑了。
5.汽水
跟你握握手 你就冒气 请你脱脱帽
你就生气 干干脆脆 一口把你喝下去
看你还 神不神气
六、摹声法─增加趣味 模仿自然万物的声音
例:
1、风 风最讨厌了
每次都偷偷的掀起我的裙子
然后在旁边大叫 羞!羞!羞!真是气死我了
2、老祖母的牙齿 时间真是恶作剧 爱在祖母的牙齿开山洞
风儿更顽皮 在那山洞里钻来钻去
嘘!嘘!嘘!老祖母话儿半天才说一句
去!去!去!逗得我们笑嘻嘻
童诗教学第六单元:诗的写法
(三)七、假设法——写出美丽的希望和想象 使用“假如”、“果”假设语句抒发自己的希望和想象
例:
1、如果我变了风 如果我变成风 就到妈妈工作的地方
替妈妈 把脸上的汗珠 一颗一颗吹干
2、如果 如果我是老师 我要常常上体育课 免得学生失望 如果我是爸爸 我一定要戒酒 免得妈妈常常伤心流泪
如果我是上帝 我要使人类只会笑不会哭
因为
每一个人笑起来都很可笑
八、夸张法——制造特别效果、加深印象 以描写的数量、时间、行为、加油添醋、夸大描写
例如:
1、交通警察
世界上力气最大的人
就是交通警察 因为他有「气功」 只要单手轻轻一推 几十辆车子就一动也不动了
2、生气 老师生气 像火山爆发
把岩浆散在学生身上
妈妈生气 像茶壸 指着我的脸
3、老师 老师生气的时候 就像发生大地震 轰隆 轰隆 老师高兴的时候 笑声就像驴子碰到鬼
九、疑问法——引起兴趣,深入思考
例如:
1、螃蟹
螃蟹!螃蟹!你为什么嘴巴吐白沫? 是不是刚刚吃过午餐,正在刷牙漱口? 是不是在流口水,妈妈 想吃我手里的大苹果?
2、皱纹 老人的脸上,有一条一条的皱纹;
大海的脸上,也有一波一波的皱纹; 大海是不是也老了呢?
十、重叠法——诗的“心跳”节奏,注意节奏要和情感一致
例如:
1、白鹭鸶 飞 飞 飞 飞到牛背上,歇歇脚 风来了!飞 飞 飞 飞到田野上 泡泡水 飞 飞 飞 飞到稻草边 捉迷藏
2、扇子 祖母手上的扇子,画了一只鸟 祖母搧呀搧!鸟也飞呀飞!祖母睡着了,鸟也睡着了。
十一、故事诗─将故事写成诗
例:
1、葡萄架 葡萄架,高又高,上边吊着紫葡萄。紫葡萄,大又圆,个的个儿,香又甜。狐狸看见往上跳,跳了半天构不到。构不到,心不甘,不说自己笨,倒说葡萄酸。
十二、图象诗——藉图增添趣味加深印象
例:
1、湖畔之梦
我是山 我才有山
你有我的倒影 你是我的幻影
绿树是我的秀发 绿树是我的罗裙
白云从我头上飘过 白云从我脚下掠过
鸟儿在我身上跳跃 鸟儿在我身上倒立
我是雄伟的山 我是神奇的山
2、蝴蝶标本
镜框里一只颜色斑斓的彩蝶 陶醉在一枝盛开的小花中 吸取一囊甜甜的蜜汁 忘了回家的路── 何尝不想飞起 只因紧紧的玻璃压住 回想起一片繁花的原野 眼泪就像鳞粉一般不停地掉 童诗教学第八单元:诗的写法
(五)十三、呼告法——不论是否面对面相见直接呼叫对方使内容更深刻、生动
例:
1、换新装
妈!花园更换了 彩色鲜美的春装;
树木也换了 淡绿色的新衣裳; 远山脱去灰色的外套,穿上浅绿色的衬衫; 小草也穿著新的绿裙子,在春风里摆动着呢!
妈!您看看,都换了新装啦!妈!人家都换了新装啦!
十四、对话法——平易近人,如在眼前耳边,易接受
例:
1、寻隐者不遇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2、游戏 小弟弟 我们来游戏 姊姊当老师 你当学生 那么妹妹呢 小妹妹太小了 她什么也不会做。
我看── 让她当校长算了
十五、对比法——突显内容、性质,包括颜色对比、形状对比、动作对比、事件对比、人物对比、空间对比...例如
1、私房钱
爸爸的私房钱,藏在工作帽上; 妈妈的私房钱,藏在皮鞋下; 我的私房钱,藏在肚子里。
2、晚 孤独的晚风
在凄凉的夜里慢慢的走着
舒适的家 在温暖的床上 甜蜜的睡着
3、路灯 白天
路灯是一棵棵的树
晚上
就变成一朵朵的花
1、渔火夜静悄悄的河水是一个乖孩子听月亮妈妈的话睡觉了渔夫点亮了渔火河水就像睁开了眼睛在说着梦话2、笋悄悄地拱出大地想来打听春天里树绿的秘密花开的消息3、童年的相......
儿童诗作者: 来源: 录入时间:2008-01-20 19:53:49 点击:一、什么是儿童诗儿童诗是指以儿童为对象的,符合儿童的心理和审美特点,使用最富于感情、最凝练、有韵律、分行的语言来表情......
儿童诗一年级上册一、现代诗 1.钓鱼 佚名 天黑了, 钓鱼的, 回家吧。 你的妈妈在等你, 鱼儿的妈妈在等她。 2.小小蝴蝶小小花 佚名小小蝴蝶小小花, 快快乐乐来玩耍; 一个开在春风......
秋天了秋天了,芦苇叶儿黄了, 雪一般的童话呀正在酝酿, 马上就要满天飞扬。 丹顶鹤高兴了,头顶上的那轮不灭的太阳, 把秋天点染得那么火旺。 大肚子蝈蝈儿累了, 躺在一片枯草叶上,......
1.为天量身高子鱼 什么没有人知道 天到底有多高 这让大地感到不可思议决定请小孩子帮忙丈量丈量 天 到底有多高 小孩子放起风筝 拉 长 线 为 天 量 身 高“站好,别乱动哦!”风......
